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每日签到
好友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从《阿麦从军》探讨“变身”类型网文的改编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4-3-26 14:27:48
300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改编自知名网络小说家鲜橙所著同名小说、由张天爱领衔主演的《阿麦从军》悄无声息地播到尾声,从投入产出角度看,这部剧显然扑了。回想2015年,同样是改编自鲜橙的小说、同样是张天爱领衔主演的《太子妃升职记》是国内网剧起步阶段第一批爆款作品,张天爱也是经由这部网剧走红。何以几年之后,《阿麦从军》播得如此平淡?
“性别”是理解鲜橙小说的重要关键词。包括鲜橙化名为贝昕所著的《掌中之物》(后改编为《阳光之下》),无论有意无意,鲜橙的这几部热门小说均表现出对传统性别秩序的严肃反思。尤其是《太子妃升职记》和《阿麦从军》,前者是
网文
创作中典型的“男穿女”设定,后者是网文创作中常见的“女扮男装”,鲜橙这两部小说分别是这两种设定最好的网文之一;无论是男性穿越后变成女性还是女性乔装成男性,小说让主角以异性的视角去体验生活,对性别身份、社会性别角色以及性别刻板印象进行检讨。剧版《太子妃升职记》大抵保留了对小说的思考,剧版《阿麦从军》将小说这一部分精华几乎全数剔除,这是剧版失利的根本原因之一。
本文将简单剖析网文写作中“男穿女”与“女扮男装”两种设定各自的意义,对照检视剧版《太子妃升职记》与《阿麦从军》如何处理性别议题。
“男穿女”:让男性去经历女性的困境
“女扮男装”是文艺创作中的常见设定,有意思的是,“男扮女装”的设定非常少见。虽然戏曲中有“男旦”——由男性饰演女性角色,但它并非本文所谓的“男扮女装”——戏曲中的男旦只是由男性去扮演女性角色,戏曲中的女性角色仍然以女性身份出现的。事实上,戏曲中所有角色均由男性演员来扮演的情形,恰恰是因为男女不平等——在礼教严格的封建社会,女性不被允许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包括舞台表演这样的领域。
“男扮女装”少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传统社会对性别角色有严格划分和期望,男性通常被期望展现出阳刚、强壮和主导性等特质,女性则是柔美、温婉和服从等特点,并且男性高女人一等。当“男扮女装”,男性展示与传统性别角色不符的行为时,就颠覆这一性别秩序,削弱男性的权力地位,自然不被社会所允许。虽然社会在进步,这种刻板性别理念至今仍有庞大市场。
所以网文创作中,很少由“男扮女装”去主导叙事,更多是“男穿女”——男性因为种种原因(更多是死掉重生),穿越到女性身上,比如《来自深渊的Ta》《天使的寄宿者》《变身大小姐》《我不是丑小鸭》,或是渣男车祸被送到系统闯关,或是杀手死后重生变成大小姐,或是古代的浪荡公子死后重生为现代社会的平凡女孩,等等。
“男穿女”既无“男扮女装”的舆论压力,也打破穿越小说的套路,主人公面临的挑战不仅包括时空跨越带来的文化适应问题,还有性别转换带来的全新生活体验,增加了情节复杂性和张力,为读者提供新鲜感并满足猎奇心理。同时,当主角以“女人身、男儿心”生活时,在面对其他男性角色的追求,会触发新性别下的性别认同与情感选择,为爱情线增添波折与趣味性。
这些特点,鲜橙所著的网文《太子妃升职记》均具备。英年早逝的现代男性死后重生为某个古代王朝的太子妃张芃芃,好色的他如何面对自己成为女性的事实,如何利用太子妃的优势对女性“揩油”,以及身为钢铁直男的他对太子齐晟如何从敌对、提防和利用到产生情感,鲜橙均写得妙趣横生、丝丝入扣。
