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盐言故事”背后的知乎网文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3-3-29 16:00:35
1126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2023年3月,知乎旗下
网文
阅读app“盐言故事”正式上线,目前这一应用尚处小范围测试阶段,只能在小米、vivo等安卓应用商店中下载,苹果、华为等应用商店暂未上架。新应用的推出声势不大,似有试水之意,却也揭开了知乎入局网文界过程中的独特境遇。
2011年1月,知乎问世。邀请制问答模式让不同领域的“有成就人士”在平台分享高质量内容,满满的行业干货与职业内幕使知乎成功凹出一个鲜明的精英范儿的“人设”。
2013年,知乎向公众开放了回答机制,但仍旧主打内容专业性,试图在互联网大潮中走出一条小众有格调的发展路线。一向提倡“bigger”的知乎也催生了知名的凡尔赛文学,“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成了这个平台的大众名片。
2019年,知乎推出“盐选专栏”,付费开通“盐选会员”,即可享受“精品、优质”的专栏内容,而内容大致分为“知识专栏”和“故事专栏”两种类型。
十年运营,知乎成为了与微博并列的巨型平台,没有像博客、人人网一样消亡,也经得起小红书、抖音的横空出世。但这一特色知识社区,总归是发生了某些变化。
作为问答型社区,知乎以“盐言故事”入局网文的动作似乎有些突兀。但近年来“知乎体”网文的崛起,却也让这一策略显得顺理成章。
知乎的传统内容模式是围绕着某一个问题,牵引出楼下一列答主盖楼。但近年来,知友往往会面临这样的窘境:点开一个问题,以为答主在用亲身经验现身说法,看着看着,看到了“最低0.3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的字样,才发觉自己又被骗了。想看经验贴,最后发现是幻想贴。以为自己是看真人抓马的吃瓜群众,其实是阅读奇情类网文的网文读者。
此类内容逐渐充斥知乎平台,直到知友能够一眼辨真假。
因为知乎体网文有点“太典了”。
与一般的网文不同,它是一种情境命题式作文,大多以虚构回答的形式出现在形形色色的提问之下。采用代入感更强的第一人称,开头往往很吸引人,在情节推进和人物塑造上别具一格,多反转、偏叙述,篇幅短小精悍,注重读者的阅读爽感,讲求“短、快、不平”。题材选择较为开阔,其中既有无脑爽文,也不乏有思考深度的故事。
知乎网文批量主打“反套路”,在网文套路用尽、一眼就知道过程结局的当下,努力另辟蹊径,打破读者心理预期,激发其新奇感与探索欲。
《宫墙柳》中女主“小柳儿”与后妃们家人般温馨的情感、在后宫中保存的纯真之心以及意难平式的be悲剧,都使人念念不忘。
《阿遥回家》中被抱错的富家假女儿和平民真女儿没有为了争抢一个未婚夫勾心斗角、大打出手,而是互帮互助,携手走向更好的未来。
《套路我,没结果》在玛丽苏霸道总裁文中加入了沙雕女主,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截至目前已有28w赞。
其中也有一批“读起来不用带脑子”的小短文,大多以自白对话体的方式叙述,融入网络热梗,甚至搭配一些奇特的表情包,凭借新奇的设定和无限反转的情节引人发笑,达到轻松解压的娱乐效果。
知乎网文凭借其短小有趣、便于阅读的特点获得了广泛的受众,为平台带来了不少流量。但也有着同质化的弊病,往往以一句话抛出问题,以独特的设定迅速吸引读者眼球,但笔力不足以完成整个故事,由新奇到索然无味,无法打造连贯的情节和饱满且富有特色的角色,“高开低走”屡见不鲜。
这些网文内容随机穿插在用户时间线中,也集中于“盐故事”这一收录板块里。
知乎资深作者北邙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曾追忆,知乎的小说创作兴起于2016-2017,直到2019年年底,“知乎似乎是发现了这块业务的商业价值”,开始吸引创作者回流。
2019年4月,在“为什么后宫中嫔妃们一定要争宠?”这一问题下,答主梦娃讲述了一个不争宠的反套路宫廷故事,虽然被戏称为《延禧攻略》《萌妃驾到》等多种宫斗新品大集合,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2019年爆火的《宫墙柳》让知乎拥有了现象级IP。截至2023年3月底,约17万字的故事,累计45.7万个赞,53万个收藏,2.3万条评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涨至7264条,有14.7万人关注,浏览量超过两亿,bilibili等平台内大量出现二创视频。
