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之家

标题: 一个秀才在古代的地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打印本页]

作者: 4    时间: 2016-12-20 10:39
标题: 一个秀才在古代的地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古代的科举中,一个童生(没考中秀才的不论年纪大小都称童生)考中了秀才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虽然离金榜题名还有很遥远的路。但考中秀才也是一个士子一生中第一次可以亲身体验读书给自己带来的荣耀。


  提起秀才,很多人都会想起“穷酸秀才”这个历来被人熟知的词汇。别看秀才不起眼,即使当了秀才,离做官也还是八字没一撇。《儒林外史》中范进虽然中了秀才,他那个杀猪的老丈人还是不把他放在眼里,还会羞辱他。
  但其实大部分秀才并不穷,至少以后生活水平将得到大大改善。一则普通人家的婚丧之事都要请秀才主持,红包是少不了的;二是如果继续读书成了生员,每年还可以从官府获得一定的银两补贴。
  最重要的是,中了秀才就有可能通过社会地位的提高而谋求经济地位的提高。在清朝,中了秀才虽然不能一步登天,但身价上至少比平民上了很大一个台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功名的老百姓见了地方官要叩头下跪,称呼县官为大老爷(清朝的官员只有知府以上才能称大人),秀才则可以不拜,自称生员,与知县谈话有座位坐。


  第二、在清朝,读书人的屁股开始变的宝贵,犯了罪轻易不能打。而一旦中了秀才有了功名,屁股更是动不得,县官连打的权力都没有,最多只可打手心,而且要老师(学官)才能打,不能由衙役打,因此秀才比衙役的地位高,下等人是不能随便打上等人的。除非那个秀才犯下了重大罪过,由知县禀告藩台革去秀才功名后,方可受普通刑罚。
  第三、秀才可以不应徭役之征,连自己家的房屋也可以立马升高,比普通人家的房屋高出三寸,因此秀才头上可以戴三寸的顶子。
  在北方一些地区中了秀才还可以免除几亩地的官租,南方则没有,这是由于经济、教育水平的不平衡导致的。
  秀才能享受这么多的特权,老童生们当然拼了命也要考一个秀才。清人冯友兰的父亲是进士出身,曾当过县令,在他的《三松堂自序》中冯父有句话:“不希望子孙代代出翰林,只希望子孙代代出一个秀才,能耕读传家,虽然没有官宦之家显赫,却比普通百姓之家风光。”


  这还不是全部,中了秀才虽然还不能当官,但却很容易成为一名绅士。中国的封建王朝虽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实际上天高皇帝远,皇帝的势力只能到县一级,县官作为皇帝的代表存在于地方,而大多数的老百姓一辈子并不需要见他。
  官员更替乃至改朝换代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也远非那些上层人士感受那么明显,“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情形不仅存在于桃花源,现实中照样存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能有饭吃就行,那个闲心操不上。
  在那个时候,老百姓主要靠地方的绅士、宗族制度来维持秩序,人民内部的矛盾由这些有德望的人出面往往就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调解。特别严重的案子或许要族长开祠堂在祖宗面前进行审判,但大家对于惊动祖宗的神灵很不安,这种事情一般很少发生,更不要说到县衙打官司了。
  在这种士绅自治的体制中,秀才们自然成了绅士们的主力,因为能考上举人的都排队等着做官去了。绅士除了当不上官的还有当官退休的这两种人,而退休的人一般都老了,总比不上那些年富力强热心公共事务的秀才们。
  这些秀才绅士们在处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自然也享受了种种好处,积累了人脉,致富的门路自然也就多了,不少人开始从无产阶级发展到地主阶级。


  事实上,以前的地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和谐的,绝不是阶级斗争中讲的那么势不两立。
  由于秀才这两个字蕴含着丰富的可开发资源,许多尚未婚娶的新进秀才成了媒人眼中的香饽饽,而那些官宦人家、富有家庭也喜欢为家里的小姐物色一个秀才做新郎,哪怕对方是穷光蛋也在所不惜。
  很明显,大家都把秀才看成是一个潜力股,虽然现在股价低,但是不排除一飞冲天的可能性。所以还有句古话,虽然糙一点但却很真实“去到考场放个屁,也替祖宗争口气”。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秀才的能量,看看现在考公务员的热度,就能理解当时科举考试热了。
作者: jjglxs    时间: 2016-12-20 10:40
  听老人说,当地的人家不管你家多有钱,红白喜事,能请到秀才来住持一下,那是就荣誉,太有面子了,能成为秀才,就有中举的希望的,在农村,秀才不叫秀才,那叫秀才老爷。
作者: 细强    时间: 2016-12-20 10:41
  秀才那在古代,那是了不起的人物了,一般边远的乡镇,那是很少很少的,有的乡根本就没有的,读书人太少了,远的不说,就说80年代初,你能参加个高考,落榜了,基本就是公务员了,一般机关的单位还招收不到这样的所谓的人才了,过去,我们这里一个区的地盘,也就是2个秀才,那还得了啊
作者: 孤单、左耳玎    时间: 2016-12-20 10:42
  马克
作者: 一人不宜裸奔    时间: 2016-12-20 10:43
     : 举报    评论
  就算他想当官,不也得参加公务员考试
  -----------------------------
  古代,考中举人那比秀才更牛逼了,特权更多了。
  那位涯友说的,富人挂靠举人名下免除赋税给你好处一方面
  另一方面,你有了入仕的资格,就是当时安排不了官职,谁特么保证以后你飞黄腾达到什么地步。
作者: 如棋人生    时间: 2016-12-20 10:43
  : 举报    评论
  就算他想当官,不也得参加公务员考试
  -----------------------------
  老哥,上面有位涯友说的很清楚了。
  有了举人,进生功名,就是有了入仕当官的资格了
  然而:
  不要说举人,就是考中进士后,能当官也很不容易的。
  要想做官还得经过吏部考,很关键,相当于现在公务员面试。
  主要看背景关系其次看你运气如何,你要是名门弟子就容易被录取,这一关只有少数人能通过,但吏部考还是第二步。
  第三步就是放官,这就更要后台背景了,后台硬的便能得到好职位,家境贫寒的,无后台无背景的,你蹲在家里慢慢等吧
作者: 熙熙公主    时间: 2016-12-20 10:44
  
