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写作交流] 也说《道德经》

[复制链接]
东篱客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9-7-11 13: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也说道德经》
  
写完《也说三字经》和《也说千字文》后有一段时间没写东西了,惶恐。业余时间尽浪费在没头没脑、没心没肺的小说之中实在没趣至极;尊重先哲,探寻圣道之心蠢蠢不灭;留点时间给自己,在理解与感悟中给自己冲冲电。于是乎开始着手写《也说道德经》。
写《也说道德经》可以说是自我一个挑战!不求哗众,只为借鉴。让自己更坚定自己的路。
《道德经》准确说应该为《五千字言》,是老子一生探索、求真、济世、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的概括性总结。这种总结被后世奉为经,并对华夏和全人类产生了巨大影响。个人对其如一粟对大海,一砂比群山。《也说道德经》不敢说对其理解或探求本意,只是一点感悟罢了,仅此而已!
首先,要相对接近的去感悟《道德经》,就必然要去了解老子本人。老子是怎样的人呢?个人理解:少年时的好奇心奠定了探索人生、社会和世界的基础;青年时的若渴博学完成了修身过程;随后的游历与交流造就了齐家的地位;确定无为理念之后开辟了自己的治国平天下大道。故,老子是一个理念超越,思维超前,沉淀超厚,感悟超深的智慧型、学者型大丈夫。
其次,对《道德经》的理解与感悟不能拘泥于文字表象。2500多年前的文字环境是不可能复原的,单纯的去追求文字本意是求道歧途。故,遵循大意以学致今用是个人感悟《道德经》的前提。
其三,对德与道的定位是能否深入感悟的关键,是所谓纲举目张。个人认为:老子所阐释的道,是天地法则。而这个天地法则又是若隐若离似有线索而又无法名状的。天地之始现在来说只能停留在神话故事当中,从科学角度来说至今还是推测,更何况几千年前?故老子又对这个法则给予了自然圣人言这个相对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注脚。德是世间万物(包括人)遵循和适应天地法则的意识形态体现,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万物与万物之间关系的社会准则,可以和现代的道德一词相同理解。基于这个基础去感悟《道德经》相对比较轻松,直观。
第四,首稿完成后发现《道德经》版本存在诸多如篇章凌乱、言语不顺、说理不通等问题。自认为这不是老子本意,更不用怀疑老子的水平,多应出在错乱简或传载笔误上。故按自己理解做了一些调整,以利感悟,并敬请读道者正之。
第五,《五千字言》原本是德经前而道经后,故从之。
第六,个人感悟不参与对《道德经》的理解争分,欢迎在感悟致用领域交流榷商。
《也说道德经》
第一说:老子说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大意:德行高尚的人,不会去炫耀自己的德,因为他的内心自有德。德行低下的人, 往往把德挂在嘴边,失去了德的本意,是还没有领悟德的真谛。德行高尚的人是以无为的方式处事的,他不会刻意去为了实现什么。德行低下的人崇尚德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只是欺世盗名罢了。有大仁的人,是在修育仁爱,不是刻意于某种目的,可以说是做到了无为;有大义的人追求大义,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所以不算是无为。尚礼的人在宣扬礼法规矩时却没有人响应,于是乎就抡起胳膊来强迫起人了,这就是有为。所以,一时还不能完全感悟大道的人,就退而求次修养德;做不到上德就善施仁爱;做不到上仁就尊行大义;做不到大义就只能去从遵守礼法规矩入手了。所谓礼法规矩,不过是忠信缺失的补救手段而已,也是造成社会不安的主要原因。所谓有先见之明的人,不过是采摘了大道的一点虚华而已,却总是表现出一种修道高深模样,其不知这正是愚昧的表现。故此,大丈夫立身于大道之中,必然会选择站在上德之列而不会选择轻浮微薄的一面;会立身于朴实归真之上,而不会处身于点滴虚华之中。有德行的人都会这样做的。
评说:作为德经的开篇之作,这段话开宗明义,阐述什么是德和怎样才算有德。德就是道的意志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反映。作为人遵循和适应的意识准则,存在于各个领域。人的一举一动,一思一念,一夕一朝无不有的身影相伴随。有德的标准是能不能以无为的方式去遵循和适应的意志。上下区分的尺度就是对无为的理解与执行的差异。什么是无为呢?指的是在推动人自觉遵循和适应的进程中不是去干预、要求人应该怎样去做,不应该怎样去做,而是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种做法感染育化众人自觉尊崇大道。举例来说:仁就是无为的一种形式,义相对仁来讲就要偏颇一些,礼就更离无为境界甚远。细想一下,的确有道理。从意识领域来说,《道德经》有它传于世和行于天下的必然性。
《也说道德经》
第二说:何为上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生之畜之,养之覆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大意:道和德是无尚的。万物依道孕育而生,依德抚育而成长,物择竞天形成了各自的状态,相依相存成就了各自的品性,这都是天地大道和自然圣德所赋予的。因此,自然万物都能自觉尊崇道的法则且注重德的修养。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注重,是因为万物虽然被道所造就、所抚育并使之具有了各自的形态和品性,但道和德不是刻意要求万物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而是顺其自然,由其天性。因而,道和德创造并抚育了万物,并给予万物生养和保护,却任由万物自由生长发展,成熟结果,生息繁衍。帮万物生而起而却不自为其创始,助它们自由发展但却不去改变它们的天性,功成业就却不以为有功而自居自有。天下之事只有从不去占有,就不会为失去而念念不忘。生养了万物却不去占有,做出了贡献却不凭持,作为万物的领袖却不去主宰它们,这就是道所主张的上上大德。
评说:本章给了上上大德一个准确的概念: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心目中大德的形象跃然纸上。虽然只有三句话,却包罗万象。当下人浮于事、趋于利、忘于义、失于礼、顾于私。虽有大法,但德多失,不知可谓。唯尊老子之玄德而自行之!
《也说道德经》
第三说:老子说善
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却处众人之所恶;天下之至柔,却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大意:天下至善和水很相似。君不见:水总是弃高从低,自觉居于低下的位置,是为善地;虚怀若谷,来者均能容之,是为善渊;取之不竭,无怨无悔,是以大仁;来自八方,终归于海从不会出现偏差,是以大信;聚溪成流,汇于江河,恪守有序,是以大治;绕山驱滩,无所不能,是以善事;冬枯夏丰,自应天时,是以善时。水好自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高下,连置身之所都是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水是天下最柔弱之物,却能纵横驰骋于天下最钢坚之地;因此,水所体现出来的善最接近于天地大道所主张的善。所以只有不去争,天下就再没有什么可以能与之相争的了。
评说:天下再没有比水更能完美体现大善的东西了啊!自然如是,人亦这样!大爱有大成,大善必大德。守善如学水,从善如做水。水利万物而善育天下。
《也说道德经》
第四说:天性为善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大意:圣人修炼无为可以达到没有了自己主张的心念意动,表现出随着百姓的心念意动变化而改变的状态。为什么呢?对于乐善之人,圣人能善待他们,对于违背了善这个天性准则的人,圣人也能善待而引导他们,这是大德遵从的善的要求;相同的道理,对于有诚信和没有诚信的人,圣人都能一视同仁,付之以信,这是大德遵从的信的作用。圣人教化百姓是潜移默化的感染过程,为了教化百姓遵循大道准则,他们用和洽的心态处事,让自己处于返璞归真的状态,用自己淳朴敦厚的无为心态去感染影响百姓的意识来推衍大道。百姓在生活中出现了注重私欲,注重得失等等有悖于大道的不善、不信等偏差,圣人就用这种感染影响的方法不断的教化他们回归孩童时期的大道天性,从而使百姓迷途知返,修成正道。
评说:这里的善是符合道的准则的天性(《说三字经》中已经阐述)。道法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天地间产生道的同时也赋予了道的准则,这就是自然,是天性。后世常说天性不可泯也就是这个道理。
《也说道德经》
第五说:善念天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大意: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众多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选择只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清静知足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天道使然。
评说:王弼也解释到: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这段话也反应了老子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无奈,也更激发了老子倡导桃花源般社会形态的信念。可以说是:念国家之念,善天下之善吧!
《也说道德经》
第六说:善者善为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大意:善于做侠士的人,不会以武力强大而自恃嚣横;善于行兵打仗的人,不会轻易发怒而影响自我判断;善于处于不败之地的人,往往却是与世无争;善于用人的人,会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别人。这些都可以说是与世不争的德守,善于用人驭人的能力和方式,或者说做到了这一步感悟大道的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评说:世人常言:有些人不好领导或者某某老板难伺候等等,其实转变心态,变化角色,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下或许就会有:哦!都不容易。哦!也有难处等等类似的新看法。是以善用人者,必善用于人,善胜者,必知其败也!敬人者,人恒敬之也!
《也说道德经》
第七说:天道公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道不亲,常与善人。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大意:天地不会有偏向性的仁爱,因此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这样的假祭祀品一样,不偏不薄,任凭万事万物自由发展。圣人的态度也是一样的,也是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天下百姓,不抑不扬,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道是公平的,不会优亲厚友,但一心从善的人常常会得到天道的眷顾。故从德之人不可因亲、疏,利、害,贵、贱等世俗而改变自己的德行道守。这正是天下上德的可贵之处啊!