较之于绝大多数“男穿女”小说,《太子妃升职记》更精妙的地方在于,作家让主角以异性的视角去体验生活,让一个男性作为女性去经历、去感受、去理解女性的性别处境,通过女性所遭遇的困境和不公平待遇——作为男性时他不曾有过,折射现实社会中的女性地位与权利困境,为读者创造反思和探讨性别问题的机会。
比如当齐晟反复对张芃芃表达爱意,他对张芃芃说“我用人心换人心,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一辈子”,张芃芃虽然也对齐晟动心,但TA始终对齐晟有所保留。这个原本好色的直男有了女儿身,经历一系列权力斗争与宫廷生活后,深刻体悟古代深宫女子的不易。小说这样写道,“我张了嘴想说,却又不知道能和他说些什么。我能告诉他说只要他一天是皇帝,他就是我的主宰,当我的性命都握在他的手上的时候,我怎么能不顾生死地去爱他?他不懂,爱的基础不是宠,不是疼,而是平等。而他是皇帝,我是皇后,我们永远都不会是平等的。”
当小说中后宫的黄氏等人因从未得到皇帝宠幸而“出轨”,张芃芃站在黄氏等人的立场说话。“说到底,其实我与黄氏等人是一样的,要说有差别,无非就是齐晟现在爱我,因为爱,所以宠,也是因为不爱,才对黄氏等人绝情。可又有谁替黄氏等人想过,她们也是被名正言顺地抬进这宫中的,又何其无辜?”当贴身宫女绿篱说“黄氏不守妇道!”时,张芃芃回道:“齐晟对她们可又履行过夫道?难不成就该她们守一辈子活寡?若是我,怕是也会守不住的。”
小说《太子妃升职记》超越“男穿女”设定的猎奇,以一个好色直男成为女性后性别观念的变化,或能让一部分男性明白:女性是一种“处境”。
“女扮男装”:深刻体现女性的“花木兰困境”
不同于“男扮女装”的稀缺,文艺作品中“女扮男装”的设定很常见、很流行,尤其是在古代背景的故事中。这仍然是男女不平等的后果。在封建社会,女性受限于性别规范无法自由行动或参与书院、科举、从军、从政等社会活动,女性只有乔装成男性后才有机会涉足更广阔的天地。“女扮男装”催生了很多经典的传统故事。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祝英台为求学“女扮男装”进入书院;《木兰辞》,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再生缘》,才女孟丽君为救被权奸陷害的未婚夫皇甫少华一家,“女扮男装”中试官居丞相……
网文写作中“女扮男装”设定主要有两种意图。一种没有什么性别层面的反思,纯粹就是撒糖,为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戏份增加误会、波折和趣味。另外一种就是揭示女性在特定历史时期面临的困境和不公待遇,挑战传统的性别界限与刻板印象,展现女性角色魅力和力量——女性不只是柔情和细腻,女性也可以果敢勇猛、可以开疆拓土与建功立业。
鲜橙如是谈及《阿麦从军》的创作初衷:她在写了几个言情文进入“言情疲惫期”,偏好一些军事、征战、救国救民之类的作品,每每她都看得热血沸腾,不能自已,阿麦产生自己创作的动机。但朋友反问鲜橙,“你觉得会有姑娘喜欢看这些吗?”另一位男性友人更是对阿麦直言:“你随便写吧,反正我看女作者的文,从来只是看感情线,不看军事的。”
鲜橙不信这个邪。谁说女性不爱看军旅故事?谁说军旅故事的主人公只能是男性?小说《阿麦从军》连载后获得读者热烈欢迎,一方面这是一本正儿八经的古代军旅小说,绝大篇幅是对战争场面的详细描写,把战争的残酷体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是她对“女扮男装”性别议题的进一步深挖。用专业术语来说,《阿麦从军》鞭辟入里又生动形象呈现了“花木兰困境”。
什么是“花木兰困境”?用戴锦华教授的描述就是“一个自由解放的女性,进入社会生活的前提,‘化装’为男性,因为社会生活的全部规范都是男性规范”。但绝大多数包涵“花木兰困境”议题的作品,对女性困境的书写都是大而化之的,比如《木兰辞》写道“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伙伴们后知后觉花木兰是女性,读者显然不会想到:在都是男性的军队中,花木兰“化装”为一名男性、隐藏女性身份,要经历怎样的痛苦。那些“女扮男装”的作品中,女性乔装成男性都处理得太轻巧了——比如影视剧中观众一眼就看得出TA是女性,故事中的人发现不了?这是一个巨大的破绽。
