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

发表于:13 小时前 118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1.jpg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2.jpg

——————————————
第六辑:
龙、魔法和剑
2001年的圣诞节,《魔戒1:护戒使者》正式上映。在剧中,老法师甘道夫说了这样一段话:
“每个人遇到难关都会这么想,但是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决定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怎么做。”
对于网文而言,这一年实在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在那一年,现实和梦想发生太多的交集,但是大家彼此错过了。
光芒璀璨如榕树下,即将黯然收场;风华正茂如江南和今何在,已然崭露头角……更多的人则还在等待机会。
而这还不是这一年的全貌,许多人即将在这一年,完成从“网文爱好者”到“网文从业者”的转变,将自身的命运交付给网络文学。
而这种决定,将直接改变许多年后的网文格局。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3.jpg

故事的开始,还是要从《魔戒》说起。
这部电影的上映实在是太火了,对于中国大陆的人来说,让许多人开始意识到,幻想的世界还有着另外一种可能,这种可能很快就进入到了网络文学当中。
一段被后来人称之为“大幻想时代”的岁月,就这样突兀地降临到了当时中国人的文化审美之中。
这一边,JK·罗琳所书写的《哈利·波特》正在一部接着一部,霍格沃茨的魔法世界正伴随着那个有着闪电疤痕的小男孩缓缓降临;
而另一边,就像刚刚说的,由彼得·杰克逊执导的《魔戒》系列电影几乎以一年一部的速度上映着。半兽人和魔法师、精灵和矮人,给了人们太多幻想的空间。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4.jpg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指环王1:护戒使者》海报

科幻还在,武侠还在,黄易的架空写法和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里的星辰大海也都还在。当这些宏大的世界如爆炸般全都摆在作者眼前的时候,网络文学的翻天覆地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
在2002年之前,百家争鸣是那个时代的常态。所有的人挤在一起,或借用或套用,以一种向前辈致意的方式,尝试着突破网络文学的边界,为此甚至在西陆BBS等论坛上彼此争论。
谁能最先拿出一个完整的写作框架,谁就能占得先机。最终,一种名叫玄幻的风格浮现而出……也许之前也有过这个词,但已经无所谓了,从大幻想时代开始,它就是这个名字。
在这种风格中,各路大魔法师拿着魔杖肆意挥洒,他们的长袍在巨龙的咆哮中烈烈起舞,无数的骑士朗诵着骑士精神,手持着剑与盾牌奋勇向前,斗气的光芒缓缓闪耀,身旁站着精灵族的弓箭手和矮人族的战士,帝国和类似于高达的科技武器若隐若现……
什么叫框架呢?框架就是文章风格,就是你一想到这个风格,就会马上浮现出画面,在这个画面背景下,每个人可以创作出无限多的故事。
这个故事背景太完善,以至于当时大多数网文作家都被其影响,这种体系根深蒂固,一直持续到大概08年以后。
“九州”的故事背景和写作手法,其实就脱胎于这种体系。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5.jpg

九州地图

每个人都试图自己定义这种体系,但暗黑之川给了一个相对靠谱而准确的说法:
“所谓‘玄幻’,就是以奇幻小说的魔法和骑士,加上武侠小说的内力和帮派,加上港漫的强者逆天精神,加上色情文学的卖点,加上日漫的夸张和搞笑手法,加上RPG游戏的升级,加上战争和阴谋,最后再加上大陆中学程度政治和历史课本所传授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混杂而成的一种大杂烩流派。”
在当时的租书店里,我们能看到太多这种小说,类似于《神魔纪事》或者是《圣魔帝》,很多书现在已经搜不到了。
不过唐家三少的《光之子》和《狂神》大概很多人都有看过,包括他后面的《冰火魔厨》以及后来跳舞写的《恶魔法则》,我们都能看到这种体系的影子。
如何在这种框架下做出一种突破,也许《飘邈之旅》能给出答案。
前者开创了所谓“修真”的体系,这个体系到现在为止都还好使。
《飘邈之旅》是一部标杆性的著作,像里面提到的很多诸如“渡劫”“飞升”“灵石”“法宝”这样的概念。
你可以说这些东西在还珠楼主甚至黄易的书中早有雏形,也可以说同时期其他小说中甚至稍晚一些的小说中也对这些东西有所阐述,但你不能忽略《飘邈之旅》在那个时代的开创性和集大成的作用。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6.jpg

