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赘婿》的垮掉:爽文之后是爽剧 爽完之后是空洞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1-3-6 10:05:33
17508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郭麒麟不适合做男主角,颜值身高都不适合。”
“救命,剧情太难看了吧?友情建议:那个说相声的还是好好说相声吧。说相声还可以的,不是说都可以当电视剧男主的。”
“剧本太烂,节奏太慢,刻意煽情,制作廉价,没有审美。ps:郭麒麟真的丑,一点cp感(情侣感)都没有。”
刚开播时一度高居全网收视第一的《赘婿》遭遇滑铁卢,豆瓣评分已跌至6.9分,热度亦直线下降。尤为难堪的是,靠“男德学院”等拉来的感情票,又因男主的颜值赔得精光。看来,不“物化”异性只是神话,用它怼天怼地的人们,也许是“物化”的最忠实消费群体。
有美女,有穿越,有超能,有讨好,有造爽……为何《赘婿》还是遭遇困境?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观众为何爱爽剧
《赘婿》是近年来常见的爽剧之一。
爽剧始于爽文,一般认为,2009年4月22日最后更新完成的《宝贝,别哭》(作者恩很宅)开风气之先,随着电视剧《琅琊榜》《延禧攻略》《庆余年》《如懿传》等热播,人们甚至将2018年后的电视剧市场,称为“爽剧时代”。
爽剧类型多元,尚无统一定义,但有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情节变化快:从被虐到复仇,不能超两集。
其次,人物极简,情节极繁:只提供类型人物,黑白分明,全靠情节曲折取胜。
其三,人设符合观众的自我心理预期:男女颜值高,无异性交往史,有钱有权。
其四,充满爽点:如智力碾压、完虐对手、调戏强者、有权任性等。
其五,情节游戏化:以直线逻辑为主。
在爽剧中,正面角色与负面角色同样不择手段——“好人”战胜“坏人”,不是因为更有道德,而是因为算计更恶毒、手法更狠厉。这给观众以幻觉:个体足以掌控结果,所以很爽。
爽剧火爆,源于社会的麦当劳化。
现代社会以功能为中心,其运转的底层逻辑是: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控制。当人也被抽干成工具人时,人生变得简单。在今天,城市人的生活经历彼此相似,成功、智慧、幸福、快乐、爱、健康等等的获得,不再是个人化的过程,而是都有标准配方,比如成功学、积极心理学、思维培训、情感训练班、瑜伽等,这为资本提供了一道道盛宴。
人本来生而不同,但商品必须相同,资本的力量就在于能把种种不同,用或引诱、或强制的方法,变成相同。所以,与麦当劳化携行的,还有好莱坞化、奈飞化。只是在中国,目前还没有资本如此雄厚的企业,只好采用另一种方式完成好莱坞化:聚焦人性的最基本面——感官刺激。
在反“引爆点”上,《赘婿》比较专业
爽剧有精致的画面、专业的团队、复杂的运作机制,但它们都服务于人性中最具动物性的部分——野蛮精神。
《赘婿》的创作者们误以为,加入讨好元素,制造几个宣传热点,就能取得成功,恰恰是误读了爽剧的本质:爽剧不是艺术品,不会因主题而成功;爽剧是商品,卖的技巧比品质更重要。
在《引爆点》一书中,加拿大学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曾提出流行三法则,即:附着力法则、个别人物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
“附着力法则”,指用特别的方式将一条具有传染性的信息让人们记住;“个别人物法则”,指流行取决于信息传播者的社交天赋;“环境威力法则”,指人的行为体现了所处环境的特征。
沿着这三个法则,才能形成“引爆点”。换言之,仅追求体验,无法让一款商品流行,只有把握“引爆点”,才能成为流行品。
不能不说,在反“引爆点”上,《赘婿》做得过于专业:
附着力法则要求制造附着力高的信息,这类信息的特点是易传播、可自主传播、能迅速把握受众群体的关切。可《赘婿》情节的摇摆性过大,很难用一分钟说清,连概括都做不到,自然也就取缔了深入讨论的可能。
个别人物法则要求找到三种人,即内行、联络员、推销员,《赘婿》选择郭麒麟担纲男主,多少有这方面的考虑,可郭麒麟的粉丝群与爽剧忠粉的重叠度不高,且在表演上,郭麒麟远非内行,结果成了多名专业演员陪一名外行玩的格局。当内行、联络员、推销员彼此冲突时,“引爆”就变成了“内爆”,所以观众对《赘婿》的评价,两极分化鲜明。
环境威力法则认为,要制造大规模流行,应先在可控制的小规模群体环境中制造流行,而《赘婿》在任何小圈子中都没能掀起波澜。
结构挖的坑,细节实在填不上
市场方向有误,在创作手法上,《赘婿》也出现了不少失误。
《赘婿》本是网络小说,电视剧版只取IP,与原著几无关联,是按爽剧原则再创作而来。按理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电视剧《赘婿》却莫名其妙出现了一系列硬伤,特别是单线式架构,堪称败笔。
单线式架构是明清传奇剧、长篇评书等常用架构,通过正与邪的鲜明对立,驱动情节向前发展,暗含拴驴、解扣等制造悬疑的技巧,但缺点是节奏缓慢、人物呆板。单线式剧情的最大困境是要“平地起雷”,需不断制造新的反转,不得不突出偶然性,易使人产生重复、虚假的感觉。
以古典名著《西游记》为例,虽有“三打白骨精”等精彩情节,但也有不少妖魔毫无个性,简直是为凑齐八十一难而设;再如《三国演义》,“赤壁鏖兵”是三线叙事,到“六出祁山”则成单线,后者远不如前者精彩,基本就是“出兵—小胜—大败”乘以六,犹如流水账。
在单线结构的约束下,《赘婿》也陷入“造难度—通关”的死循环:一个难关过去后,为留住观众,不得不去造更大的难关。主角宁毅(郭麒麟饰)从做小生意到做大生意,到江宁首富,再到国家军政栋梁……造爽盘子越来越大,原有的架构完全承托不住,以致刚开始的段子也越来越少,甚至削了真正吸睛的宋轶的戏份,可没有这二者,爽从何来?
