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再见金庸,回顾他的出版生涯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8-10-31 08:27:00
5307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据中国香港媒体报导,笔名为“金庸”的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逝世,享年94岁。金庸笔下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鵰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
金庸先生仙逝的消息传来,神州大地陷入一片悲痛。在纪念金庸先生的时候,我们所怀念的除了金大侠在小说界的累累侠名,应当还有
出版
人金庸在报业的地位与建树——他的七千余篇政论,以其兼具理性与感性的笔法,在两岸三地影响极深,而由他创办的《明报》则在他的主持下,由一家既无资本为后盾、又无政治背景的通俗小报,办成了家喻户晓的精英大报,在香港乃至华人世界享有盛名。一个只身下香港的年轻人,究竟如何成为名动香港的报业巨头?就让我们随《出版人》领略一下金大侠半个多世纪跌宕起伏的报业生涯吧。
再见金庸,回顾他的出版生涯
金庸本名查良镛, 1923年生于浙江海宁。1946年,查良镛从杭州的《东南日报》开始了自己的记者生涯,随后上海《大公报》招聘国际新闻翻译,查良镛被录用。1948年,香港《大公报》复刊,24岁的查良镛被从上海派到香港,“身无分文走香江”,一段传奇由此开始谱写。
查良镛在香港的头几年并不得意,正是武侠小说扭转了他“穷记者”的窘境。1952年,查良镛跳槽到《新晚报》做副刊编辑,负责人罗孚见他笔下“功夫”了得,便要他和另一位编辑陈文统(即梁羽生)写武侠小说连载,不意这部《书剑恩仇录》一炮而红,穷记者查良镛由此化身大侠金庸,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凭在《商报》连载的《碧血剑》与《射雕英雄传》一举奠定了自己在新派武侠小说的盟主地位。
石破天惊的武侠小说也激发了金庸的创业热情,1959年,他伙同中学同学沈宝新出资10万港币,筹备出版《明报》。《明报》创刊初期,沈宝新管营业,金庸负责编务。最初金庸希望《明报》成为一份“走偏锋”的小报,每日一期,以小市民感兴趣的话题为主打,再配上他的武侠小说吸引读者。然而创报的第一年,《明报》销量只在千份上下起伏,亏空严重,若无金庸抱病连载《神雕侠侣》的支撑,只怕早就关门大吉了。
再见金庸,回顾他的出版生涯
在《明报》上连载的《神雕侠侣》与《倚天屠龙记》
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陆的政治变局为《明报》带来了转机。金庸拯救《明报》,靠的就是这一时期的社论,特别是1962年“难民潮”事件的报道社论,体现了金庸不偏不倚、顾全大局的过人笔力。此时,《明报》才开始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定位。“难民潮”结束之后,《明报》一改报格,从一份侧重武侠小说、煽情新闻和马经的“小市民报章”,提升到一份为读书人所广泛接受的“知识分子报纸”。1962年,《明报》销量跨过3万份;到1963年,《明报》平均日销量5万份,完全摆脱了财政上的窘境。
不惑到知命之年,正是金庸的黄金时代,此间他一手写武侠小说,一手写社评,在高度商业化的香港报业取得了空前成功。他的社评不仅文字出色,常常在就事论事的局促中宕开一笔。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喜作预测,而且他预测天下大事常常惊人的准确。他自己说,“我作的许多大胆推断,后来事实大都应验了,并没有重大失误。这不是我眼光好,只是运气不错。”十年动乱期间,《明报》开辟“北望神州”版,每天刊登有关大陆的消息,改变了香港同胞对大陆一无所知的状况。由此《明报》成为报道大陆消息的权威,金庸也成为了知识分子的偶像。同一时期,报社的业务也在拓展, 1966年创办的《明报月刊》在金庸和胡菊人的经营下成为了颇具影响的学术刊物。1968年创办的《明报周刊》经数年发展也成为娱乐周刊中的佼佼者。
80年代《明报》在全港报业低迷的环境下销量持续上扬,并被视为一份拥有独立报格的知识份子报刊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1988年《明报》日销量已达11万份,1989年更是跃升到18万份。金庸也紧随潮流,于1991年1月注册成立明报企业有限公司,并在当年3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明报集团1991年度接盈利近一亿元,金庸的个人财富在1991年《资本》
杂志
编辑《九十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中名列第64位。也正是在事业的顶点,大侠产生了急流勇退之念。
在金庸主持期间,无论在编辑委员会,还是行政委员会,长期担任家长角色的金庸都是报纸最高的决策者,《明报》是金庸的《明报》。而金庸的理想是把《明报》办成全世界最好的中文报纸,为此《明报》必须摆脱“一人报纸”的困境。他说:“报馆由一个人控制,一个人死了,报纸就不能生存;要是制度化了,即使个人被暗杀,报纸还是可以营运下去,所以我提出制度化。”1992年2月金庸主动将《明报》的控股权转让给商人于品海。1993年4月1日,于品海取代查良镛出任明报企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明报》的金庸时代就此结束。然而金庸离开后,《明报》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脱离金庸的明报不仅没能走上“最好的中文报纸”之路,反而丧失了鲜明的“一人报纸”特色,沦为各方面都相对平庸的大众报纸,销量与影响力均大不如前,也再也无法向30年前那样,在华语舆论场掀起风暴。接任者于品海虽然被金庸看重,但最后还是难以维系报纸运营,于2007年将《明报》转让马来西亚商人张晓卿执掌的世华媒体集团。
尽管今天人们仍多是通过15部武侠小说而了解金庸其人,而金庸本人却更认可自己“报人”的身份,并将《明报》看做是一生最高的成绩。而对于金庸办报的理念,研究者张圭阳认为:“与其说是‘文人办报’,还不如说是‘儒商办报’来得更贴切一点。”金庸也曾说,“文人要有企业精神,才可以办报”。在报业打拼的半个世纪里,金庸既是“儒”,也是“商”,金庸之后,再也没有一份报纸能与文人保持如此密切的关系,并在30年间保持主事者鲜明的个人特色。这段历史的终结,未免让人唏嘘感慨。
#再见
#金庸
#回顾
#出版
#生涯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当出版同行间交流,只剩下发广告、扯淡和诉苦,出版还有明天嘛?
0
4465
hzgold289
2023-11-01
文化新闻
签约30余家出版机构!番茄小说能给出版业带来多大想象空间
0
3464
写手发布
2024-01-27
写作交流
关于网文投稿、签约、出版那些事儿
0
3060
正耀包装
2024-02-02
文化新闻
金庸唯一存世连载版手稿亮相
0
3411
写手发布
2024-03-11
文化新闻
陈墨:谁能超越金庸?这不是个好问题
0
3219
写手发布
2024-03-11
文化新闻
浙江海宁:重新亮相!金庸故居正式开放
0
3148
写手发布
2024-03-14
文化新闻
上海、北京56家出版社突然宣布:集体抵制!
0
2597
aaa685433
2024-05-22
交易招聘
长篇都市小说寻纸书出版和影视改编!
0
2446
吴海波123
2024-06-21
媒体约稿
央企出版社,少儿类杂志长期约稿
0
1571
羽隹
2024-07-09
媒体约稿
央企出版社,少儿科普、教辅类杂志长期约稿
0
1866
羽隹
2024-07-0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关于“写手之家”的任何收费项目》
InWonYik创作的新小短文《小姐脾气,丫鬟命!》
月更10万字才能勉强糊口?90%网文作者月入不过万,头部却靠“反
4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5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6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