评说:天道之仁,地道之德,莫不以善而从之;天道之亲,人道之贵,莫不以善而尊之。天下至善,是德亦是道。
《也说道德经》
第八说:天下行德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大意:江河湖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溪流所汇往的地方,既是由于它善于谦下,也是它具有宽厚之气和包容之量,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主。历代圣人效仿其志,引领百姓时,必然是用谦下的态度言语开导众人而使德能行之天下;教化百姓时,必然把自己看作百姓以感染众人而使道能去普之人心。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百姓之上,而不会使百姓负担沉重;虽然居于百姓之先,而不会使民众受到伤害。所以百姓都乐意尊崇圣人教化之道而不会迷茫和懈怠。这就像江海一样不与山争高低而汇至,不与百姓争得失而德行,天下没有人能比他们做得更好了。
评说:德行天下,首先树德;道化百姓,首授民心。德自隆,道自行!
《也说道德经》
第九说:知足常乐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大意:名声和身体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身体和财物那一个多?那一个珍贵?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趋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有失望;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陷身于危状;这样才可得以安乐长久。治理天下合乎,就可以做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以至于连产马驹都在战场上。世间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而无厌。因此,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评说:1、名是理解之中的道!自身怎样去悟道在于本心。就像心疼,就像关怀,其实就是放不下!身在江湖行,怎能任逍遥。与万物相比,自己有算什么,在现实中找到自我才是真正的自己!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不是吗?因此,知足是立身,知止是追求。长久是一种勇气,而不是一种意识,无为才是正道!
2、这段话是老子的天下观。什么是符合道的天下呢?老子认为:知足,特别是统治者知足就会是一种太平大道之势;如果不知道知足,就会必然引发祸端,过分的贪欲更是造成灾难的根源。因此,只有自我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做到了就会平和而顺畅,安逸而康泰。
古人引申出知足常乐成为天下至理!知足是心态,常乐是心理。有了知足这种健康的心态,人生也就显得多姿多彩。
3、静修知足,乐育无为,可窥大道也!这也可以说是有德了!
4、道是天地准则,德是为道之路。做到本心就好,还有什么过意不去的呢?
《也说道德经》
第十说:大小多少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小多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大意: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细小的部分着眼。大来自于小,多积自于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圣人始终不贪其大,始于易小,为于细节,守于道心。故终有大成。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更多困难。故此以往圣人总是看重困难,不贪大求洋,不好高骛远,不空中楼阁,从而大成之道也就风轻云淡了。
评说:1、贪大求洋,舍本逐末,华而不实,终难成事。筑牢根基,先易后难,积小成多,必有大成。望想做点事的人敬而为之,遵而从之,善而待之!
2、那些对人喜欢承诺,遇事夸夸其谈,做事只顾眼前,看问题不思长远的人,是不会成功的。特别那些总喜欢出馊主意以显自己聪明的人就更可恶了!
《也说道德经》
第十一说:自知之明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大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明白自己的无知之处,是德行深厚的表现;不明白自己的无知却自我感觉良好是一种病态心理的表现。自古圣人不会有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圣人会正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而勤于纠正之。能做到这一步的人,会像圣人一样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评说:这段话道理很浅显,自知之明也是有德的表现!有自知之明,就不会涉身犯险;有自知之明,就会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差距。自知而不自大,自修而不自弃,自省而不自夸,则可成大事也。
《也说道德经》
第十二说:贪奢无益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大意:种地农民为什么会食不果腹?究其原因是统治阶层耗费的粮食太多且要求农民缴纳的赋税太重,导致农民的口粮都被统治阶层的食税所剥夺,因此农民就没有可吃的了。民众为什么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不识无为,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或私利妄施乱政导致天下不公,所以民众不得治而难治。民众为什么不怕死,是因为统治者为了享受和追求长生占取了民众的存活资源,民众横竖都是个死所以就不怕死了。故不单纯为活的好而活着的人要比单纯为活得好而活着的人要优秀的多。
评说:这些道理历来没有人不懂的,但却趋之若鹜去装不懂而我行我素,说起来无非贪图奢华罢了。纵观古今,贪骄自私之人难以长久。故能不在意自己吃得好,能吃饱就行;不讲究自己穿的好,得体舒服就行;不要求自己住的好,能遮风挡雨就行;不在乎自己用的好,能满足生活需要就行的人往往才是贤善大能之人。这样的人宜交之,朋之,共事之。
《也说道德经》
第十三说:信不言多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是谓微明。
大意:最好的统治者,施行无为,老百姓几乎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德仁天下,老百姓亲近并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恩威并施,老百姓敬而畏之;更次的统治者,有欲有为,老百姓于是说什么的都有了。只有诚信不足,才不会被人信任,统施号令的君王也不例外。君不见:好的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是多么悠闲潇洒。他们很少发号施令,却总能功成而事随。这就叫做处事低调而明智过人。
评说:作为领导,也可以遵照无为,但现实中又太难,因为人心不古。在某些管理环节中无为却胜于有为。如果能做好用人、用钱、立制这三方面就算是一个成熟的领导了。用人莫过于知人善任,用钱莫过于深谙市场,立制莫过于能落实在运营中。近代有下属对上级三不欺之说,即不能欺、不敢欺、不忍欺。不敢欺和不能欺是管理有方,少有空子可钻。而不忍欺则是拍马屁或违心之说。如果你是一个让下属不忍欺的领导或听到类似的评价,你就要内心示警了!
《也说道德经》
第十四说:举德长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大意:能认清楚别人的人会有洞察一切的智慧;能真正认识、洞察自己并能把控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明白人。能战胜别人的人是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能战胜(把控)自我的人才是了不起的强者。懂得满足的人永远是富有的,能明白自己斤两的人则会安享长久。身虽死却能让人们念念不忘的,才算是真正的长寿。
评说:单纯意义上的长寿只是酒囊饭袋而已。死而不亡者真长寿,何况不死不亡者乎?因此,人生在世,多结善缘,让人从善缘中感知你的存在;多行善事,或许是举手之劳,却能让别人永记终生。有了这种境界,你就会知人而成智者;也会看淡一切而成富者;更会不畏浮云遮望眼,雁踏之处有名声。这才是长寿!
编后:这段应该是德经的一个小结,可谓举德长寿。
《也说道德经》
第十五说:身如天下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大意:面对宠和辱就好像面对大患一样感到惊恐,把宠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这是具有荣辱观的人,这样的人受托天下!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宠和荣是受之于人,是处于下位的。得到宠和荣感到惊喜,失去宠和荣则令人惊慌,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什么是面对荣辱这样的大患像面对自身生命一样重视珍惜呢?人之所以怕有大患,是因为人都有身体生命;如果人连身体生命都没有了,还会怕祸患吗?所以,能珍重爱惜自己的身体生命的人治理天下,天下是可以托付给他的。
评说:老子认为:有荣辱观、知羞耻的人是有底线的,这样的人治理国家是相对可靠的。
《也说道德经》
第十六说:无为天下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
大意:想要治理天下,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我看他是不能够达到目的的。天下是神圣的,是不能够强力统治的,也不是像东西一样可以随意拿在手里的。因此想用强力统治天下必然会失败,想像随意拿东西一样持有天下的,必然不会得到天下。因此,圣人处之以无为,不会失败,也不会失去。
评说:说到底,老子大多数观点是把治国看作了治人,治人以无为,则人安,人安则国泰。这只能说是治内,或者说内治。通篇经论之中少有治外之说,有也只是阡陌相通,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狭隘的善局限老子的视野和对局外的认知。到也难得了!毕竟那个年月没有火车飞机,更没有互联网。有的只是舟车而无需用的状态,因此也不难做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了!
据此,对老子的归隐是不是可以这样说:骑着青牛,带着失意,怀着闵愤走向西途。或心灰意冷只求虚谷以追道,或雄心不泯,欲知太道。之所以向西,因为向东是海,而老子不视舟车,故唯坐牛而去西了。或许:历经坎坷跨过世界屋脊来到了当时另一个文明发源地恒河流域,看到了天外天,哦!带着新奇,带着懊恼,带着一直带着的自谦,感知着自己的不曾想象,不曾理解。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在他处。故不再行不言之教,也就没能再留下什么交代了。
或许有!西天有大经之说成为典故流传了下来。直到佛教这个另一种意识形态学说的流入,人们正视了这个传说。统治者也重视了,直到大唐终于了却了这个心结。
想了想:过去如此,现代也如此;别人如此,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也说道德经》
第十七说:无为治国
清净为天下正。静胜躁,寒胜热。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其政闷闷,其民淳淳;是以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故圣人云:"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大意:清静无为可谓治国之道。清静能克服躁动,躁动能抵御寒冷,寒冷能克服酷热,没有燥热就可得以清静,可见淡泊清静之妙用。以清静无为来治理国家,就必然会以不欲得、不滋扰、不强施的方式取得天下的平和繁荣。我(老子)是怎么明白这些道理的呢?是从以下现象看到这个本质的:统治者禁忌越多,百姓就越困苦;当朝者掌握利器和手段越多,国家就越容易产生混乱;天下人掌握的技巧越多,世间奇物异事就越容易出现;国家法令过多而严苛,反而会导致盗贼猖獗。无为而治看似平淡无奇,但深和大道之意,从而会政显清明,民张淳朴;反而刻意为之,百姓会惶恐不安导致混乱不堪。因此圣人多教化当朝者: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干预的方式去处理事情,以恬静无味的态度去面对各种名利、享受甚至地位的诱惑。自己做到了无为治国,百姓自然而然会被感染育化;自己做到了清静治国,百姓就会自觉遵随大道;自己做到了不滋生事纷,百姓就会安居乐业逐步富足起来;自己做到了不欲,民风也必然会得以和顺淳朴。
评说:圣人都这样认为,何况治国者乎? 这段话着重举例阐明老子所主张的无为而治思想,亦可说是上德之说。虽然有所偏颇,但从做人处事、修身治国乃至平天下都不乏可借鉴之处。
《也说道德经》
第十八说:治国之道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大意:治理有大道归属的国家就像烧个小菜一样轻松,只是因为治国理念符合大道规则,连诸如鬼佞这些营营屑小都没有施展余地,故而国家也会康泰安宁。这不是没有鬼佞的事情发生,而是这些世之纷扰不能动摇百姓的道心。没有了邪佞鬼怪之事干扰,又有圣人教化,所以才能德行天下,民乐国安。这才是真正的大道之国啊!
