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严歌苓:被资本追着写作?我不愿意
[ 复制链接 ]
xueshanlanlan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78
回帖
204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4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4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 积分
积分
432
主页
发表于:2020-6-7 08:35:51
7637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作为最有影响力的海外华人作家之一,严歌苓的很多作品都被改编成了电影或电视剧。虽然12岁那年就被抛入“社会”这所大学,但早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以及军人生涯形成的自律、严谨与韧性,都一部部细腻丰富,又交织着厚重历史感的“严氏作品”的“生产密码”。但与此同时,她也拒绝被定义,拒绝被标签;她也坦言不喜欢被资本追逐而写作的感觉,“我只想保持一种纯粹的写作心态”。
记者|李菁
李菁采访严歌苓
我的“社会大学”
三联生活周刊:你12岁就离开学校进入文工团,等于一下子被抛到社会,并没有受过相对完整的、系统的正规教育。那正规教育的这一段是怎么补上的?
严歌苓:
12岁当兵实际上是一个早上学的经历。了解人性的东西,越早越好,特别小孩子,因为他们的直觉特别好:要想在成人的环境里活下来,得把你身上所有的“雷达”都打开。
我是一个不大爱说话的人,我总是在暗暗地观察人、琢磨人。
我得琢磨那些“大人”——虽然今天想起来,他们当年也才20出头,要不琢磨他们,我就要倒霉、就要挨批评。
我的正规教育是中断了,但对我来说其实也没什么。我们上学时都是“文革”开始,后来学校都关门了,也没什么书可读。我爸爸(注:严敦勋,作家萧马)有一个很好的、非常全的图书馆。我爷爷给他留下了很多线装书,比如说《水浒》《西厢记》《红楼梦》等等。我记得家里那套线装的《西厢记》特别大,一个大盒子打开以后,一边是图,一边是文字,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图有点色情,我就津津有味地看,所以很早就对情感、爱情、对性有了了解。我妈妈上班,我爸爸靠边站,他也不管我。后来我妈发现我在看德莱塞的《嘉莉妹妹》,还看《珍妮姑娘》,就说:“小姑娘看这些书很不好。”我爸说,“让她随便看吧,反正也没事干”。
三联生活周刊:家庭环境对你的作家之路有什么样的影响?
严歌苓:
我妈妈年轻时是一位话剧演员。我从小的记忆就是她抱着我,朗诵大段大段莎士比亚戏剧里的台词。长大后,她又有意识地跟我讲那些罗马神话、希腊神话,所以我很早就知道宙斯、雅典娜等等。
虽然听她读的时候,我也似懂非懂,但那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我进入了很早期的教育。
我爸爸则在那时候特别有意识地培养我读唐诗宋词。我刚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读唐诗,像《琵琶行》《长恨歌》,我后来都统统都背下来,还自个儿画连环画。
我爸把我过去画的很多连环画都保存起来,他特别欣赏我画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一个女的夜里醒来了,有个黄鹂在那,然后她拿起一只鞋子去打……4句话我画了4幅图。我爸爸就觉得我懂了那故事,说我从小就是一个很有画面感的孩子,很有形象思维。但是阴差阳错,不晓得怎么到“文革”当中就去跳舞了,我爸很痛心。
《芳华》剧照
三联生活周刊:那后来又是怎么回到父亲期待的写作之路上的?
