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人物] 一代女冠李季兰

[复制链接]
林一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23-5-8 07: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代女冠李季兰
‘高僧皎然一天捡到一位孤儿,就把他寄养到李季兰的父亲家中,这位孤儿就是后来的陆羽。两位小朋友,年纪相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玩得好开心,后来,高僧皎然叫他回去,他回到师父身边。
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30年,李冶出生于今天的浙江湖州吴兴,字季兰。从小容貌俊美,天赋极高,就显露奇才。在她六岁那年,她父亲带她到《蔷薇》架下玩,她脱口而出:“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她父亲因诗中有“架却”二字遂认为这首诗有不祥之感。原来她父亲认为“架却”谐音即“嫁却”,一个年龄只有六岁的小女孩就懂得谈论待嫁心绪烦乱之事,如此待来日长大成人难免有失妇德。
十一岁被父母送到玉真观出家为女道士,她依然神情潇洒,观中的生活修行就是每日作诗、弹琴,也还算做清净自在。时光过得很快乐。外面的世界多 精彩,当时有许多文人雅士来观中游览,见有一个清秀的小道姑,就常与她逗笑,李季兰每每以秋波暗送。
一天在剡中游玩,名士朱放一次在湖中游玩,刚巧碰到了同在湖中游玩的李季兰,在一番攀谈后,遂感相见恨晚,引为知己。进而时常品茗清谈、游山玩水,二人度过了一段优游美好的岁月。
《寄朱放。》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
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
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但人事无常,有着美好的开始,不一定会有美好的结果。后来,朱放奉召前往江西为官,两人不得不挥泪告别。临别时,朱放写下一首《别李季兰》诗相赠。
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
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李季兰的这首《寄朱放》就是对朱放《别李季兰》诗的回赠,从诗文中不难看出二人彼此的爱恋之意。但因朱放任职离去,再加上李季兰的身份,结果也是必然。下面这首《感兴》似乎更能表达李季兰的那份相思之意。
朝云暮雨镇相随,去雁来人有返期。
玉枕只知长下泪,银灯空照不眠时。
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词。
却忆初闻凤楼曲,教人寂寞复相思。
一次,她和师父一起去了苏州,遇到名士阎伯钧,两人一见如故。
《送阎二十六赴剡县》
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
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
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
其结果和朱放是一样的,最终也是因阎伯钧就任而有始无终。但李季 兰对他的深情从“莫学阮郎迷”之句中足见用情之深。
和李季兰交往情深的还有一位写过《茶经》,被后人誉为茶圣的陆羽。据史载,陆羽是一个弃婴,后在龙盖寺中长大,饱读经书,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世外高人。
相传,陆羽听友人说玉真观中有一位才学和美貌集于一身的女道士。一日寺中闲来无事,于是在午后前往玉真观中拜访。原来是小时候的旧伙伴,正值失恋中的李季兰见来访的是一位相貌清秀,神情俊逸的青年,这心里的距离自然就拉近了许多。
一来二去,二人之间的心意自是相通。有一次李季兰身染重病,闻讯后的陆羽像心急火燎的一样,湖上卧病喜陆羽至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
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然而,虽然他们双方都有意,即便在那个相对开放的大唐时代,但各自的身份却无法逾越, 不可能像世间男女那样真正的谈婚论嫁,厮守终身。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交友的广泛。渐渐地,李季兰的诗名传至京城。
后来,虽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李季兰仍然被喜爱才情的唐玄宗诏至宫中,从世人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李季兰的福,然而人生的无常也就在这无形中上演了。在经过多次世事人情的变换后,李季兰的心性逐渐的变得淡然了,诚如她在诗中所言:
《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公元783年,发生了史称的奉天之难,叛军在攻破京城长安后,首领朱泚被拥立为帝,没有来得及逃走的李季兰受迫给朱泚上贺诗。然而,在唐王朝的军队再次打回长安,叛乱平定后,唐德宗因李季兰给叛军首领朱泚上贺诗而勒令将她棒杀,一代女冠李季兰就此结束了她的生命。23.3,2.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关注

27粉丝

400帖子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