评说:做事,只要方向对了,再加上方法也对就必然能成功。把握准方向,准备好方法,就是出现问题都是可控的。<老子>的意思你明白吗?
《也说道德经》
第十九说:仁德治国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大意:民众不对统治制度产生恐惧而是敬畏,就说明统治制度适合了社会需要,成为大家所敬崇尊重的管理制度。因此统治制度不要去干扰民众的安居乐业,不要去破坏民众的生存环境。只有自己不去做令人讨厌的事,自然就不会惹人讨厌了。因此,制度的谦下宽容,公平公正就必然受到民众的拥护和遵守。因此圣人往往是知天道而不炫耀,自珍爱而不取宠!所以这个做法大家都应该自觉珍视且维护。
评说:虽然老子心灰意冷决然归隐,但还是念念不忘告诫规劝统治者及民众各守其则,使其怜惜民众的心情而又失意天下的无奈层峦尽显。这也许是老子留五千字言于世间的根本原因吧!
《也说道德经》
第二十说:恪律治国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大意:如果民众不怕死,就再没有其他手段可以掌控约束民众了。如果让民众有所畏惧,有所约束,对于少数为非作歹的人,抓住并杀之以示行威严,那么还有谁还敢为非作歹?对于执行杀为非作歹任务的人应该专设,从而强化国家机器使那些有才巧的人不敢也不愿去妄为。如果不是专职执刑者执行杀人任务,就像不是木匠的人去干木匠所干的活,常常会伤到自己一样,这样也必然导致畏死这种社会约束处于混乱状态。
评说:设律令使民众敬畏,置执杀者专司督管,这样就能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这是老子的国家政体和国家机器观念,也算是历代统治者所遵行的统治方法,在这里专章赘述,不难看出老子对律令不公,执法混乱带来社会灾难的忡忡忧心!
《也说道德经》
第二十一说:善任治国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大意:大怨是不能够完全和解的,做的再好都会有余怨存在着。所以以德报怨不是最好的办法,对怨的和解应以区别对待。对此圣人往往是既拿着对方的证据,又不急责难于对方。也就是说始终掌握主动权却不会轻易去实施。因此上:像圣人这样的有德之人适合做管理债务一类的官员;而无德之人做掌管税收一类的事情会好一些。
评说:所谓社会和谐,事业发展,知人善任是必须的。
《也说道德经》
第二十二说:担当治国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故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大意:天下万物在安静平和状态下比较容易驾驭,事情在没有发生变化之前比较容易掌控,东西脆软就容易破碎,事物轻小就容易散失。同样的道理,事情刚发生还没有造成影响就去干预引导就比较容易修正迷途,事态还没有失去控制之前就比较容易消除解决。是以防患于未然,处置于萌芽。天下任何事情都尊于水到渠成,过多的干预或施以意志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想对事物掌控的很牢固往往会失去驾驭的能力。所以圣人施行无为而不会出现败绩,不觊掌控而不会失去主动。百姓做事往往会是做到一定程度就会失败或出现问题,这是没有通悟这个玄机的原因啊!所以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因此圣人不以天下人之所欲为欲,不会去看重天下难以得到的东西;学习天下人所不喜欢学的东西,从而能纠正天下众人出现的过错。因此圣人才会这样说:能承受国家一切屈辱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国家君主;能承受天下一切灾祸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天下之王。也就是说想成君作王的人,首先要有承担国家一切屈辱和灾难的勇气和能力!这些真知灼见听起来好像是反话,但在现实中却是苦口良药,逆耳忠言。
评说:老子在这里阐述了一些治国的经验和办法,也做出了一个君王<通用于政治家、企业家和家长>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在位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所谓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也必须建立在担当和慎重善始的基础之上。
《也说道德经》
第二十三说:邦交治国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大意:这段话说的是国与国之间相处的基本规则。作为大国要有居于江河下游,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的心胸,自觉处于天下雌柔的位置,以展示其仁德与胸怀,这也是师法自然大道。天下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克制锋芒毕露的雄强,这是因为其仁德柔下,胸怀宽阔而育化雄强的结果。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和依赖;小国对大国谦下顺服,就可以眷顾于大国。因此可以说国邦与国邦之间的交往,常是以宽厚、谦下、尊重而取得相互信任的;也可以说国邦与国邦只有相互的宽厚、谦下、尊重才能取得长久的信任而和谐共处。大国不要过分想统治小国,小国不要过分想顺从大国,这样就能相安和睦。这也是双方都乐意看到的,要做到这样的程度,大国应当首先谦下于小国。
评说:同出天下,大国更应该首先以宽厚、谦下、尊重的态度对待交往,这也是大道使然!同样,人与人之间交往也是这个道理。持强而不凌弱,持知而不取奸,持能而不炫势就会得到仁德天下的共识,其处世助力岂不是难以衡量!
《也说道德经》
第二十四说:以愚治国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大意:历史上凡善于大道的治世者,都不是教化百姓成为巧言多诈这样的小聪明,而是引导百姓反真随璞,这是因为巧言多诈的民众多了必然会导致滋事频而民难治。因此,以小聪明治理国邦会使国邦不幸,无为治之才会造福国邦。明白了育民和治国这两方面的道理,可以说就是搞明白了大道规则。而自觉坚持这个规则教化百姓和治理国邦就是上上大德的体现。上上大德之妙深而远矣!能使天下万物返璞归真,才能顺乎天地大道,这才是治国育民之本啊!
评说:写到这里,本人对大智若愚这个词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大智不智,愚而不愚也。历史上焚书坑儒、罢黜百家、文字狱几个时代均为盛世,百花齐放时代又带来了什么值得大家深思。因此意识形态领域<老子>走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这也许是《道德经》风靡全球的根本原因吧!究其深层次原因,无非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罢了。
《也说道德经》
第二十五说:农业立国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大意:说起治理国邦和遵循大道,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重视生养。怎样才能算是重视生养?凡预则立!也就是提前做好准备。这个准备叫做不断积德。不断积德就会德行天下,大道也会助之行事从而不会遇到太多困难。这样更是大道若夷,必然会进一步深谙大道准则而得以长久。达到了这个程度就可以轻松治理国邦了!为什么呢?是因为治理国邦有了这样有迹可循的大道基础就会使国邦久安长治。因此,德厚而行稳是国邦长治久安根本所在,国之母也!
评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国家根本在于农业,谋定而后动等等都是说的这个道理。老子把农业看作积德,足以说明老子对生养的重视。从重视农业到反对征战再看无为之治可以说就认识了一大半老子了!
《也说道德经》
第二十六说:以奇用兵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以奇用兵,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大意:对于用兵,若非得已,不可主张,做好防御就好了。面对一般性挑战宁肯退而守之也不能进而伐之。这也可以看作示弱或者藏拙。也就是说既是不得已而战,也要有理有据,要占有道德高度。对于战略安排要慎密行事,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行军意图、策略、实力等,做到战略上的绝对重视。所谓以奇用兵,就是要做到虽有阵而似无阵,虽要振臂却藏着胳臂,虽然临敌却像没发现敌人一样,虽有兵器却看似两手空空。对于战斗万万不能轻视敌人,否则就会因丧失主动而带来危险。从以往经验来说,如果势均力敌,则带有愤怒情绪的一方必胜。
评说:这些用兵之道,对人对事对发展具有同样指导意义。谋而后动是前提,慎行操作是基础,明暗相间是手段,适当保留是防范,底气信心是关键。若能做到战略上的重视与战役上的藐视相统一,再有天时、地利、人和相助,则可无往而不利。
《也说道德经》
第二十七说:佳兵不祥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大意:兵器再好,也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愿与之打交道。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贵的,而用兵打仗时是以右边为贵的。兵器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喜好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了也不会自鸣得意;如果取胜了就自以为了不起,那就他是喜欢杀人。凡是喜欢杀人的人,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这就是说要以丧礼形制来对待用兵打仗的事情。战争中被杀的人会很多,所以要用悲哀的心情对待。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的心态去对待。
评说:历史虽然可以说是战争史,但远在两千五百多年人们就有了这种自觉不自觉抵制战争的认识和态度实为庆幸!但可悲的是这种人群始终能左右执政者的思维,老子不行,与其相当的思想家也不行!也许这就是欲壑难填的社会历史。
《也说道德经》
第二十八说:用兵勿强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大意:依照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会以兵力逞强于天下。逞强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君不见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凶年。因此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了用兵的目的也就行了,并不会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达到目的了不要自以为是,也不要自我夸耀,也不要自我骄傲。通过用兵手段达到目的的,也出于不得已而为之,因此更不应该战胜了还去继续逞强杀戮。
评说:老子的用兵思想在历史上起没起到作用无法可考。但随之而后的屠城事件却屡见不鲜,有本民族内部的,有民族之间的,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除了心痛和遗憾之外又能怎样?让老子这些战争思想全面占领军事主导领域吧,这将是全人类之福!
