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其他] 道德经和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复制链接]
718974761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8-4-7 15:29: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道德经和西游记是老祖先留给我们中华儿女的伟大宝藏,是中华民族之灵魂,是中华文明之瑰宝。作为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该去重视和学习的。她是国之灵魂,人只灵魂,是人性的科学和 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文化之根。


这两本书的共同点都是讲述对人性私欲的克制。她教我们掌握自然规律探索自我,克制自我,战胜自我,驾驭自我,追求内心的强大,学会自尊,自强,自爱,对内心越来越了解,把握阴阳,把握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幸福,使自己往好的一方面发展,使自己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远离烦恼,不为外界扰乱内心获得大智慧来驾驭本能的一种高深的能力。我们追求内心的强大也就是追求精神上的富裕。她是使社会能够和谐的根本追求,也叫追求自然无私无欲的爱,使我们懂得爱自己和别人,使我们成为自然人,回归自然的本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心境,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让我们站得高看得远,无忧无虑,知足常乐。这两本书讲的都是万物负阴而抱阳的阴阳论,是有关教育,为人之道,治国的伟大著作。
何为阴?何为阳?她如长短一般。长就长,短就是短吗?非也。长就是短。短就是长也。长短只是相对而存在的概念。阴阳是并存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也可以说阴就是阳,阳就是阴,只是以负阴抱阳而存在的整体。
人性的私欲才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私欲有利也有害,克制私欲带来的伤害也就是使阴阳合一,使自己回归本性,拥有自然的健康与幸福。一个国家如同一个人对于内心强大的追求才是顺道而为的行为,是通往实现祖国伟大复兴梦的唯一途径。
道德经讲述阴阳合一,保持婴儿之心。西游记讲述五行各自合一。一个人的内心阴阳归一了也就冲和了;一个社会阴阳合一了,也就真正和谐了。孙悟空乃每个人内心的上帝,本我,真我,原来的我,潜意识,即婴儿之心。西游记更讲述了儒教,佛教,道教这三大宗教之间的矛盾冲突,最后以道教为中心而达到三教合一的思想内容。
为人选择做一颗太阳,地球都要围着你转;为人选择私欲就只能成为私欲的奴隶,为七情六欲所控制。人都是有私欲的,而自然是无私无欲的,选择对私欲的克制才是顺道而为的行为,才能与自然为一体感受自然的伟大,使精神与天地同在。因为万物皆来于自然更包括人。
《道德经》和《西游记》所讲述的思想内容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两本巨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25

正序浏览
718974761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8-4-7 15:34: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空就是人之本性

 


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孙悟空的出生是非常特别的。为什么呢?之后菩提祖师就说了果然是天生地长的。为什么说天生地长?什么意思?说白了。孙悟空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是自然的产物。所以说特别。什么又叫做自然的产物?世界万物包括人都不是自然的产物吗?之后作者就说到,孙悟空乃心猿。也就是说,孙悟空就是每个人的本性,每个人一生来的最原始的心。他就是初始的大道。因此叫心性修持大道生。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此处就说,盘古开天辟地,发明万物。到底是不是呢?想要知道真正的真相就看一场心灵旅途来一场西游来寻找真相吧。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人的内心世界。
接着作者讲述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三才定位。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孙悟空出生在东胜神洲的花果山。一个非常好的地方。人之初,性本善。人性的出生地居住地当然特别,作者做了详细的刻画。孙悟空出生时震天动地,连玉皇大帝都惊动了。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这句话什么意思?其实就是说,孙悟空属于天生地长的,是天地之精华,不值得奇怪。
悟空出生后与各种动物为伴,非常逍遥自在。有一年夏天因为热,他和猴子们在水帘洞的下游玩耍。水帘洞非常壮观。有一只猴子说哪一个有本事的能够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孙悟空毫不犹豫的就轻松的跳了进去。正所谓出生牛犊不怕虎。孙悟空保持本性当然就没有这么多的想法。像其他的猴子被环境影响了,想法就多了,胆量也小了。这就很像孩子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的本性:我只想了解世界,哪有那么多的想法?之后一只只猴子在孙悟空的带领下都跳进了水帘洞。悟空当上了美猴王。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此诗的大概意思是:猴王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本性,只不过是假借他的名而已。他就是大道,一粒通往大道的仙丹,我们初始的圣人主人。只不过因为看不见所以不知道,真正认识了也就明白了。人就是由猴子进化过来的,他就是我们的本性,是我们真正的主人,也就是现在心理学讲的潜意识。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其有三五百载。孩子就是天真无邪的。猴王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过了三五百年。一天,猴王忽然忧虑烦恼,因为自知受到阎王管束,躲不过生死轮回。生死乃自然而然,有生必有死。猴王当然忧虑了。那有什么办法能够驾驭自然躲过自然轮回呢?这时,有只猴子说: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因此,孙悟空就有了人生最高的追求,人活着的最大意义是什么?如何能够让自己的心灵与天地同在?也就是说如何能够使自己长生不老保持婴儿的本性与天地同寿呢?于是就有了一场心灵之旅,一场西游。
这一去,正是那:
  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
  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孙悟空向南赡部洲进发,去学习长生不老之术。人性的初始就是仙就是圣,只是对自己并不认识。选择探索内心使心灵与自然为一体,对自己真正了解了,对世界也就更加了解了,于是就真正成仙成圣了,因此内心就真正豁达开朗,无忧无虑。
悟空来到南赡部洲,在市尘中,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正是那: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悟空来见到此处人们,谁在选择保持天性?谁在选择探索内心,寻找人生的最大意义?谁在选择追求佛仙神圣之道,保持婴儿之心使自己长生不老,使自己身心健康,幸福快乐?一个个都是被欲望牵着鼻子跑,追名夺利,不知满足,或是被迫生存,一个个都心安理得,子子孙孙都这样继续下去。这到底是因为什么?一个个都为何如此?人生在于选择。那为何只有孙悟空如此选择?其他人为何与他相反。这也是作者的疑问。到底为什么呢?其实孙悟空就是作者自己。西游记就是作者的心灵之旅。
猴王在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余年。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后又漂洋过海来到西牛贺洲。他到了灵台方寸山,听见一个樵夫唱歌,歌词有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乃道德真言,他把樵夫当神仙了。因此与之攀谈,得知,樵夫笑道:“实不瞒你说,这个词名做满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与我舍下相邻。他见我家事劳苦,日常烦恼,教我遇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我才有些不足处思虑,故此念念。不期被你听了。”猴王道:“你家既与神仙相邻,何不从他修行?学得个不老之方?却不是好?”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尘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樵夫因为要侍奉老母又因为没有兄弟为了生存所以不能选择学道。世人为何如此,不能把探索内心放在第一位呢?这是一个原因。
悟空打听菩提祖师的住处。樵夫说的完整,叫自去。
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还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养?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
悟空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思维当中叫他同去,希望他指引。每个人都有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习惯吧。樵夫再不耐烦的解释了一遍,叫他自去。悟空只好一个人去了。这时意识到自己的一个问题了。
孙悟空来到邪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知道了就叫童子出来迎接。
菩提祖师问他从哪里来,听说是东胜神洲,说他是扯谎,便要轰他出去,说一个扯谎之人又学什么道呢?选择向善学会诚实是入道的第一选择。说谎离道就远了,所以说还学什么道呢?接着,孙悟空真诚解释,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
  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悟空回答的无性乃人之本性的反应。婴儿是很简单的:只想了解这个世界,肚子吃能饱就行。
当菩提祖师得知他无父无母却暗自高兴:果然是个天生地长的。其实是说,他一生来受自然的呵护,没有受到父母尘世的影响,保持着自然的本性。实在难能可贵。
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孙字的由来非常有意思。孙可以说是婴儿的意思。探寻婴儿之心达到空的心境。所以叫孙悟空。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718974761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8-4-7 15:3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悟空悟透菩提真言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两个人。世界万物皆相对矛盾的存在着,人的内心也不例外。每个人的内心也住着这样两个相对的人,一个就是孙悟空,一个就是欲望,人性的私欲,包括自我之心。各有各的好,又各有各的不好。明白了各自的好与不好,使不好成为好,于是就可以使阴阳合一,对自己的行为就可以进行驾驭了。所以叫悟彻菩提真妙理,段魔归本合元神。
悟空在斜月三星洞做了些基本的事,一呆就是七年。一天师傅讲道,悟空听出妙音,喜不自胜,便不自觉的手舞足蹈起来。师傅问之为何。悟空如实回答。师傅问他想学些什么道行。悟空说只要有些道气他就学。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悟空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学!不学!”

