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莫言、残雪、史铁生……日本读者偏爱哪种中国文学?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1-4-13 15:27:18
1523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近几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日本的译介逐渐增多,类型也更多样化。2019年科幻小说《三体》进入日本市场,就掀起了不小的热潮,创下了日本海外翻译作品的销售记录。莫言、残雪、史铁生……日本读者最爱哪位中国作家?当他们的作品传入日本,如何被翻译和重新述说?
日本读者都看哪些书
@nshshui:中国作家在日本最热的是哪位?
孙若圣:莫言无疑是在日本最著名的中国作家,但是从译者数量、译作数量、受专业学者评价度高低来看,我认为在日本最被认可的中国作家是史铁生。史铁生有关生命、死亡、残缺之类的思考,和日本文化中的物哀美学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精读日本学者的史铁生批评,可以发现很多别的东西。当然,除了作品,作家本人的人格魅力,也是吸引日本学者的极重要原因。
@炀睿:残雪的作品在日本的学术界接受度如何?
孙若圣:残雪因其独特的文风,抽象的叙事及冲突性的意象使用,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在日本有一位专门关注残雪作品的学者——原日本大学(这是个专有名词,这个学校叫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近藤直子。近藤毕业于东京外国语和东京都立大学,师从松井博光,自1987年开始以《季刊・中国现代小说》这本
杂志
为阵地,译介了几乎所有的残雪作品,此外还
出版
了残雪长篇译著约3册。由于已经构成了译者和作者的对应关系,因此别的日本学者不太会再进行残雪作品的翻译了。日本中国文学界对残雪的评价很高,特别看重其文本中的不条理性对现实世界的映射。近藤教授于2013年道山,翻译工作也中断了。如果残雪之后还有力作的话,想必会有别的学者会接过残雪译介的重担。
@starry
night:莫言的作品一直有很强的乡土色彩,日本读者怎么能明白这种根植在中国土地上的情结呢?
孙若圣:在日本约有6位学者翻译过莫言的作品,其中较出名的是井口晃、藤井省三和吉田富夫三人。而莫言最喜欢的译者是吉田,吉田几乎翻译了莫言除《红高粱家族》和《酒国》外所有的长篇小说。事实上,莫言作品中的乡土色彩,莫说是日本读者了,就算是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也未必可以掌握。吉田的出生成长经历与莫言类似,亦会用老家的方言切口来译介莫言小说中的土语,因此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莫言获得诺奖参加颁奖典礼时邀请了吉田富夫一起去,可谓惺惺相惜。
@神的鱼儿:请问网络文学会被翻译传播到日本吗?还是当地人更倾向文学名著?
孙若圣:当然会,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分成两部分来看,就是纯文学的传播和类型化文学的传播。纯文学指的是莫言、史铁生等人的作品,在日本的读者比较有限。类型化文学的话,之前的郭敬明、韩寒的作品曾被译介至日本,但也未引起很大的反响。
但是目前各种网络文学及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在日本拥有较大的读者群,其中大刘的作品走的是正规的版权引进,出版伊始在日本的一些书店甚至出现了断货的情况,至于各种神怪或宫斗的网络小说更多的是由网上的亚文化群体自主翻译传播,就类似于“字幕组”的感觉。
@小兔兔:《雍正王朝》这种历史类作品日本人习惯读吗?能理解吗?
孙若圣:日本人对于中国历史的素养,应该仅次于中国人了。清王朝的统治架构及皇帝名讳,主要事迹几乎可以算是通史。但是历史小说最大的问题是太长了,日本译介过一些,但是效果不佳。《雍正王朝》连续剧有日语字幕版。事实上日本作家的中国题材作品可能更趋近于日本读者的审美,比如井上靖的《敦煌》、北方谦三的《水浒传》等等。
译作能否体现地道中国味
@西瓜可乐味:中国当代文学中必然有很多诗句和说法,怎样在翻译中也表现出应有的味道?
