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学观点] “反爽感”式写作在网络文学中是否可能?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官方 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20-12-1 10: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从玄幻、穿越等网络小说主流类型中识别出具有现实/现实主义意味的方面,这基本上是网文研究的一个通常解读策略。早在2005年,韩云波就把玄幻小说视作“现代人的奇幻式心理折射”[1] ,这一折射的过程必掺杂现实的成分。董丽敏在讨论猫腻的创作时,也建议要将网络文学与网络世界拉到“虚拟现实主义”的层面上,“将其与现实世界有机链接以打开讨论网络事件的更大的空间”[2]。

我自己也曾以青年奋斗伦理的角度理解玄幻小说的“升级”与“金手指”[3]。 如果说这些都可以归入网络文学的“间接现实主义”的话,那么近两年,网络文学已经大踏步向“直接现实主义”迈进,涌现出颇为可观的“现实题材”创作。其总体特点是反映现实生活,具有现实关怀以及富有责任意识。
77bb6748649341f2928b17aebfc727ee.jpeg
根据具体的题材,又可细分为强国题材(以齐橙《大国重工》为代表)、文化传承题材(如唐四方《相声大师》)、职场题材(如反映民警的《朝阳警事》、聚焦乡村支教的《明月度关山》)等,在职场题材中由于写医疗行业的作品蔚为壮观,又单独构成了一类医疗——也叫医护——题材。我们今天所要解读与分析的徐婠的《生活挺甜》,就属于此类。

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之所以能强势崛起,其决定性的因素已经不再与当初玄幻、穿越等经典网络小说类型的繁荣那样,主要是由互联网自身的快速发展以及通俗文学市场的巨大需求这两股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而是在国家网络文学主管部门大力倡导现实题材网文创作的氛围下寻找到突破口与生长点的;同时,网络写手自身的生存与成长则是主要的内驱力。就内驱力而言,网络文学已经告别了“野蛮生长”的时期,而来到了“诸神归位”时代,经典类型文领域挤满了各路大神,且情节设定也难找到突破空间,再加上越来越苛刻的网站写作规则,新人已经很难浮出水面。

在此情况下,绕开层层壁垒,迅速转向一个能让人明显看到希望的新领域,则成为新人的理性选择。而就外力倡导而言,其目的则主要依靠主办各级各类征文大赛与评奖来达成。由阅文集团主办的全国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明显是其中颇有分量的一个。目前,这一征文比赛已经举办了四届。徐婠就是此征文比赛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她的《生活挺甜》获第四届全国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特别奖,而她的上一部同样是医疗题材的作品《规培医生》则获得过第三届大赛的二等奖。

当现实题材遭遇网络文学,到底会不会衍化成不一样的“花火”,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新兴”与“残余”的交错与龃龉,则是本文试图通过解读《生活挺甜》予以重点关切的。

一、“窝囊”的主人公

纵观这四届征文比赛及其获奖作品,可以发现其中对“现实”的理解是相当灵活的。如果说“现实”相对的是玄幻、穿越的“幻想”,那在具体的作品中二者却不是绝对泾渭分明的,比如齐橙的几部小说,都有借用穿越这一核心设定,由此所获得的“金手指”仍是主人公的核心武器。

此外,相比在现实主义的经典理解中所突出的“生活的本来面目”以及对人生态度的严肃性,这些获奖作品又或多或少带有传奇性、通俗性。总而言之,对网络小说的阅读期待在这些作品中仍旧能够得到部分满足。相对而言,《生活挺甜》要显得更为平淡与日常化,更接近传统意义上的现实题材作品。

弗莱曾按主人公的行动力量把小说中的人物分为五个类型,分别是

神祇(“在性质上超过凡人和凡人的环境”)、

传奇人物(“在程度上超过其他人和其他人所处的环境”)、

“高模仿”型(“在程度上虽比其他人优越,但并不超越他所处的自然环境”的人间首领)、

“低模仿”型(“既不优越于别人,又不超越自己所处的环境”的普通人)以及“讽刺”型[4]。

借用这个观点,经典意义上的网络小说主人公通常在从“高模仿”到神祇这一光谱中滑动,部分的现实题材主人公,基本属于“高模仿”范畴,甚至缔造传奇,如齐橙小说的主人公。他们都属于“强个人”的性质,一切尽在掌握,环境终将改造。反观《生活挺甜》,它所描写的“80后”中产小家庭及其日常生活太普通不过了,只是众多中产家庭的一个缩影。