《也说道德经》
第二十九说:桃源之国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大意:一个国家的理想状态是怎样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小国而寡民,即国家谦下不自大,人民纯朴不浮躁。既是有各种各样的律令却轻易用不上,民众珍惜生命不会轻易冒险远迁,虽有舟船车辆却没有乘坐的需要,虽然兵强马壮却没有用武之地,民众返璞归真像初生婴儿般率真无邪。国家治理到最好,必然是民众食物丰美,衣着华丽,安居乐业。与邻国互相能看得见,也能互相听到鸡鸣犬吠之声,但却互相塞兑闭门,不相往来。
评说:说到这里,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跃然纸上。哦!这就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王国。稍有郁闷的是老子心目中的王国也被后人抄袭了!
《也说道德经》
第三十说:归隐心声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大意:我(老子)的主张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遵行,但因诸多原因却不为天下所理解,所遵行,郁闷啊!我所主张是以天地大道为准则的,我所作所为是遵循大道之势的,天下正因为不知道也不理解这些,所以造成了莫能知,莫能行。哎!理解我的人太少了,所以能理解我的人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就连圣人往往都是因穿着不讲究而被世人所看轻,更鲜有知其金玉满怀,何况是我了!
评说:浓浓的失意愁怀,无奈的归隐之途,悲悯的大道之心如南归之雁,秋落之叶,暮瘦的青牛……
《也说道德经》
第三十一说:天圣同德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吾将以为教父。
大意:真实可信的话不会太漂亮,太漂亮的话不会太真实。善良的人不会巧言辞说,巧言辞说的人不会太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会随意卖弄,炫耀自己懂得多的人不会真有知识。圣人是不思占有的:圣人往往会把尽力惠顾别人当作自己的富有,把尽力给予别人看作自己的充实。天地大道是利好于天下万事万物而不去伤害它们。圣人之道是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但却从不与别人争夺所取得的成果。圣人之道感召天地之道,天地之道恩泽圣人之道,其相得益彰则天下平和,国泰民安!人们求教我,我就把这些真理教给他们,同时我也把这些东西作为我的人生信条。
评说:这章是老子对德经的总结,也是对天下的期冀,更是老子一生不断追求!
《也说道德经》
第三十二说:德道相依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大意:大德的形态,是和道有着相似的存在形态。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清晰的实体。道看似恍恍惚惚,却有影像、有存在;道看似幽深虚冥,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很真实,是完全可以体验得到的。从古到今,道的名字一直没有被忘记,因为有她,世人才能看到天下万物的初始。我是怎么知道万事万物初始的状况呢?很简单,是从这里认识的。
评说:这章应该是德经之后开启道经的承接篇,也表明了德是道的表象形式。是对德的概括,也引出了道的奥妙与无所不在。
《也说道德经》
第三十三说:娘家理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意: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独立长存而永不改变,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看作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或者娘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叫做。道广大无边无所不能而且运行不息,运行不息且伸向遥远,伸向遥远而又似返回了,形成了类似球体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这个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因此也就有了这样的说法:人学法于地,地学法于天,天学法于道,而道学法于自然。
评说:1、这也许是人类第一次提出四维天体空间理论!可见古代的哲学体系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虽有天圆地方之局限,但要知道这是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认识的,不得不说古人的脑洞是十分强大的。
2、师法自然。也有可能是首次提出人类一切知识体系来源于自然界!那么,自然界的代表形式“道”成为意识领域的最高准则就理所应当了。
《也说道德经》
第三十四说:有无之间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大意: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普通的了;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普通的了。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中去观察领悟的奥妙;要常从中去观察体会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径。
评说:1、这章是老子所主张的道经。一是阐释什么是道;二是指出应该怎样去悟道。虽然在德经里多有提出道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但概念并不完整,因此在道经开篇阐释和说明了这两方面内容。首先说什么是道,道就是天地法则,从后来发展的道教极其尊崇师法于自然就能明白这一点。但道这个融于天地之间的存在有些是可以理解说的明白的,老子用有名来概括;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却能真实感知到的存在的一面概括为无名
2究竟是什么呢?用现代词汇来说这是一个集天地衍化过程和现实存在以及具有联动意识的四维状态。简单说就是天地法则、自然规律又具备一定能动意识的组合体。
3、要想认知道、感悟道就要从无和有两方面去探索。从无去理解道的缥缈,从有去感知道的存在,这两者缺一不可。
感悟: ,对于占有者来说和无没有区别。就好似别人给你的,你觉得受之有愧,别人却看为你在帮他处理垃圾。哦,你接受了,别人在想这个人还有处理垃圾的能力,以后所有垃圾就由你处理吧!所以,你在门背后发达了。
无,其实不是绝对的。所有贡菜御名,多少都与雪中送炭有关系,除去“荔枝”。没有得到的谓无,用心态去解释无非“吃不到葡萄却用葡萄是酸的”来解脱自己连酸葡萄都吃不到的苦闷。吃到葡萄的在感受到甘美之味后却带来吐籽唾皮有失大雅的尴尬问题,难过之余多有选择咽下去。结果还是不去想吃葡萄的好。
如何理解天地。对于认为天地是保护伞的人来说,天道规则,所有苦、难、酸、辣是天地不祐,狠一口唾沫,自讽:“无聊”!对于认为天地只是虚无缥缈的人来说,唯我独尊,我就是所谓的天地。对于不知道有天地的人来说,“大家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其实,我也想做老大,但真的做了老大,反连孙子都不是了。
天地谁敢不敬?只是真与假的问题!惆怅之中,怒己不争,恨己不成却小足蹒跚,最后连自己是谁都说不清楚了。
承担不能放弃,困难客观面对。急,有适当的方法才能避免上火;困,用冷静的安排才能应对;难,也只有坚毅才能找到破冰之途。
所以,心态有好有坏,有对有错,有善有恶。调整一下,除弊趋利;分析一下,去偏求正。怎样处危墙之下而不临险?居风头之中而不迷失?对怒境找平和,有囧事思化解,休闲之中念闲云之于天际,奔忙之途从善恶于本心,静想之时虑得失不忘道义,选众害时轻中寻找转机,做事情时重其能成。
聚小而能成其大是真大,抓大而放小往往会是镜中花、水中月,或者虚度岁月,一事难成!
《也说道德经》
第三十五说:适者生存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万物无以生,将恐灭;谷无以盈,将恐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不谷。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誉无誉,是故不欲禄禄如玉,珞珞如石。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大意:曾经得到过道的大致可以这样说:天得到道而清明万里,地得到道而宁静安定,神得到道而有求必应,河谷得到道而灵蕴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机繁荣,侯王得到道而天下顺和昌盛。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破溃;神不能保持万能,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充盈,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机,恐怕要消亡;侯王不能保持天下清正,恐怕要倾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下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获得的赞誉多了就和没有赞誉一样了。因而做人不求做到晶莹像宝玉,坚硬像山石。功成名就的人都会这样说:我是顺道自然
评说:1、这段话是举例阐释无为即是就是,是本心,也就是的理想形式!凡具德者:天清,地宁,神灵,河盈,人尊。这就是自然和谐,是大道!但物极必反,不要刻意有为去影响。作过头了就会是:天裂,地蹦,神废,水竭,人无法生存!认识到这个层面才会认识到贵和贱是分不开的,高也是靠基础来支撑的。因此,不能认识无为就像熟视而无睹那样会使人迷失了方向,没了准确判断和操守。所以,无为才是守身如玉,化德为元的最佳途径!
2、这里面有顺应和适从大道规则的警示。自然大道引领的是什么?社会感召是什么?发展和进步的目标是什么?有生老病死又有与之反抗的草药及医术这个矛盾体的产生是为什么?为什么去警示?怎样去适从?其实不要考虑那么多,心静自然凉!只要有了无为之心不就行了,不是吗?怎么做才是无为?适应!这个适应是适应、感悟、理解、遵从大道规则的适应。适而应之就是无不为
3、适者生存的真谛一个人又能悟出多少?
《也说道德经》
第三十六说:道之所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大意:自然循环往复的变化,是道造就的结果,而道表现出来的作用却是谦卑和柔弱的。天下的万物看似产生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但这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却是来自于道这个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物壮则老看似自然规律,但其实却是因为它不符合道的准则,所以就早早衰亡了。
评说:这里老子再进一步阐释了构成于有和无,有可以说是道的存在和表象,无可以看作道的能力与作用,给予了道一个深不可测而奥不可探的形象。
《也说道德经》
第三十七说:道之所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大意: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间的孔洞,才有了车轮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可以盛物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住人储物的作用。所以,像毂、陶土、门窗这些给人以制作建造便利,而关键是形成了中空这样的,才使它们有了真正的作用。
评说:老子进一步举例阐释了的关系,也再次强调了的存在显乎于有和无之间。因此,苏辙也曾解释说:竭知尽物以为器,而器之用常在有无中。这段话的道理就很明确了。
《也说道德经》
第三十八说:道之母性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大意: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是因为道具有天下雌物所具有的共性:博大的母爱。天地之间母爱不会消失,大道也就不会消散。道这种自有的博大的母爱便是天地能以存在的根本。这种天地大爱似乎柔绵不堪,难以寻找,但它却是像真实的存在一般,发挥着无穷无尽的作用。
评说:母性光辉在这里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诠释,不是吗?
《也说道德经》
第三十九说:道之渊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大意:道造就了大自然,也是大自然的魂。大自然分成阴阳、天地,阴阳与天地又交融分化,使万物成形于天地之间。万物立足于阴而成就于阳,在阴阳二气的相互激荡和天地交融中相对独立却又和谐统一。看似虚无缥缈,但现实中却无所不用。其博大而深奥又无所不能,好像是万物的宗门娘家一样,故而说道生万物捉摸不透,但却似乎真实存在!我也说不上来是怎样产生的,但却能给人以先于上古大帝存在的感觉!
