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苏小苏:我与网络文学的十八年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0-2-26 12:27:15
5152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18年前的2003年,一场席卷全国的非典肺炎疫情让北京各大高校紧急封校,封校前一天,我鬼使神差般地回了通州的家,于是在那段居家隔离的时光里,我的人生因缘际会地发生了改变,从此和网络文学紧密相联。2010年,我曾写过一篇名为《三年又三年》的
网文
回忆录,后来因该文所涉人和事太多所以没有写完,从那时起,我再总结自己的网文写作之路时,往往都习惯性地将3年当成一个阶段。本文中我也将继续如此,把自2003年起到现在我所经历的18年分为6个阶段进行回顾:
第一阶段:网络文学付费阅读的萌芽期和商业化的滥觞。在我的记忆中,网文付费阅读模式早在2003年之前便有人尝试过。第一家做付费阅读的个人网站是“明扬”。中华杨试图用自己的“大热书”《中华再起》来撑起付费阅读模式,但最终还是黯然收场。与之相对的是读写网“点击换钱”的变相付费模式,这种台湾网站常用的手法后来因各种原因同样也失败了。所以当2003年起点中文网开始尝试付费阅读时,起初并没多少人看好。为了尝试付费阅读模式,“起点”原本准备了30本最受欢迎的作品,不料在作品上架前夕,却被编辑“杀情”带走了其中约百分之九十。团队分道扬镳的理由在此不作赘述,能在此关键时刻拉走这么多作品,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杀情同作者之间更加亲密的关系。当然,起点最后仍旧开启了付费阅读模式,流浪的蛤蟆一本《天鹏纵横》成了现行付费阅读模式的滥觞,自那时起,整个网络文学行业的“小作坊”时代开始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由于成功实现了内容变现,资本的触角开始触及这个新兴行业。
2004年,第一个尝试吃螃蟹的人出现了。如日中天的“盛大”开始涉足网络文学领域,先是建立了自己的网站“PT书城”,随后开始接触“幻剑书盟”,试图收购这家当时原创网络文学网站的龙头。不过由于幻剑“狮子大开口”,陈天桥最后还是选择了上海本地的起点中文网。在资本介入后,靠着盛大游戏的点卡渠道和推广渠道,“起点”在很短时间内就超越“幻剑”成了新的行业第一,各种记录在2005年中被屡次打破。血红靠着《升龙道》和《邪风曲》“封神”,“写网文年入百万”的噱头让大量新作者开始涌入这个新兴行业,“月票榜”的冠军单月就能拿下7万多元的奖金,这让起点不得不开始改变原有的奖励规则。同时,各种均订、高订的数据记录也在被不断刷新。这一切都预示着,网络文学将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在2005年的第二次起点年会上,静官凭奇幻小说《兽血沸腾》拿下年度大奖,标志着整个网络文学行业开始从萌芽阶段进入了成熟期。
第二阶段:付费阅读成熟期与商业群雄并起。2006年3月,网络文学界发生了一次“地震”。以潘勇为首的起点10人团队集体出走“中文在线”,并建立了“17K文学网”,大量优秀作者随之而去。彼时作为起点二组主编的我也带着整个编辑二组一并离开。
在那个网络文学已开始走向商业化的时代,试图白手起家建立一个新站并超越前辈,此间的难度是个人小作坊时代的百倍千倍。争取作者不能再像早年那样靠“江湖义气”,为已经能靠网文为生的作者们提供基本的收入保障是必须的。为此我们开启了“买断模式”。跟之前付费阅读的“分成模式”不同,“买断”是以预估作品的成绩为前提,开出让作者满意的买断金额,对买断作品的所有内容,包括其中未上架销售的公众版章节等在内一起进行提前付费。这种模式其实并非“17K”首创,“起点”也曾有过类似模式,但不同在于,他们的买断一般是在作品的繁体版
出版
敲定之后才跟作者签约,而我们的买断模式风险更高,同时也意味着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收益。
在此模式的帮助下,我们带走了当时起点收藏榜上约七成的作者,一时间风头无两,论坛上也烽烟四起。然而没有创业经验的我们却犯了不少错误。其中最“致命”的莫过于团队中竟没有一个技术人员;还有,我们也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彼时中文在线的副总裁王秋虎曾提出过直接收购小说阅读网做底盘,“无需从零开始建站”的想法,但我们却以该网站是盗版起家为由拒绝了。没想到后来,“17K”上线仅3天,网站流量就已冲至全球排名第309位,紧随而来的就是服务器的崩溃,以及之后无限的崩溃修复、再崩溃与再修复。究其原因,与中文在线的技术团队只有建设企业内网的经验不无关系,而一个有着大批知名作者“加成”的网络文学门户网站的流量是当时的我们都无法想象的。直到2007年年底,在找到更富经验的技术团队后我们才明白,此时除非重做网站,否则就根本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这让我们一度感到十分绝望。技术实力和硬实力的欠缺,让“17K”一开始的声势浩大没能一直延续。后来我们曾想过很多办法来改善网站情况,比如做了“网编模式”,又如率先推出了打赏模式等。而此时,起点却已重新修订了跟作者的合同,并以种种举措逐渐稳住了其行业第一的地位。2008年,由完美世界投资的纵横中文网悄然诞生,几位创始人曾来“17K”找我取过经,遗憾的是,后来他们也一个不落地犯了我们曾经犯过的错误。
