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学观点] 张勇:网络文学经典化刍议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官方 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8-12-12 12: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后现代”阶段多重文化语境的互动交融使人们的审美场域不断延伸,“草根”写作喷薄而出,文学艺术形态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网络文学就应运而生了。中国的网络文学生发、成长于平民文化、互联网文化和消费文化等多重文化语境中,始于1998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历经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如今覆盖
u=1101212903,3926467851&fm=11&gp=0.jpg
  着整个网络文化空间的同时并大肆分割着文学市场,已与高雅文学、通俗文学形成鼎足之势。

  一、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

  2018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78亿,占网民总体的48.9%,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44亿,占手机网民的45.6%”,可见,网络文学的受众非常广泛,移动式阅读已成为人们文学消费的重要方式。

  网络文学奇特性、多样性和虚构性的审美特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契合年轻文学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因网络文学面向市场而写作,为了充分顾及受众多层次、多维度的阅读需要,所以网络文学往往会分层把握读者心理,开发不同层面的阅读市场,从而开拓不同题材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能以独特的文本形态和审美范式为人所接受,与网络文学的载体(网络化的移动终端设备)大量普及和年轻文学网民崇尚碎片式阅读有着直接且重大的关系。

  二、大IP时代的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具有很强的IP 属性、娱乐性、草根性等特征,其本身与其他泛娱乐行业的文艺形式有着相似的审美特质,之间的互动融合程度较高。由网文IP改编动漫、游戏、影视、衍生品成为“网生”文艺发展的一大趋势,各网络文学平台依托强大的文学IP储备而不断进行改编来延展文化产业链。网络文学现象级IP改编如火如荼,活跃着文艺市场的同时也让网络文学自身的发展备受关注。

  网络文学有着非常广泛的受众群体,其IP改编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多元的审美需要。IP改编热潮客观上促进了网络文学生态圈的良性互动,增强了网络文学的社会影响力,使网络文学能更好地融入流行文化和主流文化,从而找到身份认同,同时也让文学的影响场域日益扩大,客观上培育了更多元的文学用户。网文IP改编带来的市场效应及引发的关注、热议有利于人们从不同维度去评价和论证网络文学的“经典性”。

  三、经典化路上的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快速崛起和发展已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其不仅改变着文学式样和写作方式,带来了人们阅读方式和审美心理的巨大嬗变,而且全方位地影响着整个中国文坛格局和文学生态。网络文学在解构传统文学审美系统的同时正慢慢地建构自己的审美范式,其自身经典化是必然趋势。

  (一)网络文学一样可以实现经典化

  文学的经典并非只来自文学界的权威认定,经典化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问题。

  网络文学经典化也是需要一个经过世代读者不断审视、反复接受确认和漫长时空遴选的过程,是需要依托特定的时代,以时代意义和民族价值观去判定与选择。在评议网络文学经典时不能简单地将传统文学经典与之对等,或机械地以传统文学经典的标准去评价网络文学,而是要充分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考虑社会条件对时空的压缩。

  (二)不一样的经典化路径

  网络文学经典化与传统文学经典化的路径方式必然有不一样的地方,其经典化一定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学体系进行解构的基础上,以时代和民众去遴选出具有人文精神和时代意义的作品。

  (三)高人气的幻想小说是可能的经典范式

  中国网络小说兴起于言情小说,繁荣于幻想小说。从当前网络幻想小说的分布来看,可分为魔幻、玄幻、科幻、奇幻四种类型。幻想小说以非线性的叙事方式、独特的虚拟文本和多彩瑰丽的幻象世界深深地契合读者的审美心理,使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物理空间外的“洒脱”世界,获得一种新奇又抽离的审美体验,从而产生别具一格的审美效应。

  (四)文本意识的彰显是经典化的关键

  网络文学历经多年发展,随着网络文艺生态治理、文艺理论的日臻完善和作家队伍自身的日趋成熟,其内涵品质得以持续提升。人们已不再一味地对网络文学严苛拷问,而是慢慢地发掘、认可和接受其中的价值意涵。抒写人民主体生活、社会风尚和反映人们精神心理的网络文学作品正在自觉践行文化自信与传递时代价值,也让我们看到一部分网络作家的意识觉醒和对人文精神的坚持。

  网络文学可能仍然是未来十多年甚至几十年中国文学的主题词或关键词。对网络文学持不同见解,根源于缺少一套成熟且科学的评价标准,所以,构建符合文学发展规律的网络文学理论评价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广东理工学院,《前沿》2018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韩卓吾/摘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