评说:1、道成就了天地!因而道是延续,是发展,是进步。道是怎样做到的?优胜劣汰即顺者昌而逆者亡!矛盾体出现了,阴阳也出现了。在对抗中遵守道的准则的一面始终在前进。于是产生了无穷无尽的万物,造就了社会。
2、这段话就现代来说:质朴,率真,豁达,性情之类的描述都是浅显的。道可守,德可言,名又在于社会间!公既是道吧!好自而为之
3、这里面没有更多的奥妙与玄机,复杂问题简单化就可以了。
《也说道德经》
第四十说:道之所守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故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大意: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就能握着万物的根本。塞住欲念的孔穴,关闭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烦扰,终身都不可救治。能够察见细微的,叫做;能够持守柔弱的,叫做。能运用其光芒,帮助进一步明察细微,就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叫做万世不绝的常道。追求大道首先要做到不被大小欲念所诱惑,不被功名利禄所干扰,遵循大道之光而光之,遵循大道的足迹而行之,就会最大限度的领悟道而自觉将言行思笃与道相统一。
评说:1、自然界产生就伴随了道的产生,所以道是天下根源,也可以说道造就了自然界。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不难理解天下万物因道而生(道生之)。明白了这个关系,也就明白了天下万物自觉遵从道、维护道且终身不怠的原因。自觉遵循道的准则而不去恣意妄为一辈子就不会被动;如果离开了道的准则,做出了与大道规则相悖的事情,那么一生就会很难感悟道的真谛。能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发现感悟道的无尚就是明悟,这和柔能克刚、弱可济强是一个道理。用对道一点一滴的认知去不断的感悟道的准则就会无限接近对道的明悟,也不会出现偏差或做出有悖于道的事情来。这样做才是正确的遵道方法。
2、见微知著,窥一斑而见全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等等也是这个道理。
3、这段话也说明一个道理:婴儿时期,自然会塞其兑,闭其门,一旦有了外界因素干扰就会开其兑,济其事偏离道的准则。故此无为、不欲、不德等才是修道的关键所在。
4求道之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才是正确的求道和处世方法,慎且行之!
《也说道德经》
第四十一说:大道希夷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大意: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摸它摸不着,把它叫做。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考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就像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一样。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无物的形象,这所以把它叫做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末尾。这就是道的本来形态。拿着早已存在的,可用来驾驭现实中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是认识的纲纪和规律了。
评说:为道之人,不可抓小放大。抓小可见微而知著,放大会失之全面而易入歧途。以小窥大,以有窥无才能不断积累而逐步成熟。常常会有人紧看蝇头小利,结果会失去很多,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做事和求道一样,不能以点带面,更不能以偏带全。视野要开阔,胸怀要博大,更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心境。当你外行指挥内行时,失败就向你张开了大门。
《也说道德经》
第四十二说:大道无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大意:在求学的道路上,开卷有益。只要日积月累,学识就会逐渐丰腴。但要求道,表面上首先是失去、放弃、丢掉、放下。逐步领悟和摒弃掉不符合道的东西,似乎学识越来越少了,其实不然,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净化过程。不断的纯洁,不断的修正,不断的剥离违背道的积累、理解和感知,就逐步的达到了无为之境。当通过去伪存真达到了无为之境,就可以进一步升华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大道领域,这才是真正的丰腴。这就和治理国家一样,大道之治首取无为,让百姓和社会能平静的生息发展才是无不为的目的所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很好的治理国家,更不用说是治理天下了。
评说:后人总结提炼了这个求道过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谓无为真谛!:
《也说道德经》
第四十三说:无为之益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大意: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往往却能在天下最坚硬的事物当中驰骋纵横,何也?老子认为是无为作用的结果。无言的感化,无为的好处,天下很少有事情能达到这样作用了。
评说:1、诚然!条条道路通罗马,人各有各自的活法。但真的能做到自在的又有谁!遵循大道既是德,故而德行天下!从无为开始吧,且善且祐!
2、本想说很多,但总觉得言不得意。恐怕是天下希能及之吧!做不了上德,遵从可以吧?成不了大器,牛耳可以吧?再次做到本心总可以吧!
3、善,且从之;德,且仰之;道,且遵之!
《也说道德经》
第四十四说:世人好径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大意:我(老子自称)虽然对大道知道一些,但在遵循大道的过程中,仍然谨小慎微,担心做过了头或出现偏差。难道是走的路越多,懂得的道理就越少吗?不是的!大道虽然很平坦,但世人特别是王侯众人却喜好邪径。君不见:朝廷建的越来越奢华,而田地里却越来越荒芜,连仓库里都没有什么东西了。然而这些人依然穿着华丽,佩戴齐全,好吃懒做,还美其名曰:财货有馀!这其实是大强盗的作为啊!不是大道正途!
评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人特别是执政者不能正视大道,我行我素必然导致衰败或灭亡,因为这本身就不符合大道准则。这段话从另一个层面阐释什么是人道,也再次强调人道遵循天道的必须性。
《也说道德经》
第四十五说:强行有止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大制不割。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强行者有止(志),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大意: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一般的生命之水,虽然给养人们,但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这是天地之道之使然。想要治理好天下,就应和天地之道一样有普遍的规律制度,这个规律制度反映到应用领域就是各项制度和约束。有了制度体系,就需要完整的去落实;如果分割开来或者执行不完全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或者意义。既然有职位权利也必然有相对应的管理者名分。是名分就必然有制约,因此管理者因制约而知止就不会发生问题。能坚持努力不懈的人如果再能懂得什么是适可而止,那就会明白道存在于天下,就像天下河川溪水必会归流于江海是为必然规律一样。能做到这一步,一切就会自然而然了。
评说:1.就做人而言,懂得适应政策去选择发展方向,同时也能做到适可而止,明白任何事情都有极限的内涵,就可以说几乎是完人了。枪打出头鸟就是说这个意思。
2.就谋事方面而言,两个主要因素:爱好和能力。任何事脱离爱好不会成事,原因你没有选择极致的动力;没有能力,只会是平庸。
3.关于强行者有志一句,个人认为应是有止。原因如下:首先从章节论意而言应是这样;再者从老子学说整体思想体系看,没有强行且存志这一观念。应为误!
《也说道德经》
第四十六说:顺其自然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大意:天下万物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但是攻坚克强却没有任何事物能超过水,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弱能胜强,柔能克刚这个道理天下皆知,但很少有人去尊行这个道理。这正是圣人辅助万物自由发展而不去妄加干预的原因!
评说:1以其无以易之是一种能力的认可,柔弱之水也能用在攻坚的刀刃上。至于能不能善于利用柔之胜刚,是一种胸怀,是一种魄力,更是一种担当。
2、顺其自然。这个词消极理解就是无所作为,并不符合老子思想;主动认知则天阔地宽,因为自然既是天地准则,违背就必然受到惩罚;自然也是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总和,所谓师法自然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只是你有没有去从自然中寻找你所需要的借鉴或方法。
《也说道德经》
第四十七说:和谐对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後相随,音声相和。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恒也。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大意: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因为有丑的事物存在凸现了美的东西。都知道什么是善,是因为有恶,才显得善的伟大。正因天地万物都是对立的存在,所以就有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存在,也就有了音乐和歌声完美结合给人带来悦耳、舒服、自然、本应如此的感觉一样。天下万物秉性不一,有独行有伴随,有轻嘘有急吹,有刚强有赢弱,有安久有危殆,这些都是自然的存在,是人不可改变的。鉴于此,圣人做事不会过份而彰显平和,不会骄奢而和民众融为一体,不会极端才能从道、解惑、济沧桑。
评说:红花还需绿叶配。在现实生活中,配合可以说无所不在。就以人为例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绝配产生了《共产党宣言》,毛泽东和周恩来相互支持缔造从新中国,堪称千古绝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配合的作用就不是简单的1+1=2了。
《也说道德经》
第四十八说:求道之容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大意: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大小事情都知晓,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正因为不能客观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行事小心谨慎,好像冬天过河一般;他时刻警觉戒备,好像周边都是强敌一般;他为人恭敬拘谨,好像是一个与主人并不太熟悉的客人一般;他行动洒脱,好像缓缓消融的冰块一般;他性情纯朴厚道,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一般;他心胸旷远豁达,好像深幽的山谷一般;他气势雄浑厚重,好像一泓潭水一般。这只是简单的描述,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他。怎样才能使躁动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怎样才能使它安定下来,慢慢显出生机?恐怕只有道能做到吧!保持这个的人永远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不断进步。
评说:道是不可知又能知的。不可知的是她的惚恍形象,能知的是她的作用和能力。这也是道的有和无。只有永不自满去探索感悟才能更准确的认知道。真的可以这样说:天下究竟有几个人能真正认知呢?。
《也说道德经》
第四十九说:老马识途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大意: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规律:看世间万物纷纷芸芸,但都能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明道。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祸。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容的,无所不容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符合自然的道才能会长久,从而会周而复始延绵不绝。
评说:1、怎样去认知规律。有且只有在从事物的生开始到死亡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去感知和寻找。就像现在的市场规律,不是闭门造车,高谈阔论,更不是生搬硬套,把经验当作经验那就大错特错了。农村有一句古话:手伸不进面盆的事不要去做。意思就是想要做的事必须是你懂行的,或者你能沉下身子亲自去操作才能可靠。这其实这也算是对规律的一种把控。
2、怎样才能没身不殆,永立不败。王弼这样说:无之为物,水火不能害,金石不能残。用之於心,则虎兕无所投其齿角,兵戈无所容其锋刃,何危殆之有乎?我认为的确高明。在工作中特别在市场摔打中具体工作不能脱离,但在布局谋划上要置身事外,这样就能给你一个比较客观分析和裁决的位置,不受情感限制,不犯经验之错,更能识清大局,把控机遇,感知风险。这样不是更好么?