  祖师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悟空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怎么谓之‘壁里安柱’?”祖师道:“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悟空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祖师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悟空道:“这般也能长生么?”祖师道:“也似‘窑头土坯’。”悟空笑道:“师父果有些滴。一行说我不会打市语。怎么谓之‘窑头土坯’?”祖师道:“就如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煅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悟空道:“也不长远。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动门之道,却又怎样?”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悟空道:“似这等也得长生么?”祖师道:“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

  悟空道:“师父又来了!怎么叫做‘水中捞月’?”祖师道:“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悟空道:“也不学!不学!”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啊!”此时俱甚抱怨他,又鄙贱嫌恶他。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十旁门。当然旁门并非真道。悟空一直问可得长生吗?也就是说他选择学的可是真道。他要学习这些旁门左道干嘛呢?因为不是真道,他就坚决说不学。师傅见他这不学那不学,就故意做了那些动作暗示悟空偷偷教他真道。而众人并不知道师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个个吓的只以为悟空冲撞了师傅,一个个都抱怨他,讨厌他,而悟空并不在意,因为他明白师傅的意思。其他人又为何如此呢?这种行为就像一只从小被铁链锁住的大象。大象长大了,虽然有力气挣段铁链的束缚恢复自由,可是它却习惯了被铁链的束缚,不被束缚反而不舒服不习惯。因此一个个反而对悟空这样的态度。这是当时国家教育体制造就的恶果,一个个就都这样习惯了,比如师傅说什么就是什么,做弟子的可不能冲撞师傅。这是大逆不道只会遭到众人的抱怨和厌恶的。然而一个个就这样习惯了的人群永远没办法知道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只习惯了自己的这一套。

悟空按时到达祖师跟前,而祖师在睡觉。祖师见悟空来了故意装睡,说着,“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悟空应声叫道:“师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时。”祖师闻得声音是悟空,即起披衣,盘坐喝道:“这猢狲!你不在前边去睡,却来我这后边作甚?”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祖师听说,十分欢喜,暗自寻思道:“这厮果然是个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盘中之暗谜也?”

道是很玄的,时至今日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呢?曾经又有多少人寻求金丹想要长生不老,然而真道并不是这样的金丹,所以并不能如那样的金丹一样去看待。因此不是真正想要寻求真道的人是无法传授真道给他的。因为不选择寻求真道的人你和他们说的口干舌燥他们也没办法懂。悟空识得他的言外之音,祖师暗喜感叹,果然是个天生生成的,才能够明白他的话外玄音。也就是说在当时的社会像孙悟空这样保持自然天性的人实在是太少有了。就像作者本人这样与众人如此的不一样。作者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与大家为何如此不一样?别人又为何和他如此不一样?

祖师很高兴的传道给他了。

  祖师云: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修道的本质就是探索内心,把握自己内心的五行,使身心得以健康,这才叫真正的成仙成佛。

又过了三年,师傅讲道,忽而叫悟空,问他学的怎么样了。悟空觉得很好。师傅又说起了三灾利害。

 悟空听说,沉吟良久道:“师父之言谬矣。我常闻道高德隆,与天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却怎么有个三灾利害?”祖师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风’。

  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过。”悟空闻说,毛骨悚然,叩头礼拜道:“万老爷垂悯,传与躲避三灾之法,到底不敢忘恩。”祖师道:“此亦无难,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传不得。”悟空道:“我也头圆顶天,足方履地,一般有九窍四肢,五脏六腑,何以比人不同?”

  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原来那猴子孤拐面,凹脸尖嘴。悟空伸手一摸,笑道:“师父没成算!我虽少腮,却比人多这个素袋,亦可准折过也。”祖师说:“也罢,你要学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悟空道:“弟子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祖师道:“既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遂附耳低言,不知说了些甚么妙法。这猴王也是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选择探索内心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了解对这个世界更加了解拥有驾驭自己的能力可是真正的苦差,不经历风雨如何遇见彩虹?所以祖师说了这三灾利害:外在的还有内在的。这三灾躲过就真正学成了。也正因如此之难,又有几人学成了?又有多少人敢选择这条路?



接着祖师又传授他了筋斗云。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之后说了,这筋斗云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反省的能力。遇到任何事情要懂得翻个筋斗,时时记得自我反省。

师兄弟见师傅传道与他问他学了些什么能否给他演示。悟空叫出题,大家就叫他变棵松树。变得太像了,一阵喧闹吵到了祖师。祖师问为何喧闹。大家如实说了。祖师叫:“悟空,过来!我问你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祖师反对他在人前卖弄,觉得这样只会给自己带来祸害,说的很明白。然而祖师的话绝对的有理吗?正是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祖师因为只这样认为所以内心的成长只停留在此了。

道德经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世界万物万事皆相对而矛盾的存在着。万万不能说绝对性的话,有绝对性的认为。这种行为是绝对错误的,就因为这样所以产生恶了。为什么呢?老子就举了那么多的例子: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等,这些都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而是互相存在着的。谁都不能离开谁。我们只能说相对的话却不能说绝对的话。所以说圣人明白这个理所以选择去克服内心的这些弱点,不和别人一样,不太自我,不被私欲所控制而是与自然为一体。