这似乎让知乎看到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开始大力扶持社区内短篇网文的发展,试图凭借自身创作者的优势入局分得一块蛋糕。设置
投稿
邮箱,贴上写作教学课程,还安排了蹲在回答区挖优质作者的“制作人”,一连串的“长篇创作马拉松”与各类别主题征文活动飞奔而来。
知乎给出官方数据:
“知友 @没错就是我,将自己的真实职业故事改编成盐选专栏《完美谋杀:一位老刑警笔下的7个真实重案故事》,获得了单月最高 20W 的收入。
“知友 @七月荔,创作的古言情专栏《洗铅华:恶毒女配生存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获得了将近 40W 元的收入,目前已售出影视版权和纸质书版权。
“知友 @姓谁名谁,在社区问题下创作的长篇小说 《晴天爱雨靴》,被挖掘制作成为盐选专栏,上线首月分成收入超过 60W 元。”
“盐选专栏”在知乎的业务框架内生根发芽,逐渐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网文新平台。
它有着独特的付费模式。单买一本书,可能是19.9元,也可能是39.9元,但开通“盐选专栏”的包月会员,“最低0.3元/日”就能畅读平台内文章。在性价比悬殊的情况下,大多数用户都会选择成为“尊贵的盐选会员”,吃自助式的心理,让用户自主增加页面浏览时间和篇目阅读量,于是点击量与订阅人数、版权价格一起化作真金白银,成为“盐选专栏”的收益。
“盐言故事”是与知乎账户关联,为盐选会员专门打造的网络文学阅读app。
对比它与知乎中原有的“盐故事”版块,会发现它们的主体部分是基本相同的,短篇与长篇旗下的小说排列顺序一样,除了热门标签略有一二不同,其他分类手法完全一样。
相比起来,“盐言故事”对站内作品的归纳、分类、整理更加细化,设计了更多的榜单和封面推荐,比如增加“今日必读”和“首页精选”等推荐位,用热度榜、书单榜、新书榜为各个频道增加曝光度,书单分为“精选”“编辑推荐”“作者”“年度”等。此外,还效仿了其他网文阅读app的页面设计与使用功能,增加了段落“弹评”和字体设置、听书功能等。但同时,失去了笔记功能,读者也无法再通过点击作者的头像进入他们的创作专栏。
不够突出的独立性,和含量较低的不可替代性,似乎提示的是知乎内容的一场内部斗法。
知乎的口号从“发现更大的世界”变为“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再到“盐言故事”所展现的“分享你刚编的故事”,展现了一场从精英到大众化,从专业到娱乐化的轰轰烈烈的互联网大势。当网络文学在抵抗短视频的冲击,信息真实度起点较高的知乎,面临的是非虚构与虚构的斗法。
知乎以知识性的问答起家,最初并不排斥“现身说法”式的回答方式,事实上,这也是很多答主给予答案的方式,“举例论证”比“道理论证”更具有说服力。但渐渐的,虚构回答混入其中。在财商或者理工类等行业问题中,由于需要大量职业细节与知识佐证,对于亲历故事的讲述不容易作伪。而伦理人生方面的案例往往难以分辨,一出抓马又耐人寻味的故事,采用一些技巧说得比真金还真,便能一传十十传百。所以才会有“江西女生索要1888万元天价彩礼”这样的谣言发酵。
2016-2019年间,大V的陆续出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窥见此时的知乎并未大力支持虚构内容的发展。当知乎的变现目光与网络文学产业链条重合时,支持才如火如荼。
对于虚构内容的扶持,造成了知乎内部的一种割裂。
知乎既有基调(非虚构)的用户占大多数,知乎却显然要做大网络文学(虚构)的蛋糕。而二者似乎无法继续共存,有人抱怨知乎已经到处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假问题,有人则抱怨阅读功能不够好,双方的体验需求持续对冲。
知乎亲自孕育并扶持了网文内容的发展,但是它的庞大似乎与自身最初的立意背道而驰。
“生态第一”是知乎近年的战略目标,既然内部发生混乱与分裂,那么试试建立体外分区呢?这也许是“盐言故事”app诞生的必然性。
“如果你来给《刺客信条》写剧情,你会把背景设定在哪里?”