严歌苓:
在文工团待了几年之后,我强烈感觉到:作为一个想表达的人,跳舞真的是不能让我感觉满足、表达不出来我的感受,所以我就开始写。起初是写歌词、写墙报、舞蹈大纲……大家觉得我是能写的人。20岁那年我报名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虽然没有到前线,但是在后方野战医院里,看到很多受伤的战士……我内心非常难过,也非常受触动,战争对他们来说,真是一个个青春生命的付出,所以我写了很多文章。后来发现不仅是能写,而且能拿笔来做职业。我爸爸后来还挺高兴:这跳舞的8年,原来并没有中断我的读书之路,相反,把我以前的经历都连起来了。
《芳华》剧照
写作,也把我舞蹈生涯中上西藏、上彝族大凉山演出的经历,早期对不同文化语言的兴趣和敏感都激发出来了。
我中断了“读万卷书”之后,走了“万里路”。上帝冥冥之中把我培养成了一个作家,战争的经历使我一下子从跳舞当中彻底出来,成了一个年轻的作家,然后就写了电影剧本。
那个年代,在《收获》上发作品是非常难的。而我22岁就把作品发表在《收获》上、当年电影就进入拍摄,很多人都认为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那一年我连获了成都军区两个三等功——第一个是因为上前线,第二个是回来之后写了那么多作品。
三联生活周刊:虽然8年跳舞的经历使你的文学路好像暂时中断了,但回过头来,这段像运动员的训练,给您的意志力和韧性是特别好的锻炼。
严歌苓:
这8年经历给我很好的纪律的养成,而这种自律让我受益一辈子。
军队里面从早到晚都是节目排得满满的,所以即便是我自己一个人生活,我也非常有规划,每天安排好几点到几点做什么。我写作不是说写多少个字,我写作是到几点我就停了,然后去锻炼,读一两个小时的书,虽然每天都好像非常呆板,但也非常充实。能吃了跳舞这种苦的话,没什么苦算苦了。
严歌苓谈《芳华》
三联生活周刊:看《芳华》小说能感觉出来,一群年轻的女孩子,大家都是吃青春饭的,彼此之间也有那种明争暗斗。你在那个群体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严歌苓:
我的家庭出身不好,我爸爸当时工资停发,去农村劳动,修水库,好像总是修不完。在群体里我给大家的感觉很聪明,也很刻苦,不怎么声响,说话慢条斯理的。但同时又觉得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一个小孩读过那么多书,有时候讲话,跟他们开玩笑,他们觉得受伤害。记得我讲我们的副班长是“耐寒作物”,我们的提琴手牙齿有牙缝,一唱歌就露出来,我说“西班牙女歌手”,把他们给气的……还有一个人,我说他长得像长筒袜子,还有谁脸上有几个浅的麻子,我说,在你脸上像“下弹子跳棋”……小孩子形象思维特别活跃,有时候一张嘴就把人给气坏了,说这小东西怎么那么损,那时我就这样子。
三联生活周刊:那你学会了什么样的生存哲学?
严歌苓:
少开口,少说。我就写日记,记很多日记,后来发现日记老被人偷看,就开始记那种让人读的日记,就是假的日记。反正我的结论是,你本质再好没有用,舞跳得再好也没有用。你就是多做份外的事,比如帮炊事班切土豆丝什么的,证明你特别重视思想改造。
《芳华》剧照
我们每天早上6:00出操,之后大家就要打扫院子,打扫厕所。笤帚肯定比人少,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一把的,所以大家前一天晚上都把笤帚藏好,不能让别人拿走,不然自己就没法表现了。厕所一天到晚冲,冲得溜光,还帮炊事班喂猪。我每天4:30起来练功,你跳领舞,练功特积极,那都不会特别受表扬,但是你要干很多脏的、臭的活,就会被表扬,表扬积累多了,那就是政治资本。这段经历,像《芳华》里面都写了不少,《灰舞鞋》里也写了很多。
写作是一种享受
三联生活周刊:当年很多人带着梦想闯荡美国,无论是学文学、学艺术还是学绘画,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取得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更寥寥无几。对你来说,你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文学才能以及写作这条路?
严歌苓:
因为我在1992年就得了奖——当时在海外得奖的奖金相当高,一个短篇小说是3000美金。一得奖,各种宣传都来了,出书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1992年得了《少女小渔》的奖,李安来买版权;紧接着1993年我一年得了三个文学奖,1994年得了一个奖,1995年的《扶桑》得了长篇小说奖。一个长篇小说奖是2万美金,所以基本上那个时候在美国跟一个会计的薪水差不多。所以我先生建议说:你为什么想去教书之类的?你就好好写,反正我可以养家。我就专心专意地写了那么多年,也有不少书拿了奖。
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大陆一些
杂志
在“偷”我的作品发表,不联系我,不跟我签版权协议,也不给我稿费。我后来想既然总被盗发,还不如我自己来主动
投稿
,后来我就开始主动在大陆投稿。2005年我写的《第九个寡妇》是我第一次在大陆主动投稿,一
出版
就卖掉了20万册。这个时候我开始重视大陆的市场。陈凯歌导演看完《第九个寡妇》在纽约给我打了个电话,他说我想约你写,编剧来编,我们共同合作一个作品。然后我就合写了《梅兰芳》这个剧本。
三联生活周刊:之前看报道说,为了写《陆犯焉识》,你会到青海实地去看。现场对你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因为有很多作家就等于待在书斋里,靠着自己想象的场景在推进。
严歌苓:
很多人现在写作靠百度,我为什么一定要去?因为我觉得我这个人很感性,要在那泡,泡到有一个感觉了,才能开始写。比如小姨多鹤,我一直不敢写日本人,跟日本人太隔膜了。我们似乎是一种同宗的文化,但这是一个误区。你跟他们一接触,你就发现他们比西方人还难懂,还不同。所以我就去日本冲绳岛一次,去了日本的山区小村子里住两次,你不花这个功夫不会有那种感觉。有一天,突然多鹤在我脑子里似乎有了一点气息,活了。它是一个好故事。但是有了好故事不行,你写不出神韵来的。
《小姨多鹤》剧照
三联生活周刊:我当年也去过黑龙江方正县采访过开拓团的历史,他们也讲了很多遗孤的故事。我就想你怎么会关注到这段历史,其实是挺偏的一个点。
严歌苓:
我听了真实的故事说这个人被土匪抢了,日本女孩被拍卖,用很便宜的价钱让村民买回去。我听了这个故事就觉得有战后的伤痛。这样的故事属于两国的人,属于全世界的女人。这是一个长期的治愈过程,我觉得是特别了不起的一个故事。
我找到一个生活在日本多年的朋友,问他能不能帮我去看这个故事,能不能找到一些背景。他帮我做了一些功课,然后才发现另一半的故事。他们怎么来中国的,怎么逃亡的,怎么会被分别卖给中国人或者被中国人领养的……很多故事,所以我觉得全啦,故事的这一半和那一半我都有了,但是还不够,你没有办法写日本人。那就到日本去生活!
