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叉叉兵 发表于 2019-12-24 07:50:55

甲骨文显示,周文王被商纣王开膛刨腹摆上了祭坛

作者:烧死的火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非常著名的一段话,其中西伯指的是周文王,此处说他在被囚禁期间撰写了《周易》。

那么周文王是被谁所囚禁,又是为什么被囚禁呢?要想了解这些,首先要了解他的生平。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文王姬昌,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过了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

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周文王五十年,文王崩,葬于毕原,十年后,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周朝,追尊姬昌为文王。

从史记的记载中可见,周文王在统治周部落期间广施仁政,任用贤才,并且积极开疆拓土。

当时的“周”名义上还是商朝的一个“方伯”,表面上臣服于商朝,可暗中却积极实施灭商战略。周文王依据姜尚的谋略,对商朝的附庸方国进行分化瓦解,先争取到了与国的归附,又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周”的声望大增,各诸侯小国纷纷前来归附,把周文王看成取代商纣王的“受命之君”。

在虞、芮归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和西南用兵,为灭商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接着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又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扫除了周在东进道路上的障碍,并且占据关中的膏腴之地。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沣水西岸营建丰邑,把迁都于丰。据《尚书》《诗经》《史记》记载,周文王迁都后的第二年就发起一系列军事行动。首先攻灭了岐山附近地区的“犬戎”,然后向北七十公里进攻甘肃灵台地区的“密须”,以及甘肃泾川地区的“阮”“共”等方国,解除在西方和北方的后顾之忧。至此,“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周”的大肆扩张,使商王朝感到了恐惧和焦虑,准备用行动遏制“周”。

然而周文王并没有停下攻城略地的脚步,他继续率军向东发展,一路推进到位于今天山西长治地区的黎国,距商朝位于今天河南淇县的首都朝歌只有一百多公里,剑指商朝心脏。商朝朝野震动,大臣祖伊一边跑着向纣王报告这一消息,一边惊呼:“天既讫我殷命!”意思是上天这是要我们殷商的命啦!



气急败坏的商纣王立即召集朝廷常备的左中右三师共万余人,并召命天下诸侯勤王,前往黎城集结,夺回已被周文王占领的黎国。

双方军队在黎城展开了一场大战,就是《左传》记载的“纣为黎之商”和《尚书》记载的“西伯既戡黎”。由于商朝军队都是常年严格训练,又久经战阵、装备精良的虎贲之师,而周文王的军队打击各小诸侯国势如破竹,但遇到商朝精锐的正规军时,却踢到了铁板,被打得大败,周文王被俘后被纣王关押在了商朝的国家监狱--羑里。

周文王被关押的时间长达七年,就在这期间,他撰写了《周易》。



周文王在被囚禁期间的遭遇和他脱困的原因,史料有多种记载。

据《左传》记载:各国诸侯听说文王被囚禁了,于是纷纷把自己捆了来到朝歌,要求纣王把他们也关进监狱。纣王在这样的压力下,感到到文王如此得人心,如果继续关押会惹出众怒,不得已只好放了文王。

西汉《淮南王书》记载:周文王的属下拿着玄豹、黄罴、青豻、白虎的皮子一千条去赎周文王。纣王贪恋财货,就放了文王。

《史记》又说姜尚派人给纣王送了许多美女和宝马,贪财好色的纣王一头扎进美女怀抱,顾不上文王了,就放了他。

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说,商纣王认为圣人是不会吃自己孩子的肉的,于是就把周文王的一个儿子烹了,做成肉羹给监狱里的周文王吃。文王明知是儿子的肉,却故作不知,强忍悲伤吃了下去。纣王一看就放心了,他觉得文王不是什么圣人,不可能成为“受命之君”,于是就放心地把他放了。

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这些史料所记载的,就是周文王真实的人生经历。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既为周室灭商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又为后人留下了伟大的《易经》,文治武功一时无双;他最终寿终正寝,享有93岁的高寿,其人生可谓完美。然而一段甲骨文的破译,却使长久以来的固有认识被彻底颠覆了。

1977年在陕西岐山周原,考古发掘出一块甲骨,上面刻的文字被破译后的意思是:“王祭祀大甲,册周方伯,先王保佑风调雨顺。”