2016年,马伯庸在这一问题下写出了《刺客信条:长安》预告片。2017年,这一灵感被
出版
为《长安十二时辰》,2019年经由影视开发成为当年大热剧目之一。
知乎的问题能激发想象力,促成灵感与草图的诞生。这样看,独立app确实有必要,万一未来有更多的马伯庸们在知乎写全本长篇呢,总要先有一个独门独院的基地。
知乎曾因社区内高浓度的“装B”含量,被称为“B乎”,注水的含量过高,所以才会有“在知乎,分享你刚编的故事”这样一句调侃。但这些回答从来不会事先声明自己的虚构含量,而且会努力做到真实。半真半假间,用户“看个乐呵”。但越来越多的知乎体网文在回答中出现,让“虚构”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
知乎体网文的诞生是一种语境产物,正是边界线延伸的过程中,模糊了虚构与非虚构的泾渭时,半真半假间才好看。而现在点开独立后的“盐言故事”app,已经看不到“梦开始的地方”——情景问题。扯下最后一层问答形式的的包装后,代入第一人称看文,立刻变成一种高难度要求。
剥离原生语境,以独立的虚构身份面对用户时,就进入了网文赛道,要面对的是付费阅读如起点、晋江、豆瓣,免费阅读如番茄、七猫,乃至于“每天读点故事”“不可能的世界”等app的百舸争流。
在网文发展早期,的确存在很多第一人称的小说,比如《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秀丽江山》《东宫》等,但随着网文读者的迭代与网文制式的成熟,第一人称对于多数读者来说相当于“劝退”,这意味着,非知乎用户目前很难独立进入独白风味过重的阅读app,也意味着,洗清“乎”籍后,知乎网文还有一段漫长的网文发展道路要走。目前知乎除了2019的“三绝”《宫墙柳》《行止晚》《洗铅华》外,还没有太多的出圈成就,佐证了这一点。
可以说,知乎体网文的诞生,独具风味的同时也证明了辩证统一的真理。知乎在做大红利的同时也磨快了刀头,这对抗性的一面,因为与基调相悖,来到了亲密关系处理的新节点。
知乎入局网文,有着先发的流量优势。“截至2020年12月31日,知乎累计拥有4310万内容创作者,已贡献3.53亿条内容,其中包括3.15亿个问答。知乎上的多元化内容覆盖超过1000多个垂直领域和超过57.1万个话题。”2022年7月,知乎“社区月均付费会员数突破了1000万。”2021年10月,《洗铅华》进行影视化备案,由于正旗下的欢娱影视拍摄,改名为《为有暗香来》,引起广泛关注,这也证明了知乎网文IP的长尾效应。
推出“盐言故事”后,知乎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打造一个优秀的短篇故事阅读平台是知乎不变的目标,‘盐言故事’与知乎社区将成为故事业务的双引擎。”在知乎创始人周源的站内信中,也从未提到过“网络文学”一词。“内容”“创作”“故事”,似乎是延伸着原有的平台内容进行的衍生,从非虚构故事,到薛定谔的非虚构,再到明明白白的虚构故事,始终沿用“故事”与“创作”等词对其进行定位,似乎只是知乎在“知识付费”这条「好内容变现」道路上进行的又一步探索。但这只新的舟楫总归是驶入了网络文学界,无数的目光投来,想知道知乎如何在网络文学这条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
来源:扬子江网文评论(微信公众号)
#故事
#背后
#知乎网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媒体约稿
海狸故事约稿 | 生的经验:好故事,见人生百景
0
2219
天空一片
2024-06-25
原创文学
新故事《藏宝图》
0
1728
Wo~
2024-06-25
写作交流
张炜:作家是怎样讲故事的
0
1622
写手发布
2024-06-28
媒体约稿
200-300元/千字 | 「上海故事」约稿函
0
1679
a3261921
2024-06-30
媒体约稿
收原创剧本杀故事,采用后酬金高
0
1329
walen
2024-07-05
媒体约稿
500元/篇 |「脑洞故事板」微信公众号2024征稿计划书
0
1824
嗳☆SaSa☆
2024-07-06
文化新闻
《智者不入爱河》:言情故事的新讲法
0
2311
写手发布
2024-07-16
交易招聘
招扩写历史类儿童故事写手老师
0
2299
chao3292392
2024-07-19
文化新闻
《智者不入爱河》:言情故事的新讲法
0
2123
写手发布
2024-07-21
媒体约稿
《上海故事》2024年最新约稿函
0
2222
暴怒AngerSins
2024-07-25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休闲分享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关于“写手之家”的任何收费项目》
InWonYik创作的新小短文《小姐脾气,丫鬟命!》
月更10万字才能勉强糊口?90%网文作者月入不过万,头部却靠“反
4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5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6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