祖师一根筋的认为悟空的卖弄是极其不可取的行为,于是就把悟空赶走了。而且还不许他说自己是他的师傅。而且更认为悟空肯定会心生不良,叫悟空千万别作恶,否则他肯定来治他。祖师的境界就是如此了。每个人也都有他的局限性。不然祖师可以换一种方式。如果可以,祖师的心境又可以上一层楼了。当然,悟空被赶走也是一件好事。世间之事,好坏也总是并存的。

悟空高高兴兴向花果山进发,心里暗自称赞:

“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轻体亦轻。

  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

  当时过海波难进,今日来回甚易行。

  别语叮咛还在耳,何期顷刻见东溟。”

对内心越发了解了,一身当然轻松。而世上之人又有多少人敢这样选择呢?在当时几乎没有。所以叫举世无人肯立志。如果肯的话当然也会明了。选择这条路去做的时候是很难的。然而回顾一下重新再走一次就觉得相当轻松了。

回到水帘洞,悟空才知自己的洞府被混世魔王占领,儿孙被他人欺负。悟空除去了混世魔王的一窝妖怪。回到水帘洞诉说学道的一路经历。此章完结。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718974761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8-4-9 14:39: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了什么啊?一个字也没有。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718974761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8-4-13 20:28: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孙悟空剿灭了混世魔王之后,夺了一口大刀,每天教孩儿们操练武艺做耍。想想兵器只有些树枝木头竹子,如果遇上兽王人王来侵犯以为他们的在兵,这样的兵器如何敌得过?他的手下说傲来国有很多兵器。于是孙悟空到傲来国施了法术偷了很多兵器。
一个人的内心就是一个世界。一个社会就是一个世界。……孙悟空一步步逐渐成长。为了自己的利益,悟空很简单,用偷这样的方式夺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接着,悟空觉得自己夺得的这口大刀不好使。属下建议到龙宫去看看。
孙悟空到龙宫讨要兵器,龙王更因为孙悟空的本领不敢不给。龙婆说大禹治水留下的定海神针铁近日金光耀眼,莫非是因为有缘人。神铁很听悟空的话,要大就大要小就小。
道德经上说上善若水。金箍棒是大禹治水留下的,是来克制水患的。可想而知,金箍棒是大智慧的象征。孙悟空初道成圣,金箍棒自然与他有缘。顺理成章的,孙悟空就是他的主人。
接着悟空又向龙王索要披挂,以力压人,龙王怕被伤着才不得已顺从,因此得罪龙王,给自己惹来麻烦。当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福总是相互依存。福就是祸,祸就是福啊。这就像我们生病了,生病难道不是好事吗?有了病才有了医学的发展不是吗?还有像死不是好事吗?有了死才会有生啊。如果没有死这个世界会怎样是无法想象的吧。
龙王到玉帝那告悟空的状,让玉帝来处置孙悟空。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拿着宝贝在猴儿面前大显神威,唬得山上的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来参拜。
婴儿乃纯阳之体。满山群怪与七十二洞妖王自然俯首称臣,孙悟空自然是他们的主人。阴阳阴阳,悟空属阳,妖怪属阴,妖怪当然要向着阳,而且受于阳而达成负阴抱阳式。
人需要成长,阴阳所以需要不断的循环转换。
悟空把山里安排的妥妥当当,广交朋友。一日喝的酩酊大醉灵魂被锁进了幽冥界。
美猴王顿然醒悟道:“幽冥界乃阎王所居,何为到此?”

  那两人道:“你今阳寿该终,我两人领批,勾你来也。”猴王听说,道:“我老孙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辖,怎么朦胧,又敢来勾我?”那两个勾死人只管扯扯拉拉,定要拖他进去。那猴王恼走性来,耳朵中掣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略举手,把两个勾死人打为肉酱。自解其索,丢开手,轮着棒,打入城中。唬得那牛头鬼东躲西藏,马面鬼南奔北跑,众鬼卒奔上森罗殿,报着:“大王!祸事!祸事!外面一个毛脸雷公,打将来了!”

  慌得那十代冥王急整衣来着;见他相貌凶恶,即排下班次,应声高叫道:“上仙留名!上仙留名!”猴王道:“你既不认得我,怎么差人来勾我?”十王道:“不敢!不敢!想是差人差了。”猴王道:“我本是花果山水帘洞天生圣人孙悟空。你等是甚么官位?”十王躬身道:“我等是阴间天子十代冥王。”悟空道:“快报名来,免打!”十王道:“我等是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忤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悟空道:“汝等既登王位,乃灵显感应之类,为何不知好歹?我老孙修仙了道,与天齐寿,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为何着人拘我?”十王道:“上仙息怒。普天下同名同姓者多,或是那勾死人错走了也?”悟空道:“胡说!胡说!常言道:‘官差吏差,来人不差。’你快取生死簿子来我看!”十王闻言,即请上殿查看。

悟空拿过簿子,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捽下簿子道:“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那十王不敢相近,都去翠云宫,同拜地藏王菩萨,商量启表,奏闻上天,不在话下。

孙悟空打闹幽冥界,那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人的本性就是不服管束希望自主。生死也希望不受制于阎王。

孙悟空显了神威,各路妖王山怪膜拜,同时自己的麻烦也越来越大。龙王,阎王都到玉帝告他的状了。

玉帝听了便着人收服妖猴,站在他们的立场,孙悟空就成了妖。到底怎样才能真正算是妖呢?作者形容玉帝是: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这又是否属于讽刺?很多时候是就是非,非就是是也。

之后我们就会知道玉皇大帝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玉帝道:“那路神将下界收伏?”言未已,班中闪出太白长庚星,俯首启奏道:“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届,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玉帝闻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着文曲星官修诏,着太白金星招安。

玉帝准备着人擒拿,太白长庚星出了一招发自善心,说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也就是说人和动物都可以成仙。再说的明白一些,不论人还是动物,保持着生来的本性,那都是仙了。所以说婴儿一出生就属于神仙神圣。

再说招安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方便管束,如果不服管,再擒拿就师出有名了。对所有人算是有个合理的交代了:我算是仁慈了,给你成仙的机会,不过如果你不服管可就对不起了。人总是如此简单,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强制性的管,你必须服,不服就看我怎么治你。这就是玉帝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吧。被统治的人大体如何行为就可想而知了吧?玉皇大帝也不是在做榜样给被统治的人看吗?

