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拒绝烂俗写作的11条法则
[ 复制链接 ]
青芒的梦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65
回帖
173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6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6 积分
积分
344
主页
发表于:2023-7-29 09:29:47
5010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一流的作家们都怎样对待自己的文字?
海明威把《永别了,武器》的结尾改了39次,只为了找到准确的词。
村上春树一般花六个月写完小说的第一稿,再花七八个月进行修改。
雷蒙德·卡佛的小说初稿如果有40页,当他修改完后通常只剩下20页。
福楼拜告诉莫泊桑:你所表达的,只有一个词是最贴切的,不可能有第二个,一定要找到它。
这是一流的写作者对待文字的态度,偏执,强硬,像数学一样精密,在不断的自我推翻中练就上乘的手艺与直觉。
清醒的写作者们都明白,灵感的闪现听上去浪漫,但将它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则需要浩大的工程。对写作而言,扎实的文字功力更是和灵感、洞察同样重要。
如果你的写作经常被评价为“含糊”、“抓不住重点”、“俗”,那么对你而言,比起“怎样让写作变得更棒”,你首先需要确保写作没有硬伤。
1、拒绝含混,写作要有透明的体质
文字本质上是一种传递信息的介质,表意清晰是对它的基本要求。优秀的写作必须把信息排列整洁后再呈现给读者,而不是用文字制造一座使他们困惑的迷宫。
一篇充斥着抽象词汇(形容词、副词)的写作是不及格的,这样的词汇很难让读者轻松理解到背后的核心信息。
有一个技巧可以让你的写作表意更清晰:当你描述一件事物或者某种情绪时,要尽可能让你的文字“多走一步”,也就是说,在你自认为已足够清晰的写作后面,试着用更具象的词汇再“翻译”一遍。
比如,如果让你去描写一款汽车车厢“空间利用率高”这一特点,你会怎么撰写这段写作?
A写作
第一眼看上去奥斯汀比其他美国家用车小,但当你打开车门进去后,你会惊讶的发现车厢如此宽大舒适。
B写作
第一眼看上去奥斯汀比其他美国家用车小,但当你打开车门进去后,你会惊讶的发现车厢如此宽大舒适。里面没有多余的空间,每一英寸都可以利用。
C写作
第一眼看上去奥斯汀比其他美国家用车小,但当你打开车门进去后,你会惊讶的发现车厢如此宽大舒适。里面没有多余的空间,每一英寸都可以利用,大得足以让4个身高6英尺的人舒服的坐在里面。
大部分写作在描写车内空间“宽大舒适”这一特点时,最可能会写出的文字就止步于A写作了,读者能读出“宽大”这一概念,却不知道到底有多宽敞。稍好一些的,会止步于B写作之前,让读者知道“宽大”来源于“每一寸空间都不被浪费”。
然而一流的写作会想方设法让文字信息足够明晰。比起A写作和B写作,C写作显然更胜一筹,这是奥美创始人大卫·奥格威为奥斯汀汽车撰写的写作。宽敞到可以坐下4个身高6英尺(约1.82米)的大个子,一个具象的“参照物”,让“宽大”这个抽象概念一下子明晰起来。
如果想表达劳斯莱斯座位垫面的奢华阔气,应该怎么写?这是大卫·奥格威的写作:
座位垫面是由八头英国牛皮所制——足够制作128双软皮鞋。
每一个词汇都具象,耗费“八头英国牛皮”、“128双皮鞋”用量的皮料,才足以制作成莱斯莱斯的座位垫面。写作写到这个地步,才可以真正称之为不含糊。
2、拒绝啰嗦,心中装一把“剪刀”
这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宝洁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数字媒体平均观看语句的时间仅有1.7秒,几乎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只有20%被观看超过2秒。