萧潜《缥缈之旅》系列(部分)

在这本书之后,太多的梦想少年背着仙剑,走进一个修真的世界大书特书。
如果我们今天再去看当年的许多小说,可能很多时候是看不下去的,无论是风格还是文笔(至少我看《飘邈之旅》就没看进去),但这并不妨碍这批开创性的作品在改变那时的网文格局。
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在2001年前后,类型小说的概念开始从网文的概念中逐渐清晰了起来。文学类型的分流,则直接导致读者的分流,新的平台也将得到构建。
假如仅仅是小说类型的变化,是不能让一种文学以年为单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推动网络文学走出下一步的,还是前文提过的互联网泡沫破灭。
许多免费的网络空间就此烟消云散,服务器的问题开始让许多网站和网页面临存亡问题。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7.jpg

迈出第一步的是龙的天空。
2001年的8月1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原本混迹在西陆BBS上的文学爱好者楼兰雪和Weid等人,带着西陆BBS上的四个版(红尘阁、一意孤行、自娱自乐、五月的天空)正式独立了出来,建立了龙的天空(后文简称为龙空)。
站在当时的风口上,西陆BBS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它的运营者想变成专业的社区。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8.jpg

龙的天空网站首页(2002)

每一个BBS论坛,都希望自己能是西祠胡同或者天涯社区,西陆当然也不例外,这是符合时代趋势的抉择。
而红尘阁等大版块则希望进一步拓展网文的空间,要求有更多的独立性,两者的分道扬镳已然不可避免。
话不投机半句多,说干就干。靠着“掏老婆本”的一腔热血,网络文学网站独立于论坛BBS的进程,就此开出了“第一枪”。
这个被后世敬称为龙空的网站,在2001年—2002年末即将主导网文类型小说的发展,号称“天下大神出龙空”。
“创建龙空的初衷很单纯……就想要给原创文学一个阵地”,多年之后,创始人楼兰雪这样评价着。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9.jpg

楼兰雪

我们能够从龙空的发家史中,看到太多不属于现在的运营风格。
当决定创建龙空的时候,楼兰雪等人面临着一个极大的身份转变:他们将从爱好者直接跨越从业者的门槛,变成创业者。
这种转变即将迎来两个问题:个人怎么生存,以及网站怎么生存。
这两个曾经困扰了朱威廉和陈天桥等人的问题,也摆在了楼兰雪和Weid等人的面前。网友们为最早的龙空募捐了第一台服务器,但一个健康的网站绝对不可能一直依靠爱发电。
这一次,楼兰雪没有犹豫,果断辞职,全身心投入到了龙空的运营之中。
龙空选择的经营模式,是将线上连载和线下出版的方式相配合。
这种模式直接来自于台湾。简而言之,就是作者首先在网上免费连载,等连载到一定热度的时候,主动“太监”,不更新了,预知后事如何,请去书店买书。龙空干的其实是中介的活,让大陆作者与台湾出版社对接,自己拿抽成。
这种很不“网文”的营运思路,却是当年两岸网文运营的主流办法。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10.jpg

诚品书店

从90年代到2002年,台湾图书市场简直可以用炙手可热来形容。
自从台湾岛内“解禁”之后,每年的新书种类从1992年的17067种暴涨到2002年的38746种,以书店和租书屋为阵地的市场让阅读有了充分的空间属性。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在台湾的生根发芽,让台湾的书商们像是闻到了血腥味儿的秃鹫,开始盯上网络文学这块处女地,《第一次亲密接触》只是一个开始。
1998年,沈元的元元讨论区和巨豆广场(后来成为台湾大名鼎鼎的鲜网)声名鹊起。
九把刀则凭借发表在新竹交大BBS上的一系列小说成为了这一年的网络文学风云人物。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11.jpg