  但是不对啊,按我的推理,秀才,是考上普通学校的学生,举人,是考上全国三四流学校的学生,那么现在那些普通学校毕业的不是应该都在县城当官?三四流学校毕业的不是应该在市里当官?  那为什么还要公务员考试啊?农村人还是有种思维,以为科举制度等同于现在的中考、高考,考上了就能当官。用途大不相同啦,想当官,就去报考有法学、法律学等专业的大学,比如雷洋念的那所大学,给雷洋判死刑的那个检察官所念的大学,文科生适......
  -----------------------------
  老哥,你类比的就是错误的
  可以类比60 70年代教育改革前的中专,大专,大学 学历还勉强凑合,毕业包分配吃皇粮
  古代秀才,也是有特权,吃皇粮的,只是大多数秀才一心奔着举人去,一心想飞黄腾达
  又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搞的像多么穷罢了。
  事实是,他们还是比普通老百姓好过多了。
作者: 快乐走天下    时间: 2016-12-20 10:45
  但是不对啊,按我的推理,秀才,是考上普通学校的学生,举人,是考上全国三四流学校的学生,那么现在那些普通学校毕业的不是应该都在县城当官?三四流学校毕业的不是应该在市里当官?  那为什么还要公务员考试啊?农村人还是有种思维,以为科举制度等同于现在的中考、高考,考上了就能当官。用途大不相同啦,想当官,就去报考有法学、法律学等专业的大学,比如雷洋念的那所大学,给雷洋判死刑的那个检察官所念的大学,文科生适合当官。我在别的论坛,看见一个自称理科生的人,嚷嚷着扩招前的本科生为什么当不了官,我靠,学理科,没考上专门为社会供应各类官员的大学的人,还想当官,学理科的,不是应该去从事工商业?专研技术开发、物质生产?
作者: 沅芷澧兰    时间: 2016-12-20 10:45
  : 举报    评论
  包揽词讼,这是清流所不齿的事,学官是要考核处罚的。当然是由,但这种货,也就到了这个地步就打止了,你还想进学?
  -----------------------------
  我告诉你,古代读书人,都有一种“清高”,就是保持体面的身份是必须的。
  然而,事实是:
  他们背后什么都干、能真正保持清高的读书人,在没有机会的情况下,真正能做到清高的,是少之又少的
  这种古代读书人所谓的“清高”说难听点,特么自欺欺人的——“黄粱一梦”罢了、
作者: 总统    时间: 2016-12-20 10:46
  
  别光看到好的一面撒。。。。。你知道要考取个秀才又有多难吗?
  有人统计过,必须背的书籍就高达40余万字(要熟悉到倒背如流的地步),加上各类主流注释,随随便便就是数百万字,不仅是背,还得融会贯通。另外,要想更进一步,还有各类正史、诗词等等,自己想想是个什么概念。考取了也不是说就万事大吉了,每年还需要重考。具备这样能力和财力的个人和家庭(陈独秀都曾经为了自己考取过八股秀才而笑傲自豪),又会在乎秀......
  -----------------------------
  古代能读的起出书的人,起码也是小康家庭。一般考个秀才功名,没个8-10年就别想了、一般家庭供不起的、。

  寒门,可不是统治阶级一员,寒门出身的能得到贵人相助读书考取功名,不亚于现在连续两次买彩票中特么一等奖了、
  有个典故叫:覆水难收
  说的就是读书人汉买臣,一心读书,家里穷困潦倒。老婆和他办了离婚手续,吹灯拔蜡散伙了
  结果:
  特么汉买臣虽然没考取功名,然而,依靠孝廉直接入仕 相当于买彩票中了特等大奖。。他发家致富之后,老婆要求复婚、。
  汉买臣,特么也狠角色,拿一盆水泼在地上 告诉她老婆,把水收起来就复婚、、
作者: ping__com    时间: 2016-12-20 10:47
  楼有个什么都不懂的货,看点网文就特么忽悠,还拿范进穷逼做说明秀才多么穷逼。

  事实是,那是本黑子小说。范进穷也是相对来说,相对他那位杀猪的老丈人是穷。

  特么,古代杀猪的名声不好,然而是赚钱的职业、比普通老百姓过的好的不知道哪里去了、
作者: 科普学识    时间: 2016-12-20 10:48
     : 举报    评论
  读过范进中举没有? 范进就已经是秀才,还不是穷逼一个。
  -----------------------------
     
  “自古说穷秀才酸秀才,没听过穷举人酸举人”
  范进,孔乙己这类的秀才,穷逼还不是自己好吃懒做
  这类秀才眼里,一心奔着举人升官发财去,远离庖厨是必须的,远离农工商也是必须的,保持体面更是必须的。
  即使看考上举人,当个教书匠,或者替人记记账,写写对子还不是美滋滋
  -----------------------------
  
  比较赞同!实际上,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悲剧命运,推给社会和他人,在明清,秀才,在县乡,很有文化了,做个私塾老师,主持宗祠乡民婚丧嫁娶等等文化类的事情,也很不错嘛。范进那么惨,实际上映射的是吴敬梓自己的失败,读书读死了,好吃懒惰,当然悲剧。实际上,我们总是批评,孔乙己是科举悲剧,是社会悲哀,这不公平。孔乙己自己责任很大。他不是秀才。鲁迅先生,当时也只是说,描写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泼污水的工具,所......
  -----------------------------
  本来这个道理,只是太多人喜欢看点哗众取宠的网文,搞不懂罢了。
  孔乙己,是童生,不是秀才。他自己混的那惨样了,依然可以靠着卖书,卖书居活到50来岁。
  依然不妨碍四乡八邻对他的称赞,只因为他是读书识字的文化人。可见当时受教育程度极低。
  要是孔乙己,不好吃懒做自己勤快点,他没资格教书,不过替人写写对子记记账,哪怕在窑子里,搞个文笔工作,日子过的还不是美滋滋
作者: 正午阳光    时间: 2016-12-20 10:48
  古代的价值观,跟现代并没什么差别,他们看重科举,类似于我们现代人遇到考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人,表现出来的那种艳羡的反应。

  我就是这种人,很看重对方考上的学校的等级。因为我考不上重点高中,所以我特别仰慕那些能考上去的人。
作者: 吃猫鱼儿    时间: 2016-12-20 10:49
  从考试功能来看,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明显不同于现代的中考、高考。我认为,秀才乃至进士,文化水平并无区别,因为考上了并非进入高一级的学校求学,所以他们的文化水平应该差不多。这些考试,不过是难度逐一深化,对生源进一步细化分类的“奥数题”而已,按生源的智力高低,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动程度,加以区分。秀才,应该是考上普通学校的学生,而举人,是考上全国三四流学校的学生。
作者: 细强    时间: 2016-12-20 10:50
  
  别光看到好的一面撒。。。。。你知道要考取个秀才又有多难吗?
  有人统计过,必须背的书籍就高达40余万字(要熟悉到倒背如流的地步),加上各类主流注释,随随便便就是数百万字,不仅是背,还得融会贯通。另外,要想更进一步,还有各类正史、诗词等等,自己想想是个什么概念。考取了也不是说就万事大吉了,每年还需要重考。具备这样能力和财力的个人和家庭(陈独秀都曾经为了自己考取过八股秀才而笑傲自豪),又会在乎秀......
  -----------------------------
  寒门,可不是指统治阶级,就是指家境贫寒,没背景,没权势,没金钱。当然,在古代,供一个人考上功名,的确不简单。但也有不少,通过自己努力,成为国之栋梁的。譬如,范仲淹,欧阳修,可以说都是实打实的寒门啊。所以,在古代中国,科举真的做了极大贡献,为国家招揽了英才,建立了阶层流通的桥梁。相比古代其他国家,像什么南亚印度,中世纪欧洲,不知道要先进多少倍了。
作者: yueliang663    时间: 2016-12-20 10:51
     : 举报    评论
  读过范进中举没有? 范进就已经是秀才,还不是穷逼一个。
  -----------------------------
  
  “自古说穷秀才酸秀才,没听过穷举人酸举人”
  范进,孔乙己这类的秀才,穷逼还不是自己好吃懒做
  这类秀才眼里,一心奔着举人升官发财去,远离庖厨是必须的,远离农工商也是必须的,保持体面更是必须的。
  即使看考上举人,当个教书匠,或者替人记记账,写写对子还不是美滋滋
  -----------------------------
  比较赞同!实际上,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悲剧命运,推给社会和他人,在明清,秀才,在县乡,很有文化了,做个私塾老师,主持宗祠乡民婚丧嫁娶等等文化类的事情,也很不错嘛。范进那么惨,实际上映射的是吴敬梓自己的失败,读书读死了,好吃懒惰,当然悲剧。实际上,我们总是批评,孔乙己是科举悲剧,是社会悲哀,这不公平。孔乙己自己责任很大。他不是秀才。鲁迅先生,当时也只是说,描写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泼污水的工具,所以,我们后人,有时,过度解读了。
作者: 快乐走天下    时间: 2016-12-20 10:51
  在明代龙村,一般一个乡(农村)有一个秀才就算不错了。秀才的比例一般是万分之五左右。
作者: 晴晴女    时间: 2016-12-20 10:52
  不能经商 研究工匠  否则是有辱斯文
作者: 小灰灰狼    时间: 2016-12-20 10:52
  
