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每日签到
好友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点灯:短篇悬疑小说如何“低开高走”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4-3-15 12:03:22
3060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网络文学蓬勃、鲜活地在这个时代生长着,以它的无限想象,以它的烂漫可爱,以它的现实沉思,给予这个国家数以亿计的读者以各种形式的能量与元气,创造新的奇迹与可能。
网络文学旺盛生发,始于写作初心,成于时代机遇,更离不开所有写作者一点一滴的耕耘。无论是知天命的阅历还是Z时代的新浪潮,他们眼睛里闪烁着同样的光芒,他们对于写作的每一点思考,都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中国作家网通过推出“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专题,与众多读者一起重温网络文学名家们的写作初心,分享他们的文学理念与创作细节。我们相信,多元与精彩,都将会在这里呈现。
(栏目主持:虞婧)
点灯,1999年生。知乎盐言故事签约作家。擅长短篇悬疑小说创作,代表作《最后的真相》《活在真空里》《兄友弟恭:沉没的人生》《逼上梁山》《黑楼往事》(“黑楼系列”)《推理:从户型图开始》《私了》等,在知乎获得上亿阅读量,三部作品位列知乎悬疑榜单前十。“黑楼系列”小说
出版
已签约,《活在真空里》《兄友弟恭》《逼上梁山》《黑楼往事》影视改编权已售出。
点灯:短篇悬疑小说如何“低开高走”
我家边上是批发市场,很早以前市场口有几个拉板车的车夫,收费很便宜,二十几块钱就愿意拉一车的货走几公里,还包卸货。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都开上面包车,那些拉板车的车夫就一个个消失了,到最后只剩下一个老人每天仍然出现在市场口。他的鞋子很破,衣服很脏,每天就坐在板车上等客,多数时间是没人找他的,可他就那样等着。
我就会想,他的人生是怎样的?他经历过什么?如果故事围绕他展开,会是什么样的题材?大约不会是言情、科幻、玄幻,在这些题材中,老车夫并不吸引人。但如果是悬疑小说,故事一下就有了味道。老车夫身上充满了谜题,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个悬念。
他不仅贴近我们的生活,也更容易和社会命题构建在一起,越日常越普通的故事,反而越容易被共情,越容易将自己放在故事中思考。我选择创作悬疑小说,也是这个原因,我想要在普通人的故事中去剖析人性、体味人生,陪着读者一起心痛、唏嘘,继而又充满希望。
当看到读者们在《兄友弟恭》的评论区诉说着自己的经历,把自己放在角色的立场思考时,我想这篇小说就有了意义。无论是“社会派”还是“现实向”悬疑小说的说法,这是我认为的悬疑小说最重要的社会价值。
我为什么选择短篇
选择小说篇幅与个人的阅读、创作习惯有关,并不绝对。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现实向”悬疑小说是留白的艺术,只需要向读者透露与剧情相关最基础的信息即可,适当减少刻画反而能增加悬疑的味道。只是控制字数和长篇
网文
需要靠字数来“保底”的市场规则有所冲突。
此外,“现实向”小说的时代背景就是当下,本身就具备强大的代入感,许多事物不需要细致描写,读者自己就会填补。如果小说中的描写越详细,掺杂的人物关系越多,就越有可能朝着刑侦探案方向跑偏。并不是说刑侦探案没有现实性,只是在刑侦探案里,普通人更多充当证人或凶手的角色,大多数人没当过警察,从视角方面就不好代入,老百姓大部分充当配合调查的角色,参与感相对较弱。而我个人的经历和兴趣,更喜欢让普通人成为故事的主角。这是我选择短篇的原因之一。
恰好那年我了解到了知乎社区的短篇小说,篇幅要求是八千到两万字左右,符合我的创作理念,于是就开始了在知乎的创作。