孙若圣:这样的表现方式其实很多,比如说作品中乡土情结较为浓厚的作家(洪峰,贾平凹,莫言),或者使用方言进行写作,或作品中有大量文言或方言因素的作家(阿来,韩少功,金宇澄等)等,各种译者选择的方式不一样(目前金宇澄作品还未日译)。据我的观察,多数译者倾向于使用标准日语来进行译介,因为首先日本译者能理解中国文言或方言以实为不易,更多的是考虑翻译的阐释学功能,而不是再现原文的审美形式。
其次,一个作家愿意为作品花费多少心思,其实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原语文化在目标语社会中的被重视程度。目前来看,中国当代文学或者当代文化在日本还并未达到非常被认可的程度,这也导致了日本译者在翻译中国作品时不会太纠结于如何传达中文中潜藏的韵味与美感。
@小兔兔: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传播对象是学者?还是普通人?
孙若圣:我们先从译者说起,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日本尚未形成完整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者群体,因此译者都是会中文的普通人(中国文学爱好者),读者也基本是这群人,可以说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圈子,这种现象持续到1985年左右,之后日本的中国当代文学学者培养逐渐完备,译者也逐渐转向了学院派,而传播的对象一开始有一部分普通民众。随着时局因素及世界范围内文学市场的低迷等种种影响,当代文学传播的对象逐渐限定在了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界或日本的中文系学生等。最近各种网络文学向日本的传播及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类型化文学传播逐渐兴盛,这类作品的读者群扩大到了日本的普通民众群体。
@小兔兔:与欧美、韩国作品相比,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传播处于怎样的地位?
孙若圣:几乎所有的中国当代文学名作都有日译本,但始终无法产生影响。莫言的《红高粱》的影响力是最强的,主要因为80年代末有电影。此外,莫言自身也比较重视日本这一块,也有一些旅日知识分子及日本学者在日本热心推荐他,当然2012年莫言获得诺奖也是一个助推剂。
如果与韩国的本土文学相比,那中国文学的传播可能更好一些。韩国的文化输出一般不靠文学实现,一家一首《冬季恋歌》就能引爆日本……美国文学或者英国文学的话,如果我们把《达·芬奇密码》和《哈利·波特》也算在英美文学里面,那么中国当代文学的传播,目前为止与之具有相当大的差距。来源:澎湃新闻
#莫言
#残雪
#史铁生
#日本
#读者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增强读者期待感有哪些重要技巧,怎么用?
0
2026
依JOLIN林
2024-03-20
媒体约稿
10000元/名 | “我与《读者》的故事”持续征稿!
0
2878
一等良民和绅
2024-03-31
媒体约稿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4月主题征稿
0
2032
一等良民和绅
2024-04-03
媒体约稿
读者原创版」杂志5月主题征稿
0
2296
快乐小蜗牛
2024-05-09
写作交流
Lithe:套路就是读者最喜欢最买账的写法
0
1566
313061067
2024-05-29
写作交流
重生文让读者难以接受?通常有5个雷点被忽略了
0
1846
日暮之都
2024-05-29
媒体约稿
「读者原创版」杂志6月主题征稿
0
1849
1二货
2024-06-05
媒体约稿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7月主题征稿
0
1500
Happy☆小冰☆
2024-07-04
媒体约稿
《读者》杂志原创版 全国征文
0
1656
一等良民和绅
2024-07-06
写作交流
首篇即爆文,新人写小说想写哭读者只需一句话
0
2368
饿了哦7哦
2024-07-0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交易招聘
原创文学
休闲分享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诚聘 各科硕博
总奖池超百万!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颁奖在即
4
探索文化出海新范式,阅文在日本举办小说征文大赛
5
《绍宋》原作者:宋穿历史小说为何有一个“强宋梦”
6
【喜马拉雅】第2届悬疑征文大赛,火热征稿中!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