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听热剧制片人聊聊,创作、IP、流量明星……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3-6-27 14:12:17
841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剧集的口碑离不开制片人的投入和把控,这样的作品会越来越多吗?怎么把握当下电视剧行业里质量和话题的尺度?怎么找到合适的演员让电视剧实现1+1>2的效果?话题和口碑怎么兼顾?
在上海电视节期间,四个分别出产过极高话题度剧集的制片人——电视剧《三体》出品人、总制片人白一骢,《赘婿》《卿卿日常》总制片人刘闻洋,《风吹半夏》《警察荣誉》《理想之城》制片人张妍,《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总制片人杨柳,共同就他们出品过的热门剧集和以上问题做了两个小时的讨论。
还能创新吗?
当前国内剧集的一个特点是类型化明显,普通观众都能张口说出一部剧的所属领域,甜宠、言情、都市、古装、年代、悬疑……这种类型化一方面是电视剧工业化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也在阻碍着创作上的创新,所有制片人和编剧导演都知道怎么拍观众喜欢,怎么拍不买账,因此如何在当下基础上突围创新是一个重要课题。
《卿卿日常》在播出之前,倒是没有太多这个类型的剧,属于古装轻喜剧,既谈不上置景考究,也谈不上台词深度,但剧情流畅,好看好追,让这部剧成为了现象级剧。制片人刘闻洋就是没有走进套路的人,“我们团队从来没有说有一个‘方法论’去定位、去选择赛道,《卿卿日常》做的时候,并不是我们选择哪一个赛道,而是我们选择了我们最想做的东西。”但他也提醒,从原著到剧集,内容改动很大,“这也是很有风险的东西。千万别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去套用在每个项目上的做法。”
“我个人不希望太追观众所谓的定位热点的,这样会造成一个很重叠的东西。”白一骢说。显然,《三体》无论对于国内市场还是白一骢本人,都是一个新的题材和领域,他认为虽然大家都想创新,但往往会不自觉走到套路里去,他总体显得比较“悲观”,“也有开心的时候,比如找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创新方式。大部分时间比较痛苦,因为大家在不断地提出和否定的过程中度过。”不仅是主观上的悲观,更重要的是客观环境上的悲观。
“所有人都在谈创新,没有什么可创新的了,目前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时候会陷入到一种挺失望的状态,你想创新的时候会发现你的壁垒太多,比如平台喊着创新,但是拿出的还是过去的数据,用已有的数据来给你做分析。”
他举例,去年做了一部剧,做之前团队提出了很多创新方式,包括讲述方法,视觉、人设,但等真正要开拍了,就会有无数人来劝收着点儿,把亮点全部抹煞掉,“创新这个过程从创作者本身来说是蛮逾越的,执行它的时候很困难。”
白一骢坦言,《三体》的伟大和创新的地方都是来自于原著作者刘慈欣的创作,但剧集的执行过程白一骢并不满意。他认为当下我们和国外剧集的差距很大,谈创新一事还不到时候,“不要觉得我们的创新很厉害,我们的创新很多时候都是在别人那里很多年前玩过的,这一点很难接受。”他觉得最好的结果就是平台和观众都能接受这个差距,之后保持一个创新的态度。
除了类型上的创新,内容创新其实也能带来好的结果,《风吹半夏》《警察荣誉》的制片人张妍在工作中着重去解决的就是精气神和内核上的把关。“当时《风吹半夏》有一个口号:敢闯才会赢。不仅仅局限于钢铁这个行业,不仅仅局限于那个年代(1990年代),而是每个年代都有这样一群先锋者,那个东西是作品和此时此刻的观众产生对话产生共鸣非常重要的点。”
到了执行层面,比较能够实际去突破的,是微小的创新,她不觉得类型创新是难题,反而是本就有之,“你很难说出历史上没有人做过这个类型的剧,《风吹半夏》大家都觉得它是一个商战剧,但是市场上并不缺商战剧,有非常多成熟的。”因此,她希望能够创新的是故事基础上的视角创新,“我们要打破所谓商人这个特殊群体,做到人普遍的有情有义”,最终《风吹半夏》既是商战,也是大女主,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警察荣誉》,“警察剧有非常多好的剧,但是我们恰恰出奇在于,它写了大家还没来得及回头写的老百姓的故事,烟火气的警察剧。”