被招安,可以上天做官,孙悟空实在是太高兴了。不过做什么官呢?玉帝会如何安排和怎么看到悟空,下一回就知道了。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718974761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8-4-13 20:3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悟空跟着太白金星上天了,悟空飞的快,先来到南天门被守卫者挡道。猴王道:“这个金星老儿,乃奸诈之徒!既请老孙,如何教人动刀动枪,阻塞门路?”正嚷间,金星倏到。悟空就觌面发狠道:“你这老儿,怎么哄我?被你说奉玉帝招安旨意来请,却怎么教这些人阻住天门,不放老孙进去?”金星笑道:“大王息怒。你自来未曾到此天堂,却又无名,众天丁又与你素不相识,他怎肯放你擅入?等如今见了天尊,授了仙录,注了官名,向后随你出入,谁复挡也?”悟空道:“这等说,也罢,我不进去了。”金星又用手扯住道:“你还同我进去。”
悟空被拦住不给进去,心里着实不舒服,有种被人轻视的感觉,明明说请他上天做官。可一上来却是这样的待遇,被拦住进去不得。所以心里不舒服觉得金星老儿在骗他。人天生都希望被重视,这是人之本性自重感的需求。悟空这样想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金星做了解释。悟空听了还是觉得别扭不想去了,是被金星拉进去了。
将近天门,金星高叫道:“那天门天将,大小吏兵,放开路者。此乃下界仙人,我奉玉帝圣旨,宣他来也。”这增长天王与众天丁俱才敛兵退避。猴王始信其言。同金星缓步入里观看。
太白金星,领着美猴王,到于灵霄殿外。不等宣诏,直至御前,朝上礼拜。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礼,但侧耳以听金星启奏。金星奏道:“臣领圣旨,已宣妖仙到了。”玉帝垂帘问曰:“那个是妖仙?”悟空却才躬身答道:“老孙便是!”仙卿们都大惊失色道:“这个野猴!怎么不拜伏参见,辄敢这等答应道:‘老孙便是!’却该死了!该死了!”玉帝传旨道:“那孙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礼,且姑恕罪。”众仙卿叫声“谢恩!”猴王却才朝上唱个大喏。玉帝宣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旁边转过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众臣叫谢恩,他也只朝上唱个大喏。玉帝又差木德星君送他去御马监到任。
悟空天生没有等级观念,说个老孙便是自然而然。然而众人的反应是大惊失色,觉得他不参拜反而还这样回答是该死了。人的形式主义其实是多么可怕。玉帝正好做个人情说他是初得人身,不知朝礼是可以原谅的还显示玉帝的大度。什么是初得人身?上天当官就算是选择成人的开始,不再是妖了。
悟空被封弼马温之职。准备上任。
担任此职,悟空还是非常高兴的,本职工作做的非常好。一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一天与与众饮酒,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甚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尪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众天丁知他受了仙录,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
知道这样的真相,被安排了这样低等的职位,伤自尊了。正所谓人越小心越大,不是好事也是好事。众人觉得他初得人身何德何能来担当大的职位。而他自觉得越大越好,只要肯学都可以做。孩子都觉得自己是超人,无所不能,都想去做,试着去做,越做越好,喜欢自主自强和被人重视的感觉。这也是好事。而大人却觉得从小做起吧,一步登天不可能。小屁孩不懂事还想一步登天妄想。大人这样想有道理同时也是在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啊。悟空不服不干了。回花果山了。
就这样,悟空与天庭之间又发生思想观念上的极大矛盾:悟空觉得天庭不该如此轻视他,不信任他安排给他这样低等的职位,因为他自觉是如此的高等却不被认同,这也太侮辱他了;天庭觉得你就是低等的,就该从小做起也好方便管束你。其余就算了,不想谈那些。什么重视你,看重你,追捧你,信任你,这都是空谈。管束你,我才是高级的这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各自有各自的好也有各自的不好。而且好与不好只在于各人认为。
悟空回到花果山与众人说起此事,自觉太羞,说玉帝太不会用人。在花果山称王被人追捧,上天却被这样轻视,实在觉得没有脸面,感觉太委屈了。在众人的建议下自立为齐天大圣。
玉帝知道悟空不受官职,回花果山了,此乃师出有名便着李天王和三太子下去擒拿。
天王,三太子,还有巨灵神等人来到花果山。巨灵神打头阵。
来到阵前,巨灵神厉声高叫道:“那泼猴!你认得我么?”大圣听言,急问道:“你是那路毛神,老孙不曾会你,你快报名来。”巨灵神道:“我把你那欺心的猢狲!你是认不得我!我乃高上神灵托塔李天王部下先锋,巨灵天将!今奉玉帝圣旨,到此收降你。你快卸了装束,归顺天恩,免得这满山诸畜遭诛;若道半个‘不’字,教你顷刻化为齑粉!”猴王听说,心中大怒道:“泼毛神,休夸大口,少弄长舌!

  我本待一棒打死你,恐无人去报信;且留你性命,快早回天,对玉皇说:他甚不用贤!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你看我这旌旗上字号。若依此字号升官,我就不动刀兵,自然的天地清泰;如若不依时间,就打上灵霄宝殿,教他龙床定坐不成!”这巨灵神闻此言,急睁睛迎风观看,果见门外竖一高竿,竿上有旌旗一面,上写着“齐天大圣”四大字。巨灵神冷笑三声道:“这泼猴,这等不知人事,辄敢无状,你就要做齐天大圣!好好的吃吾一斧!”

两人对打,巨灵神打他不过,斧子被劈成俩段。

巨灵神回至营门,径见托塔天王,忙哈哈下跪道:“弼马温果是神通广大!末将战他不得,败阵回来请罪。”李天王发怒道:“这厮锉吾锐气,推出斩之!”旁边闪出哪吒太子,拜告:“父王息怒,且恕巨灵之罪,待孩儿出师一遭,便知深浅。”天王听谏,且教回营待罪管事。

  一个个说话都是喜欢耍权威的。李天王见他打败阵,就说挫吾锐气,推出斩之。三太子谏言息怒他来出师。天王听了。

哪吒来到花果山门前。悟空迎近前来问曰:“你是谁家小哥?闯近吾门,有何事干?”哪吒喝道:“泼妖猴!

  岂不认得我?我乃托塔天王三太子哪吒是也。今奉玉帝钦差,至此捉你。”悟空笑道:“小太子,你的奶牙尚未退,胎毛尚未干,怎敢说这般大话?我且留你的性命,不打你。你只看我旌旗上的是甚么字号,拜上玉帝:是这般官衔,再也不须动众,我自皈依;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灵霄宝殿。”

  哪吒抬头看处,乃“齐天大圣”四字。哪吒道:“这妖猴能有多大神通,就敢称此名号!不要怕!吃吾一剑!”



两人好一阵对打,哪吒的胳膊被悟空打伤逃下阵来。

太子倏至天王面前,战兢兢报道:“父王!弼马温真个有本事!孩儿这般法力,也战他不过,已被他打伤膊也。”天王大惊失色道:“这厮恁的神通,如何取胜?”太子道:“他洞门外竖一竿,旗上写‘齐天大圣’四字,亲口夸称,教玉帝就封他做齐天大圣,万事俱休;若还不是此号,定要打上灵霄宝殿哩!”天王道:“既然如此,且不要与他相持,且去上界,将此言回奏,再多遣天兵,围捉这厮,未为迟也。”太子负痛,不能复战,故同天王回天启奏不题。

你看那猴王得胜归山,那七十二洞妖王与那六弟兄,俱来贺喜。在洞天福地,饮乐无比。他却对六弟兄说:“小弟既称齐天大圣,你们亦可以大圣称之。”内有牛魔王忽然高声叫道:“贤弟言之有理,我即称做个平天大圣。”蛟魔王道:“我称覆海大圣。”鹏魔王道:“我称混天大圣。”狮犭它王道:“我称移山大圣。”猕猴王道:“我称通风大圣。”犭狨王道:“我称驱神大圣。”此时七大圣自作自为,自称自号,耍乐一日,各散讫。