2秒钟的时间,普通人只能读完6-10个字。讲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意识到“简洁”对写作的重要性了。
如果你想要写作被人记住并被人传播,那就必须顺应人类天生的懒惰倾向,给他们尽可能短、尽可能简单的文字。
这种短和简单是相对意义上而非绝对意义上的。在写作时,你最好在心里装上一把“剪刀”,在写作过程中对文字进行进行裁剪,摒弃冗杂无用的部分。
在初稿完成之后,不要留情,请遵循对你的文字进行大刀阔斧的裁剪:300字的写作所蕴含的信息量,试着用100个字将它表达出来,2000字的稿件,在确保信息不丢失的情况下,试着将它裁剪到1000字。
这也就是一些转发量比较大的微博,它的文字往往就是100个字以内,还有三分之一的字符空间没有使用,因为那几十个字就已经囊括了140个字想要说的话了。
3、拒绝混乱,用逻辑串联每个句子
我们很容易听到这样的抱怨:我脑子里已经想清楚了,但不知道如何清楚地写出来。
这样的抱怨只是一个托辞,如果一个人的思维真正清晰,那么他笔下的文字一定是清晰流畅的。文字的逻辑与文采是两码事。你的文字是你思维的一面镜子,如果你写出来的文字混乱不明、缺乏逻辑,那只能说明你脑中还是一团浆糊。
缺乏逻辑是写作的一大硬伤,它会让写作的说服力大打折扣。有素养的写作者写下每一个句子时,都会考虑它和前一个句子、后一个句子之间分别应该存在怎样的逻辑联系,并会让它们像齿轮一样紧密咬合在一起。
比如在写作中使用“金字塔原理”可以帮助写作者创作出更有逻辑性的文字:在行文中先抛出核心信息(位于金字塔顶端),随后用几个论点支撑核心观点,(如有需要)每个论点下面再用几个论据进行阐释,让信息形成一个脉络清晰的金字塔形状。
4、别偷懒,别耍廉价的花招
如果想试探一个写作的水平,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如果剔除掉文章中的网络热词和段子之后就一无所剩,如果离开网络流行词和“谐音”之外就无从下手,那这个人和优秀写作中间一定还隔着1000个普通写作。
频繁地在写作中使用网络流行词或段子,本质上是一种偷懒和不自信的表现,并且会让你的文字透露出一种速食感和廉价感。
不信你去看看,就连公认的将社交媒体玩得很溜的写作中,都很少出现网络流行词汇,而是通过写作悉心经营出某种属于自己的“腔调”。
除了网络流行词,在写作中频繁使用“谐音”也堪称一大硬伤。虽然“谐音”看上去似乎有某种机巧,但没有读者会被“皮肤今夜不加斑”,“我型,我速”这样的写作所打动,它顶多算是一种廉价的花招。
5、文字的节奏感
不少人在提及写作时,会用到“语感”这个词。听上去有些玄学的意味,但语感好的写作,往往可读性更强,并且更容易被人记住。
语感产生的根源,在于语言本身具有节奏和韵律。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把那些节奏和韵律都无可挑剔的文字叫做“诗”,而具有这样特点的文字通常更适合被唱出来,所以我们又把它们叫做“诗歌”。
在写作的范畴里,富有节奏感的写作会让读者更乐意读下去。我们要让写作像刺刀一样短促尖利,一针见血,而不是像一条被抽掉脊柱的鱼那样黏糊糊软趴趴,令人生厌。
作家阿城的文章多有精悍的短句,笔力筋道。他曾提到一个让文字富有节奏感的诀窍,那就是巧妙地利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在我的文字里是节奏的作用,而不是语法的作用,当我把“他站起来走过去说”改成“他站起来,走过去,说”,节奏就出现了。
中国语言是以四分之四拍为基本,所以我们的成语都是四字言。若我把四个字、四个字拆解成三个字,一个字,接着又是四个字,文字本身,而非内容本身,就有意义和美感了,或说才刺激了我们的美感。
将句子放大到文章,同样如此。一篇充满长句的文章会让人读来吃力,而当长短句相间并且短句居多时,文章就容易呈现出节奏感。
萧红在《呼兰河传》的开篇写道: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用短促利落的句子,一下勾勒出北地的凛冽。
