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江南评《九州缥缈录》: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刘昊然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9-6-3 22:27:15
16288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6月3日,电视剧《九州缥缈录》开播。演员阵容华丽,集齐刘昊然、陈若轩、李光洁、许晴、江疏影、王鸥等当下一众大热明星。这部剧由江南担纲总编剧,导演是张晓波。全明星出阵,也是出品方将《九州缥缈录》这个IP推向大众市场的一次尝试。
在这部电视剧之前,江南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小说作家和《九州志》的主编。和大多数火什么写什么,题材不受欢迎就果断弃坑的作家不同,写作十多年,他把大约一半的时间都投入在了两部大部头——《九州缥缈录》和《龙族》里。
《九州缥缈录》是《九州》系列中篇幅最大的一部,也常常被视作九州的奠基之作。2001年,《指环王》横空出世,包括江南在内的几名作者第一次见识了“架空世界”这个概念的魔力。2003年,他们聚集在一起,摩拳擦掌,也想打造出一个中国特色的架空世界来。众人的意见错综复杂,讨论了足足半年多才开始动笔。
但托尔金创作《魔戒》时已经45岁了,无论体力、思想,还是世界观上,都正值成熟期。而《九州》的作者们当时还是一群二十来岁的少年,且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能用业余时间来创作。
写作的过程中,作者和笔下的人物一起在成长,过去的设定不断被推翻、完善。写着写着,直到某一天,他们惊讶地发现,IP的价格越来越贵,自己的身家也开始暴涨翻番。
很多小说作者都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二十来岁时一文不名,只好通过写作聊以自慰。接下来,又经历了起点付费制度改革,以及后来狂飙突进的影视IP收购浪潮,一下子实现了财务自由,并被推到了影视产业链的风口浪尖上。
成名之后,作者们选择了不同的路径。有人卖掉了作品的版权,拿着钱享受生活;有人成立了公司,专心运作自己的IP体系,在游戏产业中掘金;有人继续写作,写完一部便卖掉一部,后续的影视改编完全不管。
而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少年时付出的时光,江南选择了一条最麻烦的路——深入影视制作链条下游,亲自担纲总编剧。“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他苦笑着说,实在累得要命,以后再也不想改编剧本了。
他之前并没有多少编剧经验,跟导演相关的一切知识更是压根没学过。他向中国新闻周刊坦言,改编的过程很痛苦,总是和剧组的其他人发生碰撞。因为导演擅长用画面来理解内容,而自己一直和文字打交道,各方之间免不了有出入。
碰撞过后,他也自省,自己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沟通者。剧组里,编剧常常需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说服导演、演员和制片人,但这些事总让他感到力不从心,“作者这种生物还是倾向于自己跟自己对话。”
如今外界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很多人说江南变成了商人,作者的心气和灵性都在消失。江南并没有完全否认,但他觉得这是一种宿命式的无奈。年轻的时候,他对行业并不了解,只是对“红”这件事有种模糊的期待;如今成名了,了解到“红”具体意味着什么之后,他又想回过头去诉诸写作,沉淀心情。然而事务缠身,留给写作和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一直是求而不得,很矛盾的一种状态。”他说。
四月底,《复仇者联盟4》在中国大火,排片一度达到90%,之后,关于打造“中国漫威”的呼声再度响起。但呼吁归呼吁,似乎没人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于是又有人把目光投向了影视IP的源头——作者们。
《九州缥缈录》正式开播前,中国新闻周刊找到江南,与他谈了对中国影视产业链的看法,对亲身介入影视生产过程的感悟,以及那些不可复制的人生经验。
前没有文化基因,后没有工业技术
中国新闻周刊:这是你第一次深度参与编剧的过程,感觉怎么样?
江南:很复杂、很艰苦。制作是戴着镣铐跳舞,小说更加自由。总的来说,我觉得并不如写小说有趣。
举个例子,比如草原民族,在我的想象中,有洪流一般的马群、羊群、狼群,但视觉上实现起来非常困难,条件支持不了。
再比如,小说中有个北都城,现实中不存在,是在草原上临时搭出来的。为了节约成本,只能搭正反两面,绕到背后一看,发现里面是空的。你看,哪怕是《九州缥缈录》这么大的体量,目前国内也还是做不到。
中国新闻周刊:刘昊然的演技如何?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给到他吗?