  却说那李天王与三太子领着众将,直至灵霄殿。启奏道:“臣等奉圣旨出师下界,收伏妖仙孙悟空,不期他神通广大,不能取胜,仍望万岁添兵剿除。”玉帝道:“谅一妖猴,有多少本事,还要添兵?”太子又近前奏道:“望万岁赦臣死罪!那妖猴使一条铁棒,先败了巨灵神,又打伤臣臂膊。洞门外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道是封他这官职,即便休兵来投;若不是此官,还要打上灵霄宝殿也。”玉帝闻言,惊讶道:“这妖猴何敢这般狂妄!着众将即刻诛之。”正说间,班部中又闪出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与他争斗,想一时不能收伏,反又劳师。不若万岁大舍恩慈,还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加他个空衔,有官无禄便了。”玉帝道:“怎么唤做‘有官无禄’?”金星道:“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宁也。”玉帝闻言道:“依卿所奏。”即命降了诏书,仍着金星领去。

打赢了自然高兴,有本事拥护者也多。玉帝本想增兵收服被金星劝谏。太白金星的点子挺多的,站在双方的立场使其各得其所又不动干戈自然是好的。只是方式很好吗?他用了加他个空头衔,有官无禄。意思是骗骗算了,过得去就行。换个安宁。打打杀杀的烦。大家都安安静静过日子多好啊。想法还是好的。玉帝同意了。

 金星复出南天门,直至花果山水帘洞外观看。这番比前不同,威风凛凛,杀气森森,各样妖精,无般不有。一个个都执剑拈枪,拿刀弄杖的,在那里咆哮跳跃。一见金星,皆上前动手。金星道:“那众头目来!累你去报你大圣知之。吾乃上帝遣来天使,有圣旨在此请他。”众妖即跑入报道:“外面有一老者,他说是上界天使,有旨意请你。”悟空道:“来得好!来得好!想是前番来的那太白金星。那次请我上界,虽是官爵不堪,却也天上走了一次,认得那天门内外之路。今番又来,定有好意。”教众头目大开旗鼓,摆队迎接。大圣即带引群猴,顶冠贯甲,甲上罩了赭黄袍,足踏云履,急出洞门,躬身施礼,高叫道:“老星请进,恕我失迎之罪。

悟空是非观是非常明确的,金星来了肯定是什么好事吧,摆阵迎接。

金星趋步向前,径入洞内,面南立着道:“今告大圣,前者因大圣嫌恶官小,躲离御马监,当有本监中大小官员奏了玉帝。玉帝传旨道:‘凡授官者,皆由卑而尊,为何嫌小?’即有李天王领哪吒下界取战。不知大圣神通,故遭败北,回天奏道:‘大圣立一竿旗,要做“齐天大圣”。’众武将还要支吾,是老汉力为大圣冒罪奏闻,免兴师旅,请大王授录。玉帝准奏,因此来请。”悟空笑道:“前番勤劳,今又蒙爱,多谢!多谢!但不知上天可有此‘齐天大圣’之官衔也?”金星道:“老汉以此衔奏准,方敢岭旨而来;如有不遂,只坐罪老汉便是。”

金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说话句句在理。悟空当然很高兴。

悟空大喜,恳留饮宴不肯,遂与金星纵着祥云,到南天门外。那些天丁天将,都拱手相迎。径入灵霄殿下。金星拜奏道:“臣奉诏宣弼马温孙悟空已到。”玉帝道:“那孙悟空过来。今宣你做个‘齐天大圣’,官品极矣,但切不可胡为。”这猴亦止朝上唱个喏,道声谢恩。玉帝即命工干官——张、鲁二班——在蟠桃园右首,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府内设个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二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那猴*受奉行,即日与五斗星君到府,打开酒瓶,同众尽饮。送星官回转本宫,他才遂心满意,喜地欢天,在于天宫快乐,无挂无碍。正是:仙名永注长生录,不堕轮回万古传。毕竟不知向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大家各得其所相安无事也就算了。既然确实有些本事就给个空头衔吧。也是不错的。只要悟空不闹事就是了。想法是好的。可是好的朋友总是不好。好与不好总是形影不离的朋友。你说好,不好没马上就来了。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718974761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8-4-13 20:31: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更不知官衔品从,也不较俸禄高低,但只注名便了。那齐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扶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悟空对官衔俸禄都不感兴趣,唯独注重名声。也就是说他希望自己被重视被看重。只要这样才感觉活着的意义。作者说他毕竟是个妖猴才会这样。其实是正话反说。在当时的社会,像悟空这样的想法几人有?悟空其实就是作者自己了。那时的人大抵认为人活着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家财万贯才是最重要的,要这些干嘛?能当饭吃吗?要被重视干嘛?溜须拍马追捧别人就是最好的做人。还想着被别人重视。这得看命了。想被重视,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想别人重视还是先学习重视别人吧,而后得到别人的重视才是正道。悟空的想法是对的吗?当然对的也是错的。错的也是对的。这就是人生。
一日,玉帝早朝,班部中闪出许旌阳真人,俯囟启奏道:“今有齐天大圣,无事闲游,结交天上众星宿,不论高低,俱称朋友。恐后闲中生事,不若与他一件事管,庶免别生事端。”玉帝闻言,即时宣诏。那猴王欣欣然而至,道:“陛下,诏老孙有何升赏?”玉帝道:“朕见你身闲无事,与你件执事。你且权管那蟠桃园,早晚好生在意。”大圣欢喜谢恩,朝上唱喏而退。
许旌阳真人看不下去悟空这样,就向玉帝谏言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当然是由自己的价值观作为衡量标准的:,无事闲游,结交天上众星宿,不论高低,俱称朋友。恐后闲中生事,不若与他一件事管,庶免别生事端。
玉帝于是就叫悟空看守蟠桃园。目的是为了约束他,不要闲着没事不论高低的结交各星宿称朋友,免生事端。结果总是大失所望。归根结底原因又是什么?这就像人一步步的慢慢长大,:人是由小而大的,从无到有的,从不知道到知道的,从笨到聪明的,从不会到会的等等等这些自然而然的过程。

悟空高兴的去看守蟠桃园了。当当得知:
不是玄都凡俗种,瑶池王母自栽培。大圣看玩多时,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大圣闻言,欢喜无任,当日查明了株数,点看了亭阁,回府。自此后,三五日一次赏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
蟠桃可寓意当时社会的精华思想,这可都被作者学会了。悟空是最在意这些了,就想追求这些。想吃其实是想学都来不及,确实再也没有闲时交友了。于是把熟的都偷吃完了。
王母做蟠桃盛会,差人摘桃。悟空听她们说什么蟠桃盛会忙打听请的是谁,怎么会没有他呢?女子据实回答。