阿城在《树王》中描写了一个因一棵大树被砍倒而郁郁寡欢终结生命的男子“肖疙瘩”,小说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肖疙瘩的骨殖仍埋在原来的葬处。这地方渐渐就长出一片草,生白花。有懂得的人说:这草是药,极是医得刀伤。大家在山上干活时,常常歇下来望,便能看到那棵巨大的树桩,有如人跌破后留下的疤;也能看到那片白花,有如肢体被砍伤,露出白白的骨。
长短相间,长句不臃肿,短句利落,就是这样的文字,读起来节奏盎然又意味深长。
6、拒绝滞重,文字要轻盈且有力
有的写作有种魔力,它们会让人感觉作者写得毫不费力,但读者读起来字字铿锵,举重若轻。不过更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情况是,作者写得费劲,读者读着也费劲。
为什么有的写作可读性差,呈现出生涩、滞重的风格?这与写作的信息密度、词汇的意象乃至字形等细节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我们已经明白“简炼”对写作的重要性,在承载相同信息量的情况下,我们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去完成。可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文字的信息密度过高,反而会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
写作的信息浓度与写作的易读性之间的关系呈现一种抛物线的形状。当写作的信息密度达到一个阈值之前,其可读性与信息密度呈正比,也就是说,在这个区间的写作越精炼,可读性就越强;但当写作的信息密度超过一个阈值之后,它的可读性就和信息密度成反比了,写作从精炼变成了艰涩,可读性也变得很弱,比如文言文。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写作的简洁度,也要关注其信息密度。我们可以通过将长句进行拆分,或者在句子与句子中间加入信息含量较小的文字来进行稀释。就像阿城所说:“好文章不必好句子连着好句子一路下去,要有傻句子笨句子似乎不通的句子,之后而来的好句子才似乎不费力气就好得不得了。”
除了信息密度,你对词汇的选择也影响着写作的可读性。一些意象沉重、意义抽象的词汇,会让文字的风格显得滞重,甚至是笔画繁复的文字,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相反,一些意象清新意义具象、笔画简单的文字,则会让写作看起来轻盈易读。
你的对词汇的选择和组合方式,决定着写作的质感。我们可以试着比较一下如下两段写作:
A写作
她400岁正值妙龄。
三年前,在智利,星河湾挑中了她,很多必要的工作就在那时开始了。
两年前,所有启程准备终于完成,她乘船来到上海,她的体重和随身土壤,足足有27吨。
在上海,她生活了整整一年,这是她适应中国的必要程序,2004年12月,一个飘雪的夜晚,27吨的她,正式定居北京。一棵400岁,胸径一迷,高六米的耐寒智利密棕,就这样来到了北京星河湾。另一棵,也是。
B写作
叠墅在汲取国际建筑大师赖特的造墅精髓基础上,大尺度运用石材,令美式庄园的气象在当代墅居文明中传承。轩敞的空间尽显北美建筑的恢弘大气,辅以充满手工感的面砖,凹凸有致的外墙,弥散与生俱来的大宅气象。超高的绿化率,仅花草树木就糜费数千万之巨,五重垂直景观高低辉映,构成纯美的生态花园。
对比以上两组写作,B写作充斥着长句、字形复杂、意义抽象的形容词,文字呈现滞重感,读完后几乎不存在记忆度。而A写作的用词和句式都较为简单,文字呈现出轻盈的质感,可读性强。用简单的文字勾勒出故事感,不用天花乱坠的形容词也能感受到星河湾造物的高端。
7、比喻是文字的调味剂
为什么有的写作读上去乏味、拘谨,有的却有趣、性感?
除了节奏感和适中的文字密度,我们还需要使用一些修辞的技巧,将写作修饰得更有嚼头,让读者在回味的过程中加深记对文字信息的记忆度。
当你觉得某些情绪或者事物不那么容易向读者传递时,“比喻”这一修辞往往能给你和读者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比如你要呼吁大家花一点时间陪伴老人时,你该如何描写“孤独”这种情绪,以引起大家队老人的关注?