小说中的丈夫苏庆春是上海一家大医院的妇产科主治医生,研究生学历。他从江西的农村考上了复旦大学,学习成绩优秀,通过保研最终拿到硕士学位并找到了这家大医院的工作。从表面上看,苏庆春应是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实际上由于原生家庭贫困、无法支持且不愿支持其读书,苏庆春在经济压力下无法继续读博,只能在2008年以硕士学历就业,因而在如此人才济济的大医院,虽技术上比较过硬却因学历相对较低且无法安心做实验写文章而一直无法顺利晋升成副高,颇感压力。而且由于医疗资源少求诊病患多再加上责任感强,苏医生一直忙忙碌碌,辛苦异常,根本照顾不了小家庭。

妻子黄小培是苏庆春的高中同学,也毕业于上海的一本高校,原本在江西老家找到一家重点高中当数学老师,后为了爱情还是选择来到丈夫身边。但上海的教师岗位竞争激烈,她一开始只能去农民工子弟学校,后又在一家私立学校,不稳定了四五年后最终考上了公立学校编制,终于步入正轨。而随着买了房子、换了房子(从较大的郊区住房置换成了较小的学区房)、生了女儿以及工作稳定,黄小培也“变得强势起来了”。

这对因知识改变命运由外地来上海学习工作定居的中产夫妇几乎遭遇了所有他们这样的身份所能遭遇的矛盾、问题与烦恼。较为常见的父母赡养、子女教育、职称晋升、医患矛盾以及与父母同住所凸显的思想差异、卫生意识差异等一系列问题,不太常见的父子冲突与兄弟冲突(奇葩养父与自私懒惰的弟弟),等等,都在这一堆夫妇身上集中爆发。按照经典网络小说的写法,但凡遇到让人气愤不平之事,无论做此事的是亲人、亲戚还是有权有势的他人,报仇要趁早,“打脸”不过夜,这也是网络小说制造阅读“爽感”的主要手段。反观本小说,完全不按这样的套路。

小说一开始描写产妇孙梦一家恶心的医闹写起。按照经典网络文学的写法,作者已经充分激发了读者对这一家人的恶感,接下来就应该让他们自食恶果了。但是并没有,首先是苏庆春天天超负荷工作,根本无心思考对策,其次是医院一般在处理类似医疗纠纷时,都遵循“维稳主义”,尽量息事宁人,不恶化矛盾。结果医院赔偿病人15万,其中医院付10万,剩下的5万由苏庆春和他即将退休的硕导(也是在同一组的师傅)陶建国共同承担,并且此事还连累师傅提前退休……真是一个让人气愤不已的结果,然而作为主人公的苏医生却忍气吞声地默默承受了下来。

直到小说结尾,在同一班列车上,因为苏医生不计前嫌给孙梦的妈妈做了急救,才换来了一声迟来的道歉。但实际上孙梦也只是受害者,此时的她因无法再生育早已被婆婆和丈夫冷落,且丈夫已公然找了“小三”,婚姻已名存实亡。所以说来自孙梦的道歉,基本上与“爽感”无关。而苏庆春的忍气吞声与逆来顺受,让自己成了“低模仿”甚至“讽刺”型主人公,实在是“窝囊”。

二、现实题材的批判性与向上性

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刻画人物和安排故事?这自然就涉及网络文学中的现实题材或者现实主义的问题。

关于现实主义,绕不开恩格斯在《致哈克奈斯》的信中对它的定义,即“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个定义规定现实主义不仅要有真实的细节,而且要能在社会生活的整体中塑造典型人物。

所谓真实的细节,就是要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反映和再现生活,不能偏离和违反生活逻辑,再现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情节和细节。这一观点来源于“模仿说”,强调逼真。同时,现实主义对情节和细节的真实再现,不能随心所欲和事无巨细,而要用一种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把握对其进行穿透和筛选。什么是生活的本来面貌,什么是典型,都要有一种思想的穿透力,而这种穿透力又是在社会真实细节中升华出来的。

总之,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要能做到“实”与“识”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现实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手法、技巧,更是一种精神和世界观。

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首先,现实题材写作一反网络文学原有的奇、幻以及传奇性,而是直接面对现实生活,忠实地再现生活;

其次,不是写任何现实都可以被视作现实题材,不能流于自然主义式的琐碎,而是要寻找典型性,反映大家普遍关心的时代问题,从而在整体上反映时代风貌及其走向;

第三,要用现实主义精神统领现实题材写作。

关于“现实主义精神”,白烨最近有过一个比较好的阐释,他说:“现实主义精神是我们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对人的一种高度关注,对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以及命运的关注。”[5] 这里面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批判性,对存在的各种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敢于揭露,二是要有积极性、向上性。而后者对网络文学今后的发展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也是网络文学的主管部门倡导现实题材的主要因素之一。

