棂棂珞 发表于 2019-6-24 16:30:43

杨家有个百岁奶奶

      文/棂棂珞      湘南的巫水镇有个巫水村,离蜿蜒曲折的巫水河不过七八里。      从一个葫芦形的隘口进去,四面环山,村子就处在莽莽大山中央,被一条弯弯曲曲的瘦溪分成两半。      山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大树,还有成片成片的竹林。      村民将房子建在小溪的两边,或沿溪而居,或靠山而立,零零散散,错落有致。      房子旁边便是大片的农田。      而外面的人,若非走到隘口,那是肯定想像不到群山之中还会夹着人家的,地势可谓易守难攻。      这要在战争年代,绝对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巫水村的水土似乎特别青睐女人,不仅把她们滋润的油光水亮,还赐给了她们令人羡慕的高寿。      生活在这里的女人绝大多数都长寿,八九十岁的一大把,还有几位百岁老奶奶,但能熬上八十的老爷爷却寥寥无几,更别说百岁了。      这样的结果也造就了奶奶们漫长的守寡生涯。      因此,巫水村还有另一个名字,寡妇村。      村里最年长的杨奶奶,刚过完一百零六岁的生日。      说到这个杨奶奶,还真看不出已是百岁老人。      背一点不驼,瘦削的脸庞没有太多皱纹,微眯的眼更是没有一般老人的浑浊,就连那一头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也没有完全斑白。      身子骨看着挺硬朗,走路很稳,还能帮着家里洗衣做饭。      每顿的饭量也不错,爱吃素食,还要喝点小酒      没事便乐呵呵地在村里闲逛,心态十分乐观。      杨奶奶其实也算个苦命的女人。      八岁嫁到杨家做童养媳,十四岁升级当母亲,三十岁丈夫去世。      那时代的女人一旦守寡,是很难再嫁的,而且也会遭遇很多异样的目光,更别说杨奶奶还有六个孩子。      一个原本就不被人看得起的童养媳,哪家会接受?她的公婆和宗族也不会允许她再嫁。      这之后漫长的岁月,都是她既当爹又当娘地拉扯着孩子们长大,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成家生子,再看着他们一天天老去,然后便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可以说,杨奶奶一生中至少有七十多年是在守寡中度过的。      无法想像在那些贫穷而艰难的年月,她是如何独自熬过漫漫长夜;又在年华老去时,如何咽下儿女们一个个先她而去的悲哀。      这样的高寿,也不知道是福还是苦。      杨奶奶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大儿子与小儿子早已过世多年,坟边的树都快有丈高。      两个女儿也相继离去了。      去年又送走了长媳,就连孙子重孙都送走了两个。      有人说,杨奶奶这是把儿孙的寿都给耗尽了。      杨奶奶听到这话也不恼,只是幽幽轻叹一口气,然后便笑眯眯地背过身子。      没有人知道,那老泪是如何烫疼了她的脸颊。可生活还要继续,还需要乐观地面对每一天。      寡妇村有个奇怪的风俗,儿女早父母先去,父母是不能参加葬礼的,说会不吉利。      杨奶奶儿子下葬的那天,她就那么孤零零地坐在老屋阁楼的走廊上,整整一天不吃不喝,不哭不笑,只是默默坐着,默默看着儿子家的方向,看着那黑色的棺木载着儿子走出家门,走向层层叠叠的山峦,然后再不回来。      第二天,杨奶奶又会笑眯眯地出现在村里。      大家都说,这老太太都活出没心没肺来了,儿子刚死呢,这就笑上了?      杨奶奶并不介意别人说什么,再刺耳的话也是一笑置之,一如既往过着她的日子。      有一种豁达叫做,拥有时好好珍惜,失去时淡然处之。      面对无法改变的结果,苦苦执着又有何意义?      唯有做到问心无愧便足矣。      生活总要继续,不如选择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乐观面对。      这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其实比任何人都看得透。      有时候杨奶奶也会跟人说她去世的丈夫,虽然已过了七十多年,可她仍记得他喜欢穿白色的粗布褂子,喜欢吃香喷喷的烤地瓜,也记得他给她戴过的第一朵花,甚至记得他好几次悄悄背着公婆帮她洗衣做饭……      太多太多的往事,杨奶奶都如数家珍地一一道来,老树皮一样的脸上洋溢着暖融融的光芒,那目光似追忆,似留恋,就像时光并没有流走这么多年,她依旧还是七八十年前那个光鲜亮丽的女子。      从她的话里也可以看出,那个没能一路陪她到老的男人,也是用心疼过她的。      