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钱锺书与沈从文笔战始末
[ 复制链接 ]
骑着蚂蚁撞墙去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65
回帖
95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2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7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2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7 积分
积分
293
主页
发表于:2024-8-3 10:47:22
文学观点
4782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沈从文与张兆和。
上世纪50年代初期,钱锺书和杨绛初到清华,一起进城看望沈从文、张兆和伉俪,受到款待。这是一趟“融冰之行”,杨先生有过解释:“因为锺书曾作文讽刺沈从文收集假古董,觉得应该修好。”(《听杨绛谈往事》增补版,第250页)至于钱锺书、沈从文的交游,何故会冰封呢?姑且从沈先生的一篇旧作聊起。
1937年3月,沈从文在开明书店《月刊》
杂志
上发表了为纪念结婚三周年而写的小说《主妇》,里面有一段具有自传性质的描写:
一个人都得有点嗜好,一有嗜好,总就容易积久成癖,欲罢不能。收藏铜玉,我无财力,搜集字画,我无眼力,只有这些小东小西,不大费钱,也不是很无意思的事情。
沈从文早年入伍为兵,为“湘西王”陈渠珍整理古器字画,逐渐成为“一个很迷信文物的人”。待到日后,他在人生舞台上华丽蜕变,成为大作家、名老师,彻底摆脱“乡下人”的贫苦境遇后,热衷购藏古董,由此引来钱锺书先生的揶揄。
1938年11月,钱锺书执教西南联大,与沈从文初识于昆明(《听杨绛谈往事》增补版第160页、第172页)。1939年5月28日,钱锺书的《冷屋随笔之四》刊于《今日评论》第1卷第22期(后改题为《说笑》,收入开明书店本《写在人生边上》)。《冷屋随笔之四》“主打”的目标是林语堂,文末捎带提到沈从文:
大凡假充一樁事物,总有两个动机。或出于尊敬,例如俗子尊敬艺术,则收集骨董,附庸风雅。或出利用,例如混蛋有企图,则利用宗教道德,假充正人君子。
“收集骨董”是沈从文的嗜好,“俗子附庸风雅”是钱先生对他隐讽。《冷屋随笔之四》拉开了钱锺书、沈从文两位文坛巨擘的“笔斗”序幕。有位名为许飏的读者,窥见端倪:“钱君在昆明联大教书时,与沈从文上下楼而居,初颇相得,后来弄得不好,至于不欢。沈从文作文一篇《真俗人与假道学》即讽钱。此文收在《昆明冬景》中。”(《钱锺书与杨绛》,重庆《大公报》1946年9月10日)
《钱锺书与杨绛》,重庆《大公报》1946年9月10日。
沈从文的回击《真俗人与假道学》,发表于1939年5月15日《中央日报》“平明”副刊。文章开头直言:
朋友某教授,最近作篇文章那么说:“世有俗子,尊敬艺术,收集骨董,以附庸风雅”,觉得情形幽默,十分可笑。我的意见稍觉不同,倒以为这种人还可爱。
这里提到的“朋友某教授”,显然就是钱锺书。“稍觉不同”只是谦辞,“这种人还可爱”才是沈从文的真话:“至如真俗人,他自己并不以俗为讳,明本分,重本业,虽不曾读万卷书,使得心窍玲珑,却对于美具有一种本能的爱好。”赞完“真俗人”,沈从文笔锋一转,批评“假道学”与“真俗人”性情完全相反:
在都市中随处可以遇见的,是“假道学”。这种人终生努力求“可敬”。这种人的特点是生活空空洞洞,行为装模作样。这特点从戏剧文学观点来欣赏,也自然有他的可爱处。不幸他本人一切行为,一切努力,都重在求人“尊敬”,得人“重视”,一点点可爱处,自己倒首先放弃了。这种人毛病就是读了许多书籍,书籍的分量虽不曾压断脊骨,却毁坏了性情。
钱锺书常常为人指责为爱掉书袋。沈文先说“某教授”,后言读书多,文中对“假道学”的批判,与钱锺书脱不了干系。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两篇作品的发表时间:沈先生读过《冷屋随笔之四》,才写下《真俗人和假道学》,为何驳文反倒先发表呢?