  说白了就是尊重读书人,不管是不是死读书活读书的,就这一态度,起码没让我们人口众多的民族变成蛮子,。
  -----------------------------
作者: xio    时间: 2016-12-20 10:53
  别光看到好的一面撒。。。。。你知道要考取个秀才又有多难吗?
  有人统计过,必须背的书籍就高达40余万字(要熟悉到倒背如流的地步),加上各类主流注释,随随便便就是数百万字,不仅是背,还得融会贯通。另外,要想更进一步,还有各类正史、诗词等等,自己想想是个什么概念。考取了也不是说就万事大吉了,每年还需要重考。具备这样能力和财力的个人和家庭(陈独秀都曾经为了自己考取过八股秀才而笑傲自豪),又会在乎秀才那一点点经济利益吗?开玩笑呢。。。。
  能供一个人脱离生产长年累月的读书,在古代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这样的家庭也从来不是什么无产阶级,要不就是家里几代才熬攒出点资本,给孩子一次翻身的机会,要不就是举整个家族之力扶持供给一个苗子(这就是为什么一人得道后,必须要照顾所有宗亲的根本原因),要不就是有旷世奇遇,有贵人相助。寒门贵子,起码也得是寒门,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可从没有什么贱门出贵子一说啊。
作者: 和你看未来    时间: 2016-12-20 10:54
  说起来,朱老总也是秀才,不过这个秀才我很欣赏!
作者: 恩赐解脱    时间: 2016-12-20 10:54
  : 举报    评论
  你把“包揽词讼”和“包揽钱粮”搞混了。绅士利用自己地位包揽的是钱粮(田赋),在江南是普遍现象,《范进中举》就反映了这点,范进中举后有人献屋献地,就是因为赋税让举人包揽有优惠,算是陋规。而词讼是明令禁止读书人不得涉足的。
  -----------------------------
  老哥,你读书读的有点一根筋了,搬出的那些各种制度例子充满说明封建社会就是今天的民主社会了。
  “包揽词讼,无恶不作”
  就是指古代读书人,识文断字的人和官府穿一条裤子,欺压老百姓。
  你还真以为,古代写状子只能找衙门的人,衙门垄断啊?
  衙门也是往下承包,关系硬的也是承包衙门这业务,在往下分包,赚了银两再平均分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很多人打不起官司,不单单是行贿送不起,很多也连请人写状子的钱也没有
作者: q565136048    时间: 2016-12-20 10:55
     
  -----------------------------
  
  评论 一贱霜寒十四州:官员之子可以荫庇,否则和其他人一样考试。官员庇护自己儿子的情况的确存在。为了防止此类后门,朝廷有很多规定,如回避制度等等,父子至亲不能在一处为官等等,防止你相互提携。枢桓纪略中记载,某大官之子外放,皇帝立即下令彻查其父有否关节。最后查出大官曾写信给别人,虽然其中并没有说要别人照顾自己儿子,但是存在请托包庇的嫌疑,立即严惩!
  -----------------------------
  事实是:
  不但官员之子可以荫庇,官员之间荫庇的情况玩一样存在,而且,大户和官员直接互相荫庇,建立亲密的关系很正常不过了。
作者: xjh8406    时间: 2016-12-20 10:56
  一般公务员是吏,不是官。带长的才是官。秀才只是有个读书人身份,举人才是后备干部。
作者: 4    时间: 2016-12-20 10:56
  
  读书人为戏班写剧本,被发现是“有辱斯文”。为此当年落魄文人写剧本,都要使用化名。
  读书本身就是职业,你在选兼职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能和“贱口”混在一起,就是说你不能经商,不能唱戏为业,不能去当胥吏,这些都可能导致你被视为有辱读书人身份而革去功名成为屁民。
  梅兰芳堪称大师,是民国和新中国的故事,在清朝戏子是贱民,地位比妓女还要低。家里有一个人当了戏子,全家都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吏是本......
  -----------------------------
  那么,不要说戏班剧本,就是古代游走在民间说评书的 是不是读书人给写的?
作者: 裸奔    时间: 2016-12-20 10:58
     
  -----------------------------
  
  评论 一贱霜寒十四州:官员之子可以荫庇,否则和其他人一样考试。官员庇护自己儿子的情况的确存在。为了防止此类后门,朝廷有很多规定,如回避制度等等,父子至亲不能在一处为官等等,防止你相互提携。枢桓纪略中记载,某大官之子外放,皇帝立即下令彻查其父有否关节。最后查出大官曾写信给别人,虽然其中并没有说要别人照顾自己儿子,但是存在请托包庇的嫌疑,立即严惩!
  -----------------------------
  这么说,那个皇上这么厉害,朝代稳如当今民主社会,哈哈
作者: 没有氧的日子    时间: 2016-12-20 10:58
     
  古代说书人算是“艺人”当时属于贱口,类似优娼,地位极低,因此读书人如果给他们写段子,属于自贬身份。
  元代读书人很少出路,为此才大量转向曲艺写剧本文章,出现“性灵”的时代。而之后之后落魄文人,才会靠给戏子写剧本赚钱,这种行为在当时算是“有辱斯文”,为人不齿的。
  顺便说下,唐宋时代文人喜欢写“传奇”“话本”,在当时不是用来给戏子表演的,事实上唐时代科举刚起步,宰相贵官甚至公主后妃干预科举的现象都常见。读书人为了中式,往往要在之前向那些有权干预科举的官员“敬献”自己的文章以求垂青。但是科举明经文章非常枯燥,为了确保公主宰相有兴趣看自己的文字,往往会在正式文章中附上一篇有趣的“传奇”“话本”以吸引对方注意力。 鲁迅编辑的《唐宋传奇》中提及过这点。
  也就是说,唐宋传奇本身不是为戏子所做,只是戏子们将这种传奇话本拿来作为自己演出的题材而已。
  -----------------------------
     
  然而,事实古代说书的剧本就是读书人,给他们写的换个零花钱。
  换句话讲,就是兼职搞个副业,增加收入
  古代戏子还可是为人不齿的下九流行业,然而事实 仍不妨碍 梅兰芳堪称大师!
  -----------------------------
  
  读书人为戏班写剧本,被发现是“有辱斯文”。为此当年落魄文人写剧本,都要使用化名。

  读书本身就是职业,你在选兼职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能和“贱口”混在一起,就是说你不能经商,不能唱戏为业,不能去当胥吏,这些都可能导致你被视为有辱读书人身份而革去功名成为屁民。

  梅兰芳堪称大师,是民国和新中国的故事,在清朝戏子是贱民,地位比妓女还要低。家里有一个人当了戏子,全家都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吏是本人不得参加科考,妓女是其子不得参加科考),如果是戏子家人参加科考被发现,在明清甚至会发生学生“鸣鼓而攻之”(类似今天群殴拐卖小孩者)的局面。
  -----------------------------
  然而,秀才有了功名,有了免除赋税的政策,还不是大把的人把土地挂靠在他们名下,避税。
作者: 追笑    时间: 2016-12-20 10:59
  楼猪连举人和秀才都分不清!
作者: 大同青岛    时间: 2016-12-20 10:59
  