江南: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刘昊然,全剧只有他一个演员是我推荐的。我想说,昊然你千万要顶住啊!哥哥我年事已高,先撤了。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很多人都想打造“中国漫威”,你觉得《九州缥缈录》能不能达到这个级别?在影视方面能不能起到一个奠基者的作用?
江南:我只是一个作者,其实没资格判断它有没有这个潜质。在它的读者群眼里,它够好。但其他人眼里就未必。还需要等等看。
目前中国的阅读产业比较好,但反过来看,也是因为其他几个产业还不够强。阅读在线上付费领域跑的最早,先发优势很大,手中握着大量版权。又加上资本运作比较好,提前上市。所以能成为一个领跑者。
但世界范围之内,真正由阅读领跑的成功案例不多。《哈利波特》《冰与火之歌》都只能说是勉强和影视分庭抗礼。从传播角度来看,电影和电视剧这两层才是真正奠定传播基础的渠道。
中国新闻周刊:有没有一个方法,能够达成“中国漫威”的目标?
江南:没有明确的方法论。如果一家公司跑来跟我讲方法论,我觉得我理解不了。创作最初的感觉没办法复制。作品之间是不同的,强行套方法论,不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漫威是一个很罕见的、跑得非常顺的电影体系。他们的文化基础很强,比如美国队长和钢铁侠都很符合美式文化。前期打好了文化基因,后期有工业化生产的技术,衔接起来很顺。但是在大部分的市场,是前没有文化基因,后没有工业技术,这时谈所谓方法论就是空中楼阁。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中国工业基础不太行,文化基因怎么样?
江南:相对工业技术,文化基因要好一点。有很多IP储备。如今回过头来看,商业阅读促使了更多作品出现。虽然大多数读者只是碎片化阅读。但有少数人在思考,其中有些会成为意见输出者、评论家,然后这些人会反哺整个的阅读市场。带动市场往高处走,慢慢形成一个共识。
中国新闻周刊:但这些年,文学圈似乎出现了头部聚集效应,很少有新人出来,大手始终只有那么一百来个。你怎么看?
江南:这个问题其实我也在琢磨,但没有很好的答案。一个解释是网站编辑给的位置特别好,卡位效应特别好,所以来来回回一直是这么些人。
有时我会担心,市场进入一个对商业利益的追逐。大家最开始创作时的那个心气没有了。一出来写就为了赚钱。
当然市场变大了总归不是坏事。但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我觉得写书这个事本身并不应该跟钱扯到一起。
中国电影要走出去
中国新闻周刊:网传《龙族》电影2016年开机了,消息准确吗?现况如何?
江南:不准确。《龙族》的定位是一个大工业视效电影。但目前实现不了。产业链上出了问题。视效电影是以全球化为市场的,如果只以中国来发行,解决不了拍摄的资金需求。
中国新闻周刊:意思是说,如果请好莱坞团队,就收不回本;请国内团队,效果就达不到,是这样吗?
江南:准确地说,国内影视的产业链整个都不太行。就好比你要做一个服装品牌,要人提供扣子、拉链、衬布和设计。这个链条往往不是在一个工厂或一个公司里面。需要整个产业的通力合作。
打破这个困局的关键在于,中国电影要走出去,包括中国文化也要走出去,这样市场才能支持。以前我们看印度电影,觉得它是一个有趣的、舶来的,但不是能给我很高预期的东西。但印度电影发展到今天,也有了输出大电影的潜质。中国电影具备这样的希望,但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制片人和导演还只是对内生产。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不把《龙族》拍成电视剧呢?相对来说,电视剧对视效的要求没那么高。
江南:作为一个作者,也不能太在意观众的期待。我们总忘了按照心里的标准去做好一件事情。拍剧卖钱,那是制片人的事,不是作者的事。
有一些作者,他们有IP就卖掉,具体变成什么样子不管了。但我希望至少在能力范围之内能控制一下。不说不减分,小说变成画面肯定会减分,只求别减太多。比如《九州缥缈录》从2001年写到2008年,写了七年,如果卖了点钱就不管了,未免有点对自己人生太不负责。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很多作者,写作之初就会考虑能不能建构一个影视IP。这方面有两个意见,南派三叔把自己定位成一个IP架构师,而刘慈欣则觉得这个问题不能想,一想他就会写歪掉。你怎么看?