“孤独跟关节炎一样痛。”这是印度知名写作人FreddyBirdy的交出的答卷。他将孤独比喻为一种病痛——关节炎,这则比喻不是信手写出的,它的精髓在于洞察到了孤独和关节炎之间的共同点,比如,它们都在老年人这一群体普遍存在,比如,它们都是“慢性病”,不会要人命,但会带来长久的、难以根除的折磨。
这就是精彩的比喻,文艺但不矫揉,不是为了炫技,而是承载着精巧的洞察。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比喻是天才的标志”,足见对善用比喻者的崇拜。一则聪明的比喻可以降低读者对新鲜事物、抽象情绪的理解成本,把接收信息的过程变得更轻松有趣。
对于写作而言,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技巧的关键就在于,必须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联,使之合理并回味无穷。
就像“服装就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政治就是一种高明的服装”,其核心洞察就是:服装能给人带来力量。它能赋予服装主人征服他人的权力,让他人主动臣服裙下,而这种手段显然比政治更加高明。
“世界上有一种专门拆散亲子关系的怪物,叫做长大”,这句写作中比喻的洞察在于,看到了“长大”让孩子与父母之间不再亲密无间,逐渐疏离,就像一只专门拆散亲子关系的怪物。
只有精准的比喻,才能准确传递你原本想要传递的信息。比喻需要洞察力、想象力,但又不能任由想象信马由缰,不然你很可能会写出下面这样的句子:
她的头发在雨中闪烁,就像打喷嚏之后的鼻毛。
他们的爱情如此炙热灼人,就像尿路感染一样强烈。
她如此依赖他,仿佛她是大肠杆菌菌群,而他是一块温室下的加拿大牛肉一般。
这类缺乏美感的比喻,博人一笑尚可,放到较为严肃的商业环境中则显得不合时宜。
除了写作大师,许多作家更是精彩比喻的制造机,可供模仿,比如: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钱钟书《围城》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海明威
在充满香气的凉爽的卧室里,女人们躲避阳光就像躲避瘟疫那样。——马尔克斯
南方的天空成了豹子牙床似的粉红色。——博尔赫斯
学习比喻修辞没有捷径,只有多看多学多练习,并且最重要的是,你应该拥有一种洁癖,它驱使你想方设法让文字变得更美更有趣,而不是满足于搬运与堆砌。
写作并非一件只争朝夕的事,而是需要长久的积累与练习,就像陆游所说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写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养成一些特定的习惯,帮助我们在真正落笔时可以更加如鱼得水。
8、用观察力提升写作“颗粒度”
有的写作,读起来就像一个1000度近视的人看到的世界,模糊而扁平,而另一些写作所呈现的世界则清晰立体、充满细节。
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表达能力太弱,无法将所见、所思清晰地用文字还原,二是观察能力太弱,世界在他眼中原本就是混沌的。大多数情况下,第二个原因往往是根源所在。
一个优秀的写作,一定像一台行走的记录仪、显微镜那样,能对周围的人、事、场景、情绪进行颗粒度极细的观察与感知。
同样是对观察力要求很高的职业,画家需要通过千万幅速写来磨练观察力,文字写作者也需要通过反复的写作练习来提升写作的“颗粒度”。
同样是《呼兰河传》中的一个段落,萧红对院子里的植物们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精确到纤毫的那种细致:
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棂,到处的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对黄瓜秧上的丝都能有如此细致的描写,背后是惊人的观察力,就像萧红的眼睛自带微距镜头那样。
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这样描写乌尔比诺医生的午休:
他几乎总是在家中吃午饭,饭后一边坐在院里花坛上打十分钟的盹,一边在梦中听女佣们在枝繁叶茂的芒果树下唱歌,听街上的叫卖声,听港湾里柴油机和马达的轰鸣声。炎热的下午那种响声在周遭回荡着,就像被判刑的天使在受难一样。
女佣的歌声、街上的叫卖声、柴油机和马达的轰鸣声,除了视觉,优秀的写作者对声音也同样敏感。
在日常写作之外,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看到某个场景、事物时,试着在心里默默用文字将它描述一番,长此以往,当你写写作时,会少很多“不知道如何下笔”的时刻。
9、储备词汇量,从鱼缸到海洋
很多人在写作时都会碰到这样的窘境:面对空白的Word,却怎么也敲不出一行像样的句子,或者写作进行到某个地方时,忽然卡主,很难再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接下去。