《也说道德经》
第五十说:道之强弱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梁者不得其死。故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大意: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但死亡之后会变得僵硬;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的,死亡之后也会变得干枯槁坚。因此强直僵硬是死亡的象征,反而柔顺弱软却能长生不衰。同这个道理一样,兵强马壮往往会灭亡的快,树木直硬往往会被摧折,强横的人也会死无其所。因此,自身强大的时候要善于处位于劣势,而自身柔弱的时候却要表现出强硬的一面。这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评说:逞强与示弱这个度在社会生活中很难把握,不妨看看这段话吧!
《也说道德经》
第五十一说:道之所善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大意:既是天下法则,也是万物最大的荫护;既被善人当作宝贝一样所看重,也被不善之人当作自保手段。好的言语可以换来尊重和感激,高尚的品行可以得到众人的认可和敬慕。不善之人本就奸佞好径,怎么能说是被大道抛弃了呢?历朝历代都会拥立天子,任命百官,确立诸如先拱璧后驷马的礼仪规矩以求天下秩序规整而长治久安,但都不如推行大道,顺天应地以求天道荫护。古人为什么会自觉推崇这个大道呢?不是有说:一好遮百丑,功能补过吗?追求大道必有善得,既是有些许过错也会被理解和原谅。因此大道被天下所尊崇、珍视、当宝贝一样对待!
评说:求道即求善,求善即求德。德行而善至,善至德自来!
《也说道德经》
第五十二说:道之仁慈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慈卫之;以守则固,天将救之。
大意:天下人都说道很笼统,很深奥,好像没有办法去准确描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般。这正是道的博大精深的原因啊!如果能简单的就能描述出道的概念,恐怕早就被天下淡忘了吧!难道道真的不可琢磨吗?又怎样让人尊崇呢?不是的!例如道有三个宝贵的特点并长久坚持而不会舍弃:一是仁慈;二是俭约;三是谦下不出风头。仁慈是对天下万物的仁慈,故而有庇护天下之勇;俭约是对自身的约束要求,故而能增其广厚;不敢为天下先,故而能被天下所敬重。但看现在却是没有了仁慈只见匹夫之勇,没有了俭约只见挥霍高调,没有了谦下只见炫耀嚣张,这是亡国亡族的节奏啊!以仁慈行天下战则能胜,这是大道在庇护啊!守则不败,这是天道在庇护啊!
评说:若守三宝,谁能害之?
:
《也说道德经》
第五十三说:道之大气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大意:在有所依仗情况下程勇,往往会因无所顾忌,迷失本性而做出过头的事;在没有依仗条件下持勇,常常会据理力争,进退有度,处置得当。这两方面,不能简单的衡量其利害得失。具体面对中能遵循大道规则处之则会产生更多积极因素。上天大道对某件事的喜好与厌恶,世人往往很难明白其中原由,这是世人多德行不够啊!举例来说天下大道:与世不争却往往会获的更多,没有强言巧辩却往往使众人信服和尊崇,没有召唤要求天下却万物趋之若鹜,看似平淡坦然却往往会产生深思熟虑,谋而后动的结果。这也正是大道看似霸气恢宏,实质上却是宽严有序,谦而不失的大德表现。
评说:后人常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形容天道的处事公正,然也!但细细推敲之后才感觉到疏而不失才是老子对道的全面阐释,后人断章取义,小气了!
《也说道德经》
第五十四说:道之处事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无有入无间。
大意:天地大道,很像拉弓射箭。抬得高了就要往下落一些,高度不够就要向上抬一些,拉的太过了就松点力,拉的不够就再加把劲。所以可以说天地大道是抑制有余而补助不足的。人世之道却不是这样的,而是削弱不足贡献给本来就有余的,这是人世间的悲哀啊!谁能做到拿出有余的部分贡献给天下的不足呢?这恐怕只有遵循天地大道的圣人了!只所以圣人干了事却不图占有炫耀,有了成绩却不居功自傲,这是因为圣人在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在育化民众。
评说: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势必有太多的过人之处。细想一下现在仍能被称作圣人的有几个人?孔圣人、孟圣人、关圣人、司马圣人和医圣、诗圣、书圣、画圣、酒圣、棋圣以及名齐圣人的始祖更有何人当称?因此,不要想被后世尊为圣人,能自觉向圣人看齐就行了。其实只要能做到这一步,你就是圣人了!
《也说道德经》
第五十五说:道之所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大意:上士听了道的理论,会努力去遵循适从;中士听了道的理论,会将信将疑不知所措;下士听了道的理论,会哈哈大笑不屑一顾。道不被无知者嘲笑,那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因此关于道就有这样的说法:光明的道感觉却似暗昧;前进的道感觉却似后退;平坦的道感觉却似崎岖;崇高的德感觉却似虚谷;广大的德感觉却似有不足;刚健的道却感觉似有怠惰;质朴纯真的道却似有混浊未开。这就好比最洁白的东西,反而看似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看似没有棱角;最有价值的东西反而迟迟才得以成形;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似无声无息;最大的东西,反而看不清形状这些现象一样。道隐晦而无法名状,但只有,才能使万物顺利发展而最终有所大成。
评说:1、这章是阐释应该如何从的。不同人群对的态度是不同的:能窥识道的人,会自觉去坚持遵循和适应;能基本感悟道的人,会因有若即若离的感觉而去自觉不自觉的遵循和适应;一般人只能是笑而待之,这是因为真正的大道不是能被一般人窥识和感悟的!因此就有了这样的说法:道处在明与昧之间,进与退之间,平坦与崎岖之间;就像有德并不在于表面形象,如海如谷,似天同地,无论怎样主动去遵循和适应都力不从心。所以说是看不清、说不明、摸不着的却又客观存在的。要去感悟和认知道,只有善始善终才会有收获。
2、任何追求都不会是不劳而获的。任何追求和求道修德的途径是一样,能善始善终就会有收获。没有收获是功课不够,努力不够,说白了是诚心和毅力不够!共勉之!
《也说道德经》
第五十六说:道在身边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大意:善于出行的人,不会留下出行的痕迹;善于言谈的人,说话不会有病语;善于算数的人,用不着运算工具;善于搞闭锁的人,使人找不到机关而难以打开;善于做捆缚的人,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松解。同此,圣人经常善于救人,所以众人不会忘记他;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万物也离不开他。这才是大道的智慧所在。
评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这些智慧往往会表现的很明显,因此就有了高手、能人之说。圣人不是不会更不是无能,但圣人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因此救人济世的这些大智慧一般都是深藏不露,往往会被人忽视。只能事后才能感知到的存在。就如同:人人都知道的存在,但现实中却怎么也找不到,只能在事情过后方才恍然大悟,哦!原来道就在身边。
《也说道德经》
第五十七说:道之养生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大意:人都有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但实际上却是: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无法对其身造成伤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还进入死亡的领域。
评说:1、怎样才能更好的生存?老子认为有一下四方面:一是不要太专注于养生,太过就会因欲得而导致变故,本来还应该能生存下去却因太过追求养生而早早夭亡,是动之于死地。二是也不要轻易舍身犯险,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是也。三是遵从自然,不苛求,尚谨慎,心态平和,泰然处之。四是感悟无为也是养生,也就是以其无死地。这和现代养生学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2、善待自己吧!
《也说道德经》
第五十八说:求道之难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大意:精神和形体抱守合一,能做到永不分离吗?专心致志向谦卑和柔顺发展,能做到像婴儿的柔弱状态吗?清除杂念而虚静心灵,能做到身心没有一点瑕疵吗?一心爱民治国,能做到无为施治吗?天下事物不断从天门这个娘家产生,能保证她们都有雌性应有的大爱吗?明白了世间诸多道理,能做到无欲无求不动心机吗?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能让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
评说:天地都难以保证所有事物都能遵循道的意志,何况是多变的人。可见老子对求道之难也是准备的很充分。从而也告诫大家求道不是一蹴而就,既要循序渐进,也要持之以恒。
《也说道德经》
第五十九说:正反相依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大意:弯曲的东西可以形成圆圈,事物歪曲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变直,低洼的地方自然会得到水的填充,万物凋敝之后便会获得新生,少得会是得而多得是不是得就不一定了。因此圣人始终坚守无为而自然这个道,并把这一原则作为对待天下事理的准则。深谙道的人往往是:不善自我表现,却因自有光而突出;不善自做主张,却因总是正确而彰显;不喜自己夸耀,却因有能力而获功;不自我矜持,却因其德上而能长久。古时所谓曲则全这些话,怎么会是假话呢?它的确有道理而让天下信服。
评说:不自显、不自能、不自夸、不自吹而自曲、自枉、自下、自后、自少,这样的人不就是圣人所推行的不言之教,无为之事,不争之为吗?这样具体化的德,就像《小学生守则》一般,不是人不理解,而是愿不愿意去做的问题。古人面对了这个问题,今人同样也面对这样的问题,你何去而何从呢?