《赘婿》几乎可作为结构与形式打架的典型。在细节上,也加入了造虐(女主被强奸未遂两次)、金手指(相当于游戏“外挂”,短时间内迅速增加战力)、养成升级(主人公能量逐步增加)、虐菜(设置了乌启豪等猪对手)、施暴(宁毅不是一枪打死楼书恒,而是先用枪打断其四肢)、扮猪吃老虎等爽剧手法,但它们都填不上结构偏差挖下的坑。
单线式结构对演员的表演提出更高要求,《赘婿》却选了一位相声演员来当男主。相声是舞台艺术,只有表情夸张,才能被台下观众看到,更多时需保持“中风脸”。可在镜头前,这种无层次的表演与剧本的结构缺陷完美共振,果然催人断更。
当爽剧也开始内卷化
爽剧不爽,因为爽剧作为消费品,它无法按摩精神,只能引发感官刺激,可一切感官刺激都存在着即时消费、逐渐麻木的特征。第一口辣椒总是最辣的,以后则只能靠增加辣椒的数量,来获得同样的快感。这种增量存在边际效应,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后,增量带来的快感将无限趋于零。
在爽剧已横行多年的前提下,真正让人感到离奇的是:《赘婿》以为可以靠跟风,甚至在不提供更强感官刺激的前提下跟风,这体现出网剧市场的懒惰——资本越来越喜欢听故事,根据既有市场反馈来推新品,不求大赚,只愿平稳。
这说明两个问题。
一方面,在资本与专业的博弈中,专业正不断后退,随着专业人员发言权越来越少,甚至连“单线无法支撑长剧”这么基础的缺陷都没人敢指出,可知网剧“内卷化”的程度已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创新精神正在消退,这本是商业,乃至创作的生命源泉,而除了竞争,并无保护创新精神的有效机制,《赘婿》提醒人们,当下的竞争环境是否出现了偏差?
创作不是“1+1=2”,不是把几个优点结合起来,就自然形成一个完美的作品。在东拼西凑上,《赘婿》非常努力,有笑点、有IP、有偶像、有反转,但就是无法捏在一起。资本偏好无生命力的拼装,在无缺点、无遗憾的表面完美下,却共同制造出一个有遗憾的结果。类似的失误,也许更值得反省。北京青年报
#赘婿
#垮掉
#爽文
#之后
#空洞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网文爽点:当我们在看爽文时,我们在爽什么?
0
7678
写手发布
2022-12-22
文化新闻
《狂飙》之后反派不能再细写了吗?
0
10104
程颖
2023-02-07
文化新闻
《三体》之后,国产科幻剧的春天来了吗?
0
9493
写手发布
2023-03-02
写作交流
很多网文作者都在用的爽文梗剧情
0
3084
1009549188
2023-07-27
休闲分享
科技脑洞节来袭,看免费爽文,抽汽车大奖
0
2515
写手发布
2023-08-04
文化新闻
专访蔡崇达:400万销量的《皮囊》之后
0
4911
你的美瞬间倾城
2023-10-07
文化新闻
“短剧爽文”复活了中文在线?
0
4034
写手发布
2023-11-16
写作交流
五种爽文经典桥段范例
0
2399
陌路微笑
2023-12-04
交易招聘
熟悉爽文套路者优先 阅文集团招聘短剧内容策划
0
3458
生命太潦草
2024-01-11
写作交流
风波之后,番茄作者近期日收下降?
0
4151
写手发布
2024-07-2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网络文学从草莽成长为“数字文明奇观”
500元起/篇 | 「传记文学」杂志长期征稿
他们所提供的稿酬颇低!
4
金七猫奖得主:以非遗为舟,在现实题材中疗愈与成长
5
网文大神“杀虫队队员”现场签名排长队:一场打破常规的网络文学
6
七猫征文大赛颁出112万奖金,非遗题材作品斩获金奖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