第三阶段:付费阅读瓶颈期和渠道的爆发。2009至 2011年是网络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之所以又称此阶段为“付费阅读的瓶颈期”是因为,传统的付费阅读模式撞上了“天花板”,“盗版”问题让付费阅读陷入了停滞。我们曾悲观地认为,终点可能已经到来,因为直到2009年年初,我所熟悉的一些文学网站还都是亏损的。
转机来自“17K”,或说是中文在线。在启动“17K”项目的同时,颇具战略眼光的中文在线其实已开始在无线端布局,牵头无线端付费阅读,只是被各种原因耽搁了两年才最终成型,而在此期间,“17K”的资金链已发生了断裂。2009年,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基地开始试运营, 2011年,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便已创下了月收入破百万的记录,标志着无线时代也即渠道时代就此开始,网络文学产业新的重要支柱出现。渠道的“输血”为行业续了命,这个阶段移动基地几乎一家独大。但其他渠道并未因此而低迷,他们看中了因智能手机的诞生而出现的数字阅读蓝海,并摩拳擦掌地想要竞相闯入。
第四阶段:渠道巅峰期和“IP”的萌芽。在2012至2014年这个发展阶段,“第三方销售授权”成了一个新名词。掌阅、QQ阅读等开始动摇着移动基地行业顶尖的地位。2014年,掌阅终于超越移动基地成为“渠道向”行业的第一,各大传统网络文学网站也通过向各家渠道授权线上销售而逐渐扭亏为盈。然而,就在一切看起来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之时,却连续发生了两件足可影响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事件。
一是2013年“盛大文学”的原“起点”创始人团队集体出走腾讯,建立了“创世中文网”。28人团队的出走让整个盛大文学几近崩溃,作者与作者之间,出走的编辑与留守编辑间的“战争”也甚嚣尘上。整个2013年,“起点”和“创世”的价格战让整个行业叫苦不迭,其中受损最大的是恰巧于当年曾被百度收购的“纵横中文网”(当时其更名为“百度文学”)。在2013年至2014年两年间,“高端作者”的身价就几乎翻了两倍,这让伺机而动准备“捡漏”的“纵横”并没有得到多少预期中的“顶级作者”资源,直到最终腾讯收购了“盛大”,并在2015年由原起点创始人团队主导成立了阅文集团,才最终了结了此事。即便如此,互相高价“挖角”带来的恶果也让阅文花了将近3年时间才终于“消化”。
二是2014年的“净网行动”。一夜之间,新浪读书被查处,整个网络文学行业风声鹤唳。近年来,内容管控一直是个重要问题。一般而言,无线端推送的作品除正规网站授权的以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内容来自中小CP(内容提供商),渠道对这部分内容的审核机制远不如正规网站严格,各种“擦边”路数屡见不鲜,相当一部分作品频频“过界”。“净网行动”这桶“冷水”让行业清醒了头脑,靠擦边内容大赚快钱的行为得到整治,这结果虽是正规从业者们喜闻乐见的,但对渠道商们来说,收入的暴跌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与此同时,“IP”改编也进入了萌芽时代——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太准确,因为一直以来业界都认为,萧鼎创作于2003年至2007年的《诛仙》是网文IP改编的“始祖”,还有人曾戏言,2008年“纵横”的成立也是因为完美世界在“诛仙”上尝到了太多甜头(此言可不必当真)——随着2011年电影《失恋三十三天》的票房大卖,以及2011年、2012年电视剧《步步惊心》和《甄嬛传》的热播,网文IP的热度开始被炒起来,这也成为此后数年间网文作者身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IP改编授权的火爆成为网络文学发展至新阶段的又一显著表现。
第五阶段:渠道瓶颈期和“IP”泡沫时代。2014年的净网行动之后变成了每年一次的惯例。从管控角度上来说这是好事儿,但另一方面,渠道的收入增长也开始逐渐停滞,其中以移动基地的衰落最为明显,其在2014年被掌阅超过之后,又逐渐被QQ阅读和书旗阅读超越,再也不复当年行业“扛把子”的风光。
这3年同样也是IP概念疯狂发酵的3年。随着《花千骨》《琅琊榜》等改编剧的热播,成熟IP的价格在翻番地往上滚,一个“顶级作者”的IP没有几千万根本“拿不下来”。这其中,一个新的问题也开始出现,即热播的IP改编作品中除部分属探险悬疑类外,几乎都是“女性向”的作品;同时,《青云志》改编后得到的骂声和《择天记》改编成绩的不愠不火也让“男性向”大IP改编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如此,在这一阶段,IP改编的收入仍然让从业者充满信心。以“纵横”为例,2017年其因改编获得的收入就已超过了向渠道授权所获收入,在其当年整体业务业绩中排名第一。与此同时,热播改编剧的海外输出也启发着内容提供方开始进行海外内容输出,其中以东南亚和北美市场为目标,阅文便率先开启了海外站的建设,文化输出成为网文行业发展至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