网络文学经历20多年的生长,虽佳作频出,彻底改变了当今文学的版图,但毋庸讳言的是,各种藏污纳垢的庸俗思想(包括对性、暴力、权力的庸俗化书写)借网络文学繁殖蔓延。不少对“爽感”的想象不过停留在对权力的艳羡、对性资源的占有欲以及“马前泼水”的境界。这也进一步限制了网络文学的丰富性和思想性。

在这种情况下,借现实题材来冲击一下逐渐失去想象力的网文世界,未尝不是一场功德。而且,藏污纳垢之中还可能散播消极、阴暗、危险的思想,这自然更是文化主管部门所不愿看到的,于是介入与引导就成为必须。正如许苗苗所观察到的,“管理部门对纯娱乐性的、偏离现实的题材开展软性或硬性的抑制措施,舆论宣传越发侧重反映人民美好现实生活的内容。”[6]

《生活挺甜》实际上是延续了六六等作家的写作路数,将家庭生活和工作中所能遭遇的问题尽可能充分甚至是夸张地予以揭示,让主人公身处在各种矛盾、冲突所交织的一张生活之网中。而小说所反映的父母赡养、子女教育、夫妻关系、晋升之难、课外辅导、代际冲突、城乡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又确实是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戳中了时代痛点。但最终小说又落脚到“生活挺甜”上,没有把问题视作绝症,最终都能得到解决,或者说让它们逐渐变得没那么严重和可以接受,从而顽强地奏响了正能量的旋律。因此,主人公就不会是个睚眦必报之人,并不刻意追求打脸的快感,相反,显得宽厚甚至软糯温吞。比如,尽管从小受到父亲(最终揭露是养父)的无端冷眼和谩骂,高考考上复旦却差点因父亲的阻挠而未能读成,但工作之后依然要尽赡养的责任。当父亲随母亲来上海同住,比“苏大强”还“苏大强”,拼命算计他的时候,仍旧表现出强大的忍让和耐心。同样,面对病人的无理投诉,也同样默默忍受。一如小说中对他性格的概括:“苏庆春就是这么个人,即使再有气也不会直接说出来,自己的事情认真做,其他事情实在挨不过面子,也不好意思提”,又说“这几年,特别近两年苏庆春的日子越来越不顺心了,性格也难免有些急躁了,但是他骨子里的本性还是在的,面对紧急的事情,他还是能够保持冷静的状态”。

小说把苏庆春的逆来顺受处理成了“骨子里的本性”——即“冷静”——还在,而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苏庆春对提升手术能力的执着以及对医疗事业的热爱。他觉得一定要保持冷静的状态,“不然一旦心浮气躁,像昨天晚上那样的手术,他是拿不下来的。”小说两次以“信仰”为章节标题,在第66章“医学信仰”,借师傅陶建国之口,说出了这样的话:“即使现实再不堪,但是我们内心的信念却不能垮,作为医生必须要有信念支持着我们走完这条路。”小说结尾一章则以“医疗信仰”命名,当苏庆春终于等来了孙梦的道歉,又一次重申和坚定了他的信仰:“我能确定的就是我所相信所尊重的医疗信仰并没有改变,而且正是孙梦的出现让我更加确定读书时老师教的并没有错。”

一方面要能看到不堪的现实,另一方面又要超越这不堪的现实,坚定最初的信仰,也许这就是这一类网络小说的主流价值所在。

三、批判性与向上性的张力

当然,这部小说的价值所在,不仅在于同时展现了批判性与向上性这两个方面,还在于它同时反映了业已为人父母逐渐迈入到社会中坚阶层的“80后”一代的复杂与迷惘。

主角苏庆春实际上就是个复杂体。宽容、忍让、冷静以及有责任心是他的一个面,但有时候又无法做到他标榜的冷静,尤其是涉及家人时。由于青少年时期父亲的冷眼与谩骂,他在读大学后与原生家庭疏远,但又觉得对不起家人,尤其是母亲,所以在原生家庭和妻子黄小培之间始终摆不好位置,对家人无原则地忍让,对妻子则不问青红皂白地发脾气。可以说,矛盾的激化,和他这种不理性是有很大关系的。黄小培逐渐变得强势,也是丈夫的这种性格逼出来的。这也是看这部小说最让人气闷的地方。

