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余秋雨新书《中国文化课》,讲述中国文化的古往今来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9-9-18 12:29:04
16150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屡屡提到要“封笔”的余秋雨又出新书了。近日,余秋雨携新作《中国文化课》出现在上海。
《中国文化课》将余秋雨近年来在喜马拉雅FM上播出的音频课程整理成文,对中国文化的古往今来作出系统梳理。在自序中,余秋雨写道,
出版
此书缘由是想把在“秋雨书院”主持的博士生专业课程向全社会公开讲授,包括对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历史、精神主干等五大单元内容。
在9月的讲座现场,他与观众分享了心中对中国文化的定义以及新时代下的个人体悟。
谈学历:有自主权地求道问学
在余秋雨眼中,学历并非指的是毕业文凭,而是求学的经历。作为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师,在录取研究生的过程中,他时常感到,一些名校毕业的学生在专业上表现平平,而一些背景普通的学生,却常有惊艳的表现。他以自己为例,在年轻时候,他曾有在农场劳动的经历,在空暇时间才能读书,“由于劳动之后产生只要空下来就看看书的动力,看书的效果又很好,也不在乎学历。自我选择的个人化学习往往有很好的效果,结果反而成了成绩特别好的。”
在他看来,学习的本质在于有自主权地求道问学。“新学历的三个标准在于高度、完整、入心。”余秋雨表示,只要将一门课程完整、系统地阐述,并将它和接受者的生命连接在一起,进入他们的心扉,它就能成为全新的学历。
对于大众推荐的经典名著,余秋雨的观点是,应尊重自我的选择。不管是古代的作家还是现在的作家,都有一个心理结构,喜欢的作家,本质是和自己的心理结构悄然重合,“我有权利坚持我的不喜欢。一个作品魅力不在于其他,在于被接受状态,作为一个接受体,你在这方面最有权利做出评判的。”在学习时,不能全盘接受而丢弃自我,似少而多,关键在于选择。
谈中国文化:长寿基因在于“中庸”
在讲座中,余秋雨提到,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农耕文明,尽管有着反反复复的内战,但没有侵略性,亦少被外族侵略,因此文化的基底保留得较为完整。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不走极端,总是用一种有弹性的灰色哲学来解答问题。“极端主义分子像英雄一样,站在悬崖绝壁上,许多人认为他们是英雄。但是作为真正的思想引领者不可以这样,你在悬崖上大家参观,了不起的肌肉都被人家看到了。但是如果民众跟了你,民众也就站在悬崖绝壁上,太危险了。中国的哲学就是中国文化要求把大多数中国人带离悬崖,带到一条安全的路上。如果有的时候路不安全,就要在尽量安全的路上,这是中国的中庸之道的思维。”
在他眼中,中庸之道看上去不鲜明,不强烈,说出来的话口号不响亮,句子不漂亮,但是却保全了多数人的生存,也保全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国文化另一重要长寿基因在于科举制度。世界上许多重要文化没有建立代代延续的选拔机制,几代之后就难以为继,科举制度保证每隔三年提供大量管理人才,源源不断,这是中华文化保持有序延续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大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存在误解。”余秋雨说,中国文化对应的关键词并非是保守和陈腐,而是开放和青春,以唐代最为显著,“真正的诗化人生实际上是充满想象力的,在马背上打猎、走各式各样风景好的地方,穿不同的服装,到玉门关、沙漠、阳关,这个时候就充满了诗意的青春气息。大漠进入他们的视野,千里草原进入他们的文笔,所以他们的青春气息是和诗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意义上,唐代、特别是初唐,是最青春、开放最充满活力的一种集体人格。”
谈成长经历:挫折就是财富
对于人文学科,余秋雨也提到了自己的观点:文学不应是专业,而应成为素养。
“文学的魅力在于创造,而不在于研究。研究文学已经研究的人太多了。”他感慨,少数人可以进入文学专业,多数人尽量不要进入那个领域,它不够专业。
谈到最欣赏的中国古代文人,余秋雨提到苏东坡。“值得尊敬的人很多,值得喜欢的人不多。只有苏东坡全方位让我觉得喜欢,也全方位觉得有才华。散文、医药、佛学、绘画、书法都好,而且几乎绝大多数中国文人都对他表示亲切,他有非常好的平常心。我个人比较贴近苏东坡,也比较温和。”
令他感慨良多的是苏东坡所面临的挫折。“年轻的时候如果不经历一些挫折,以后就很难担当重任。在文化上更是如此,没有遇到过挫折的文人是平淡无奇的。我还找不到一个文人没有受到巨大挫折,却名留青史。我很想找一个,却从未找到。”即便在年轻时遭遇巨大的磨难,亦不需担忧。 “我肩上的肌肉,伤口从来没有弥合过,是被扁担磨破的。”余秋雨说。在他眼中,所有的挫折必将沉淀,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来源:澎湃新闻
#新书
#中国文化
#文化课
#讲述
#文化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极简大纲法,送给头疼新书的朋友
0
2248
heneica
2024-03-29
交易招聘
知名文化院高薪诚聘各类文案作者
0
3631
海角天涯123
2024-05-08
写作交流
雅笔文化(上海)大家小心,稿费一单有争议直接踢你出企业微信,五单都付稿费
0
2896
雅笔欠钱还钱
2024-05-11
交易招聘
九州文化江西分公司招聘短剧坐班编剧
0
2667
安奈纯寻
2024-05-18
媒体约稿
50元-200元/千字 | 「大理文化」报刊长期征稿
0
1966
罗晓
2024-06-14
文化新闻
6月,十位网文大神重磅新书来袭!
0
3095
兰若离悠
2024-06-18
休闲分享
“华小佗”实践团:传文化薪火,承千年遗韵
0
971
华小陀实践团
2024-07-13
休闲分享
“华小佗”实践团:传文化薪火,承千年遗韵
0
3059
孙艺恬
2024-07-17
休闲分享
“华小佗”实践团:传文化薪火,承千年遗韵
0
3402
孙艺恬
2024-07-17
文化新闻
麦家60岁:第一次讲述不堪回首的全部
0
3785
yinhuier
2024-07-22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4
诚求小红书种草文案
5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6
诚聘 各科硕博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