  -----------------------------

  评论 一贱霜寒十四州:官员之子可以荫庇,否则和其他人一样考试。官员庇护自己儿子的情况的确存在。为了防止此类后门,朝廷有很多规定,如回避制度等等,父子至亲不能在一处为官等等,防止你相互提携。枢桓纪略中记载,某大官之子外放,皇帝立即下令彻查其父有否关节。最后查出大官曾写信给别人,虽然其中并没有说要别人照顾自己儿子,但是存在请托包庇的嫌疑,立即严惩!
作者: 漫步水云间    时间: 2016-12-20 11:00
  
  
作者: xiaol1989    时间: 2016-12-20 11:01
     
  古代说书人算是“艺人”当时属于贱口,类似优娼,地位极低,因此读书人如果给他们写段子,属于自贬身份。
  元代读书人很少出路,为此才大量转向曲艺写剧本文章,出现“性灵”的时代。而之后之后落魄文人,才会靠给戏子写剧本赚钱,这种行为在当时算是“有辱斯文”,为人不齿的。
  顺便说下,唐宋时代文人喜欢写“传奇”“话本”,在当时不是用来给戏子表演的,事实上唐时代科举刚起步,宰相贵官甚至公主后妃干预科举的现象都常见。读书人为了中式,往往要在之前向那些有权干预科举的官员“敬献”自己的文章以求垂青。但是科举明经文章非常枯燥,为了确保公主宰相有兴趣看自己的文字,往往会在正式文章中附上一篇有趣的“传奇”“话本”以吸引对方注意力。 鲁迅编辑的《唐宋传奇》中提及过这点。
  也就是说,唐宋传奇本身不是为戏子所做,只是戏子们将这种传奇话本拿来作为自己演出的题材而已。
  -----------------------------
  
  然而,事实古代说书的剧本就是读书人,给他们写的换个零花钱。
  换句话讲,就是兼职搞个副业,增加收入
  古代戏子还可是为人不齿的下九流行业,然而事实 仍不妨碍 梅兰芳堪称大师!
  -----------------------------


  读书人为戏班写剧本,被发现是“有辱斯文”。为此当年落魄文人写剧本,都要使用化名。

  读书本身就是职业,你在选兼职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能和“贱口”混在一起,就是说你不能经商,不能唱戏为业,不能去当胥吏,这些都可能导致你被视为有辱读书人身份而革去功名成为屁民。

  梅兰芳堪称大师,是民国和新中国的故事,在清朝戏子是贱民,地位比妓女还要低。家里有一个人当了戏子,全家都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吏是本人不得参加科考,妓女是其子不得参加科考),如果是戏子家人参加科考被发现,在明清甚至会发生学生“鸣鼓而攻之”(类似今天群殴拐卖小孩者)的局面。
作者: 裸奔    时间: 2016-12-20 11:02
  
  古代说书人算是“艺人”当时属于贱口,类似优娼,地位极低,因此读书人如果给他们写段子,属于自贬身份。

  元代读书人很少出路,为此才大量转向曲艺写剧本文章,出现“性灵”的时代。而之后之后落魄文人,才会靠给戏子写剧本赚钱,这种行为在当时算是“有辱斯文”,为人不齿的。

  顺便说下,唐宋时代文人喜欢写“传奇”“话本”,在当时不是用来给戏子表演的,事实上唐时代科举刚起步,宰相贵官甚至公主后妃干预科举的现象都常见。读书人为了中式,往往要在之前向那些有权干预科举的官员“敬献”自己的文章以求垂青。但是科举明经文章非常枯燥,为了确保公主宰相有兴趣看自己的文字,往往会在正式文章中附上一篇有趣的“传奇”“话本”以吸引对方注意力。 鲁迅编辑的《唐宋传奇》中提及过这点。

  也就是说,唐宋传奇本身不是为戏子所做,只是戏子们将这种传奇话本拿来作为自己演出的题材而已。
  -----------------------------
  然而,事实古代说书的剧本就是读书人,给他们写的换个零花钱。
  换句话讲,就是兼职搞个副业,增加收入
  古代戏子还可是为人不齿的下九流行业,然而事实 仍不妨碍 梅兰芳堪称大师!
作者: rundamt    时间: 2016-12-20 11:02
     
  你认为秀才有势力也对,不过那只在内地,一个地方上读书人少,这样一旦中了秀才,就会成为地方上重要人物。
  而江南鱼米之乡,读书人众多,如吴江县在清中期就有数百个秀才。这种地方秀才太多了,就一点都不稀罕。很多日子混的不好。上面说过,秀才太穷日子过不下去,就借口“征漕”引发的事端起哄,县令对于这些穷秀才打不得骂不得,没办法就每年散几千两银子给秀才们堵他们的嘴。倒不是说县令真的怕穷秀才,而是担心......
  -----------------------------
     
  弄个秀才功名,起码要读个8-10的书,一般人家也供不起。
  这些古代读书的人,没势力,却有地位。
  一般有势力的也不敢得罪这些家伙们,特么识文断字,能写文字忽悠起来可厉害了
  当年,雍正改政策妨碍了秀才的利益,结果一群秀才拿起笔杆子写文字能把雍正黑成渣
  -----------------------------
  
  古代目不识丁的白丁们,谈论过去的事,依靠什么?靠着说书的
  古代读书人,写点的文字类似与今天写小说的,就卖给说书的,赚个外快弄点零花
  -----------------------------

  古代说书人算是“艺人”当时属于贱口,类似优娼,地位极低,因此读书人如果给他们写段子,属于自贬身份。

  元代读书人很少出路,为此才大量转向曲艺写剧本文章,出现“性灵”的时代。而之后之后落魄文人,才会靠给戏子写剧本赚钱,这种行为在当时算是“有辱斯文”,为人不齿的。

  顺便说下,唐宋时代文人喜欢写“传奇”“话本”,在当时不是用来给戏子表演的,事实上唐时代科举刚起步,宰相贵官甚至公主后妃干预科举的现象都常见。读书人为了中式,往往要在之前向那些有权干预科举的官员“敬献”自己的文章以求垂青。但是科举明经文章非常枯燥,为了确保公主宰相有兴趣看自己的文字,往往会在正式文章中附上一篇有趣的“传奇”“话本”以吸引对方注意力。 鲁迅编辑的《唐宋传奇》中提及过这点。

  也就是说,唐宋传奇本身不是为戏子所做,只是戏子们将这种传奇话本拿来作为自己演出的题材而已。
作者: 水云清    时间: 2016-12-20 11:02
  一个秀才而已
作者: 369448847    时间: 2016-12-20 11:03
     
  穷秀才是有,一般是相对来说。
  只要家族不没落,只要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在那个99.99%文盲的时代,吃饱喝好比绝大多数目不识丁的老百姓过的还是美滋滋的
  ..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讽刺,古代读书人出来只会之乎者也白丁们都不懂的这些,然而却四肢不勤 五谷不分的
  “包揽词讼,无恶不作”是讽刺,古代读书人仗着识文断字,靠着与官面熟悉的关系欺压百姓用的
  然而,绝大多数的秀才,......
  -----------------------------
  