江南:我比较赞同刘慈欣的意见。剧本是影视拍摄中的一个台本,不变成影像就没有意义。但小说本身就是最终态。如果只把小说视为一个中间态,那么小说的意义和完整性就被降低了。
所以我的态度一直是,能改则改,不能改就算了。有段时间,很多人找我买版权。我就问他,你打算怎么改?他讲不出来,支支吾吾,只想囤起来卖掉赚钱。这样的话还是算了。这个行业是小手工业的活,不是一个纯商业的逻辑。
如今回想起来,当时的行业是一个膨胀的状态,牺牲掉了很多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的东西。
中国新闻周刊:所以你统统拒绝掉了。
江南:对啊,好多钱没了,很痛苦。(笑)
矛盾的状态
中国新闻周刊:当年你想过自己以后会红吗?
江南:想过。每个写作者都希望自己能红。但具体多红没有估计。归根结底,当时也不知道这个行业有多大,没概念。走到今天,我才知道行业多大,中国产业多大,世界产业多大。
中国新闻周刊:所以您笔下的人物性格也会发生变化吗?从少年时写到现在。思想上的变化,应该也会无意识的反映到作品里吧?
江南:不一定。但《九州》这个系列会变得越来越成熟,比如有些角色,刚开始话很多,总在吐槽,渐渐他变得沉默,碰到事情一笑而过。黑化是一方面,顿悟是一方面。往后越写,写得越深入,会感觉只有“老贼”才能写这种东西。写完我会觉得自己真是老到极致了。可能就封笔不写了。
中国新闻周刊:有些人说你是一个商人,作者身份在消失。你觉得哪个属性重一点?
江南:一半一半。有段时间我在想,如果非要在作家和企业家之间二选一,那我还是选择当个作家。虽然有些事情我也能管,比如说做判断、做公司构架、选合作方。但我可能不属于企业家的性格。
企业家总是处于很大的焦虑和不确定中,因为任何想法都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验证结果。作家相对好很多。
年轻时没有那么多事可做,只能写书,特别想在商业上有所成就。现在很多业务找到我,时间被压缩了,又想写小说。总在一种求而不得的很矛盾的状态中。
中国新闻周刊:怎么去平衡这个事情?会失眠吗?
江南:平衡不了,总是失眠,对身体也有影响。最近总觉得累,我问我的体检大夫,说最近早上起来总觉得没睡够,心脏怦怦跳。医生说,有的东西既无关于病,也无关状态,还是年纪大了。
时间一长,家里人也挺担心,所以每天得花一个小时锻炼,才能让自己状态好起来。纯粹靠花更多的精力来维持状态。然后通过写作让自己沉浸下来,完了还得去处理公司的事、开会。开完会以后还得陪客户坐坐。时间就这么过了。
有时我觉得生活没什么意思,奋斗了20年,生活还没有变得非常好。只剩写书还有点成就感。
中国新闻周刊:未来会不会想写一些纯文学?
江南:想,但没找到合适的题材。我知道自己的不足。现在可能还是一个相对在艺术上比较浮躁的阶段。
中国新闻周刊,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官方海报
#江南
#九州
#缥缈录
#见过
#最好的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媒体约稿
九州文化剧本征集令!保底分成千字200起,单本10000起
0
5391
Chief_John
2023-05-04
文化新闻
金庸状告江南《此间的少年》侵权案终审宣判
0
8802
写手发布
2023-05-17
媒体约稿
九州文化剧本征集令,单本10000起!
0
6248
fallen7
2023-06-10
媒体约稿
九州主编收稿,最高五万单本
0
5128
06130613
2023-06-21
媒体约稿
九州天天剧本收稿
0
4360
1144058650
2023-08-08
交易招聘
九州文化(上海)编辑招聘
0
5292
Rest丶Art
2023-10-14
文化新闻
文笔最好的12个网络小说作家及其代表作品(附网络小说作家100强名单)
10
14770
风过_流影
2023-11-01
交易招聘
嘉兴九州文化长沙分公司招聘
0
4500
骑着蚂蚁撞墙去
2023-11-13
媒体约稿
九州文化收剧本&成品剧
0
2241
stroberto
2023-12-08
交易招聘
九州文化江西分公司招聘短剧坐班编剧
0
2667
安奈纯寻
2024-05-1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4
诚求小红书种草文案
5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6
诚聘 各科硕博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