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而随后的《风月大陆》和《风姿物语》则真正让书商们彻底看到了类型小说存在的可能性,台湾书商们开始将大量资源砸给了网络文学中的想象类小说,而这是网络文学最不缺少的东西。
在台湾内部发掘殆尽的书商们,开始涌入天涯社区和榕树下,当然也不会放过西陆BBS和新兴的龙空。
龙空在当时和台湾的狮鹫等八个台湾出版公司有着主流合作(狮鹫后来出版过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紫川》等一系列大作,就是按这种模式签下来的,当然也有大陆的公司,但主体的市场是构建在台湾那边的。
不久之后,龙空还推出了“龙粮榜”的服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
这大概是中国网络文学原创网站上最早的“排行榜”,后来网文界很有名的“仙草”和“毒草”的评价概念,就是从“龙粮榜”中脱胎出来(彼之仙草,我之毒草)。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12.jpg

龙空出版的幻城系列图书

靠着在原创网文小说领域的“开天辟地”和超出时代的网站管理体系,龙空在2001年发展得极快,一年的时间,就已签下了上百位作者。
当时龙空开出的稿费是每千字两百元,一个作者一个月码6万字,就可以拿到一万两千元,这个价格足以让现在为了全勤奖苦苦挣扎的“码字工”们闻之落泪。
当年许多台湾书商都是提着几大扎钞票直接找到作者的,在“钞能力”的加持下,网文小说顿时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景象”。
然而,龙空对网络文学的贡献远不止于此。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13.jpg

2002年,一位名叫网络骑士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我是大法师》的书,在网上收获了大批阅读量和讨论话题度。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这本书的剧情甚至可以用“平庸”进行形容。
一个年轻人被异世界的雷劈了一下随后穿越,在魔法和剑的魔幻世界中开启一段传奇之旅——征战,获取美女芳心,最后收工,流芳百世成为一代传奇……实在是乏善可陈。
但在那个时代,这样的文章却堪称爽文鼻祖,凭借量大管饱的更新速度和简洁明快的情节推进,获得了不少书迷。
一批人在看惯了《英雄志》的浩瀚烟尘和《飘邈之旅》的奇幻想象之后,也开始觉得《我是大法师》颇有几分意思。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14.jpg

网络骑士《我是大法师》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论战就此在互联网的各大论坛上展开,而作为当时玄幻类网络文学先锋阵地的龙空,成为了这场论战的主战场。
争议的核心在于,许多读者已经看得出来,《我是大法师》这类书,实际上很容易换个皮无限重生,进而占据网络文学的主阵地。
网络作家碧绿海冲到了反对《我是大法师》的第一线,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这本书的鄙夷,“新出道的写手,不在练笔中提高文笔和铺陈故事的技巧,先去研究玄幻小说的写作公式,把前辈的作品概括出一个框架,然后换一下角色的名字”。
也许我们今日看来是杞人忧天,但那个时代的网络文学真的相信文以载道。
面对《我是大法师》这一类书,有人旗帜鲜明地反对,有人则表示支持,或者先看看再说。书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论坛时代的分道扬镳,互联网的日渐普及,让许多独属于精英群体的审美难以为继。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15.jpg

龙的天空论坛三次论战综述

这场论战到最后,争论的焦点开始转向字数问题。
反对《我是大法师》的人同时也旗帜鲜明地反对每天大段的更新,文学本应该是精雕细琢的东西,不应该变得流水线化,每天都更新,甚至每天三千字,这种情况简直就是异端。
2002年的人们当然不会看到,二十年后万字日更遍地都是的时代。但历史自始至终不存在太多的必然性,所有在今天看来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当时可能都是惊涛骇浪,
我们只需要知道的是,对于网络文学到底是纯快餐还是应该做精品的定位之争,其源头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早一些。
论战的另一个副产品,是“意淫”这个词正式和网络文学绑在了一起。碧绿海从《红楼梦》的故纸堆里扒拉出了“意淫”二字,并且将之诠释为作者把自身欲望放大到作品中,从而满足读者内心深处的低俗需求。
他痛斥《我是大法师》:“文笔不好,不会煽情?不要紧,让主角收小老婆,让主角痛扁神祇……这难道不是意淫吗?这实在就是意淫啊!”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16.jpg