大圣作喜道:“王母开阁设宴,请的是谁?”仙女道:“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大圣笑道:“可请我么?”仙女说:“不曾听得说。”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尊席,有何不可?”仙女道:“此是上会会规,今会不知如何。”大圣道:“此言也是,难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孙先去打听个消息,看可请老孙不请。”

悟空定住了众摘桃仙女,把赤脚大仙骗进通明殿变成赤脚大仙的模样赴会去了
大圣直奔瑶池直到宝阁,把在那里干活的人用瞌睡虫都弄睡了,接着把美酒佳肴吃的精光。吃完知道不好了想开溜却溜进了兜率宫。
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些金丹济入,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悟空吃了世上的这么多的宝贝,暗示当时作者把社会上所有的精华思想都吸收了,忽而心境上升到老子的高度。老子的心境是最高的,三十三重天,离恨天。直到今天又有几人真正理解老子到达老子的心境呢?作者就忽然到达了,而且还把老子的思想吸收殆尽,也就是说悟空偷吃了老子的所有的金丹。
这下闯下大祸了,玉帝如何能够饶了他。因为当时的国家体制可容不下婴儿之心的存在的,看看孙悟空的遭遇就明白了,天性是要接受打击的,只有被打击的分,因此至今也没几人真正能够理解老子的心境更别说到达老子的心境。
玉帝知道这些事越发大惊道:“这厮假传旨意,赚哄贤卿,快着纠察灵官缉访这厮踪迹!”
灵官领旨,即出殿遍访尽得其详细。回奏道:“搅乱天宫者,乃齐天大圣也。”又将前事尽诉一番。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

黄风滚滚遮天暗,紫雾腾腾罩地昏。只为妖猴欺上帝,致令众圣降凡尘。
孙悟空到底犯了什么罪?欺君之罪。这就是当时作者所犯的错,学了大家都不愿意学的东西遭到众人的遗弃,反而处处碰壁。他所学的和统治阶级是对立的,所以犯了欺君之罪,遭到不公的对待。如果换成是老子来看待问题其实又有什么事呢?老子高兴还来不及呢!而玉帝的心境就没办法接受了:孙悟空太无法无天了。这是玉帝因为自身的心境问题而造就的这样的认为。人总难免会犯这样的毛病: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的认为就是对的,不和自己一样就是错的。严重的还容不下不支持自己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就像玉帝这样不想想自己的问题只会唯我独尊耍权威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去打击影响自己的人。不想改变自己,只想改变别人。悟空自然遭到打击了。
 这一战好杀,结果,那四大天王收兵罢战,众各报功:有拿住虎豹的,有拿住狮象的,有拿住狼虫狐骆的,更不曾捉着一个猴精。
猴精猴精猴子就是精。一个没抓着。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718974761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8-4-13 20:3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大慈大悲的南海观世音菩萨来了。
这个世界在很多时候,非非是是,是是非非就是这么奇怪。菩萨是不是真的就这么大慈大悲呢?
菩萨到玉帝这里了解了所有情况。菩萨会站在谁的一边?玉帝所陈述的这些事到底又能算什么事呢? 

菩萨道:“妖猴是何出处?”玉帝道:“妖猴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石卵化生的。当时生出,即目运金光,射冲斗府。始不介意,继而成精,降龙伏虎,自削死籍。当有龙王、阎王启奏。朕欲擒拿,是长庚星启奏道:‘三界之间,凡有九窍者,可以成仙。’朕即施教育贤,宣他上界,封为御马监弼马温官。那厮嫌恶官小,反了天宫。即差李天王与哪吒太子收降,又降诏抚安,宣至上界,就封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有官无禄。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朕又恐别生事端,着他代管蟠桃园。他又不遵法律,将老树大桃,尽行偷吃。及至设会,他乃无禄人员,不曾请他,他就设计赚哄赤脚大仙,却自变他相貌入会,将仙肴仙酒尽偷吃了,又偷老君仙丹,又偷御酒若干,去与本山众猴享乐。朕心为此烦恼,故调十万天兵,天罗地网收伏。这一日不见回报,不知胜负如何。”
人之本性就是向上向善的。上,积极向上,与天齐寿,与玉帝平起平坐不是人之本性的向上吗?你做的玉帝,我怎么就不能?天能天长地久,我也想啊,不管能不能。当然在精神层面,天长地久怎么不行呢?西游记讲述的就是精神上的天长地久精神与天地同寿,怎么不行呢?当然可以啊。玉帝都能天长地久,我怎么就不行呢?然而玉帝并不愿意与他分享,因为轻视他当然有他强有力的理由。善,其实孙悟空又有什么恶意呢?只不过是因为没人看重他罢了,所以没人认为他的善反而只看重他的恶了。事事都有两面性。过分的强调不好的一面那就只有不好的一面,于是孙悟空就罪大恶极了。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人之本性就是向上向善的。关键在于如何去看待。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就是这个道理吧。悟空的最高级的德没人看得出,玉帝只看到他不好的一面看重自己好的一面于是大家也跟着这样认为他罪大恶极。因此玉帝的烦恼来自于哪里?他不这样想。孙悟空的这些向善向善之心在玉帝的眼里可只是无法无天的烦恼了。这些优点反而是罪大恶极。优点与缺点之间的差距又是什么?老子的话所以经典: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之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看问题不可绝对。这是逆道而为的行为。一谈绝对恶就产生了。世界就不太平了。如果大家都能想想自己的问题进行改变。社会何其美好啊?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之事又哪会是单方面的无缘无故呢?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探寻原因的本质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于是大家都真正好了。社会也就越来越美好了。孩子的心就是大人最好的一面镜子。他照出的不仅是他的问题也是大人的问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意义会非常不一样。如果玉帝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该多好啊,社会就进了一大步了。他如果能看重悟空的这些向上向善之心该多好啊?自己也成长了一大步了。然而为什么就不能呢?一个人过分看重自身的好就会忽略别人身上的好;一个人如果可以看重自己身上的不好,那么别人身上的好也就能看见了。这就像玉帝这样,他觉得自己这么仁慈了这么好了,这么可以容忍他还给他机会,然而悟空就是这样不能让人省心,怎么办?他就没想想自己为什么非得自觉得高高在上,这么心安理得的轻视他忽视他不愿意把自己的成果与他分享,把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而且只有心安理得。谁说这世上之事只有一个人的错?而且错就只是错吗?
世界万事万物皆有两面性。世界无绝对只有相对。这才是真理!