仔细想起来这是很不“划算”的。在日本请翻译、生活的费用很高。但是另外一个翻译他是个朋友,他不需要我的钱,这个翻译我永远不会忘他,没有他就没有《小姨多鹤》。所以应该感谢他们。我也忘了在小说前面写上感谢他们的话,等到出日语版的时候会写的。
《小姨多鹤》剧照
三联生活周刊:所以一个宏大历史下面被压制、被伤害的女性是你永远关注、牵动的人物吗?您其实一直在写女性,最近女性主义这个话题比较火热,很多人又把您的作品跟女性主义关联起来做研究。有的人认为您一直在坚持一个女性主义的立场,还有的人认为其实您对女性主义的表达还不够彻底,或者对女性主义的理解可能还不够先锋,对这些争论您怎么看?
严歌苓:
我不是女性主义作家,我不过是写女人故事的一个。我认为《陆犯焉识》是我一辈子写的最好的作品之一。在中期、早期、晚期都有我的代表作,但是《陆犯焉识》是一个代表,也是我最喜欢的,它是写男性的,主人公是男性,写的是中国男性知识分子的困境。
我最近写了两个中篇小说,都是十几万字左右的,都是写男的。一个是在川藏线上的兵站。兵站是我很熟悉的一个地方和场景,我写一群战士和一只熊的故事。我就是想告诉人们,别这么窄的、刻板定义我的任何写作,我的写作千变万化。
《归来》剧照
三联生活周刊:有一个标题说“被李安改编的女人”,仔细一看其实是说您的故事,指的是李安购买了你小说的版权,改变了你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标题取的也是对的。
严歌苓:
对,他改变了我的命运。你想在留学初期能得到一大笔版权费,又得到一大笔编剧费,这让我自信。他无意中改变了我的命运。
三联生活周刊:陈冲对你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朋友和事业上的伙伴,对吧?你们俩因为境遇也比较像,都是早期到美国去闯荡。
严歌苓:
陈冲很早的时候就是在我爸爸这儿做小朋友的。因为都喜欢画画,他的哥哥陈川跟我爸爸很熟悉。我爸爸当时一天晚上住在锦江饭店,跟人家说写剧本你别付给我稿费,付宾馆钱就行了,所以这些朋友都是他的座上客。陈冲那个时候来玩就认识了,所以是少年的朋友。
我们所有的事业和生活、玩耍都混在一起。她很早就是好莱坞的奥斯卡评委,看电影的机会很多,一到10月份她就领着我到处看电影。应该说,我对好莱坞冷僻的电影,例如艺术电影,都是从陈冲那得到了观赏机会。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也还在继续合作吗?
严歌苓:
跟陈冲正在继续合作,我希望下面一个作品可以让她来拍。
三联生活周刊:你以前是被编辑和出版社追着写,后来被导演追着写,现在等于是被资本追着,这种关系会不会影响你的写作心态?
严歌苓:
会受影响的,我觉得这个特别不好,所以我常常待在柏林不回来,也因为有这样一个原因,我不愿意被什么东西追着。我觉得我的写作是一个非常个人、非常私密、非常自在的一个状态。被什么东西一追,它就会潜移默化地对你产生影响,你是意识不到,你在被这种东西腐蚀。所以我跟资本签了合同,我又花了很多钱解约,还是想保持一种纯粹,而且是自由的状态。
三联生活周刊:你平时的生活是什么节奏?
