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8-9-27 18:53:00

沉没的瓜洲,为何堪称明清时代大运河之魂?

[摘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如同秦始皇筑长城一样,隋炀帝的大运河并非从头挖掘,而是将南北多条现成的沟渠和运河串联起来,历史沧桑中几经变迁。
自隋代贯通一气,宋代又发展成为一个多条运河组成的庞大水运网络,隋、唐、宋三代运河以汴梁(开封)为中心,引黄水为源。黄河水多泥沙,导致运河淤积,时常溃决,反受其害。
至元代又为之一变,取道山东,引淮河水为源,为今日大运河基本轮廓。在浮沉时光中,大运河虽经历沧海桑田之变,却有一处名胜长伴,便是运河与长江的交汇之地——瓜洲。
白居易在《长相思》中写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因此“瓜洲古渡”这一意象,今天仍被当作一个旅游景点为扬州人所喜爱。而冯梦龙笔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也发生在瓜洲,为此瓜洲古渡上还有一个纪念杜十娘的“沉箱亭”。实际上古代的瓜洲早已沉没江底,杜十娘更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这些今人打造的“古迹”,仅是某种怀古情节罢了。
瓜洲古已有之,最早见记载于汉代,系江心一个季节性岛屿,因形状似瓜而得名。因为地球自转及水流方向等原因,长江水流削南岸,而泥沙向北岸堆积。于是江心岛瓜洲渐渐与北岸连为一体。
北宋时期瓜洲已经非常繁华,与南岸的的镇江隔江相望,如王安石诗云:“京口(镇江)瓜洲一水间”,东西南北往来的客商云集,《宋史》称:每年光在瓜洲渡口聚散的漕粮船只便高达数百万艘,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大约有上万条漕粮船在瓜洲渡口吞吐,再加上往来的商船、民船、官船,庞大的吞吐量实在无法想象……
到了南宋时期,为了阻止金兵利用运河,宋兵撤退时破坏了运河闸门系统,并在瓜洲筑城抵御金兵。陆游路过时写下了“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名句,足见南宋时期的瓜洲已经转变成了一个军事重镇,宋兵据为江北堡垒。
随着明代重新启用漕运系统,瓜洲再次繁华起来,运河在此分出一条支流穿城而过,其城为一座直径1.6公里的不规则城堡,7米高的城墙布置有一圈大炮,用于对付溯江而上的海盗,另有一座卫星城,与扬州互为犄角之势。没有了倭寇侵袭,清代的瓜洲更加繁华,在当时商人口中属于次于“两京”、“诸省会”的“三线城市”。
因为地扼长江,江景十分壮观,城内楼台亭榭如林,文人墨客佳作如云,是地地道道的由艺术瑰宝打造的公园城市。就连康熙和乾隆下江南时,也喜欢住在此地,为此还特别修建了行宫。
但此时长江上的水文、地理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瓜洲上游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岛屿——长新洲。长新洲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瓜洲的命运,随着这个岛浮出水面,江水流向、流速及泥沙堆积情况巨变。从此江水削南岸、泥沙堆北岸的规律被完全颠倒,长江水绕过长新洲后直冲瓜洲,将北岸泥沙削入长江。
在不断冲刷之下,北岸摇摇欲坠,至1895年,整座瓜洲城连同无数名楼佳园,俱坍入长江。而此时,海上轮运早已普及,大运河也完成了其在历史时空中的使命,成为一道普通沟渠,静静躺在她原来的河床上,回忆着漕运粮草随船闸开闭杳然来去的时光。

木之水 发表于 2018-12-25 23:44:27

木之水邀请您访问写手之家
http://www.xs91.net/?fromuser=%E6%9C%A8%E4%B9%8B%E6%B0%B4

木之水 发表于 2018-12-25 23:44:38

木之水邀请您访问写手之家 http://www.xs91.net/?fromuser=%E6%9C%A8%E4%B9%8B%E6%B0%B4

贺冬益 发表于 2018-12-29 14:23:1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沉没的瓜洲,为何堪称明清时代大运河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