不擅交际、讨厌应酬、不喜钻营也是苏庆春的一面,而且他还有耿直的一面,例如他敢于当面质疑本组组长蔡君梅主任的手术方案,丝毫不顾后果。不过,他也不是不近人情,面对要插队看病的女儿同学的家长,他也能够适当为其开绿灯,并认为“我们作为医生,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医疗知识和专业技能,来为同学、朋友、亲戚或者熟人指点迷津也算是我们作为医生的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而且随着情节的发展,他的性格也在改变,显示了妥协和灵活的一面。例如一开始由于在临床上没有时间和条件做实验导致发不出高分论文进而影响评职称时,苏庆春不仅没有想到去找专门公司代做实验这样变通的办法,当别人提醒他时还质疑这样做法的“不靠谱”,但到了后来,为了尽快发论文,他还是请专业的公司帮忙完成了最后数据。 他还提议加主任蔡君梅的名字作为通讯作者,因为“您也是专家,而且我这不是也需要您帮着修改修改嘛”,而且“写上您的大名或者还更容易过审一些呢”。这算是一种比较“世故”的做法和说法,用小说中的话说,“其实是抬举蔡君梅,假如文章合作的是一些业界还有名的人确实可能会起到苏庆春说的效果,但是蔡君梅还没有达到那个级别。”

为了确保苏医生能够在人才济济的大上海获得事业发展并摆脱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小说煞费苦心地安排了种种巧合。这些安排是小说中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相当程度上又让其回归到网络小说的经典模式之中,并更为隐秘地凸显了批判性与向上性之间的张力,这种凸显说不定作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第一个巧合是让贪心又刚愎的父亲“祸不单行”,先是入了“非法集资”的骗局,让一辈子靠省吃俭用和算计积攒的钱财血本无归,紧接着又查出了绝症,将不久于人世。人之将死,他忽然大彻大悟,恢复了作为一个父亲原本该有的角色位置,并亲口揭开了另一个隐秘,即他自己没有生育能力,并非苏庆春的生父,后者是母亲在上海做保姆时和一名男性雇主所生。而为了让母亲免受道德指责,作者将这种“戴绿帽子”的行为处理成是婆婆因得知儿子没有生育能力之后哀求让儿媳妇去“借精生子”的结果。并且,母亲还是书香门第出身(其父亲是大学教授,右派),受过私塾教育,正是身上的书香气才被上海的一家知识分子家庭看中并雇佣。而其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悟性赢得了男雇主的好感,终于在一次酒后,男雇主犯下了“错误”。

第二个巧合则紧接着第一个巧合。母亲因父亲的住院而遇到了蔡君梅,没想到被后者认了出来,原来男性雇主正是他的哥哥蔡君青。更巧合的是,蔡君青的儿子已经过世了。意外得知原来自己还有一个儿子,自然是大喜过望的。尽管作者最终并未安排父子正式相认,但随着养父的逝去,生父的身份浮出了水面,而母亲也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这就让苏庆春的身份焕然一新,彻底与充满泥土气息的大老粗养父划清了界限,今后全新的生活完全是可以期待的。

经典网络小说经常会安排这样的巨大巧合,尤其喜欢把一开始草根出身的主人公与权贵联系起来,尽管这个主人公已经拥有了“金手指”的能力,似乎已经完全可以通过自力更生走上人生巅峰,但网文作者还是不厌其烦要作出这样的安排,例如打眼的小说《黄金瞳》《天才相师》《宝鉴》等,几乎部部如此。

雷蒙·威廉斯在研究18世纪40年代的通俗小说时,发现在其中当时的支配性社会性格与实际经验之间构成了一种紧张关系。

这种社会性格“武断地认为成功来自于努力,财富是体面的标志”,之所以说“武断”,是因为它对成功与财富的自信得不到实际经验的有力支持。在小说中,尽管表面上极力维护社会性格的主导地位,但实际经验却常常通过“财富的丧失”这一情节性因素冲破社会性格的遮蔽,“债务和破产像鬼魂一样游荡于这个表面上很自信的世界上”。也就是说,通向成功的努力路途上,个人随时可能遭受债务与破产的伏击,从而使个人的努力化为泡影。如此,努力与成功的关联就不是确定的。

那么,小说是如何竭力缝合社会性格与实际经验之间的断裂的呢?威廉斯进一步发现其中一个普遍策略的运用,即主角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遗赠”。威廉斯将这种安排称为“魔法时刻”,并认为“魔法的确是必需的,它可以用来延搁伦理与经验之间的冲突”[7] 。

受雷蒙·威廉斯的启发,可以说,《生活挺甜》中的这种巧合安排,正是一种“魔法时刻”。一方面,小说想在“大城市、居不易”的背景下努力讲述一个“生活挺甜”的故事,让人们把目光朝前看,只要认真对待生活,生活必会给你回报;另一方面,在潜意识里(这种潜意识受真实经验影响)又会认为后天奋斗已经难以构成“生活挺甜”的充分条件。因此,只好通过巧合这样的叙事“魔法”来填充“现实题材”的缝隙,用以“延搁伦理与经验之间的冲突”。

来源:网文新观察( 微信公众号) | 周敏(本文作者系嘉兴学院教师,文学博士)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