菩萨闻言,即命惠岸行者道:“你可快下天宫,到花果山,打探军情如何。如遇相敌,可就相助一功,务必的实回话。”
惠岸领命去了。与悟空一战好打。惠岸败退向菩萨回话。
惠岸道:“始领命到花果山,叫开天罗地网门,见了父亲,道师父差命之意。父王道:‘昨日与那猴王战了一场,止捉得他虎豹狮象之类,更未捉他一个猴精。’正讲间,他又索战,是弟子使铁棍与他战经五六十合,不能取胜,败走回营。父亲因此差大力鬼王同弟子上界求助。”菩萨低头思忖。
菩萨接着举荐二郎神。二郎神与悟空好一场斗智斗勇。
玉帝与观音菩萨、王母并众仙卿,正在灵霄殿讲话,道:“既是二郎已去赴战,这一日还不见回报。”观音合掌道:“贫僧请陛下同道祖出南天门外,亲去看看虚实如何?”玉帝道:“言之有理。”即摆驾,同道祖、观音、王母与众仙卿至南天门。早有些天丁、力士接着,开门遥观,只见众天丁布罗网,围住四面;李天王与哪吒,擎照妖镜,立在空中;真君把大圣围绕中间,纷纷赌斗呢。菩萨开口对老君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决拿住他也。”老君道:“菩萨将甚兵器?

  怎能助他?”菩萨道:“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老君道:“你这瓶是个磁器,准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你且莫动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菩萨道:“你有甚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就这样,悟空被抓起来了。正是:欺诳今遭刑宪苦,英雄气概等时休。

以太上老君的心境,三十三重天离恨天,悟空偷了他无数仙丹,他到底是高兴还是记恨呢?菩萨说要用净瓶帮忙,而老子忙拿金刚圈。他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道教思想就是博大精深。一切总是似是而非,非而似是。我们一起接下去往下看。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718974761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8-4-13 20:3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

  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问东君因甚,如今祸害相侵。

  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

社会普遍价值观。众多人会支持这种看法吧。

太上老君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呢?当然是也不是吧。就像长短一般。长也是短,短也是长呀 。

老子叫菩萨莫用净瓶,因为净瓶是瓷器会磕破的。老子这样说的言外之音是不是:你的心境不如我高。你没有我的智慧深,还是让我的宝贝出场吧。老子拿出了金刚圈。他说在化胡为佛的时候这金刚圈很是管用。言外之意就是:你们佛祖就是我点化的。究竟是不是呢?或许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道教思想确实高出佛教思想。儒教思想比佛教次之。为什么这样说呢?

道教思想宣传自然而为。讲求的就是顺应自然规律而行为。我们得探寻自然的规律。他教我们追求事实真相,追求对科学真理的信仰。他是将心理学,哲学概念融合为一体的一门学科, 意义是非常深刻的。道教思想博大精深。佛教思想是拉拢信奉者。信佛,他就说能让你上天堂,不信就会下地狱。信佛他觉得就是向善。然而道教思想讲的也是向善,不过区别在于,他教我们相信自己,而这个自己指的是婴儿之心。老子对婴儿是相当相当喜欢的。道德经里就说: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由此可见,老子是多么喜欢婴儿啊!道教思想讲的就是守护婴儿之心。回归婴儿之心找寻这个原来的自己。佛在哪?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啊。道教思想与佛教思想就不一样了。他教我们相信这个自己。他就是圣人。他就是佛。何必到外界寻找呢?何必去信如来佛呢?所以说嘛,化胡为佛还是老子点化的。如来境界不如老子啊。儒教思想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境界比佛教又低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玉皇大帝吧。他不就是儒教思想的典型代表吗?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耍权威,唯我独尊,人分等级,自觉得高人一等,社会等级森严。正是因为这样,悟空才十恶不赦呀。是不是呢?

孙悟空杀不死了,因为他长这么大,学习了这么多,怎么杀的死呢?这就是作者吧。他的婴儿之心成长了,杀不了了。只不过很多人的这份心被抹杀在婴儿的摇篮里再也没了记忆了吧?

老子说要把悟空练成丹,他的身体就会化为灰烬。老子真的会这样做还是准备帮助他?当然是帮助了。为什么?老子那么喜欢婴儿,他自己就是一个老婴儿,他太喜欢了。他可会把他视为宝贝了。而玉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会听信老子的片面之词了。他不可能会知道这些,没办法想象,因为境界太低了。玉帝相信了他的口头语言同意老子这样做。

 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煽起煅炼。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熏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

八卦炉是非常有意思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八卦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易经上的解释:

乾为天。坤为地。艮,抑止,该停止就停止。震为震动,戒惧慎行方能谈笑自若。坎象征重重险陷。胸怀诚信,心中便豁然贯通。离,附丽的意思。人心向上向善都想自己和别人好的一样好。巽,和风不断的吹拂,象征顺逊,阳刚尊者以中正的美德被人顺从而得以遂行其志向,柔弱者都顺从阳刚者所以顺逊。兑,喜悦。喜悦必须上顺天意,下应民情。

看了这些解释,再回顾悟空的经历:悟空天生地长,此乾与坤卦;因为向上向善之心,所以去拜师学艺,想要被人重视当大大官,想和玉帝平起平坐,想长生不老偷蟠桃吃御酒偷仙丹,并想都不想一定去做,此为离与震卦;只因为这些向上向善的本性几多坎坷,与众人却发生了很多矛盾,当然有关自己和别人,此为坎卦;巽卦,悟空的品行,被当选美猴王,而后又做齐天大圣,有这么多的顺从者。艮卦,就是该停止时就停止,一个人的行动总不能一直行动下去,所以悟空的行动停止了。到底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是一个深深的思考。于是有了兑卦。兑,喜悦。喜悦必须上顺天意,下顺民情。这个问题就复杂了。先说上顺天意吧。顺天意就必须顺乎本性,这就是自然。顺乎本性了与人发生矛盾了再做严谨的思考,做出明智的选择:既顺乎自己的本性又顺乎民情。这是需要一步一步的经历一步一步的反思总结才可以做出合理的选择的。人生就是循环。生理上的成长需要新陈代谢,心理上的成长一样也需要新陈代谢所以才有成长。

巽,风也。有风则无火,烟就大,把悟空的眼睛熏的得了一种眼病:火眼金睛。悟空的火眼金睛:是非极度分明,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当然绝对这样认为肯定是错的。因为人还有成长。他是这样的又不是绝对这样的。易经中对巽的解释是非常有意思的。

这八卦就把悟空的心结打开了使其又回归空的心境,所以是非分明。是非分明对应的还有难得糊涂。中庸之道才是好的。孙悟空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接着往下看吧。



七七四十九天,大圣出炉了。

他蹬倒八卦炉,



老君也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有诗为证。

  诗曰:

  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又诗:

  一点灵光彻太虚,那条拄杖亦如之:或长或短随人用,横竖横排任卷舒。

  又诗:

  猿猴道体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岂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拴牢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这些诗说的明白,大道乃玄门,悟空现在就是初玄,就是老子说的无为之道。悟空经历万千劫难最后归根于自然,也就是回归自然的本性。那自然的本性又是什么呢?继续往下看就会明白。