1939年5月12日,沈从文致信六弟沈荃,近日“既得为《大公报》发稿,又得为《今日评论》发稿,忙而少功,甚不经济”。沈从文时为《今日评论》文艺编辑。《冷屋随笔之四》就是沈从文经手在《今日评论》发表的。尽管文多讥讽,沈从文依然选择刊载,只是有感而发,赶写一篇《真俗人和假道学》,早了十几天,先刊于《中央日报》。
《真俗人和假道学》后来收入《昆明冬景》,1939年9月于沪上文化生活
出版
社出版。样书寄至昆明,沈先生重温旧文,有感而发:“本文在《平明》第一期上发表时,熟人多以为被骂,不熟人更多以为被骂。读书人事,大抵如此……然二三子或将文章割裂,不欣赏,只搜索,以为此影射谁,彼影射谁……事虽由乡下人引起,这乡下人有何办法?”(上官碧《时空》,载1939年11月29日《中央日报·平明》,收入《烛虚》;上官碧即沈从文笔名)。文中“乡下人”语义双关,表面讲述乡下人进城遭到城里人忌讳的例子,其实表明自己作品遭到读者猜忌,颇为无奈。“以为被骂的熟人”中,应有钱锺书,他针对这篇驳文,写了《谈教训》。他惯用“佯谬蕴涵真理”的笔法,唱起反调:假道学比真道学更为难能可贵。尤为关键的是,《谈教训》写道:“调情可变恋爱,模仿引到创造,附庸风雅会养成真正的鉴赏,世界上不少真货色是从冒牌起的。所以假道学可以说是真道学的学习时期……假道学生前就上讲堂”(开明书店版《写在人生边上》第46页)。这又不禁让人想起沈从文购藏古董的旧话,以及他在西南联大执教的真事。
尽管“乡下人”叹息没有办法,钱先生依然调侃“乡下人”。不久,钱锺书又故技重施,撰写《魔鬼夜访钱锺书先生》,刊于1940年3月21日《中央日报·平明》,编者还是沈从文(范旭仑《写在〈魔鬼夜访钱锺书先生〉边上》)。文中有一段魔鬼与钱先生的精彩对话:“你若到我的地位,又该骄傲了!我却不然,愈变愈谦逊,时常自谦说:‘我不过是个地下鬼!’就是你们自谦为‘乡下人’的意思……”(开明书店版《写在人生边上》第5页)。沈从文自居“乡下人”,自然清楚文中隐讽。钱锺书撰写小说《灵感》(刊于1945年《新语》前两期),又来一句:“我是你名著《绿宝石屑》里的乡下人。”这里的乡下人无疑又指沈先生。《绿魇》是沈从文的名篇,讲述主人公寻觅神秘绿宝石的故事。乡下人成为沈从文的“标签”,钱先生久未忘怀,又于小说《猫》中写下一段影射文字:
举动斯文的曹世昌……这位温文的书生偏爱在作品里给读者以野蛮的印象,仿佛自己兼有原人的天真和超人的利害。他过去的生涯布满了神秘性。假使他说话可信,那末他什么事都干过。他在本乡落草做过土匪,后来又吃粮当兵,到上海做流氓小弟兄。他曾登台唱戏,在大饭店里充侍者,还有其他富于浪漫性的流浪经验,讲来都能使过惯家庭和学校生活的青年摇头叹气说:“真看不出他!”……他该写本自传,一股脑儿放进去。可是他聪明得很,只东鳞西爪写了些带自传性的小说,也许因为真写起自传来,三十多岁的时期里,安插不下他形形色色的经历……他现在名满天下,总忘不掉小时候没好好进过学校,还觉得那些“正途出身”者不甚瞧得起自己……(《文艺复兴》1946年第1期第73页)
钱锺书看破了沈从文草根出身的自卑心理,又不相信沈从文曲折丰富的传奇履历,故屡屡下笔调侃“乡下人”。1946年诞生的《猫》,成为钱锺书最后一部讽刺沈从文的作品。
数年后,两人都远离文坛。钱锺书、杨绛真诚修好,访谒旧雨;沈从文、张兆和冰释前嫌,款待老友。有趣的是,钱先生的妙论,多年后竟然成真:“真货色是从冒牌起的”,沈从文劫后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工作,撰写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成为“真道学”式的文物专家了。
彭伟
责编 刘小磊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金庸全集》版本初探
《镖人》《诛仙》《雪中悍刀行》,这些动画即将上线
在塔读写作怎么样?
没有写作基础的人,如何开始小说创作?
新手想写网文,有系统性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锻炼笔力和 ...
我想学习写小说,应当从何做起呢?
【征文公告】千梨互动·互动小说征稿活动
如何写一个“战神”式的人物?
有什么好的网络写作平台网站推荐一下吗?
网文写作:7个断章小思路,快速分享!
话题
机器人瓦力:成为作家只有一条路——写!
给短剧设计爽点的人,已经入账百万!
七猫短剧诚邀优质合作方共创精品短剧
4
乐感文化基因与网络小说“爽”之发生
5
吕铮和他的《三叉戟》:一位警察作家的二十年积淀
6
古代有没有近视眼?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