  清中期山东“刁讼”盛行,经常闹到京控,清政府的措施就是派人“严加治罪”,如果读书人非原告至亲代原告写状子,一旦被发现,处分是革去功名然后杖扑(用竹板大屁股),甚至可能枷号示众---就是把你锁起来放在衙门口展览。
  最惨的是乾隆朝的“洪仁辉事件”中,代外国商人写状子告两广总督衙门贪污腐败的中国人刘阿扁,被清政府下令斩首!
  -----------------------------
  “包揽词讼,无恶不作”和“衙门朝南开,要打官司拿钱来”类似的意思老百姓说的话。
  因为,古代读书人太少。秀才这种识文断字的依然很牛逼了,而且和当地官面的很熟。
  走个后门,办点什么事,秀才那可是首选。
  秀才几乎是白丁们和府衙,之间的 媒人关系
  很多,县衙师爷,账房先生,就是秀才干的
作者: 0762zxl    时间: 2016-12-20 11:04
     
  你认为秀才有势力也对,不过那只在内地,一个地方上读书人少,这样一旦中了秀才,就会成为地方上重要人物。
  而江南鱼米之乡,读书人众多,如吴江县在清中期就有数百个秀才。这种地方秀才太多了,就一点都不稀罕。很多日子混的不好。上面说过,秀才太穷日子过不下去,就借口“征漕”引发的事端起哄,县令对于这些穷秀才打不得骂不得,没办法就每年散几千两银子给秀才们堵他们的嘴。倒不是说县令真的怕穷秀才,而是担心......
  -----------------------------
  
  弄个秀才功名,起码要读个8-10的书,一般人家也供不起。
  这些古代读书的人,没势力,却有地位。
  一般有势力的也不敢得罪这些家伙们,特么识文断字,能写文字忽悠起来可厉害了
  当年,雍正改政策妨碍了秀才的利益,结果一群秀才拿起笔杆子写文字能把雍正黑成渣
  -----------------------------
  古代目不识丁的白丁们,谈论过去的事,依靠什么?靠着说书的
  古代读书人,写点的文字类似与今天写小说的,就卖给说书的,赚个外快弄点零花
作者: sowin017    时间: 2016-12-20 11:04
  
  古人读书为什么那么难呢?据说识字很难,没有汉语拼音前,人们是怎样认识字的呢?请高人指点。
  举报 |  | 打赏 | 回复 | 评论(5) | 赞
  铸剑成弓:   评论
  古人读书并不难,只是没钱读。 古代都是私塾教学,不象今天九年义务教育。 不识字没关系,会说话就够了。
  铸剑成弓:   评论
  汉语拼音是为了规范普通话的,不代表没有拼音就不会说话了。 古代也有官话,......
  -----------------------------


  反切是随佛教传入的注音方法(传统注音为“某同某”即用同音字标注)。用两个字标志一个字的读音。大致可以理解为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后一个字的韵母,即新字的读音。
作者: Qy。    时间: 2016-12-20 11:06
  
  穷秀才是有,一般是相对来说。
  只要家族不没落,只要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在那个99.99%文盲的时代,吃饱喝好比绝大多数目不识丁的老百姓过的还是美滋滋的
  ..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讽刺,古代读书人出来只会之乎者也白丁们都不懂的这些,然而却四肢不勤 五谷不分的
  “包揽词讼,无恶不作”是讽刺,古代读书人仗着识文断字,靠着与官面熟悉的关系欺压百姓用的
  然而,绝大多数的秀才,......
  -----------------------------

  清中期山东“刁讼”盛行,经常闹到京控,清政府的措施就是派人“严加治罪”,如果读书人非原告至亲代原告写状子,一旦被发现,处分是革去功名然后杖扑(用竹板大屁股),甚至可能枷号示众---就是把你锁起来放在衙门口展览。

  最惨的是乾隆朝的“洪仁辉事件”中,代外国商人写状子告两广总督衙门贪污腐败的中国人刘阿扁,被清政府下令斩首!
作者: 穷富二代    时间: 2016-12-20 11:07
     
  你认为秀才有势力也对,不过那只在内地,一个地方上读书人少,这样一旦中了秀才,就会成为地方上重要人物。
  而江南鱼米之乡,读书人众多,如吴江县在清中期就有数百个秀才。这种地方秀才太多了,就一点都不稀罕。很多日子混的不好。上面说过,秀才太穷日子过不下去,就借口“征漕”引发的事端起哄,县令对于这些穷秀才打不得骂不得,没办法就每年散几千两银子给秀才们堵他们的嘴。倒不是说县令真的怕穷秀才,而是担心......
  -----------------------------
  弄个秀才功名,起码要读个8-10的书,一般人家也供不起。
  这些古代读书的人,没势力,却有地位。
  一般有势力的也不敢得罪这些家伙们,特么识文断字,能写文字忽悠起来可厉害了
  当年,雍正改政策妨碍了秀才的利益,结果一群秀才拿起笔杆子写文字能把雍正黑成渣
作者: 和你看未来    时间: 2016-12-20 11:07
  
  你认为秀才有势力也对,不过那只在内地,一个地方上读书人少,这样一旦中了秀才,就会成为地方上重要人物。
  而江南鱼米之乡,读书人众多,如吴江县在清中期就有数百个秀才。这种地方秀才太多了,就一点都不稀罕。很多日子混的不好。上面说过,秀才太穷日子过不下去,就借口“征漕”引发的事端起哄,县令对于这些穷秀才打不得骂不得,没办法就每年散几千两银子给秀才们堵他们的嘴。倒不是说县令真的怕穷秀才,而是担心......
  -----------------------------
  秀才有个屁势力,有地位是真的
  小说里黑穷酸秀才的绝大多数是有势力的大户人家干的
作者: lisa2    时间: 2016-12-20 11:08
     
     :
  举人进士都有资格做官,做官就吃皇粮,如果进士不做官,和举人一样也只是“缙绅”,待遇是一样的。进士的好处是不管你因为什么原因不做官,你的同年(同一科中进士者)为官者众多,很多可能居于高位,照例要照顾你,因此很多没官做的进士就可以一个省一个省的找同年打秋风,日子过得很好。
  -----------------------------
     
  那货就一什么也不懂,看点哗众取宠的网文的忽悠而已
  还拿着范进是穷逼想证明什么呢,就特么不知道那是本黑子小说
  而范进他老丈人古代杀猪的都是富的流油的
  ...
  -----------------------------
  
  不过秀才的确可能很穷。

  民国时上海著名报社编辑 包天笑,是清末的秀才。他家原本是世家,但是破落了。自己读书靠舅舅出钱帮忙,中了秀才后处馆(就是到别人家当家庭教师)为生,一度因为家里太穷,冒充童生去考书院(私人学校)的“膏火”(类似今天的奖学金)作为生活费。后来实在没办法到外面闯世界。

  可以参见他写的《钗影楼回忆录》。钗影楼是他的别号(源自其书斋名),取这个名字就是因为他以前很穷,家里来了同学没法招待,母亲只得拔下头上的银钗去当了,才维护了他的面子
  -----------------------------
  穷秀才是有,一般是相对来说。
  只要家族不没落,只要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在那个99.99%文盲的时代,吃饱喝好比绝大多数目不识丁的老百姓过的还是美滋滋的
  ..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讽刺,古代读书人出来只会之乎者也白丁们都不懂的这些,然而却四肢不勤 五谷不分的

