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妲己本不是狐狸精,是谁让她变成了狐狸精?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0-10-3 10:47:16
6178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国漫《姜子牙》,终于在国庆节上映。
电影上映前曾发布了“苏妲己”版预告,可以看出,苏妲己与以往历史中“祸世妖后”的形象不同。片中的她年纪尚幼年就被迫嫁予纣王,成为封神大战的祭品。影片以苏妲己和另一个女性角色小九两人传达出,“每个无辜之人都不该被牺牲”的观点。
这是对苏妲己形象的一次全新解读。在中国历史上,苏妲己的形象变迁,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壹
商纣王的“背锅侠”
最初,苏妲己的形象只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女人,而并非一个狐狸精。
按《尚书》记载,武王进攻朝歌前作牧野之誓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唯妇人言是用……”这个所谓的“妇人”,就是妲己。武王的意思是,商纣王受到这个女人的魅惑,听信这个女人的指使,才变为一个残暴无道的昏君。
《国语·晋语一》云:“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吕氏春秋·先识览》亦云:“商王大乱,沉于酒德,辟远箕子,爰近姑与息,妲己为政,赏罚无方,不用法式,杀三不辜,民大不服。”
那么,她是如何”赏罚无方,不用法式“的呢?书中进一步说明:“糟丘酒池,肉圃为格,雕柱而桔诸侯,不适也。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环,截涉者胫而视其髓,杀梅伯而遗文王其醢,不适也。文王貌受,以告诸侯。作为琁室,筑为顷宫,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
看来妲己是个恶毒心肠的女人,做起事来完全没有下限。不过,连《尚书》都没记载的上古之事,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是怎么知道的呢?
这些文献还只是批评妲己无德干政、败坏国事,但均未称她为狐狸精。到了西汉,历史学家依然只是陈述妲己的罪状,从未将她跟妖魔鬼怪联系起来。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商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西汉中期的焦延寿《易林》中说“噬嗑之豫:羸裎逐狐,为人观笑。牝鸡雄晨,主作乱妖。”汉末的刘向作《列女传》,则将诸如炮烙、剜心之罪都扣到妲己头上,“自古圣王必正妃匹;妃匹正则兴,不正则乱。夏之兴也以涂山,亡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 ,亡也以妲己。周之兴也以太姒,亡也以褒姒。周之康王夫人晏出朝,关雎起兴,思得淑女以配君子。夫雎鸠之鸟,犹未尝见乘居而匹处也。夫男女之盛,合之以礼,则父子生焉,君臣成焉,故为万物始。君臣、父子、夫妇三者,天下之大纲纪也。三者治则治,乱则乱。”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男性统治者治理国家失败,文人们便把女人,尤其是美女拉出来当”背锅侠“。你看,西周灭亡的责任,就要周幽王的宠妃褒姒来承担。司马迁就认为,褒姒是龙的口水被宫女踩到,怀孕而生,天生就是来灭亡西周的。褒姒何其冤枉,就这么笑了一下,就要背上千古骂名。
妲己的遭遇跟褒姒一样。
傅艺伟版妲己
贰
妲己成为狐仙
到了东汉,谶纬神学大行其道,妲己的画风也变得怪异起来。
所谓谶语,就是托名鬼神,预决吉凶。而纬书,则是攀附经文的一种诠释学说。中国台湾学者陈槃经过研究认为,谶纬学说起源于先秦的符应说,通过阴阳家的发展,在汉朝天人感应学说的背景下,形成了儒学的神学化运动,也就是大量谶纬出现。
东汉明章二帝时期,赵晔撰《吴越春秋》,描述大禹三十而娶涂山白狐所化之女为妻。这说明在东汉前期,已有狐仙与君王婚配之说。东汉后期,襄楷致汉桓帝的上书中,将妲己出世与叶公好龙、星宿与朝官、黄老浮屠之祠等相类比:“殷纣好色,妲己是出;叶公好龙,真龙游廷……”
可见当时民间已经流行妲己本为狐仙的传说。妲己之所以产生人狐之变,一是源于中国古人对狐狸淫荡、狡猾、险诈等拟人化习性的传统认识,一是对女人是祸水、美女是妖孽的传统评价。
但是请注意,为什么这时的妲己不是狐妖,而是狐仙?