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你的词汇储备量不够了。词汇量是许多写作在工作或训练时容易忽视的一个因素,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对母语的词汇已经有足够的掌控力,但结果往往相反。
写作需要有意识地去拓展自己的词汇量,这里的词汇量并非指你需要储存多么生僻或华丽的词语,而是当你想要表达某种情绪、描述某个产品时,能恰如其分使用的词。
村上春树曾经透露,他的脑中有一个“大型档案柜”,里面储存了各式各样的信息,当他写作时,可以随意提取,十分轻松:
我的脑袋里配备着这样的大型档案柜。一个个抽屉中塞满了形形色色作为信息的记忆。既有大抽屉,也有小抽屉,其中还有内设暗斗的抽屉。我一边写,一边根据需要拉开相应的抽屉,取出里面的素材,用作故事的一部分。
在写作的日常生活、阅读与交流中,如果碰到有趣的表达或新鲜的词,不妨将它们记录下来,不断扔进你的“档案柜”中。
当你的词汇储备量从“鱼缸”变成“海洋”时,它所能孕育的就不只是小鱼小虾,而是令人惊艳的巨鲸了。
10、多交流,多读资讯,多看数据
写作者最爱的一个错误,就是过分地依赖直觉、灵感与个人经验,然而写作原本同样需要理性与逻辑。除了前文提及的文字技巧、训练方法外,如何才能写出打动读者、形成转化的写作,是更多写作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当互联网每秒产生着数以万计的信息时,小黑屋里的脑暴就不那么奏效了。写作不应该以自己的直觉、经验或者身边的个案作为洞察的依据,而是应该锻炼形成科学、开放的思维。
走出小黑屋和办公室,与目标读者聊聊天,与多几个人聊聊天,甚至可以将他们拉入你的专属微信群,写出写作后,扔进去,问问是否能打动他们。
养成良好的资讯阅读习惯,每天保持一定的信息摄入量,无论是行业的还是专业的信息,“有输入才能有输出”,多摄入信息,你的眼界也会随之开阔。
各种数据、报告也应是你信息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让你对市场、人群有一个宏观认知。
11、写作创作是一场长跑
写作创作就像一场长跑,大多数时候,它让你疲惫、让你情绪不稳定,这个过程中,你唯一需要战胜的人就是你自己。
不依赖于灵感、状态,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写出像样的文字,是写作需要培养的职业素养。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里写道:“只有天才而没有手艺,就像只有燃料而没有引擎一样。它能像野火一样爆裂燃烧,但结果却是徒劳无功。”而情绪稳定、精力充沛和精湛的手艺同样重要,对写作更是如此。
唯有如此,你才能充满压力、甚至机械化的工作中,不断产出优质的写作,赢得这场写作写作的“长跑”。
结语
许多人下意识地认为写作是个低门槛的工种,很少探讨它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然而诸多硬伤的存在,会让你的作品功亏一篑,瞬间掉落到及格线以下。你需要有意识地避开写作中的禁忌,让你的文字与低级错误绝缘。
你本就是天才,干嘛不信?
1
前几天,收拾友人的笔记,看到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那些仗着一点聪明和天份就看不起勤奋者的,都是笨蛋。因为能够拥有执着和坚持品质的人,本就是天才。
我突然感觉被点悟了什么。
“你坚持过最长时间的一件事是什么?”我问自己。
我原本以为这是一个送分题,但实际上,我在记忆里翻来覆去搜索了很久,发现,坚持这种行为,在我这里是基本无解的。
我将从小到大的所有事件一一梳理过后,震惊又惭愧地看到,除了被动地执行着的一些事件,例如吃饭睡觉、上学读书、工作赚钱,在被我列在主动自发的行为清单里的,坚持这个元素的存在感微乎其微。
我知道,这可能与我在爱好上的小聪明脱不开关系。例如,我天性爱水,读幼儿园的时候用了两天就学会了蛙泳,其他小朋友还在岸边跟着教练学习换气,我已经可以在水里翻跟斗了。又例如,我高中那会儿酷爱小说,高二那年试着给
杂志
投稿
,没想到顺利从读者变成了作者。诸如此类。
所以,我从小就信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全神贯注去做一件事,似乎在短时间里,都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是,从今天回首过往的二十余年,我猛然发觉,所有的小成就都仅限于昙花一现,在我生命里留下的都是旧勋章。这太可怕了。
2
有一句俗语从小听到大,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
其实,世界上多的是像我这样有点小聪明的人。所以,人生的前一段总是看起来只要认真努力一把,就会往上走。但是,这种向上的路,什么时候会出现平台期呢?一定是等到你把时间条加载到一定长度的时候。
你突然发现,小时候学游泳的时候,那个全班最晚学会换气的同伴,长大后从市游泳队选进了省队;你突然发现,当年我在杂志上发表小说的时候,羡慕得不要不要的那个同学,现在准备
出版
第二本书了。
时光对我们的能力动了什么手脚吗?