  “包揽词讼,无恶不作”是讽刺,古代读书人仗着识文断字,靠着与官面熟悉的关系欺压百姓用的

  然而,绝大多数的秀才,还是非常受到四乡八邻称赞的
作者: 妖孽独飞    时间: 2016-12-20 11:09
     
     :
  举人进士都有资格做官,做官就吃皇粮,如果进士不做官,和举人一样也只是“缙绅”,待遇是一样的。进士的好处是不管你因为什么原因不做官,你的同年(同一科中进士者)为官者众多,很多可能居于高位,照例要照顾你,因此很多没官做的进士就可以一个省一个省的找同年打秋风,日子过得很好。
  -----------------------------
  
  那货就一什么也不懂,看点哗众取宠的网文的忽悠而已
  还拿着范进是穷逼想证明什么呢,就特么不知道那是本黑子小说
  而范进他老丈人古代杀猪的都是富的流油的
  ...
  -----------------------------

  你认为秀才有势力也对,不过那只在内地,一个地方上读书人少,这样一旦中了秀才,就会成为地方上重要人物。

  而江南鱼米之乡,读书人众多,如吴江县在清中期就有数百个秀才。这种地方秀才太多了,就一点都不稀罕。很多日子混的不好。上面说过,秀才太穷日子过不下去,就借口“征漕”引发的事端起哄,县令对于这些穷秀才打不得骂不得,没办法就每年散几千两银子给秀才们堵他们的嘴。倒不是说县令真的怕穷秀才,而是担心当地做官的人多,几百个穷秀才穷极无聊,万一其中有人和朝中权贵有关系,写一份联名信京控参一本,银子事小,要是自己乌纱帽掉了可就不值了。
作者: 盛雨飘香    时间: 2016-12-20 11:09
     
     :
  举人进士都有资格做官,做官就吃皇粮,如果进士不做官,和举人一样也只是“缙绅”,待遇是一样的。进士的好处是不管你因为什么原因不做官,你的同年(同一科中进士者)为官者众多,很多可能居于高位,照例要照顾你,因此很多没官做的进士就可以一个省一个省的找同年打秋风,日子过得很好。
  -----------------------------
  
  那货就一什么也不懂,看点哗众取宠的网文的忽悠而已
  还拿着范进是穷逼想证明什么呢,就特么不知道那是本黑子小说
  而范进他老丈人古代杀猪的都是富的流油的
  ...
  -----------------------------

  不过秀才的确可能很穷。

  民国时上海著名报社编辑 包天笑,是清末的秀才。他家原本是世家,但是破落了。自己读书靠舅舅出钱帮忙,中了秀才后处馆(就是到别人家当家庭教师)为生,一度因为家里太穷,冒充童生去考书院(私人学校)的“膏火”(类似今天的奖学金)作为生活费。后来实在没办法到外面闯世界。

  可以参见他写的《钗影楼回忆录》。钗影楼是他的别号(源自其书斋名),取这个名字就是因为他以前很穷,家里来了同学没法招待,母亲只得拔下头上的银钗去当了,才维护了他的面子。
作者: 灿烂    时间: 2016-12-20 11:11
  曾国藩的爷爷和人打官司,对方夸耀的资本就是家里有两个秀才
  
作者: 丶阿恺    时间: 2016-12-20 11:11
  古代99.99%文盲的时代,能识字就不一般了
  古代秀才有免税免赋政策,不服劳,只这一点就比普通百姓强的太多 !
  县上也会给秀才有补贴,这尼玛相当于吃皇粮食了。
  还能当个教书先生,替人写个对联记记账,给窑子写几首词,就足够天天有肉吃了

  对于范进,孔乙己这类的一心想一飞冲天,弄个大官当当,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只会白丁们不懂的之乎者也,靠着县上补贴过日子,又不动大脑挂靠点别人土地那个抽成的货,于是就成穷秀才了
作者: 蓝色伤恋    时间: 2016-12-20 11:11
  
     :
  举人进士都有资格做官,做官就吃皇粮,如果进士不做官,和举人一样也只是“缙绅”,待遇是一样的。进士的好处是不管你因为什么原因不做官,你的同年(同一科中进士者)为官者众多,很多可能居于高位,照例要照顾你,因此很多没官做的进士就可以一个省一个省的找同年打秋风,日子过得很好。
  -----------------------------
  楼不要说举人,就是考中进士后,能当官也很不容易的。进士只是得一个做官的资格而已
  要想做官还得经过吏部考,很关键,相当于现在公务员面试。主要看背景关系,你要是名门弟子就容易被录取,这一关只有少数人能通过,但吏部考还是第二步。
  第三步就是放官,这就更要后台背景了,后台硬的便能得到好职位,家境贫寒的,无后台无背景的,你蹲在家里等着吧。
作者: 小灰灰狼    时间: 2016-12-20 11:13
  读书人阶层就是士大夫阶层,也是统治阶层的一部分。皇帝集团和士大夫阶层,贵族阶层,地主阶层一起构成了金字塔的上部。农民和工人成为金字塔的底层是被统治者。

  秀才是士大夫阶层中的最低位,虽然没有实际权力,但秀才和普通百姓的阶层是不一样,只有读书人才能当官。与其说普通百姓敬重读书人,不如敬重的是官本位的权力。
作者: 南国细雨    时间: 2016-12-20 11:14
  
  古人读书为什么那么难呢?据说识字很难,没有汉语拼音前,人们是怎样认识字的呢?请高人指点。
  -----------------------------


  三百千千。即指四种蒙童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是读书人必须读的。前阵子热门的“洪荒”一词,就出自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今人感觉稀奇,古人则是必须懂的,因为参加科举考试时,位置就是按照千字文的顺序排列(如天字第一号,地字第二号),你没学过连考试的座位都找不到。

  三百千的蒙童科目读完,你已经认识一千多个字知道其读音,基本上可以算是读书人。然后开讲,即学四书,韵法,对仗,作诗,写八股文。等四书学完(还要五经中学一经),就能参加科举考试。

  古代读书难,因此读书人少,有钱人请私人教师到家里上学,如红楼梦中,贾雨村就是林如海请的家庭教师,教自己女儿读书。稍差点的,送孩子上私塾,里面有教师上课,那是要收费,给教师的学费术语叫做“束脩”。一些大族则有能力搞“义学”,即大家集资出钱出力搞一说“子弟学校”,这一族子弟就在“义学”中读书。《红楼梦》中贾宝玉和秦钟就以贾府中人身份去贾府的义学读书,而负责义学的则是贾宝玉的叔祖父贾代儒和堂叔贾瑞。因为秦钟的“外姓人”身份(秦钟的姐姐嫁给宁国公贾珍之子贾蓉),还曾在义学中遭到排挤。

  至于其他人,如一般的农民,穷人,基本上没有读书认知的机会。因此中国古代文盲比例非常高。

  而古代私塾的学业水平残差不齐。一般江南湖广等富庶地方水平高,西北西南偏僻地方即很差。私塾时代一个笑话,就说某读书人去一处私塾,发现这里的学生跟着老师读“都都平丈我”,回去翻了书才明白原来是“郁郁乎文哉(出自《论语》)”。老师看错了,学生跟着就一直读错下去。这种教育水平可想而知。
作者: sowin017    时间: 2016-12-20 11:15
  