《我是大法师》实体书

时隔二十年,大概很难有人能再记住《我是大法师》的书名和碧绿海的ID,但这场发生在龙空的论战,其中许多命题都一直在被网络文学本身的发展所回应,诸如网文爽文化,作者饭圈化的讨论在今天看来依然历久弥新。
至少,当我们现在脱口而出“YY文(意淫文)”的时候,不应该忘记当年的龙空和那批作家们。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17.jpg

龙空的热闹持续到了2002年,就开始慢慢地走向了衰落。
这种衰落很大程度上并非网文的衰落,而是台湾租书市场在ACG文化冲击下衰落后的连锁反应。
换句话说,龙空所搭建的是一个“半截子网络文学”,作者和读者都是“网文化”的,可偏偏运营和市场不是,比如说楼兰雪等人千方百计去找出版商,却从没有想过网站的广告投放也可以赚钱。
有许多成败,或许从一开始的模式中,就已经注定。
与许多淹没在历史中的“404”网站不同,龙空至今仍然保留有网站,里面仅有“网文江湖”等板块。龙空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网文评价网站,而非网文原创网站。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18.jpg

现在的龙空官网

今天我们打开龙空的界面,一股世纪初的风格扑面而来,仿佛一切都在滚滚向前,唯有龙空踟蹰原地,甚至还倒退回了论坛时代。
那条龙也许还在,只是再也没有了属于它的天空。
与龙空命运有些类似的,还有幻剑书盟。
即使事情过了许多年,后来已经做到纵横中文网副总的许斌(邪月),总会忍不住想起过去。他说:“如果重生回去那个时候,有什么方法可以拯救幻剑(书盟)。”
历史不经意间留下来太多遗憾,也留下了太多英雄,只可惜,英雄免不了遗憾。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19.jpg

幻剑书盟早期成员

2001年,《悟空传》刚刚登场,正是龙空论坛上热火朝天的时候。
在那一年,现实和梦想发生太多的交集,但是大家彼此错过了。当时光匆匆流逝,当初的文艺青年再度回首,却已经是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2001年5月,由书情小筑、石头书城、小书亭和凝风天下四个网络原创文学网站“合并”,组成了幻剑书盟。
戏剧性的是,正如龙空的出现与西陆BBS有着直接关系,幻剑书盟的成立也和龙空息息相关。
当时作为业界龙头老大的龙空由于太过于专注传统出版,反而忽视了网站建设,导致龙空的网页书库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访问,这才给靠扫描《大唐双龙传》起家的幻剑书盟以机会。
但与龙空有所区别的是,龙空的创始团队一开始就有很强的凝聚力。但幻剑书盟最早的时候真的是个“盟”,采用一种“邦联制”的管理思路,早期的幻剑书盟管理大多是兼职在维护。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20.jpg

当年的龙空团队

历史总是推着人往前走,到2002年下半年,由于前文所说的原因,龙空已然后继无力。幻剑书盟却因为持续深耕网文领域,逐渐赶超龙空,许多有分量的作者和作品也在这一时间涌现。
先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萧潜,在幻剑书盟开写《飘邈之旅》;
随后就是因互联网泡沫走上写作之路的唐家三少,也来到幻剑去写作《狂神》,《狂神》的风格和整体构建,其实就是那个时代非常典型的一种西方魔幻背景作品;
最后就是萧鼎的那本《诛仙》,在当时号称“《诛仙》一出,天下无书”,不知道多少人被张小凡和碧瑶的爱情虐得死去活来。(这本书我们后面会单独分析,因为很经典,这里就不赘述了)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21.jpg

萧鼎《诛仙》系列(部分)

2003年初,幻剑书盟来到一个巅峰,并在这一年正式成立了公司。在这一年的关口上,幻剑书盟是完全有可能改写网文格局的,无论在产业上还是风格上都是。
只是当一切看起来都很好的时候,谁也不曾想到,一切会倒塌得这么快。而真正的巨头,即将在与幻剑的搏杀中脱颖而出。
它的名字,叫做起点。
策划:翟晨旭 夏夜飞行

排版/编辑: 洛溪 夏夜飞行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22.jpg
收藏
送赞
分享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