翻成白话文就是:商王祭祀第四代商王“大甲”,用周方伯祭祀,先王会保佑当年风调雨顺。

这段话明确显示周方伯被用于祭祀,也就是被杀了。史料记载,纣王的祖父文丁曾经杀过一个周方伯,就是文王的父亲季历。《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文丁杀王季”,《吕览》也记载“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季历是因“困而死”,就是被囚禁致死的,而这片甲骨上的文字显示“册周方伯”。甲骨文中的“册”字是个象形字,意为一条条肋条骨 ,这段文字的意思就是把用于祭祀的人杀死,然后剖开胸膛摆好,并显露出一条条肋骨。所以“册周方伯”就是把周方伯开膛刨胸摆上祭坛。由于这个周方伯是被“册”而死的,所以与被囚禁而死的季历不是同一个人,综合其他史料显示的信息判断,这个周方伯很可能就是周文王。

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么周武王在伐纣时的一些行为,就容易理解了。

武王在伐纣誓师时说:“予克纣,非予武, 惟朕文考无罪;纣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意思是,我如果战胜纣王,并不因为我武功强大,而是由于我父亲文王本来无罪;纣王若战胜了我,并不是我父亲有罪,而是出于我的无能。

本来这段话显得有些没来由,伐纣和父亲有没有罪何干?如果文王被杀害,那么就可以理解了,武王是要替父报仇,与努尔哈赤进攻明朝时宣称有“七大恨”如出一辙。

可是武王的祖父季历也是被殷商所杀,武王为什么在誓师时只替父亲喊冤而不说要为祖父复仇呢?

这是因为文丁死后,东夷中的“人方”作乱,文丁的继任者帝乙为了征伐东方,就需要西方的安定,以免腹背受敌。所以帝乙就对周实施和亲,把一个温柔美丽的亲妹妹嫁给了周文王姬昌,借此对周人释放和解的善意,史称“帝乙归妹”。

这场殷周之间联姻的婚礼举行得非常盛大隆重,帝乙亲自择定婚期,为妹妹置办嫁妆。 《诗经•大雅•大明》 将这场婚姻描述为“天作之合”,由此诞生了一个成语。至此,文丁杀季历导致的仇恨算是得到了化解,武王伐纣时也不再提及。

有观点认为,武王伐纣时喊出的一个重要口号是商朝不事祭祀,如果纣王已经把文王杀了祭祀,武王再指责商朝不事祭祀岂非自己打脸?因此认为纣王杀文王祭祀一事不存在。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祭祀是一种政治不正确,是讨伐中最可以施加的罪名,武王绝不会因为父亲被杀了祭祀就放弃这个攻击商朝的有力武器。比如在抗战中,蒋介石以消极避战,抗命撤退的理由杀了韩复矩,但蒋介石的政敌不会因此就放弃对蒋消极抗战,剪除异己的指责。所以仅凭武王伐纣时指责商纣不祭祀就否认文王被杀是说不通的。





甲骨上这段阴森血腥的文字在让如今的人们感到惊骇的同时,却很可能揭示了一个冰冷的史实--周文王并没有像各种史书记载的那样获得了善终,而是被当做祭品悲惨地死去了。

按理,像周武王这样的明君圣主在取得天下后,应该宽宥被打败的对手,以向天下显示其仁德。可事实上,武王在灭商后,对殷商进行了残酷报复。

《逸周书•世俘》记载:“武王乃废于纣矢恶臣人百人,伐右厥甲孝子鼎大师。伐厥四十夫,家君、鼎帅、司徒、司马,初厥于郊号。武王乃夹于南门,用俘,皆施佩衣,衣先馘入。武王在祀,太师负商王纣,县首白畤,乃以先馘入燎于周庙。 若翼日辛亥,祀于位,用籥于天位。”

这段话的意思是:武王命人将纣王的邪恶大臣百余人斩断手足,又杀掉抓获的军中小吏及守鼎官,还杀了四十个小氏族首领及他们的守鼎官。

武王主持祭祀时,太师姜尚背着悬挂商王纣首级的白旗和悬挂纣王两个妻子首级的红旗,先于割下的死鬼耳朵进入周庙,并在庙中点起了火堆,然后将这些头颅和耳朵用于祭祀。

武王的这些行动不可谓不血腥,也不可谓不恐怖,与他在历史上应有的形象相去甚远,然而为了报杀父之仇,他也顾不得这些,抡起斧钺大开杀戒。

周文王被杀后用于祭祀的史实告诉后人,许多典籍对历史的记载带有很大主观性,并不一定客观真实。真实的历史事件往往因各种原因被湮没了,只有地下文物的考古发掘成果,才偶尔能使真相穿透千年历史的迷雾,重新浮出水面。