第六阶段:“免费乱战”期和变革时代。这个阶段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变革”。自2018年以来,一些标志性事件已纷纷出现。首先是影视行业的整顿让整个IP改编市场在2018年迅速冷却下来。2017年,“男性向”大IP改编的失败更是让该类作品在改编市场中的处境更加尴尬。《莽荒纪》的失败加剧了这种势头,“男性向”网络文学头部作品的授权价格迅速下跌,一直到2018年,有着不错口碑的《将夜》以及2019年《庆余年》的持续热播才改变了这种颓势,加之《全职高手》的动漫改编也获得了较佳口碑,从业者不禁开始思考:什么样的改编才是受欢迎的改编?《庆余年》的编剧王倦在接受采访时给出了他的看法:态度决定结果,改编成功与否在于改编团队本身。
这一阶段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免费”。从2017年底至2019年,各大免费阅读平台爆发了“烧钱”之战,对传统付费阅读领域造成了强大冲击,使2018、2019年连续两年,“渠道向”的收入下跌愈演愈烈。其实,免费的策略并不新鲜,在2008至 2011年间,“纵横”就一直实行着名义上的付费而实质上的免费,其后来自有的头部作者几乎都是在那个时期靠作品“买断”但不强制上架销售而培养起读者群的。在已相对稳定的格局中,这是“新入场”的成员打破僵局进行突围的一个可行办法。而目前,“免费阅读”着力培养的读者群体就是当前付费阅读已覆盖群体之外的一片新的蓝海。培养新的读者和新的阅读习惯是需要花费时间和成本的,不管免费阅读可能会带来多少负面影响,我们都不缺乏等待的耐心。当下,免费阅读平台的乱战中,资本投入的规模已是从前付费阅读时代的十倍百倍,想必未来三两年内,免费阅读平台必将决出胜负,那时便是制定新的行业规则的时候,作为拥有足够原创内容的平台本身,此时此刻需要的只是一点耐心。
此阶段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是“海外”。与先行者阅文一样,更多的从业者和平台都已将目光放至了真正的蓝海,即文化的输出。而这已不仅仅是出于商业层面的考量。文化输出是中华崛起的必由之路,日渐成熟的网络文学亦责无旁贷。作为内容生产者的我们,在把握时代潮流的同时,更要不忘初心,真正承担起文化建设以及向世界传播璀璨中华文化的重任。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自2003年我正式踏进网络文学领域至今,倏忽已18年。2020年的春天,又是一场同样席卷全国的肺炎疫情,在自我隔离、关注疫情的同时,我也借此重新回顾了这18年来的历程。战疫形势严峻,但我相信,很快我们将能取得胜利,同样我也猜想,在居家战疫的人群中,恐怕也会就此出现一些踏上网文创作之路的后辈吧。愿天佑华夏,让我们一起,满怀希望前行。来源:文艺报 | 苏小苏
#苏小苏
#网络文学
#十八
#八年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的光与暗:有人年入百万,也有人中途下车
0
3341
写手发布
2024-01-19
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2023,中坚力量何以稳步提升?
0
3245
写手发布
2024-01-25
文化新闻
短篇故事丰富网络文学生态
0
2744
写手发布
2024-03-14
文化新闻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发布 我国网络文学用户已超5亿
0
3247
写手发布
2024-04-29
文化新闻
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发布
0
3087
西米斯
2024-05-03
文化新闻
我国网络文学行业广告收入首次超过订阅收入
0
2568
写手发布
2024-07-13
文化新闻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5亿,一半的网民都在“追文”
0
2619
写手发布
2024-07-16
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就一定要日更万字么?也可以越写越短
0
2237
写手发布
2024-07-17
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的“流量玩法”与“免费逻辑”
0
3908
写手发布
2024-07-29
文化新闻
「番茄·网络文学爱心基金」更新公示,放宽帮扶标准
0
2556
写手发布
2024-08-01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4
诚求小红书种草文案
5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6
诚聘 各科硕博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