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狐尾的笔:在设定的世界里,想和读者一起求知求理想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5-7-2 14:15:34
172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网络文学发展二十余年来,其创作生态虽历经迭代,同时也为当代文学版图留下了一些经典性长篇作品。#网络文学“破壁者”访谈 邀请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选取网络文学发展史上具备经典性、取得一定文学成就的十二位作家进行长篇访谈,话题包括个人阅读史、文学观形成、重要作品创作、
网文
史细节、对网络文学创作的总体评价和自我评价,等等。通过相对完整的创作论,以探寻网络文学的内在机理,促进网络文学研究的深化。本系列访谈完整版将收入《创作者说:网络文学代表性作家访谈录》(北京大学
出版
社)。
继今何在、猫腻、愤怒的香蕉、冰临神下、爱潜水的乌贼之后,第六位受访者是狐尾的笔。在这篇深度访谈中,他分享了自身写作的资源,视网文写作为与读者共创的过程,更阐述了《道诡异仙》的精神内核,“哪怕在一个疯掉的世界,我觉得也不应该愚信,而是应该为自己的认知认真努力,或者说为自己的理想拼尽全力。”
狐尾的笔(网络文学作家)
吉云飞(中山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天瑞说符(网络文学作家)
我的文学和思想资源都来自网络
吉云飞:作为“90后”网文作者,你和“70后”猫腻、“80后”愤怒的香蕉很不同。你是91年生人,但完全是“网生一代”,是看网文、玩游戏长大的一代作者,并且特别能捕捉新媒介和新技术的语法。你过去一直是看网文、玩游戏是吗?
狐尾的笔:是。
邵燕君:哪些网文印象深呢?
狐尾的笔:首先是《奥术神座》。这之前,我觉得网文就是打发时间的,跟游戏差不多,只是一种娱乐。看了《奥术神座》,我发现原来网文可以这么写,也是可以回味的,甚至是有文学门槛的。另一本是《替天行道》,这本书烂尾了,但它情绪写得非常好。我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小说可以把情绪传递到这种地步。还有一本是愤怒的香蕉的《赘婿》。这几本书是我最喜欢的。
邵燕君:《赘婿》带给你什么?
狐尾的笔:价值观。你可以说它比较幼稚,但确实把价值观通过小说传递出来。小说是可以传递价值观的,我从这本书里知道这一点。我写书也是看了它们后,觉得可以尝试。
吉云飞:游戏对你是重要资源?
狐尾的笔:不算很重要。我找素材时,什么载体都找,小说、电影、电视剧、游戏。游戏只是一个渠道。
邵燕君:《道诡异仙》里边有一个情节特别逗,有个角色谈论我们学院派熟悉的弗洛伊德和福柯那一套,什么本我、自我、超我。在听那一整套话的时候,我感觉说得像那么回事,最后发现是一个神经病在给另外一个神经病讲课。为什么要这么写?
狐尾的笔:这也是一个认知问题。弗洛伊德的一些理论不是现在被证伪了吗?一种认知你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具体怎么样,得经过时间长河后才能定下来。我就觉得这蛮有意思,你的认知就算当前是对的,但不一定会一直是对的。
吉云飞:其实《道诡异仙》很对得上学术圈的知识趣味。
邵燕君:就是如果让我们去分析的话,可有的说了。
吉云飞:你不是在知乎上看福柯吗?
狐尾的笔:我有可能看过,但没有注意是谁的。我就看有没有用,有用我就记下来,不看书是谁的。
吉云飞:你可能没印象了,但你在北大交流那次其实谈到了福柯。当时我坐在下面,感觉你谈得真对,一下把最内核的部分抓住了。可能如今真是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知识的获取本身并不困难,困难的反而是消化。过去挺在乎创作的资源从哪来,不光是文学的,也包括思想的,而且总觉得应该会有一个挺清晰的脉络。但今天只要你有兴趣几乎都能在网上找到很好的资源了。
狐尾的笔:我感觉所有的知识已经被分成小段散在网络里。我有时接触到其中一个,觉得蛮有意思的,或者对我的写作有帮助,就会记住。
吉云飞:这是互联网带来的知识民主化,知识甚至会在你每一个日常上网冲浪的时刻不断涌现。
狐尾的笔:这倒是真的。我会一直尝试找新的、有兴趣的知识。
创作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
▲ 《道诡异仙》以书名《火旺》出版
吉云飞:你创作的动机是什么?