瓷器娱乐 发表于 2019-12-24 07:51:15

商朝历史中,一直有拿西部的戎狄祭祀的习惯,甲骨文也有很多“用羌”的记载。自周人从戎狄之间迁到西岐之后,除了古公膻这代没事外,之后的季历、西伯昌、伯邑考连续三代都让商王祭杀,武王灭商是不得已而反,并且没十足的把握,从檄文就能看出来,后来周人趁商王用兵东夷,背后捅刀,才在牧野之战中胜利了。

魅… 发表于 2019-12-24 07:52:10

如果商纣王是一代明君,那么武王伐纣必然会遭受巨大镇压。明君治下,岁不能说太平盛世,但国力也不会衰弱。成功推翻纣王统治,必然是趁虚而入,里应外合。正如文中所言,趁纣王征伐东夷,首都空虚之机,与商贵族里应外合,至纣王众叛亲离,自杀身亡。如果答主所言有文字依据的话更具有说服力。

诰旅猩倒 发表于 2019-12-24 07:52:59

有道理。还漏了一条证据,商纣王自焚后周武王还连射箭。

ddsqeeee 发表于 2019-12-24 07:53:24

据《左传》记载:各国诸侯听说文王被囚禁了,于是纷纷把自己捆了来到朝歌,要求纣王把他们也关进监狱。纣王在这样的压力下,感到到文王如此得人心,如果继续关押会惹出众怒,不得已只好放了文王。
西汉《淮南王书》记载:周文王的属下拿着玄豹、黄罴、青豻、白虎的皮子一千条去赎周文王。纣王贪恋财货,就放了文王。
《史记》又说姜尚派人给纣王送了许多美女和宝马,贪财好色的纣王一头扎进美女怀抱,顾不上文王了,就放了他。
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说,商纣王认为圣人是不会吃自己孩子的肉的,于是就把周文王的一个儿子烹了,做成肉羹给监狱里的周文王吃。文王明知是儿子的肉,却故作不知,强忍悲伤吃了下去。纣王一看就放心了,他觉得文王不是什么圣人,不可能成为“受命之君”,于是就放心地把他放了。
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这些史料所记载的,就是周文王真实的人生经历。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既为周室灭商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又为后人留下了伟大的《易经》,文治武功一时无双;他最终寿终正寝,享有93岁的高寿,其人生可谓完美。然而一段甲骨文的破译,却使长久以来的固有认识被彻底颠覆了。
1977年在陕西岐山周原,考古发掘出一块甲骨,上面刻的文字被破译后的意思是:“王祭祀大甲,册周方伯,先王保佑风调雨顺。”
甲骨文显示,周文王被商纣王开膛刨腹摆上了祭坛
翻成白话文就是:商王祭祀第四代商王“大甲”,用周方伯祭祀,先王会保佑当年风调雨顺。
这段话明确显示周方伯被用于祭祀,也就是被杀了。史料记载,纣王的祖父文丁曾经杀过一个周方伯,就是文王的父亲季历。《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文丁杀王季”,《吕览》也记载“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季历是因“困而死”,就是被囚禁致死的,而这片甲骨上的文字显示“册周方伯”。甲骨文中的“册”字是个象形字,意为一条条肋条骨 ,这段文字的意思就是把用于祭祀的人杀死,然后剖开胸膛摆好,并显露出一条条肋骨。所以“册周方伯”就是把周方伯开膛刨胸摆上祭坛。由于这个周方伯是被“册”而死的,所以与被囚禁而死的季历不是同一个人,综合其他史料显示的信息判断,这个周方伯很可能就是周文王。
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么周武王在伐纣时的一些行为,就容易理解了。
武王在伐纣誓师时说:“予克纣,非予武, 惟朕文考无罪;纣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意思是,我如果战胜纣王,并不因为我武功强大,而是由于我父亲文王本来无罪;纣王若战胜了我,并不是我父亲有罪,而是出于我的无能。