大意: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天下万事万物,不透过窗户去看就能知晓天地之道。呢?这是因为圣人做到了无为
《也说道德经》
第六十说:道之有为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以此。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大意:善于用剑的人可以做到剑不出鞘而达到所要的效果,善于束缚人或物的人可以做到很牢固而不会松脱。事做到好是能力、是本事,善做到位是本心、是天性。一个人仰观大道,静修无为,做到了独善其身,就可以说是德高望重了;做到了善待其家,其德恩就可以荫护帮扶后人,子孙后代也必然会用不断的祭祀他来寄托敬畏和表示感恩;做到了善行乡里,其德性就会被人津津乐道;做到了善贯邦国,其德行就会被世人纪念和传颂;做到了善予天下,就可以称作圣人了。相辅相成,随着境界的不同对道的感悟也就不同了。所以,修道于身的人,就可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来洞察别人了;修道于家的人就可以以自家状况洞悉察别家了;修道于乡的人就可以以自乡洞察别乡了;修道于邦的人就可以以求自邦察他邦了;修道于天下的人自然也就能了知天下了。我(老子)为什么做到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就是这个道理。故此圣人能做到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也就不难理解了。
评说:1、老子认为无为是感悟道的最基本也最简捷的途径!无为是德德可窥道。因此用常见的事例说明了无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到了真正的无为也就能做到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了。
2、纵观古今,凡德行天下者无不无为大治。凡无为大治者均有大成。侧面反映了无为的社会适应性,这也可能是老子先知的结果或者是教化的作用吧!对于当今来说:很多人把无为而无不为作为信条但不是去信守,这与老子的无为大相径庭。只有从心态上去感悟知足、不欲、不德,才能更准确的把握什么是无为了!
3、心存善念,可处乱不惊;心向大道,能成人所不能成;心系天下,则万物相得益彰。是以无为而得也。
4、常思无为求清明,坐守不欲有道德!努力吧!
《也说道德经》
第六十一说:大成若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故多言数穷,不若守中。
大意:最完美的东西,却好似有残缺,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器物被装满了,却好似是没装东西,但它的作用不会被埋没;最正直的东西,看起来似有弯曲;最巧妙的东西,看起来笨拙而普通;最卓越的辩才,往往会胜于不言。因此,与其话说的多了就像没说一样,还不如恪守中庸,静修无为。
评说:1、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都不会是完美,总有或缺!这些或缺也可以说是遗憾,其原因就是大道规则所限。尽力而为,追求极致,就可以了。用平常心处之,用淡泊志明之,用无为而为之吧!即是不会得到完美也无所谓,所谓的圣人也只是让自己少点遗憾罢了!
2、静修无为吧!最起码有这种心态是不会错的。当你有了无为的心态,也就是常常说的放下,才能感知就在身边。遵循道的路有多么漫长?圣人也不过就是多走了几步而已!
3、求道是悟,是感知,是理想,是追求!心有多大道就有多宽,我是这样理解的!
《也说道德经》
第六十二说:无私私成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大意:天和地都是长久的存在。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自己看重生存,所以却能够长久存在。因此圣人从事往往是甘愿处于别人身后而不愿意去争先,但却往往会位处领先;往往是不想突出自己,但却往往会体现自己的存在,不高调都不行。这不正是因为他的无私带来的结果吗?所以说圣人和天地一样,是以无私而成就自身的。
评说:这也佐证了道之所以能成为天地大道的根本所在!
《也说道德经》
第六十三说:无矩之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大意:世事无常,福祸相依。用无为的心性和低调的风格泰然处之往往会逢凶化吉。这里面没有一定的规律从而令人难以把握,就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这样变化无常,是因为人们对天道的不完全理解造成的,特别是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导致了人所迷茫!看看圣人是怎样做的吧!他们做人处事方正却不显棱角,自律却不自我伤害,率直却不肆意发展,伟大却不随意炫耀。这些内敛、不欲、自珍、不耀的做法才是应对天道无常的良方。
评说: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2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给出了一个圣人外在形象的具体标准,也是追道的一个现行标尺或台阶。如何看?如何做?自省自悟吧!
《也说道德经》
第六十四说:道之常和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玃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大意:一个人修德到一定程度就会像婴儿一样纯真雍和而生机勃勃,这是道之使然。婴儿虽然柔弱,但有像父母亲情一样道在呵护着从而不会被外界所伤害。由于婴儿是道的产物,所以能表现出很多蕴含道的现象:例如婴儿虽然骨弱筋柔但抓东西却很牢固,虽然不懂媾和之事却常常会有生理反应,这是因为道所赋予生命力的存在;又像婴儿终日大哭声音却不会沙哑,这是道所表现的通和的存在。明白了道之通和就知晓了道所说的了,明白了道之常态就会明悟很多道理,就像好自为之能使自己免于灾祸,能运用天地之气帮助自己就会变得很强大一样(这也许是气功的一种说法吧),这里面都蕴含着道义的存在。
评说:大道虽夷,但世俗兑门旁道纷扰甚多。故而贵天道而静本性,同上德而修无为才能同其尘而和其光。老子面对世间百态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只得多费口舌而感化之了。
《也说道德经》
第六十五说:事出有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意: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显出忠奸。
评说:1、王弼如是说:甚美之名,生於大恶,所谓美恶同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若六亲自和,国家自治,则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鱼相忘於江湖之道,则相濡之德生也。苏辙如是说:六亲方和,孰非孝慈?国家方治,孰非忠臣?尧非不孝也,而独称舜,无瞽支也。伊尹、周公非不忠也,而独称龙逢、比干,无桀纣也。涸泽之鱼,相吻以沬,相濡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然也。
2、在现实中善于拍马屁的人往往会给人以小人奸佞的印象,敢于直谏的人往往被评价为忠义公心。其他随波逐流之辈往往被天下嗤之以鼻却从者众,皆有明哲保身,私利至上的原因。造成这样结果无非是不屑同奸小之流为伍,又担心直言得罪人甚至引来祸端。但又有几人想着用拍马屁的做法进行忠谏之事,既能达到规劝目的又不招来非端之祸。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人和事:唐朝宠宦高力士就有这样的能力。高力士墓志中记载:高力士献纳必可,谏而不忤。因此先后受宠六十余年,且被唐玄宗赐陪于泰陵。这里暂不评说历史对一个人的记载是否公正,但高力士的确是一位敢谏、会谏的能臣。
3、孝慈人人皆可做到但能做到的却不多。忠臣不是人人皆可做的,因为事忠要有环境。孝慈忠义的人,可交,可信。不孝之人何谈忠义?慎交之!
《也说道德经》
第六十六说:庖丁之牛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绝学无忧。
大意: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私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对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的偷梁换柱或擦边球式律令也不能完全定性。所以要使人们的重视和认识这三者的危害,只要做到减少私欲杂念,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彻底不和这三者来往,就能避免于祸患。
评说:对此观点难以做出评论!但从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各种欺诈手段来看,欺诈这种事从古到今始终存在。如何避免上当受骗?守住本心,不贪意外之财不失为上好办法。何为意外?超出自己能力控制的范畴都属意外。人要谋事,天时地利固然重要,但对所谋之事的掌控能力和把控程度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诚然有例外,就如彩票中大奖!虽然随着社会进步,法律会最大限度去跟进和完善,但还是稳妥点的好。
《也说道德经》
第六十七说:格格不入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乐与饵,过客止。音乐和美好的食物,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飂兮,若无止。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大意:应诺和呵斥的语气,相差有多大?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敬畏的,我不能不敬畏。这些世俗与道的根本差距太大了,而且似乎还要持久下去!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对这些事情无动于衷。我混混沌沌,如同刚出生的婴儿;我朴素一身,好像连个家都没有。众人都像很富足的样子,而我却独然一身,像是被遗弃了一样。我真是一个愚人吗?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精明计较,唯独我淳厚宽宏,像大海一般淡泊无边;世人都有欲有求,唯独我愚昧而笨拙,而且还像大风一样停不下来。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我得到了
评说:自己走自己的路,由世俗去世俗吧!虽然如此,也不难看出老子的苦闷。这个苦闷来源于不言之教的无力,还是无为之事的无能,还是高层的不所重视?应该都有吧!这也许是老子早早归隐的真正原因。
《也说道德经》
第六十八说:人以群分
希言自然。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大意:简单的说社会常态:就是从事于道的人就认同道,德行好的人就看重德,计较得失的人就看重得失。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助他有道;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助他树德;同于得失的人,得失也必然累其一生。
评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是去近朱还是近墨靠自己去选择。
《也说道德经》
第六十九说:自欺欺人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大意: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突出;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彰;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名;自高自大的不能服众。从道的角度说,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会这样去做。
评说: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叶公好龙等等太多的事例足以说明老子对人性的理解与把控登峰造极。现代所谓的《厚黑学》是进步还是退步?各人嘴上一套,但能欺骗了本心吗?真诚点,实在点,大度点比什么都好!
《也说道德经》
第七十说:心无旁骛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乐与饵,过客止,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故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大意:厚重是轻盈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同圣人)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有备而无患。音乐和美好的食物,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超然待之,不会耽误求道行程。有着万乘之国的君主,为什么还要以轻浮草率的世俗眼光治理天下呢?告诫世人:轻率必然失去根本;急躁必然丧失主动。
评说:人行江湖,宁重勿轻。重视、重情、重义、重善、重谋、重略、重规律、重变化,则举重若轻;轻视、轻率、轻义、轻情、轻谋、轻敌、轻不知、轻妄动,则难成气候。完重则进步,从轻则失身!