妲己何德何能,可以被称为”仙“?这与汉代思想有关。简言之,妲己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拥有汉儒所推崇的某些德术结合的特质。
首先,作为妖兽的狐狸竟被儒生赋予“三德”,从而具备了成仙的可能性。《礼记·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孔颖达疏:“所以正首而向丘者,丘是狐窟穴,根本之处。虽狼狈而死,意犹向此丘,是有仁恩之心也。”《说文解字·犬部》:“狐,妖兽也,鬼所乘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丘首。”这些儒生把狐狸描绘的道德高尚,品行端正,五讲四美三热爱,形象无比的高大上。
其次,汉代盛行阴阳合气、龙虎交媾结精成丹信仰,而他们又相信狐狸精能取人精气以炼仙。应劭《风俗通义》记载,男子郑奇被假借妇人之尸的老狐狸精所勾引,与其栖宿交接,结果被狐精盗采精气,以致亡精腹痛而死,清晰地呈现了东汉盛行的龙虎(阴阳)合气房中炼仙信仰。那么,狐狸精如何”盗采精气“呢?它们通过截人头发以取精气,《列异传》中说:“旧说狸髡千人,得为神也。”
因此,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逻辑链条,即妲己是狐妖,而狐妖有采精炼仙之术。她从商朝时死亡算起,直到东汉,已逾一千多年。按《真诰》有关之尸解术,“易世炼化,改氏更生者……皆受书,为地下主者,二百八十年乃得进受地仙之道矣”。也就是说,妲己已经获得修炼成仙的资格。
温碧霞版妲己 叁
妲己成为狐妖
一个反面人物,一下子羽化飞仙,这让当时的很多人心里无法接受。
当时有一部分儒生认为,即使妲己有修炼成仙的资格,也不会真的修仙成功。因为妲己丧尽天良,坏事做绝,这样道德败坏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仙人的。
山东费县潘家疃汉墓前室的画像石中,就有狐狸精“苏妲己”及“周公杀苏妲己”题记画像。妲己是商朝人,周公是西周人,周公怎么可能去杀妲己?其实,画像呈现的不是现实世界,而是汉代鬼界酆都六天宫的一部分:在死而入冥后的“受事之日”或“罪考吉凶之日”必经的第一天宫,周公作为“北帝师”、武王作为“鬼官地斗君”,对妖魔鬼怪施以“斩鬼”“灭形”的终极惩处。
画中,一身戎装的周公拔剑怒对苏妲己,作拔剑欲斫之状,妲己则执笏恭对。苏妲己长着毛绒绒的大狐狸尾巴,出现四道弯曲,上翘及肩,而衣装华丽尊贵:上衣宽袖,满缀圆形纹饰;下裙修长合身,其细密绒毛纹饰,刻画极精致。画中狐尾屈曲,也有来历。汉代《焦氏易林》中记载“老狐屈尾,东西为鬼。病我长女,坐涕诎指,或西或东,大革易诱。”
对了,陪同妲己一起接受审判的还有另外两个被扣上“祸国殃民”帽子的女人——妺喜和褒姒。这三代孽嬖非独不得入朱火宫受化、不得鬼职,其鬼亦为圣人所任之鬼官所斩。
到了魏晋南北朝,妲己是狐狸精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北朝李暹注《千字文》“周发殷汤”句:“一入朝歌,捉得纣,杀之。捉得妲己,付与召公,令杀。召公见其姿容端正,一叹而百美,不忍杀之。留经一宿,太公谓召公曰:‘纣之亡国丧家,皆由此女,不杀之,更待何时!’乃以碓剉之,即变作九尾狐狸。”
另外,汉代刘向在《列女传》中对妲己的批判,“百姓怨望,诸侯有畔者。纣乃为炮烙之法,膏铜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辄堕炭中,妲己乃笑。比干谏日:‘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纣怒,以为妖言。妲己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于是剖心而观之。囚箕子。微子去。”
这些记载,也使得后人觉得,苏妲己真是变态,肯定是妖精吧。
到了明代长篇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妲己是狐狸精的形象,算是定了型。按照作者的观点,妲己一遇纣王,便会将“成汤六百年基业送于他人”。小说中,纣王带领群臣去女娲宫参拜,发现女娲圣像后竟起了邪念,还题了歪诗。女娲一气之下,决定灭亡商朝。她命轩辕坟里的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等三妖设法进入纣王后宫,在女人堆里闹风雨。这千年狐狸精附身在冀州侯苏护女儿妲己的身上,随着妲己进宫,此后,妲己就魅惑了纣王。纣王不再理会朝政,还跟妲己一起干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最终,周武王率军伐纣,取得成功,而女娲却不讲信用,不但不给狐狸精论功行赏,还把她交给姜子牙斩首。
可以说,《封神演义》让妲己恃宠而骄、心理变态、残忍毒辣的绝代艳后兼千年狐狸精的形象深入人心。
其实,何止是妲己的形象被彻底污名化,商纣王也一样。顾颉刚曾经对商纣王进行过一番考证,发现他的七十多种罪名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后人强加上去的,根本经不起推敲。
潘家疃汉墓前室南壁上的“狐狸精”苏妲己 那么,苏妲己究竟是谁?