如今杨奶奶的三儿子也快八十岁了,身体远没有她硬朗,成天病歪歪的,一脑袋白发比她还白。然而这个儿子却是所有儿女中最不省心的,从小到大到老,惹的祸不计其数。      即便是七老八十的年纪了,就因为自家哥哥在老房子后面种了几棵树,气得他就在家里磨刀霍霍,扬言要把哥哥卸掉一块肉,吓得杨奶奶掂着一双裹过的小脚,拼命往二儿子家跑,一把拖住二儿子道:“崽啊,你三弟说要来砍你一条胳膊,你赶紧躲起来吧!”      生性彪悍的孙媳妇不乐意了,冲着她就吼上了,“他有本事就让他来砍,谁还能怕他不成?我看就怪您老人家教育出的好儿子,遇上这种事,您不拿出母亲的权威拉住老三,反而跑来劝老二躲,有您这么做娘的吗?”      杨奶奶愁眉苦脸跺脚,“那死崽子自小就是个猛货,什么事干不出来?我怕他恼起来一刀把我砍了,总不能要他背个杀娘的罪名吧!”      “我看您就是怕死,才惯出这么个无法无天的东西!”      孙媳妇曾跟三叔闹过矛看,也吃过那无赖汉的亏,心里早就憋了太多气,趁着这机会一股脑发泄了出来。      杨奶奶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干脆闭上了嘴巴。      后来老三还真的扬着砍柴刀上老二门来了。      老二性子软弱,哪敢跟弟弟对抗?吓得慌忙躲进了卧房的衣柜。      彪悍的儿媳妇顺手操起桌上的菜刀就舞了过去,“三叔今天是你先杀上门来的,别怪我菜刀无眼,砍死了你最多算正当防卫,我坐几年牢就出来了,你老人家要觉得能跟我对着砍,你就放马过来……”      俗话说,“横的怕不要命的”,老三立马怂了,乖乖滚出了老二的家门。      杨奶奶笑眯眯拍着孙媳妇的胳膊夸道:“兰香还是你有办法治他,那狼崽子可是谁的帐都不买的,谁不得顺着他?”      孙媳妇没好气抢白道,“还不是你们惯的?咱村哪个不讨厌他?我说奶奶,您都百多岁的人了,怎么还连个儿子都不敢管呢?哪天他要是去杀人放火,您老人家哭都晚了。”      杨奶奶乐呵呵道:“放心,他现在这年纪也干不动那活了,磨个刀还大喘气呢!”      孙媳妇实在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奶奶,我见过怕死的,还没见过百多岁了像您这么怕死的,您不都说了他干不动杀人放火的事么?他要再犯混,您扇他几耳光又怎么?他不会真的砍死您的。”      杨奶奶一点不在意孙媳妇的埋汰,嘿嘿道:“万一他砍死我就不划算了,我可要留着我这老命看世界,活着多好啊,天天可以看到世界变新样。”      “奶奶,您好好活着看世界,我要给您重孙子接孩子去了。”      孙媳妇被她彻底打败,一脸无语闪人。      杨奶奶依旧笑眯眯看着孙媳妇的背影消失,挪着小脚一步步朝小儿子家走。      老三那个混帐被孙媳妇气得灰头土脸回去,只怕气还没消,这时上他家准没好事,谁也不知他会不会拿老娘撒气,还是老小家安宁,虽说老小去世多年,但小儿媳还算孝顺,每月轮到他家时依旧还会来接她去过生活。      想到小儿媳桂香,杨奶奶不由地轻叹一口气。      这个儿媳妇其实也算杨奶奶的娘家人,是她堂弟的女儿,嫁到这个家来也没享几天福。      杨奶奶的小儿子自幼身体不怎么好,干不动地里的重体力活。      桂香既要做家务,又要忙地里,其中的辛苦可不是一言两句就能说清的。      更不幸的是,丈夫才四十出头就得肺结核去世了。      说起来,桂香也是三十多岁便守寡的。      桂香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大女儿生下来便得了一种奇怪的病,两条小腿长年掉皮露出里面的红肉,血汪汪的,看着挺吓人,用了很多药也不见好。      小女儿天生弱视,看什么都是模糊的。      大儿子就更惨了,是个傻子。      据说是生产的时候太大,怎么也生不下来。      那时又没有什么医疗条件,都是随便找个接生婆就在家里生产。接生婆一辈子也没碰到过这种情况,折腾的都快要被吓跑了。      最后好不容易生出来,发现已经没了气。      估计是产程时间太长,缺氧了。      本来以为孩子没救了,不知怎的又活了过来,只是智商出了问题,三四十岁的人,跟个几岁的孩子差不多。      杨奶奶想着那个傻呼呼的孙子,脚步逐渐慢下来,心情也跟着沉重了。      还是看不透啊!      杨奶奶自嘲地拍拍脑门。      其实人生一世,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看透呢?      杨奶奶苦笑着安慰自己……             (摘自《寡妇村的八卦系列》文/棂棂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家有个百岁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