《阿麦从军》终于写出“花木兰困境”的痛苦。比如阿麦担心自己的嗓音太细,用草药喝哑了嗓子,总算比一般女子要粗一些;比如阿麦担心胸部特征被发现,用厚实的白布缝制裹胸布,很久才敢擦洗一次身体;比如每天如厕,阿麦都得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敢去,每次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与人撞在一起,白天的时候更是连点水都不敢喝,嘴唇都干得暴了皮;比如天气燥热,其他士兵都赤膊训练,阿麦每日军装穿得整齐,就连外面套的软甲都不曾脱下过;清秀的阿麦不免还是遭到男性的欺辱,为了避免身份暴露,她只能把人杀了……
原来不是“女扮男装”后,女性就轻轻松松挑战了秩序、实现了自我价值;哪怕女性成为“花木兰”后可以建功立业,但“花木兰困境”本身就是施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锁,“女扮男装”的女性比一个普通男性承受更多痛苦。
揭示出这一点,是网文《阿麦从军》的宝贵价值。
《太子妃升职记》《阿麦从军》的改编成败
2015年的网剧《太子妃升职记》在国内网剧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式作品,它是当时国内首部播放量突破30亿次的纯网剧,播放量甚至超过当年让爱奇艺瘫痪的杨洋版《盗墓笔记》。
《太子妃升职记》得以蹿红,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比如新颖的剧情设定——将穿越元素与性别互换结合,无论是当时还是当下,国产剧集中如此设定的作品凤毛麟角;比如该剧虽然因服饰道具简陋被吐槽为雷剧,但它实质上是一种刻意追求反常规逻辑以达到喜剧效果的创作手法,雷出风格、雷出亮点;又比如该剧聪明结合男男CP、吐槽、大尺度、污、恶搞、雷等网络亚文化,这些元素受到年轻人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和传播,形成强大的病毒式营销效果。
更关键的是,剧版《太子妃升职记》基本保留小说对于性别的思考。对张芃芃的好色的表现,构成对男性下半身思考的讽刺;张芃芃在大姨妈来了“做女孩儿还真不容易”的感慨,是男性换位思考的开始;哪怕齐晟与张芃芃相互表露心迹后的相处很甜,编剧也没有让张芃芃失去理智,张芃芃告诉齐晟:TA只能给齐晟半颗心,因为他是皇帝,“面对一个皇上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失去理智”,仍然保留对皇权的警惕。
所以,虽然剧版《太子妃升职记》看着像雷剧、全程很闹腾,也有些弱化小说中的性别思考,好在,它只是弱化、依然保留。这部剧昔日能那么火,并非偶然。
到了《阿麦从军》,应该承认,撇开小说不谈,剧集的投资看着不低、制作并不敷衍、张天爱的表演也很用心。但在那么经典的原著的对照下,剧版的改编着实令人失望。
一方面,就像小说所言,故事的主人公是“阿麦”,故事的主题是“从军”,小说是正儿八经的军旅作品,非常详尽具体严密地描述阿麦“女扮男装”从军后的体验;小说虽然也牵涉王朝高层的权斗,但它们并非剧情的主体篇幅,仍然服务于阿麦从军的主线。同时,阿麦从军过程中遇到的三个男性主人公商易之、常钰青、唐绍义,阿麦与他们的关联也基本围绕“从军”展开。换句话说,如果影视化《阿麦从军》,它只能是一部古代女性军旅剧,而非什么权谋剧、古偶剧或励志传奇剧。