  秀才——可以当吏员(办事员、科员),最高可以当八品小官(正科级)
  举人——起步九品官(副股级),最高可以当到四品官(正厅级),但是一般六品(副厅级)、七品(处级)就到头了。
  进士——起步七品官(处级)。
  未入流——办事员
  从九品——科员(副股级)
  正九品——科员(正股级)
  从八品——副科级
  正八品——正科级
  从七品——副处级
  正七品——正处级
  从六品—......
  -----------------------------
  不能完全对比的,第一,古代很多从五品正六品从六品的官员也是现在的正处级,古代管制不一样,很多今天看起来级别较低的位置在古代是五品。第二,秀才举人当上一品二品的不是没有,只是大部分都是到从七品就到头了,第三,从隋朝开始科举,每个朝代考上各级科举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明朝中期最高,满清中期其次,隋唐最低。
作者: 犬犬    时间: 2016-12-20 11:15
  
作者: 0762zxl    时间: 2016-12-20 11:16
     
  秀才就是县镇高考状元。
  -----------------------------
  
  逗比,还尼玛县镇高考状元?
  参加完府试之后没落榜的叫童生
  童生参加完院试没落榜的叫秀才
  -----------------------------
  铸剑成弓: 举报    评论
  不要嘴犟了,古代秀才考试还称乡试,你是不是以为就是现代行政级别的乡?哦,不好意思,已经撤乡并镇了。我不想打你脸,你也别把脸伸过来。
  -----------------------------
  无知者,无畏,丢人现眼去吧,哈哈
作者: 淘淘居格子店    时间: 2016-12-20 11:16
  : 举报    评论
  不要嘴犟了,古代秀才考试还称乡试,你是不是以为就是现代行政级别的乡?哦,不好意思,已经撤乡并镇了。我不想打你脸,你也别把脸伸过来。
  -----------------------------
  无知者,无畏,丢人现眼去吧,哈哈
作者: 灿烂    时间: 2016-12-20 11:18
  秀才其实和现在的本科一样。没什么实际用处。只是取得科举的资格。现在的本科是考公务员和国企的资格一样。如果考不上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该干啥干啥去!
作者: jjglxs    时间: 2016-12-20 11:18
     : 举报    评论
  读过范进中举没有? 范进就已经是秀才,还不是穷逼一个。
  -----------------------------
  “自古说穷秀才酸秀才,没听过穷举人酸举人”
  范进,孔乙己这类的秀才,穷逼还不是自己好吃懒做
  这类秀才眼里,一心奔着举人升官发财去,远离庖厨是必须的,远离农工商也是必须的,保持体面更是必须的。
  即使看考上举人,当个教书匠,或者替人记记账,写写对子还不是美滋滋
作者: 山里人哦    时间: 2016-12-20 11:19
  过去读书人少,物以稀为贵,认字的都不多,文盲率很高。朝廷贴个告示,还得认字的念给大家听,相当于新闻联播播音员。现在认字算狗屁啊,大学生都论斤卖,真假硕士博士MBA满街走,怎么可能还有过去的地位呢?
作者: 大同青岛    时间: 2016-12-20 11:20
     
  秀才就是县镇高考状元。
  -----------------------------
  
  逗比,还尼玛县镇,古代有县试府试之后就是秀才。
  参加完府试之后没落榜的叫童生
  童生参加完院试没落榜的叫秀才
  -----------------------------
  
作者: 晴晴女    时间: 2016-12-20 11:20
  : 举报    评论
  读过范进中举没有? 范进就已经是秀才,还不是穷逼一个。
  -----------------------------
  你特么多读点书在忽悠,能死吗?
  古代秀才,特权多多,范进,孔乙己这类的秀才完全自己好吃懒做,自己作的。
作者: mingfengaabb    时间: 2016-12-20 11:20
     
  秀才就是县镇高考状元。
  -----------------------------
  逗比,还尼玛县镇,古代有县试府试之后就是秀才。
  参加完府试之后没落榜的叫童生
  童生参加完院试没落榜的叫秀才
作者: 121488122    时间: 2016-12-20 11:22
  古人读书为什么那么难呢?据说识字很难,没有汉语拼音前,人们是怎样认识字的呢?请高人指点。
作者: HYSFZYLQLM    时间: 2016-12-20 11:22
  按照清朝的搞法,乾隆嘉庆年间一个县秀才录取10来个。参考的童生差不多是几百个,从概率上再参考当时人们的普遍生活水平读书的是极少数人,其难度应该和现在考个985差不多。

  按照明朝的搞法,童试应该类似于7080年代的中考,因为只是一个县里考的,科试算高考。考过了就是大学生,中专生 大学生7080年代那时候毕业包分配,还是事业编制,干部编制,然后举人类似于考高级公务员了,考上了才有资格当官。然后殿试自然就是中央部委的录用考试了。
作者: 没有氧的日子    时间: 2016-12-20 11:22
  
  秀才就是县镇高考状元。
  -----------------------------
  逗比,不懂还乱说
  县府出童生,院试出秀才
作者: lisa2    时间: 2016-12-20 11:23
  
  真实情况是:
  很多被称为秀才的,并不是真的秀才,只是普通读书人,称其为秀才,是一种尊称
  类似的:老总,本来指总司令,可对一个普通士兵,也称老总
  还有喇嘛、和尚、太监,本来是够一定级别才行,后来成泛称了
  -----------------------------
  别说古代秀才,古代能读的起书的人也是少之又少,起码家庭也是小康家庭
  真正的秀才,有官身,有特权,拿工资。原北大校长就是清朝秀才出身
作者: mingfengaabb    时间: 2016-12-20 11:24
  
  跟现在的一本大学本科生差不多
  -----------------------------
  起码也是重点大学之类的
作者: 恩赐解脱    时间: 2016-12-20 11:25
  古代考个秀才有的是亲戚愿意把自己的田产挂在秀才名下,这是古代的合理避税。
作者: 369448847    时间: 2016-12-20 11:25
  秀才以下是童生。

  百度:
  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1]
  但需要注明的是,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作者: ybalsy    时间: 2016-12-20 11:26
  秀才,不就是考不上举人的那些落榜人群
作者: xx199102    时间: 2016-12-20 11:27
  看了楼主的大文,你有木有产生到古代当地主租户的愿望?
作者: 郁闷的我    时间: 2016-12-20 11:27
  
  秀才就是县镇高考状元。
  -----------------------------
  一个县有好多秀才的
  
作者: 似鱼非羊    时间: 2016-12-20 11:28
  
  据说秀才还有一点就是在乡试中成绩非常优秀的一小部分才能叫“秀才”,而不是考过就是秀才。
  另外,地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只是地主习惯了、佃户麻木了,看起来稳定,其实远远称不上和谐
  -----------------------------
  百度: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

  乡试是秀才才有资格参加的考试,有固定的录取名额,考上了又称为举人。童试第一名称为案首,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作者: HYSFZYLQLM    时间: 2016-12-20 11:29
  跟现在的一本大学本科生差不多
作者: 淘淘居格子店    时间: 2016-12-20 11:29
  楼主认真读读历史,秀才在不同的朝代,地位是不同的。
  宋朝的秀才远不如明朝的值钱。
作者: 哪片love海    时间: 2016-12-20 11:30
  秀才——可以当吏员(办事员、科员),最高可以当八品小官(正科级)

  举人——起步九品官(副股级),最高可以当到四品官(正厅级),但是一般六品(副厅级)、七品(处级)就到头了。

  进士——起步七品官(处级)。

  未入流——办事员

  从九品——科员(副股级)

  正九品——科员(正股级)