严歌苓:
我每天写5个小时。我有很多好题材要写。对我来说,真正挑战我的,是把这个题材吃透,能够真正的理解——你写的这些人物故事,你要活在他们当中,至少你写出来是有神、有韵,能立得住、落地,这些东西很难,不是有个好故事你都能写的。写作对我来说是快乐,是一个high。我现在还很享受这种状态,也并不觉得是一种负担。等到了感觉是负担的那一天我肯定就不写了。我现在出书数量也够了,我的钱也够了。
三联生活周刊:所以您更在意您的作品,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那么外界有些人,比如说希望你变成一个“大”作家,去争取一些严肃的文学奖之类的……
《归来》剧照
严歌苓:
我觉得这都很可笑。比如说诺贝尔文学奖,有多少很棒的作家没得奖?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纳博科夫、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这一大帮好得不得了,他们的作品我们真正在读,真正是我们的里程碑。
三联生活周刊:所以您对一些外界声音,比如说文章深度不够、力度不够,你也不太在意?
严歌苓:
听拉拉蛄叫还不种庄稼吗!我很少去看这些东西的。因为我对自己总是有一个很明确的方向。
三联生活周刊:希望自己能写到一直写不动那天吗?
严歌苓:
对,写作对我来说是快乐的,因为现在还很享受这种状态。
(整理:实习记者 胡艺玮 杜昶德)
作者档案
李菁
2001年加入《三联生活周刊》任记者,目前为《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三联生活周刊
个人微博:@lifeweek李菁
个人公众号:往事不寂寞
B站解读☞
UP主:三联编辑部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转载请联系后台。
「寻找一间好咖啡馆」
#严歌苓
#资本
#写作
#我不愿意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俞慕:写作是我一辈子坚持要做的事
0
3240
写手发布
2024-05-25
交易招聘
招聘各类写作人员,硕博经验者优先,会实证分析者优先
0
2574
超级大学霸
2024-05-29
交易招聘
诚聘兼职写作老师,全职写手,硕士,博士,优先!长期有效!
0
2604
akhr
2024-05-31
写作交流
近期拆书心得,以及一些写作技巧总结
0
1817
nana831025
2024-06-12
写作交流
写作干货:终于有人把言情小说的爽点说清楚了
0
2367
heneica
2024-06-23
写作交流
写作素材:暗恋的10种表现,言情小说必备
0
1827
玲儿1234
2024-06-26
交易招聘
不限专业,本、硕写作老师,可长期合作+q397377934
0
2408
林皇
2024-07-01
交易招聘
不限专业,本、硕写作老师,可长期合作+q397377934
0
2332
林皇
2024-07-01
休闲分享
想要快速通过写作变现的看过来
1
1970
弄墨
2024-07-06
写作交流
适合新人的小说大纲写作思路
0
1794
iiMessi
2024-07-0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13)
周1893
我一直有一种疑惑,为什么资本会被视为洪水猛兽?它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且如何与资本相处是可以被个人的意志所干预的。反思资本对我们的规训是对的,可谈及资本大多暗含贬义到也不必啊。现在娱乐圈问题标题都乐于联系资本,这是什么原因。
2020-6-7 08:36:01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fangrongxi
严歌苓说得好,靠父母,你可以成为公主;靠男人,你可以成为皇后;只有靠自己,你才可以成为女王。
2020-6-7 08:36:3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乞丐8乞丐仔
有风骨的作家越来越少了
2020-6-7 08:37:37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小雾w
王朔更有资格这么说
2020-6-7 08:38:11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公道1
也获得了红利
2020-6-7 08:38:5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笨笨猫!
平凡的……故事。
2020-6-7 08:39:45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据善于思考
时代言情
2020-6-7 08:40:43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fkj123
大家记住,这个就是方方的帮凶![捂脸]
2020-6-7 08:40:55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wraithX
FF日记甚嚣尘上的时候,她在国外写文章推波助澜,如今舆论风向变了,又假装无辜地顾左右而言他。
2020-6-7 08:41:45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作者推荐
法国当红作家在乡下写“封城日记”,遭强烈讽刺
网络作家永恒之火怒斥阅文:自己盗版自己,免费阅读不给人留活路
热而不火,甜宠剧遇到坎儿了吗?
无聊时写的一段文字,感觉文笔还是很烂,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
胡慧娟、曹珉玥畅谈IP改编的成功秘诀与趋势亮点
六本高人气高质量的完本网络小说,赶紧收藏起来,书荒了慢慢看!
那些年的网文小说大佬们你们还记得吗?
网文影视化谨防掉入“魔改”怪圈
毕淑敏:不必忙着赶路,我们要让自己幸福
如何加强小说的代入感
话题
约稿
500-800元/千字 | 「香港文学」杂志长期征稿
南京书迷追来上海,这一抹黄席卷五角场,网络文学有了自己的线下
4
高考,真还有一考定终身的奇效?
5
日本网文,给中国作者,带来新启发
6
1200元/篇 | 「鹿鸣」杂志长期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