剧版《阿麦从军》直接改变小说主线。虽然阿麦从军仍然是主要情节,但它只是主要情节的一部分,另外两部分变成宫廷权斗,以及阿麦与商易之的言情故事。这两部分的主线人物都是商易之。所以,商易之第一集就出场,戏份彻底碾压常钰青、唐绍义,与阿麦几乎平起平坐。商易之与阿麦上演的是古偶剧的各种套路,不打不相识-相识后相互了解-相互了解后渐生情愫-男主角后来成为皇帝、面临江山与美人之间的抉择-阿麦甚至卷入后宫争斗……主线的变动,已经完全降格小说的高深立意。
另一方面,小说对阿麦“女扮男装”过程中所遭遇的“花木兰困境”的痛苦,以及对于性别议题的精彩思考,在剧版《阿麦从军》基本消失不见。第一集竟然就出现商易之看到阿麦沐浴的窗子没关,意外发现阿麦竟然是女儿身的桥段。看到这里笔者心理就感觉这剧大概率玩完,编剧团队似乎没有真正get到小说的表达。果不其然,在之后阿麦的身份屡屡有被拆穿的风险时,知道真相的商易之就出来“英雄救美”,女性“化装”成男性的委屈和愤懑还怎么体现?
剧版《阿麦从军》已经成为杂糅军旅、权谋、宫斗等元素的古偶剧,失去了独特的标签,播得如此平淡实属正常。
由于网文写作更自由、能够充分放飞想象力,国产网文的创新性要远远超于国产影视剧。固然影视化过程中难免因为介质转换、审核因素有所弱化,但合格的网文改编还是应该尽量恪守原著的精神内核,争取让网文中的精彩思考辐射更多观众。这是网文改编成功的基础。来源:澎湃新闻 | 曾于里
#阿麦从军
#探讨
#变身
#类型
#网文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从拒稿到热销:网文投稿全攻略,助你一跃成为人气作者月入十万!
0
2975
zyg1146
2024-07-29
文化新闻
AI入侵网文界,失业后写网文这条路也被AI堵死了?
0
4072
写手发布
2024-07-26
媒体约稿
一边写网文,一边签影视:阅文集团女频征稿
0
1783
写手发布
2024-07-23
文化新闻
网文20年十大都市小说排行榜 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20个...
0
2876
据善于思考
2024-07-21
文化新闻
重庆女娃儿坚守11年成为全职网文作家
0
2341
写手发布
2024-07-19
写作交流
速通流程攻略,新人如何赚网文的第一桶金
0
2884
neisalaan
2024-07-12
文化新闻
网文热潮下,大学生写作真能实现文学梦?
0
2571
写手发布
2024-07-12
写作交流
网文的爽点有哪些?怎么写才能更爽?
0
1370
静静的守护life
2024-07-05
写作交流
类型小说万订爆款秘籍:写你擅长的
0
1344
钟轶
2024-06-30
写作交流
百万收益网文大佬:新手小白如何利用AI开始创作第一本小说
0
2093
丁四dingsi
2024-06-30
回复
TA的其他文章
导演张黎谈《武动乾坤》:面对新类型改变自己
辞职写作,为了安放那肆意生长的灵魂
许子东:中国十几亿人,有一亿人读文学就够了
《新华字典》APP每天免费查两个字?
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今日开幕
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通知 明确2019年出版计划
资深编辑谈网络文学常见创作误区,要避开!
底层编剧生存实录:摆摊、卖花、送外卖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休闲分享
写作交流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当前网络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5月主题征文
4
《湖南文学》长篇小说栏目征稿启事
5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6
100-300元/千字 | 「中国青年作家报」征稿函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