黄素素123456 发表于 2019-12-24 07:53:49

别搞混了,杀周伯祭天是商王甲,囚禁姬昌的是商王辛,两人隔了两百年。
姬昌没死,死的是伯邑考。在商朝商王分配祭品是有身份认证象征的。牛羊肉给士大夫,人肉给最核心权力阶层。尤其是伯邑考这种部落继承人,在商时代被认为是最珍贵的祭品。
周赎回文王的礼品其他都是次要的,而是 伯邑考、姬发、姬旦三兄弟一起进朝歌供纣王挑选作为祭品。纣王选了伯邑考。
赏赐给姬昌伯邑考的肉是祭祀最高的恩典,代表纣王不仅会赦免姬昌并将他的部落视为最重要的部落之一。姬昌必须吃下,表示感恩和顺从。拒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纣王觉得商祭祀传统耗费国家财力并毫无用处,下令减少祭祀规模并禁止除天子外任何人用活人祭祀。商贵族认为纣王行为不敬鬼神会招来上天惩罚,以商贵族族长比干为首发起叛乱被纣王镇压。纣王杀死比干传阅其心震慑贵族。
姬发目睹了商活剐自己哥哥逼父亲吃哥哥肉的一幕,绝心推翻商。姬为姜分支,在姬发游说姜姓众部落联合进攻朝歌时碰到了同样决议要推翻商的姜子牙。两人结成同盟,姜子牙告诉姬发朝歌城内君王和贵族矛盾极大可以利用。姬发派人暗中勾结朝歌贵族。
果然,在比干被杀后不就,有两个贵族带着祭祀的用具投奔西岐。给出两个极其重要的情报,纣王大军不在首都目前在东边讨伐东夷部落,战败朝歌贵族希望能得到外力帮助弑君另立。
姬发和姜子牙集结周军队和数百姜部落袭击朝歌,纣王仓促应战,贵族们都袖手旁观,使用东夷战俘奴隶对战周军队,奴隶军阵前倒戈让开大路。纣王终落得众叛亲离自焚而死的结局。
武王在朝歌的大祭是必须的,这无关复仇,而是政治。武王要向商贵族证明周人也能祭祀甚至能做得比商王都好,周王同样能得到上天庇佑。
武王本人反对活人祭祀,上次进朝歌后就患上失眠惊梦的毛病。住进朝歌病越来越严重,半年就死了。
武王弟弟周公旦辅助幼主,剿灭商贵族叛乱,焚毁朝歌迁都洛邑,禁止用人祭祀,中国才翻过了那野蛮的早期文明时代。

微笑的鱼1 发表于 2019-12-24 07:53:58

我是第一次听说册是一根根肋骨。殷之先人,有册有典。册指的是竹简制成的文书类的东西。商代有作册官,就是专门制作册名文书和宣读册名的官员。

guozhongyan 发表于 2019-12-24 07:54:37

1977年在陕西岐山周原,考古发掘出一块甲骨,上面刻的文字被破译后的意思是:“王祭祀大甲,册周方伯,先王保佑风调雨顺。”谁译的?只有“册周方伯”正确无误!前四字是:贞,王亡未佐,甲子册周方伯。此事背景是指《大传》:“纣王元年,初封九侯,西伯为昌”时。

小点点123 发表于 2019-12-24 07:55:27

最有可能的说法是文王刚刚被纣王封为伯,回来后为了避免纣王怀疑,打破传统,祭祀了商的祖先,韬光养晦。另一种,“册口”也有“围起来、捆起来”的意思,有可能是商祭祀的时候捆着周方伯,应该没有开肠破肚。主要是这片骨在周人那发现的,当时商很需要周替他摆平周边叛乱。不会这么极端。也有说法称是周人本来也祭祀着商人的祖先,毕竟他俩家也是亲戚。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考证。

西米斯 发表于 2019-12-24 07:56:00

王祭祀大甲,册周方伯,先王保佑风调雨顺。”意思是,纣王在大甲这个地方举行祭祀,并册封后来的周文王为“方伯”候,周文王保一方风调雨顺,
小编居然解读出来了用周文王祭祀也是醉了,故意显示高深,跟解读香就是臭,按自己的利益故意曲解一样,不懂装懂,鬼扯一通,什么是破译,不就是胡猜吗,人家写的明明白白,你非要说是这个意思,那个意思,牵强附会,都认同你,好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甲骨文显示,周文王被商纣王开膛刨腹摆上了祭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