狐尾的笔:开始时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赚钱。但赚够了后,还是想写点不一样的,写点想写的东西。
邵燕君:就算不为了挣钱,作者也会试图去获得读者吧。
狐尾的笔:其实我跟别人不太一样。我在兼职写网文后就基本财富自由了。然后我只要把心中想写的写出来,把自己写爽了,肯定就会吸引一部分跟我同电波的读者。而且我跟爱潜水的乌贼他们不一样,他一本书能照顾到很多读者,我只能照顾一小部分。
吉云飞:这个群体大概有多少人?
狐尾的笔:按均订算,在三、四万左右。虽然《道诡异仙》有20多万均订,但我感觉不少人是跟风来看的。
邵燕君:有三四万人跟着你就很不错呀。我听烽火戏诸侯谈过这个问题,这也是我特别感兴趣的。一般觉得网文作者不管是不是为了挣钱,肯定先要照顾读者。但他提出一个观点,说在这么高强度的创作之下,让他去照顾别人的欲望,这事其实做不到,他只能凭本能写。但网络媒介可以筛选出一批同频的人,这意味着作者按照自己的方向写爽了后,大家就可以跟着你爽。而且是特别爽,因为作者不是冲着读者来的,是提供了新的东西。
狐尾的笔:我感觉看单纯的爽文,大家已经看得有点腻了。
邵燕君:你是觉得之前大家都没好好爽过。
狐尾的笔:太单一了。比如男频就是“龙傲天”式主角。我之前那本《诡秘地海》,就单纯是一个一个的故事。但我发现大家还是会喜欢,还是想看故事。
邵燕君:从创作论的角度,你觉得对网文作家最重要的是什么?
狐尾的笔:创作的冲动。每天写书要四、五个小时,写的时候需要你进入心流状态,全身心地投入。要保持这种心流,需要创作欲比较强,而且有东西能用出来,不然就重复了。创作欲和学历、思想、题材都没关系。哪怕只是写爽文,创作欲也是最重要的。写爽文能把自己写爽,创作欲能起来,那也很不错。
邵燕君:但我去问一个传统作家,可能也会这么回答我,说创作欲很重要。区别在哪里呢?
狐尾的笔:我没有专门分辨过。
吉云飞:你的创作与倾诉,是为了满足自己吗?
狐尾的笔:为了满足自己。
吉云飞: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甚至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你最早看到的是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狐尾的笔:对。一般来说,我写书是先有一个灵感,甚至一个故事片段,在我脑海里不断播放。有可能过一段时间飘走了,也可能它一直飘着,我就会忍不住把它写下来,并有可能根据它扩散成一本书。
日更机制下的创作方式
▲ 《道诡异仙》动画版海报,下同
邵燕君:你说的创作欲在更文机制之下会表现得不太一样?
狐尾的笔:创作方式不太一样。因为有更新量的要求,每天要写四到六千字。很多时候,考虑不了太多,只是本能地更新。传统作者所有的东西,不管是文字,还是情节,都经过深思熟虑,但网络小说不行。作者可能会写大纲、章纲,但大部分内容是依据本能。就是将脑子放空,故事剧情在脑中像电影一样直接流过,跟着影像把文字码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每天更新四五千字。我写得比较少,每天才四千多字。
邵燕君:你每天写完后,它已经放在那,也没法改了,只能往前走。这种写法是不是会容易崩?
狐尾的笔:崩才是常态,不崩是稀有。
邵燕君:什么叫崩?