苏妲己并不姓苏,而姓“己”。“苏”是有苏国的意思,有苏国的人都姓“己”,而“妲”则是“女儿”的意思。“苏妲己”的意思,就是“有苏国己家的女儿”。
也就是说,这个被后世认为天生媚骨、美艳绝伦,且荒淫无道,罪行累累的狐狸精,我们连她真实的姓名都不知道。或者说,在那个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她根本就没有名字。
这就是为什么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尽管搜集了海量资料,但在写妲己的地方,只有十几个字。
苏妲己变为狐狸精后,这个形象直到现在一直未变。无论是傅艺伟饰演的妲己,还是温碧霞饰演的妲己,都是狐媚惑主、残害忠良、祸害人间的反面形象,让观众看得牙根痒痒。
这次的国漫巨作《姜子牙》,重新诠释苏妲己形象。也许在这部电影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文学和电影作品给我们塑造一个全新的苏妲己,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电影《姜子牙》中的苏妲己角色海报
参考资料:
1、姜生《狐精妲己图与汉墓酆都六天宫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2、吕不韦《吕氏春秋》,中华书局,1991年版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4、胡珊珊《罗兰·巴特符号学视域下狐妖影视形象探析》,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9年
5、俞志慧《历史真实,或者政治正确──文献记载与文本解读的两种取向》,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
6、许仲琳《封神演义》,中华书局,2009年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妲己
#不是
#狐狸精
#是谁
#成了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远瞳:网络是浮躁的,但网络文学不是
0
8716
写手发布
2023-03-31
文化新闻
《皮囊》《命运》成了畅销书 蔡崇达:为一个作家存活于...
0
6618
写手发布
2023-08-30
写作交流
写小说并不是一定要灵感的
0
3478
小潴我的最爱
2023-09-18
文化新闻
文学对谈|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0
5017
写手发布
2023-09-22
文化新闻
刘慈欣绝不是中国科幻唯一的存在
0
4417
写手发布
2023-10-08
文化新闻
藤萍:文学创作不是流水线,要写自己最想写的
0
3921
写手发布
2023-12-09
文化新闻
18岁做厂妹,31岁我成了顶流网文作家
0
3541
写手发布
2024-01-08
文化新闻
陈墨:谁能超越金庸?这不是个好问题
0
3210
写手发布
2024-03-11
写作交流
跳舞:套路不是剧情和桥段!
0
1867
ahexiaoyang
2024-03-12
休闲分享
月更100w日常,网文写手从来不是什么舒适的自由职业!
0
2030
写手发布
2024-04-0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原创文学
休闲分享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诚聘 各科硕博
总奖池超百万!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颁奖在即
探索文化出海新范式,阅文在日本举办小说征文大赛
4
《绍宋》原作者:宋穿历史小说为何有一个“强宋梦”
5
【喜马拉雅】第2届悬疑征文大赛,火热征稿中!
6
《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网文作者规模首次突破300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