不,它什么都没做。只不过,当我放弃游泳训练或放弃写作小说的时候,那些最终取得长久成就的人,选择了长久地坚持下去。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自以为是的时候遇到一个懂得刺激你向前的指路人,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时光荏苒后蓦然回首,才发现,那些本应照亮生命的荣耀,如今灯火阑珊不知处。
3
我见过很多像我一样有好天赋却半途而废的家伙,也认识很多因为坚持而最终取得巨大成就的优秀者。
我有个男生朋友,初一的时候,他告诉我,他的梦想是想当演员。
当时,他长得不算出挑高大,而且普通话还不标准。我以为他的演员梦,和其他所有青春期小孩的明星梦一样,是无知的遐想。我没想到他真的能坚持下去。
他的父亲是美术老师,因此高考的时候,尽管他表示过自己不喜欢美术,但父亲不允许他报表演系,只同意他走美术艺考的路子。我希望他去和父亲争取一下,表达自己的兴趣,但是最终没有成功。所以,当他拿起画笔走进画室的时候,我以为他已经被现实打败了。
这个家伙最终按着爸妈的心愿考到上海读美术系了,但是,和所有励志的人生故事一样,就在所有人以为故事告一段落的时候,他突然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图,那是一本某戏剧学院的学生证,上面是他的照片。
这家伙,神不知鬼不觉,居然考了戏剧学院的插班生。
后来的故事越发开挂。从此,他同时读着两所大学的两种专业。毕业的时候,已经是一部长纪录片的总导演。之后,他去美国继续学习电影,在好莱坞发展了。
谁的朋友圈里,没有这样的人生赢家呢?只是我们往往只看到了他们耀眼的时候,没看过他们艰难发热的燃烧岁月。
4
后来,我感悟到,很多时候,生命和流星一样,要一直在宇宙里穿梭,在黑暗和寂寞中燃烧自己很长很长的时间,最终才能在地上的人们眼里,变成可以许愿的流光。
很少有人生来已经是持续发热的恒星,可以几乎亘古被世间仰望。多数人是用一生飞梭的陨石。我们在流星划过天际的那道长长的尾巴里,难得能窥见,一颗星星想发光,它燃烧过的光年要有多长。
有的时候,拿现有的年岁去丈量付出的多少是错误的。也许你现在二十来岁,坚持一件事五年,已经觉得耗费很久,但是如果以人的一生计算,其实我们需要更长时间的修炼,才能让这件事在人生最后的统计里占有足够的分量。
真正的天才的标志,是不浮躁不骄傲,沉稳坚持下去的执行力啊。
我好好地反思了一下自己,在平台期里,究竟是专业天赋,还是执着天赋在阻碍我前进。
现在,你大可以也问自己一次,有哪些事,你真的做到了长久地坚持下去?
#拒绝
#写作
#法则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俞慕:写作是我一辈子坚持要做的事
0
3195
写手发布
2024-05-25
交易招聘
招聘各类写作人员,硕博经验者优先,会实证分析者优先
0
2532
超级大学霸
2024-05-29
交易招聘
诚聘兼职写作老师,全职写手,硕士,博士,优先!长期有效!
0
2476
akhr
2024-05-31
写作交流
近期拆书心得,以及一些写作技巧总结
0
1799
nana831025
2024-06-12
写作交流
写作干货:终于有人把言情小说的爽点说清楚了
0
2239
heneica
2024-06-23
写作交流
写作素材:暗恋的10种表现,言情小说必备
0
1693
玲儿1234
2024-06-26
交易招聘
不限专业,本、硕写作老师,可长期合作+q397377934
0
2259
林皇
2024-07-01
交易招聘
不限专业,本、硕写作老师,可长期合作+q397377934
0
2302
林皇
2024-07-01
休闲分享
想要快速通过写作变现的看过来
1
1848
弄墨
2024-07-06
写作交流
适合新人的小说大纲写作思路
0
1773
iiMessi
2024-07-0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楚乔传》作者发文道歉 承认抄袭《斛珠夫人》
“清宫热”降温,宋朝宇宙要火!
年轻人,没事别想不开去做公众号运营
一本小说半年销售2.4亿,是我思想落后了,还是人民币不值钱了?
《大明风华》首播遭历史博主吐槽朱元璋画像疑用民间伪像
美国畅销书作家,《肖申克的救赎》作者斯蒂芬金给小白的写作秘籍
网文菌教你写小说之选择网站
书荒粮草,高质量网络小说推荐:创意为王,拒绝套路
历代网文大神大事记,顺便推文
听医生张文宏和前医生余华一起聊聊“作家是不是好人”?
话题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4
诚求小红书种草文案
5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6
诚聘 各科硕博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