《也说道德经》
第七十一说:智迷要妙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大意: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有水的地方,保护国家根本的利器不可以轻易展示给别人。进而推之:善人可以做恶人的榜样,而恶人又为善人提供了反面教材。不珍惜这些榜样,不看重这些反面教材,总是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了。这些道理精要而深妙啊!。
评说:人群当中自有榜样存在,也有反面教材存在,就看你能不能去理解,去发现。聪明和糊涂也是一样的,怎样去理解和看待不仅仅立场上的差异,也是做人操守的区别。对这些事例反应不同可能就是老子笔下所说的要妙吧!
《也说道德经》
第七十二说:功成不有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意:大道广泛昌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却从不推辞,建立了功勋事业确不去占有成绩。大道养育天下万物却不图主宰,可以称它为;天下万物归附于它也不图主宰,可以称它为。正因为她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成就了她的伟大。
评说:1、谦虚使人进步,因为虚怀若谷,可以容纳天下不能容纳之事;自大恰如骄兵,因为盲目无知,则必然鼻青脸肿或陷入绝境。
2 是啊!从没想居功,从不去占有,怎么会产生失去的不甘?这就是大道,就是上德!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有谁能做到这些呢?但老子构建的不仅仅只是做到了,而是做的要比人们了解的多得多。于是坎坎坷坷的流传了下来,而且还走出了国门,受到全人类的尊重。
《也说道德经》
第七十三说:大道不害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大意:掌握了那伟大的,就有资格执掌天下。用道执掌天下不会给天下带来伤害,于是天下就会和平、宁静而安泰。天地之间,说起来就像风箱:看似空虚无物,却有用之不竭的风供人们使用,给它的力气越大得到的风也就越大。话说道也是这样的:平淡而无味儿,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着,而她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评说:老子再一次用事例劝说世俗,但效果怎样呢?恐怕不太好。要不然老子那些郁闷从何谈起。是啊!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人尽知但莫能行,历史重复再重复!
《也说道德经》
第七十四说:进退知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大意: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这样的德就不会发生偏离,自然会回复到婴儿般的纯真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自觉成为天下行道的模式,这样的德就不会差失,自然会回复于道的本源。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汇聚万物的川谷,这样的德会不断补充而成熟,自然就会回复到天地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这样素朴纯真状态的道所衍生的东西可以称之为器,圣人用之教化百姓,就会得到百姓的信任和尊敬,奉之若官员、若领导。
评说:这就好似谋事布局,要有智慧引导,还要有底线持守,虽然不好说必然会长久,但给自己留下退路是不会错的。何况后路越宽,做事底气越足,何乐而不为呢?
《也说道德经》
第五十五说:功成知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大意:占有的东西多得都放不下,不如早点停止去占有;锋芒太过,很难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是不会守持到底的;富贵而骄横,必然留下祸根。世间事不是因为自损而后受益,就是过头了而遭损。功成名就了,要适时身退而自保。这些都是天地间的自然大道,切记之!
评说:自己悟吧!
《也说道德经》
第七十六说:道有能动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大意:道是难以名状的,因为她质朴。她质朴到小不可见的程度,但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将会自然地归从于他,万物自然响应辅佐与他。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而得以充分发展。万物在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用的真朴来镇服它,用道镇服之后就不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了贪欲就会静而无为,天下便自然而然会稳定、平和而长治久安。
评说:愿天下人尽知,期天下太平,祝华夏康泰昌盛!
后记
草草写完《也说道德经》,没有欣喜,却有遗憾和一点淡淡的矛盾的哀伤。
哀伤是为老子鸣不平的!老子穷极一生推行天地大道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于是只有自我沉潜在大道学说当中,最后郁闷归隐。留下的《道德经》这部意识形态领域总纲性巨著影响华夏几千年甚至万万年,可敬可叹!但如果当时老子得到重视而赋予大任,其结果会有《道德经》吗?实在难说!固然老子不会迷恋于官场而自废,但干扰《道德经》研究是必然的。因此又有点庆幸!是啊!有点矛盾的心痛。如果老子被当时社会重视又不干扰其对《道德经》的研究,那么老子对华夏的贡献会是什么样的呢?
大成若缺。历史就是这样,应该是天地大道所为或泄露天机吧!不过老子因此能死而不亡,应该也会欣慰吧!
重在遗憾。现在无法看到《道德经》原本面目了,这对当今和后世了解老子道德体系无疑是天灾。在个人读写《道德经》过程中,感觉现行版本很多地方难以理解或莫名其妙。也逐步重视错乱简的问题,要恢复其原本已经不可能了,或许将来能有技术解决或有更好的发现,很期待!能不能最大限度解决错乱简问题,使《道德经》恢复到接近老子意图程度,个人试了一下,现基本完成。
今以《也说道德经》飨于读者,仅只是个人浅薄认识。敬请有缘者斧正!
2019.03.12
附:
说新年
昨天在公园旁的大路边看到一大溜清一色的临时理发摊,初感惊讶,瞬息有悟:新年到了,2019在寒潮肆虐中悄然而至!再看街道两旁穿着厚重棉大衣的师傅们忙上忙下在布置着树体亮化,触感到:要迎接新年了!
年少时,期盼元旦,这下可以有机会玩雪了,很快就会是春节能有好吃的解馋了。
懵懵懂懂觉得学点东西以备人生之需的求学时代,期盼元旦,又离毕业近了一个学期,就能彻底完成上学这个人生任务了,虽然只是中专!
参加工作以后,对元旦的不再是期盼而有点怨气和恐惧,繁重的年终总结、考核、评比以及各种任务扫尾会让身在办公室和后来一直管理或兼管办公室的我昏天黑地的大忙月把时间,甚至搜脑翻肠造假以求过关。
做了镇主管之后,把辞旧迎新只能作为任务去完成了。对上级的敬重,对支持工作部门的感恩,对能支持工作的单位的期待,对配合工作镇村干部,做出成绩的下属的褒奖和没有达到要求的下级的鞭策等等都汇集到一件事上,花钱。直花的心发疼,手发软。
放弃公职自己干点事以后,元旦春节变得惆怅起来。干点事要对得起自己一辈子的想法成为了一年又一年的总结、积累与沉淀。
有人说:时光是磨光你棱角的天下不二之利器;有人也说:时光是你积淀成熟的唯一法宝;有人也说:只有时光才会看着你的判断、选择、挑战和失败与成功……
其实,科技再发达也无法改变时光的运转变化,所有人无一例外都在沿着心路去追求,但也毫无疑问,对追求所给予的精力、力度和智慧不会有相同的,就像天下树叶一般。故而在收获追求时看到的是满天繁星,是形态万千。也就像天下事物一样无可避免的分出了上中下、左中右、对与错和前与后。因此就有了人之于江湖就像老子所言的道,只会给你方向,不会干预你的作为,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所以:急不堪为之而急,难不能不为之而难,成不可骄之,败不能弃之。向前看,大道希夷……
想起毕业和同学一起畅想人生时说过的一句话:人生追求最终点是人生质量!同学亦然,我亦亦然。
还是道一声:新年快乐!带着我的祝福、祝贺与祝愿!
19.1.1
沁园春新能源电动汽车
_____写在1.11南昌首届佳和威招商会之际
历史洪荒,废兴交替,顺天则昌。
观社会进步,百折千创;
先之求腹,继而追洋。衣食丰足,念思安康,科技日新书篇章。
电动车,必大势所向,高歌飞扬。
节能环保优越,似春雷滚滚响市场。
昔无为治国,志在瑞祥;师法自然,天道弥张;后入歧途,生态遭殃,卧薪尝胆试良方。
新能源,和天地有无,再铸辉煌!
2019.01.09晨写于西安

标签:道德经
TA的其他文章
小酒几杯,谈天说地聊竹梅;
淡墨数笔,书冬写夏侃古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abiot 发表于 2019-7-11 14: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22.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23.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24.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25.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26.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27.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28.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29.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30.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31.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32.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33.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34.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35.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36.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37.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38.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39.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40.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41.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42.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43.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44.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45.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46.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47.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48.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49.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50.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51.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52.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53.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54.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55.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56.html
hflycl.com/bazisuanming/94057.html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ywsd 发表于 2019-7-13 10: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zifeiyuseo.com/?id=107714
zifeiyuseo.com/?id=107715
zifeiyuseo.com/?id=107716
zifeiyuseo.com/?id=107717
zifeiyuseo.com/?id=107718
zifeiyuseo.com/?id=107719
zifeiyuseo.com/?id=107720
zifeiyuseo.com/?id=107721
zifeiyuseo.com/?id=107722
zifeiyuseo.com/?id=107723
zifeiyuseo.com/?id=107724
zifeiyuseo.com/?id=107725
zifeiyuseo.com/?id=107726
zifeiyuseo.com/?id=107727
zifeiyuseo.com/?id=107728
zifeiyuseo.com/?id=107729
zifeiyuseo.com/?id=107730
zifeiyuseo.com/?id=107731
zifeiyuseo.com/?id=107732
zifeiyuseo.com/?id=107733
zifeiyuseo.com/?id=107734
zifeiyuseo.com/?id=107735
zifeiyuseo.com/?id=107736
zifeiyuseo.com/?id=107737
zifeiyuseo.com/?id=107738
zifeiyuseo.com/?id=107739
zifeiyuseo.com/?id=107740
zifeiyuseo.com/?id=107741
zifeiyuseo.com/?id=107742
zifeiyuseo.com/?id=107743
zifeiyuseo.com/?id=107744
zifeiyuseo.com/?id=107745
zifeiyuseo.com/?id=107746
zifeiyuseo.com/?id=107747
zifeiyuseo.com/?id=107748
zifeiyuseo.com/?id=107749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