小说创作很难耐住寂寞,对多数人而言,创作是一条极容易半途而废的事。尽管我们都劝后来人“完成比完美重要”,但年年有人说,年年有人听,年年有人听完做不到。很多长篇创作者总是在不断地换“马甲”,开新坑,最后不光没有走到目的地,也没收获沿途的风景。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因为长篇动辄百万字,创作周期长,极少有作者能耐住性子。但是短篇不同,篇幅上满打满算就一两万字,再多也超不过十万字,写完一部短篇的难度远没有写完一部长篇大,对手速快的作者来说,一天就够了。这意味着完成作品的难度小了、时间少了,所以我们就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让作品完美上。很建议耐不住性子的长篇创作者来尝试一下短篇,完成作品的同时也能更快地和读者互动,去了解读者需要什么。
“高开低走”?不如“低开高走”
知乎平台的小说大多对开头的要求很高,作者需要在短短几句话里就吸引住读者。这是必要的,但只有这一点远远不够。很多悬疑小说都出现了“高开低走”的问题。一些作者会在小说开篇抛一个重磅炸弹,比如开篇第一句就是“我把他锁骨拆下来做成项链”之类的高能语言,尽管能迅速吸引读者的眼球,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读者的心理预期,这是一把双刃剑。
读者在阅读作品前大多会有一个心理预期,初读作品时心理预期是80分,但读完整篇作品发现只值70分时,读者是会失望的;但如果初读时是70分,读完后发现作品值80分,他就会觉得有所收获。在开篇写高能情节,给了读者强大的感官刺激,直接拔高了读者对作品的心理预期,使得读者的阅读目标从“看作品”变成了“找刺激”,这种“高开低走”的模式,是在透支读者对小说的认可。
所以我的创作更愿意使用“低开高走”的模式,我使用的开篇导语并不以刺激读者为目标,而是更多用金句或阐述某种事实来吸引读者,使读者不会产生过高的期待,同时又愿意继续阅读。比如《兄友弟恭》的导语:“派出所的户籍指纹系统是2011年启用的,2011年以前没有指纹库。”当初使用这句导语一方面是确信大部分读者不知道这个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借用了“派出所”和“指纹库”向读者抛悬念。
这样写导语,需要作者耐住性子,我个人追求细水长流,信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也算是知乎写文比较慢的作者。尽管头几天没有数据,隔了十天半个月,作品才被读者传播起来,但最终的效果还是不错的,那说明我的想法和做法应该没有大问题。
“低开高走”的重点是“高”
更短的篇幅,更快的完结速度,并不意味着粗糙和省力。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写好短篇小说都非常考验人的功底。“低开高走”的重点是“高”。
我的“黑楼系列”一共有五部短篇和一个番外,加在一起总共十一万字,前前后后创作了两年,但是期间修改用的废稿有两百多篇,字数加在一起远超百万字。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废稿呢?时间都去哪儿了?
(读者画的《活在真空里》同人漫画)
在每一篇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我都会在小说架构、职业细节、社会制度、年代变化、人物习惯等多个方面进行精修。小说架构方面,比如,我用《活在真空里》里向读者呈现了一个看似结束的案件,然后又用《兄友弟恭》《逼上梁山》告诉读者案件背后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和真相,最后用《黑楼往事》来为故事画上句号,整个系列形成一个让人恍然大悟的关联和互动。
细节方面,其中包括时代产物的运用,量刑的标准,国家政策的变化,行业内部的某些现象,都是在作品后期逐一增添的。为的就是让读者更好地代入到剧情中,让他们眼前有个活生生的角色。《最后的真相》里有这么一段文字,描写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
可能是那些风言风语让其中一名室友联想到了什么,他支支吾吾了好半天,像是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才张口跟我们说:
「我跟你们说,在你俩去找宿管的时候,闷葫芦的电话响过。」
我一听,忙问:
「电话响过?谁打的?」
那室友摇头,只是说:
「手机在口袋里,我没敢去掏,但是他裤子透光,我看到来电的人是两个字的。」
我听完捏住下巴。
忽然意识到,也许和闷葫芦联系的那个人,不是通过 QQ 或者微信,而是电话联系。
既然是电话联系,想调查就必须用到他的手机。
可是他的手机已经格式化了,哪有可能查到什么呢?