IP和原创的老问题
以前讨论IP和原创剧本,更多问题来自于编剧怎么改,怎么影视化,但显然当下这个问题更多指向的是书粉和观众的受众群体区别。《卿卿日常》之后,刘闻洋又带着团队做了《大奉打更人》,这部小说本来就在网上热度颇高,相比前者,他要面临的困难不太一样了。
刘闻洋分享,最大的难点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这个IP虽然已经有非常多的书粉,但一定有很多人没看过这个小说,“你是给书粉看,还是给更多的观众来看?”他认为,如果脑子里一直纠结这个问题的话,最后又失去了书粉,也失去了引流的观众。而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在于整体换个角度想,“其实IP背后还是一个故事,故事可以以
网文
的形式,也可以以影视化的形式出现。”第二部分难点,是制作团队必须统一的审美和想象,从导演编剧到制片演员,“保持统一的对IP的想象,给观众完整的切面,不要各想各的。”刘闻洋透露,《大奉打更人》故事基础很好,网剧还是会尽量依据原著来进行创作。
张妍从《警察荣誉》出发,她也坦言,其实之前看过很多警察戏,也囊括了很多大案要案,只是很多不是派出所民警的故事,“要想清楚为什么写这个故事,它给观众的新鲜感是什么,这是作为一个原创作品跟IP改编不太一样的地方。”
白一骢的看法则更贴近实操层面,“知名度比较高的项目,在一开始就必须考虑哪些地方不能动,就会给创作带来很多的框架,你不能逾越它。知名度没那么高的,相对来说可创作的空间就会变得更宽松一些。”到了拍摄阶段,“当你用了一些非知名演员的时候你觉得现场很配合,但是播的时候会觉得当时用咖的话,数据会更好一点。”再往后,到了卖剧阶段,也还是有矛盾,“IP量级不是那么大,但是本身故事又很好,你需要卖的时候,会觉得这个IP好像小了一点,不太好卖。”
目前看来,国内电视剧仍然是IP改编剧本的热度更高,这背后的原因包括书粉基础、投资回报考虑、宣发节奏等等复杂因素,但原创剧本也不意味着就不好拍不好看,从制片人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只是风险较大。
IP改编剧还有个重要难题,是如何把古早的故事和当下联系起来,国产剧当下对现实主义创作的鼓励是空前的,也能明显感受到,热门剧集从古装到现代,都能从其中找到和现实的联系,可以想见制片人对此下的功夫。
“有一位来自平台的朋友说,你的风格就是古装现实主义,我当时一拍大腿,我说我都没有想到,我说你说得太精准了,《卿卿日常》时我说找什么外部的抓手,找自己的,一帮男生女生坐在一起,心里有OS的时候写出来,抓自己内心最想要的东西,真的这么做了之后,它才有血有肉。”在这个问题上,《卿卿日常》最明显,作为一个古早IP,却改得切中当下社会议题,女性对女性的互助,避免宫斗剧情,女性在事业上的努力,都是当时出圈的原因,刘闻洋分享,“当你去机械化地创作的时候,数据再去操作的时候,它其实缺少了人的那种特别的味道,这个行业最难得的是,它是非常个人,非常私人的,但是它有能力通过影视作品获得大众情感的共鸣。”
白一骢否定这其中有什么必然联系,他认为制片人思维上要接近产品经理,“要先研究产品,产品好了之后,至于其他的东西都可以有更多的人去补充,而不是我们去设计它。连接点是由营销团队或者其他团队去从里面给你挖出来,去给你转换出来,而不是一开始想到了去做出来,这就本末倒置了,我们还是要根本出发,前期越单纯越好,后期其他团队进来不断地完善更好一些。创作不能想太多了。”
张妍觉得,“现实主义很重要的一点是,唤起大家心中本来就有的,可能是一个情绪,可能是一个记忆。”和刘闻洋的观点类似,她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是“真”,“比如张若昀演绎的刚刚入职的警察形象,还有老所长像大家长的开场,有一个特别长的长镜头,老所长从派出所门口一路走到二楼,遇到的每个人,交代了每个事情,特别一幅非常鲜活的、现实的派出所热热闹闹的一天就开始了。”她也谈到了后续宣发,张妍觉得,不要怕负面声音,“哪怕观众骂,只要聊这件事情,说明这件事情就是有共鸣的。”
要不要请流量明星?