天地的变化是无穷的,当然大智慧也是无穷尽的。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就是大智慧的象征,或长或短都可以,随便他变化。不过这是他的身外物,只是大智慧的象征而已。猿猴指的就是心。大圣齐天自有他的道理。官封弼马自有他的道理。心猿意马就是一阴一阳的完美组合。马就像我们的脚,带着我们出去。一出去必定受到外界的干扰,反观内心让心来帮助消化来一个心理上的新陈代谢,好的保留,不好的剔除因而就得到了一次成长。本性也还保持着。这就像我们吃东西一样,五脏六腑进行本能的消化,营养物质要保留,毒是要排除体外的。所以我们就能够保持健康的状态了。维护本性也就是维护健康。心猿意马所以万相归真。如来和道教是不一样的,但也有共同点所以也叫如来同契住双林。佛教说了善恶的两面性其实也说阴阳,只不过没有阴阳这样的称呼。双林指的是一阴一阳的共同体。阴阳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是以负阴抱阳式而存在。这就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的道理。



大圣大闹天宫,暗指作者当时对于这儒教思想,什么唯我独尊的高高在上,什么等级如此分明,什么的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耍权威不得反省,真是反感到了尽头。玉帝向如来求救。由此可见儒教思想的境界不如佛教。如来就用计用法力把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悟空一味的反抗之心就这样被佛教思想压制住了。也就是说当时作者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反抗之心因为受到外界的影响被自我压制住了。

佛教思想与儒教思想有共同点:如来说悟空欺心,他只是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就想坐玉帝这个职位。他说玉帝做上这个职位是经历了多少劫难才到此的吗?悟空不理,他说: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谁厉害谁就能当皇帝。如来用计压住的孙悟空。这时悟空知道了强中自有强中手了。自己不如如来啊。

悟空得开始认识这五行才能越来越认识自己。什么叫五行山?悟空师兄弟就是五行的代表。越往后越精彩。接着往下看。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718974761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8-4-13 20:3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悟空与儒教思想的矛盾到了尽头,再就是佛教思想的出场。佛教大体还是维护儒教思想的统治地位的。所以才有了悟空被压五行山。悟空的反抗本来就针对儒教思想中的那些负面思想。反抗是否错了呢?或者方式不对。人有一种被压制的习惯而后成为了一种自然。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或者说不是悟空的反抗错了,而是一个个被压制习惯而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本性被压制这是社会的大问题,是国家体制的大问题。时到今日是不是还是这样的情况?如何释放本性发挥本性的力量,现在的社会非常需要这份智慧和力量。这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的唯一途径。为什么这么说呢?继续往下看吧。孙悟空不但是神话故事的主人公,更是当今社会心理学上的主要人物。
我们中国在老子的年代就有心理学了,只不过没有这三个字而已。中国就是多么伟大啊!

如来收服了孙悟空,众人无不赞叹,顶礼膜拜。直到今天信佛之人不在少数。当然信儒之人也普遍。这可以睁开自己的眼睛好好看看的。这三大宗教对我们中国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信儒之人大体以自我为中心,和自己的认为一样顺从自己的心意就接受,反之就非打即骂更表现在对孩子的方式上,一股高高在上耍权威的个性。你说太阳是绿色的吧。信儒之人接受不了就会一根筋的讽刺你鄙视你取笑你说根本不可能;信佛之人和信儒之人有共同点但态度有所改变,比如你可以说太阳是绿色的,但做到才是最重要的。他看重做,一个高高在上的监督者;信道之人就以和气为贵。他相信世界上什么事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比如任何科学的发明:汽车飞机……敢想都有可能比如人类登上了月球。他相信孩子向上的本性和对孩子默默支持,默默提供帮助。
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同生物进化论一样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儒教,佛教,道教各自都是阴阳合一的整体。不过各自的高度是截然不同的。这三教正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如来对众言回:“我现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亲生,只因糊口,性拙情流.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赠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诸菩萨闻言,合掌皈依,向佛前问曰:“如来有哪三藏真经7”如来回:“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要旨,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当有观音菩萨,行近莲台.礼佛三匝,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
佛教思想看似非常丰富。那佛教思想到底有哪些内容呢?儒教思想从论语当中可以大概了解到。那佛教思想呢?我们一起接着去认识佛教思想的具体内容吧。
一个人要做到言行一致着实不易。那么我们也来看看如来菩萨有没有拖鞋拍自己的巴掌的自相矛盾。
记住如来说的这些话。以后会有定论。
菩萨请旨找取经人。

如来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菩萨道;“弟子此去东土,有甚言语吩咐?”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即命阿傩、迦叶,取出“锦澜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菩萨言回;“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枚,不遭毒害。”
要别人来取经有这些好处,实在是吸引人的。但是真的可以得到这些吗?道教思想可以给出答案,很现实的答案。
这菩萨皈依拜领,如来又取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带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由此可见如来也擅长用强硬的方式,用箍来进行管束,把别人这样拉进佛门。而这个箍到底是什么呢?箍为什么就起作用呢?后面会揭晓答案。箍的存在是非常现实的。而且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种种箍。只不过感觉不一样。
菩萨来到流沙河,遇见卷帘大将与之一番打斗之后,卷帘大将
,告道:“菩萨,恕我之罪,待我诉告。我不是妖邪,我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蟋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没奈何,饥寒难忍,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不期今日无知,冲撞了大慈菩萨。”菩萨道:“你在天有罪,既贬下来,今又这等伤生,正所谓罪上加罪。我今领了佛旨.上东上寻取经人。你何不入我门来,皈依善果,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经?我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心下如何?”
玉皇大帝就因为他失手打碎了玻璃盏就这样惩罚他。由此可看出玉皇大帝是多么的自我多么的唯我独尊。卷帘大将又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委屈和对玉帝是多么的反感。菩萨正好收留他可看出佛教思想比儒教思想的境界高出很多。这表现在包容方面:比如玉皇大帝希望孙悟空死而佛教不是的,反之佛教还希望孙悟空入他的门,不过要入佛门而后修行正果给好处;玉皇大帝心胸狭隘因为这点小事就这样小题大做的惩罚卷帘大将连改正的机会都不给而佛教却要帮助他拉拢他进佛门,当然前提是入佛门修成正果将功补过给好处;卷帘大将知道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能有机会入佛门当然更求之不得。如此看来,在心胸方面,佛教的心胸确实高过儒教的心胸。
之后菩萨又拉进了猪八戒,还救了小白龙。他们犯的错都是因为玉皇大帝那样的性格。佛教使用的同样的招:入佛门修成正果给好处。当然也说弃恶从善不伤生。猪八戒和沙和尚下界都是靠吃人为生的。这个吃人是什么意思呢?选择做人就是选择向善。吃人当然就指选择做妖怪,畜生而吃掉了向善之心。
现在的社会成人教育是非常缺失的。选择成人就是选择向善。人是万物之灵。是人就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把探索内心篇放在第一位使自己真正成人。这就是选择向善。不去选择就只有把自己的善心给吃掉了而成不了人。最后也别说什么豁达的心境,什么能容人了。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肯定的。大道无亲常与善人也是肯定的。悟空因为用强硬方式去对抗结果也犯了错。正是因为好人付出的就要更多。人间是座炼狱,好人如果想要百炼成钢那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的。
一切看似都是菩萨一手安排的。她说是就是吧。如果说不是也可以不是。为什么这么说呢?当然都有各自的道理。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