乍看之下似乎只是一段增加信息的对话,但其中却包含着“80后”“90后”才了解的信息,在非智能手机时代,手机的内存没那么大,也没有一键换机的功能,手机通讯录内的联系人大多是存在SIM卡里的。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储存功能的提升,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这个细节了。
而本段里,一方面提起了“电话响过”“有两个字的来电显示”,另一方面也提到了“手机已经被格式化了”。将这两个信息结合起来,就能得出SIM卡内还有线索的结论。一些读者没有用过非智能机,相应的也不清楚格式化不会影响SIM卡的这个细节,继而错过了线索。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读者能及时发现这个线索,生活阅历的不同,使得读者在阅读作品中产生了差异,从而带动了阅读的趣味。
再举一个例子,《活在真空里》里的这段文字,是现实的真实写照。
我带着孙华去警局,将我们的猜想告诉了警察。
但当时接待我们的警察说,没有劳动合同,就不能证明张平在这里上班;即便能证明,也只能证明他曾经在这里上班。
按孙华的描述,张平也许和那些工友去新的工地了。
我们的描述全都是猜想,现在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可以证明张平死了,他们最多会去工地了解一下情况,如果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可以证明张平死在工地,那警察也不能勒令工地停工并搜查工地。
经过多次沟通,最终警方给我的结论还是原样。
最多给张平报失联,无法确定他遇害。
我一连去了好几个警局,最后都只得到这个答案。
没有证据,仅凭猜想,就只能被视作失联。
这是一个非常无奈的问题,有证据证明失联人员身陷危险是立案基本条件,绝大多数情况下,报案人是没有证据的,因此报案人和警方的关系就从“立案”变成了“求助”,但早年间我国警力有限,警方有自己的办案重心和流程,同时在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失联是常有的事。因此在主角认为哥哥遇害时,无法立案,也不能介入调查,需要主角举证,而对大多数人而言无法举证,从而在“规则”和“现实”的碰撞下,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社会问题,以此为核心,“黑楼系列”诞生了。
当然我也有疏漏的时候,比如《兄友弟恭》里的这段文字,出现过被读者纠正的错误描写:
晚上,我在房间里背《物权法》,大概十点我哥才回家,一回家就跑到我房间里来。
满身是汗,手里拿了个小灵通。
故事中的时代背景是2005年,但我描写主角在房间背《物权法》。有读者来评论区纠正《物权法》是2007年编修使用的法律,发现错误后,我及时把《物权法》改成了《法理学》。这件事我记了好久,十分后悔犯了这种低级错误,同时也十分感谢读者在这么用心地阅读作品。这种用心也激励着我写出更负责任的好故事。
目前“黑楼系列”的五部作品中,四部都已经预备影视改编了,而且不断有人询问我的下一部作品。尽管下一部作品还没有方向,但可以确定的是,“现实向”短篇悬疑小说是有市场的,尤其在当下,悬疑题材的作品有了越来越多的出路。如果你真的喜欢又有决心,大胆写吧!
(来源丨中国作家网)
#点灯
#短篇
#悬疑
#悬疑小说
#小说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媒体约稿
掌心雷双男主收稿
0
563
hy0762133
2025-04-02
原创文学
小说《诉讼》(摘要)
0
2135
Wo~
2024-07-27
文化新闻
霸总小说火了10年,为什么还在闷声发财?
0
4723
写手发布
2024-07-25
文化新闻
这本小说回答了“什么是网感”——评大山头《低俗!订阅了》
0
4195
写手发布
2024-07-24
媒体约稿
首奖30万元 | 第5届「七猫小说网」现实题材征文大赛
0
2687
写手发布
2024-07-23
媒体约稿
10万元/部 | 首届「爱奇艺小说网」文学锦标赛
0
2048
写手发布
2024-07-23
文化新闻
网文20年十大都市小说排行榜 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20个...
0
2882
据善于思考
2024-07-21
交易招聘
番茄小说招聘国际化网文编辑
0
2444
rong199607
2024-07-19
媒体约稿
首奖15000元 | 「书旗小说网」现言征文
0
1687
写手发布
2024-07-18
媒体约稿
100-300元/篇《天池小小说》征稿
0
1861
Happy☆小冰☆
2024-07-17
回复
TA的其他文章
碎片化时代,我们还具备读厚书的能力吗?
击败《三体》获得星云奖的《湮灭》,到底好在哪里?
"延禧攻略"颠覆宫斗套路 "紫禁城福尔摩斯"一路打怪升级
“网络文学大神”沪上纵论弘扬网络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
古代言情网文往何处去?
最后的掌声送别常宝华
陈墨:谁能超越金庸?这不是个好问题
《显微镜下的大明》豆瓣开分7.8,马伯庸的小说适合改编吗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休闲分享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关于“写手之家”的广告费用事宜
关于“写手之家”的广告费用事宜
关于“写手之家的广告费用”事宜
4
关于“写手之家的广告费用”事宜
5
无题!
6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