白一骢在这个问题上经历过不少,他经手的项目既有用了流量明星的,也有全盘实力派的,甚至也有全员新人的剧,他首先表态,所谓的嗑流量并不值得,“我个人不喜欢嗑演员,如果演员需要你嗑,他可能对项目创作的热情也没有那么高。”
他也吐槽,用流量明星确实会遇到不少麻烦,比如粉丝效应,好处在于粉丝会做很多物料,“甚至经常会在微博上发私信教我们做事,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但更不可避免的是麻烦,“比如我特别讨厌给演员磨皮,我希望保留一些真实的质感,我去年有一个戏由于题材的原因,题材合适的情况下我深知让演员做糙、做黑,做出纹理的效果,粉丝会过来说,你让我们的某某某,怎么能让他这样,你看他的皱纹都看见了,他以后怎么办。”他提醒,粉丝和团队希望他们更娘一些,但是这不是演员自己的选择,“大部分男演员都不希望自己是一个没有质感的人。”
刘闻洋和杨柳都强调,其实制片人和普通观众一样,在见面之前也都是通过作品去了解一个人,只有接触之后才能判断是否合适。“合适比创新更重要。”刘闻洋总结,应对平台的项目评级等问题,早期可以嗑演员,但强扭的瓜不甜,“制片人要承担选择的责任。”
经过《风吹半夏》后,赵丽颖重新找到新的事业道路,这也是讨论中最典型的例子,张妍分享,用流量,有粉丝,是完全可以有皆大欢喜的效果的,“不要单纯去消耗明星,如果ta是一个被消耗的状态,他ta自己和粉丝一定是不愉悦的,但是明星全情地投入角色,最后将达成一个皆大欢喜的状态,我们给到整个市场一个新的形象。比如原来赵丽颖之前没有过这样的角色,它是一个双向滋养的过程。”
两个小时的讨论涉及当下国产剧的多个现实问题,不同制片人在不同领域的做法都有不同,白一骢从悲观中寻找希望正视差距,“我们国内的流媒体平台和奈飞相比,我们就是比不过别人的钱多,当它有足够钱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有很多想象力落地,我们也想做好,后来发现做不下去,资金会卡在那个位置上。我清楚奈飞版本最终的预算,人家一集拍我们一部,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这个差距不是说我们和对方某一部的差距,这是我们行业和对方行业的差距。”刘闻洋和杨柳都选择性看一看观众反馈,而张妍则是一个殚精竭虑时刻愿意面对舆情并和观众沟通的人,“产生的声音本身重要,也不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声音怎么产生的。”
澎湃新闻记者 杨茜
#制片人
#聊聊
#创作
#流量
#明星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会说话的肘子:告别流量井喷,网文走向经典化
0
3976
骗子xz徐
2023-12-06
写作交流
聊聊“剧情流”的“切入点”怎么选的问题
0
2490
依JOLIN林
2023-12-27
写作交流
寒假流量迎来暴涨,给番茄新人作者6点建议
0
3674
313061067
2024-01-03
文化新闻
2023番茄年度创作报告来啦,看看你的努力超越了多少作者
0
4106
敏敏而
2024-01-19
写作交流
爱潜水的乌贼:《诡秘之主》创作理念与心得分享
0
2665
1083543010
2024-01-29
写作交流
老作者的真实创作经历分享,从职员到小说作家
0
1826
547218
2024-02-17
写作交流
网文创作应该避开哪些高风险题材?
0
2353
写手发布
2024-04-18
文化新闻
AI创作出百万字小说,“人人皆能写长篇”不再是梦
0
2404
写手发布
2024-07-07
文化新闻
女频创作新风:“大女主”形象悄然转变
0
2168
写手发布
2024-07-21
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的“流量玩法”与“免费逻辑”
0
3896
写手发布
2024-07-2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乐感文化基因与网络小说“爽”之发生
吕铮和他的《三叉戟》:一位警察作家的二十年积淀
古代有没有近视眼?
4
阅文集团陷危机:盈转亏,月活用户减少近四千万
5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
6
科幻动画《爱,死亡和机器人》5月15日回归,官方唯一授权原著小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