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视角] 中国何时才能有自己的“超级英雄”?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官方 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9-6-9 12: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年第二季度,三大国际IP划下了阶段性终局:权力的游戏、复仇者联盟,以及X战警。

1999年,澳大利亚演员休·杰克曼来到了好莱坞,出演了他人生中第一部商业大片《X战警》。如今一晃二十年过去,“X战警宇宙”的收官之作《X战警:黑凤凰》也正式登陆内地院线,首日排片37%,领跑端午档。

505dcf95a35a43b8a9a47930fc0ea8a3.jpg

2017年,迪士尼CEO罗伯特·艾格曾公开表示,X战警系列电影将与迪士尼旗下的漫威电影宇宙结合。被收购后,X战警将会由迪士尼内部团队制作。

今年3月,迪士尼对21世纪福克斯的收购尘埃落定,“X战警”系列的版权也正式易手。《X战警:黑凤凰》也成了福克斯出品的最后一部“X战警”系列电影。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超级IP未来在风格、定位上都会做出一定调整,来更适应、融入“复联”中。但融合形式,以及风格,目前都还是未知数。

典型英雄与有弱点的人

1999年,《X战警》开拍时,面临了种种不利因素。但一开画,就取得了成功,成为历史上首部北美票房破亿的漫威漫改电影。最终全球累计票房达到3亿美元。

《X战警》的成功,让福克斯萌生了做系列电影的念头。但由于决定做得仓促,事先没有准备,出现了一些啼笑皆非的事件。据传,《X战警》拍摄完成后,剧组把X教授的轮椅卖了出去,直到续集《X战警2》开拍时,才发现轮椅没了,不得不花高价把轮椅给租回来。

接下来的“X战警三部曲”和《金刚狼》继续奠定了第一部的基础。截至目前,“X战警系列”共有12部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上映,取得了近60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2008年,漫威也推出了《钢铁侠1》,启动了“漫威电影宇宙”。但却后来居上。到今天,复联系列IP的票房和粉丝号召力都超过了X战警。

复盘原因,和两者的侧重点有关系。在人物设定上,复联系列的主角都是典型的英雄,极具神性。他们美好而强大,完全站在恶的对立面,身上几乎不存在人类的弱点;

而X战警系列的主角们则不够“伟光正”,时常会有纠结逃避的一面。相对而言,没有办法满足观众的英雄情结,受众群相对较少。

故事结构上,复仇者联盟系列一贯是经典的“正邪对立”结构,能够满足全年龄层观众的英雄情节。而X战警中的正邪对立并不是那么明显。比如魔形女,因为外形怪异,小时候饱受歧视,对人类情绪复杂。后来不断变换阵营,本质上也是在寻找自身的存在感。

这是因为,在创作之初,“X战警”的形象就是为了解决美国种族摩擦的社会问题,促使观众反思现实,接纳边缘人群。据传,在创作X教授与万磁王两大主角时,作者参照的就是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与马尔科姆·X的人物形象。

663cf10c3ae14a0382a9a4dee807f82f.jpg

在复联宇宙中其实也有相同的问题,比如,绿巨人一直是复联宇宙中票房号召力最低的角色之一,最后只好沦为钢铁侠和美国队长的配角。

系列安排上,复仇者联盟环环相扣,不看前面几部电影就无法完全理解后面的作品。而X战警系列不太追求一贯性,粉丝黏度不高。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相比“复仇者联盟”系列,X战警系列一直不如前者受到观众追捧。内地票房始终没能超过10亿。

两大IP结合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成功融合两者之间的风格。相对复联系列而言,X战警稍显“阴暗”,若是能成功融入前者,对自身也是一个不小的提升。

中国需要自己的英雄

从故事内核来看,《钢铁侠》和《美国队长》都是典型的“美式精神”。钢铁侠富裕、勇敢、有创造力,生活中也不乏俏皮一面,是美国“企业家精神”的浓缩。

相比钢铁侠,美国队长人格魅力虽然稍逊一筹,但无论内在性格还是外在形象,宣传意味都更加浓厚。

放眼全球,X战警和“复联”IP都是少有的成功者。在中国,勉强能与其相提并论的,是金庸的武侠系列。然而后者多以剧集的形式呈现,电影作品不多。唯有徐克的翻拍作在亚洲地区有些影响力,但无法辐射全球。

如今,《复仇者联盟4》和《黑凤凰》都将中国的上映时间提到北美之前,足以证明对中国市场的看重。早些时候,“漫威之父”斯坦·李曾公开表示:“中国将成为世界的影视中心,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需要有自己的超级英雄。”

但中国却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虽然在2016年后,国产大片发展迅猛,《战狼2》《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等影片迭出,但都是单一作品,没有产生可持续裂变的系列电影。

今年四月底,《复仇者联盟4》上映,呈摧枯拉朽之势,排片一度接近100%。引起《地久天长》主演王景春炮轰,将观众斥责为“跪”。虽然言论偏激,却也道出了一个略显悲哀的事实:13亿人口的市场,没有自己的超级英雄,只能从他国文化中寻求精神支撑。

早年间,不少从业者想改变现状,将目光投向了网络小说,希望从中发掘出宝藏。然而,时至今日,许多IP都陷入了“改编难”的困境。许多职业编剧在审视后发现,大多网络小说都只是流于升级打怪,缺乏人物弧线,格局也不高,改编价值并不大。

但反过来看,市场从浮躁回归理性,本身也是机会。不少从业者也开始反思,制造IP没有方法论,过度追求商业模式,为资本所裹挟,是顾此失彼。创作最初靠灵感,往后则靠耕耘,唯有静下心来打磨,方能有所沉淀。

回溯历史,斯坦·李在未满二十岁、二战还未结束时就开始画漫画,一画就是五十多年。其本人也亲自在多部电影中出镜,在《钢铁侠》《蜘蛛侠》《美国队长》中都有客串。

金庸给港报写武侠连载,也是几十年笔耕不缀。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下,培养起了庞大的华人读者群。绝非今日粗制滥造,写完就拿出来捞钱的所谓IP可比。

孕育出自己的“超级英雄”,非一日之功。还需整个产业链上的人沉下心来,持续奋进。 中国新闻周刊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