  从八品——副科级

  正八品——正科级

  从七品——副处级

  正七品——正处级

  从六品——正处级享受副厅级待遇

  正六品——正处级享受副厅级待遇

  从五品——副厅级

  正五品——副厅级享受正厅级待遇

  从四品——正厅级

  正四品——正厅级享受副部级待遇

  从三品——副部级

  正三品——副部级享受正部级待遇

  从二品——正部级

  正二品——正部级享受副国级待遇

  从一品——副国级

  正一品——正国级
作者: 121488122    时间: 2016-12-20 11:31
  说白了就是尊重读书人,不管是不是死读书活读书的,就这一态度,起码没让我们人口众多的民族变成蛮子,。
  
作者: HY709394    时间: 2016-12-20 11:32
  明故劉母李氏孺人墓誌銘
  郷貢士文林郎知南直隷豐縣事 婣生應中歐陽宇撰文
  邑庠眷生静宇吳學濂篆蓋
  邑庠生服弟秉謙書册
  郡城之南郭,劉隠君南塘,厥配孺人姓李,諱妙緣,育同里金鳯橋,李君南耘,其父也。孺人荘慧慈静,在室爲女子時,率閑姆訓,年十六歸南塘君,事姑如母,晨夕惟謹,食飲惟時,承顔順意,無少違拂,姑歐陽孺人益贒重之,南塘昆仲有五,孺人咸加禮輯睦,或稍露乖氣,輙勸勉曰:獨不聞泣紫荆乎?由是和萃一堂,爲家族儀刑,皆孺人左右力也。南塘君挾資啇南粤,嗜詩酒、喜曠逹,樂與縉紳士夫相交游,賓筵欵洽,延宴窮日,孺人中饋弗倦,故賓朋戚属咸穪以陶母之贒,至克相夫子,舉案齊眉,雖孟鴻之爲内者不少讓。爲後南塘不糓,遺孤僅五日,孺人甫年二十有八,哀毁操守,女工不輟,長育孤子,以有成立,其純節靡瑕,殆有共姜栢舟之義也。男名則舜,南塘仲弟秉謙,邑庠名士也,奉兄遺命,授以舉子業,弗就,孺人泣而训曰:尔父亦人傑耳,汝胡可以弗肖也!爲其子娶同里塔子巷蕭歐沙君次女,孺人喜其得人,遂以家事託之綜理,惟恭佛持齋清修,不改以成慈祥之念,可見平生之善行矣。孺人享年六十有七,殊康壮無恙,今年偶以虚怯疾作,嘱孤曰:汝能継父志,吾守不負矣,惟早爲嗣續計耳。言未竟,遂永决,遐邇聞之,罔不涕傷。
  孺人生於正德七年三月初八日辰時,殁於萬曆陸年歳次戊寅十二月十二日卯時,今歸葬天華山背第貳都名路口虎形未坤山丑艮向,寔孺人之佳城也。
  余以婣婭故,獲悉其素而銘之,
  銘曰:
  卓彼高岡 潜德幽光
  翠欝蒼蒼 乾坤悠久
  龍蟠虎踞 長發其祥
  華山之望 澤綿無替
  于兹掩玉 百世其芳
  大明萬曆陸年歳次戊寅十二月十二日之吉 孤哀子則舜泣血立石
  禮巷内萧子高刻
  
作者: ligary    时间: 2016-12-20 11:32
  涨姿势了(づ ●─● )づ
  
作者: YYMM    时间: 2016-12-20 11:33
  真实情况是:
  很多被称为秀才的,并不是真的秀才,只是普通读书人,称其为秀才,是一种尊称
  类似的:老总,本来指总司令,可对一个普通士兵,也称老总
  还有喇嘛、和尚、太监,本来是够一定级别才行,后来成泛称了
作者: 吃猫鱼儿    时间: 2016-12-20 11:33
  纠正,秀才见到县令,自称“在下”“晚生”(后一个只有对方也是读书人才行),前面输入错误写成了“经理”。如果嚣张点可以自称“学生”,在过去官场中,“学生”这个词汇其实隐含和对方平起平坐的概念了。

  此外,举人出路较多,但是秀才如果没有其他功名,出路较少,因为是读书人身份不能干体力活也不能经商,因此很多秀才“为人做幕”(幕即幕僚,宾客)或者教书,秀才写状子事实上是违法(干例),但是似乎也很常见。

  因为秀才有读书人身份但是出路很少,因此地方上秀才经常鼓噪(闹事)。如清中期在江苏省吴江县,每年征收漕粮时,按例县令要从陋规收入中给全县数百个秀才散发“润笔”总额达数千两,就是因为征漕事多,怕秀才不服气说三道四甚至聚众闹事,搞出风波来。
作者: 郁闷的我    时间: 2016-12-20 11:34
  秀才就是县镇高考状元。
作者: 文哥    时间: 2016-12-20 11:35
  1,秀才见到县官,不需要下跪,只需要作揖,口称“老公祖”。“生员”是对秀才的称呼或者也称“诸生”,是其等级身份。对于上官,秀才是不能自称“生员”,而是“经理”。类似于政府部门,企业中的局长和经理,和上级谈话时是不能自称“局长”“经理”是一个道理;

  2,按照明清制度,不管是秀才举人还是童生,只要是在册的读书人,就归学官(儒学)管,因此地方官是不能打秀才手心的,如果打了就是“有辱斯文”,地方官会被弹劾。

  因此,如果秀才违法,只有学官有权责罚。变通办法是县令和学官商议,先革了秀才功名(读书人资格),将之变成“白衣”(屁民),县官就能随便打了。

  九品芝麻官中,讼师方唐镜在官员面前指手画脚胡作非为,但是官员不能碰他只能赔笑,因为方唐镜是有功名的读书人(举人)。但是后来包龙兴说通知学官,革了他功名先,方唐镜立即瘫倒,如果没有功名,他就是官员随便责打的屁民。

  3,秀才本身可以免徭役,但是是否免钱粮(田赋)则是不同的。明代读书人规定“覆二石”(可以免2石,具体概念有争议)。但是里甲役是不免的,就是说秀才家依然要服里甲役,这是明代正役。
作者: q565136048    时间: 2016-12-20 11:35
  读书就是背书的时代过去了

  考完不看书,就会停滞
作者: xio    时间: 2016-12-20 11:36
  
  现代政治制度下,公务员应该是一个普通职业,工资高点社会地位高点但绝不能形成像古代秀才一样的特权阶级,工匠精神立国才是现代社会根本
  -----------------------------
  能详细说明一下,你说的工匠是什么样的吗?包括泥水匠、搬运工一类的吗?
作者: 熙熙公主    时间: 2016-12-20 11:37
  据说秀才还有一点就是在乡试中成绩非常优秀的一小部分才能叫“秀才”,而不是考过就是秀才。

  另外,地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只是地主习惯了、佃户麻木了,看起来稳定,其实远远称不上和谐
作者: 小雪妹    时间: 2016-12-20 11:38
  说白了还是看人,书呆子一样不行,有文化的流氓才厉害
作者: 郁闷的我    时间: 2016-12-20 11:39
  主要是秀才不能当官,一般当到举人才可以成为备选干部。
  
作者: 121488122    时间: 2016-12-20 11:39
  秀才就是古代的储备干部。

  当大官也不是靠读书,就算中了状元也是当和七品官,能不能成为一品大员还是要靠钻营能力。
  古代多数状元到死也是翰林,进士只是县官
  
作者: 黄宇    时间: 2016-12-20 11:39
  科普文章,长知识了,谢谢啊。




欢迎光临 写手之家 (https://www.xs91.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