天瑞说符:人和作品双双垮塌。可能作品先垮,人再垮,或者人先垮,作品再垮,反正双方都垮。
狐尾的笔:我的崩是写作状态完全支撑不下去,坐在那里完全写不了,脑子一片空白。
邵燕君:崩是因为更新机制的不可更改吗?
狐尾的笔:剧情崩了,又改不回来,心里会着急,但其实越急越没用。只要你写作心态能稳住,你就不会垮。我大情节一般写得蛮好,因为心里都想好了,而且是重点照顾的。我写崩的话大部分是一个情节写到一半,发现三四天前的剧情有点不对劲,但又改不了,然后越写越歪,等到你完全发觉的时候,已经晚了。如果能力强,可以想办法修一修,比如从配角入手。要是修不回来了,是个小问题还好,要是大问题,影响主线了,甚至影响主角人设了,就很麻烦。
天瑞说符:对。纸质出版物的状态只有两种,0和1。出版之前,它不存在;出版之后,就是一本完整的书。但网文有0.1、0.2、0.3,一直到最后的1。中间一步出岔子,就到不了1。网文的生成是一个过程,而正式出版物在定稿的一刹那才诞生,这之前可以说都不算。
吉云飞:完成就是胜利。但男频网文或许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写。它的主流作品篇幅必须要300-500万字,因为要写一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对作者来说,以每天四五千字的速度,也要两三年全身心地投入。对绝大多数人,不太能拖个五年、十年,只有这一种完成方式。何况,连载的机制也好处多多,作者更容易有稳定持续的收入,试错的成本也低,特别是能收到读者源源不断的反馈。
依赖读者反馈,网络文学是和读者共创
邵燕君:如果这么容易崩的话,你又不等着钱用,为什么不多写点攒着?
狐尾的笔:不好多攒。我当天写,当天就要收到反馈。
邵燕君:你需要这个反馈。
狐尾的笔:我特别需要。比如我写一个剧情点,我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我就先写出来一部分。甚至我有一个非常大的争议点,我不知道读者会怎么反应,那我先抛出一个小的引子,看一看。包括我写了爽点或泪点后,我要知道读者能不能感应到,能不能跟我同频。
天瑞说符:很简单,就三个字:忍不住。没有人忍得住。能攒20万字就是了不得的定力。还有创作激情的人是忍不住的。
吉云飞:创作从来是要考虑读者接受的。要不为什么费劲辛苦写出来呢?而且大量读者的及时反馈未必比一个人在那冥思苦想、反复打磨效果差。
狐尾的笔:其实这更像一种共创。你一个人去想,没有那么厉害,读者想的点子可能比你好。
邵燕君:所以“本章说”现在特别被作者依赖。
狐尾的笔:我是比较依赖。但有的作者不看,怕被别人喷到崩溃。但恰恰因为不看,收不到读者反馈,才容易被喷。哪怕读者是喜爱、鼓励,他也没有及时收到。
天瑞说符:我的经验是没有人不看。他说不看,其实肯定会看。
吉云飞:还有热情的作者几乎都看。对网文作者而言,接受读者的即时反馈已是一种必需。你发个论文,立刻有许多评论,你也会看。
邵燕君:纸质时期的写作确实是一个人孤独的创作。那种孤独令作家特别痛苦,感到难以战胜。但无论哪边,都有痛苦。纸质的作家不能接受每天更新4000字,他宁愿忍受孤独。
吉云飞:你认为网文创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的即时反馈吗?
狐尾的笔:对,另外是共同创作。看“本章说”的读者反馈后,我的大纲虽然不会变,但剧情风格是会改变的。我觉得实际上是大家一起创作的。
邵燕君:你能举个例子吗?
狐尾的笔:之前写《诡秘地海》第一卷时,最后一卷我已经写了大纲,也写了大结局。但最后一卷的世界观,我不知道怎么写。但这时有读者说海的下面是天空,是一个颠倒的世界。后来我根据这个想法,做了类似于轮回的设定。我把整体的故事,把整条大纲全部框到这个设定里去。如果没有读者,我一个人自己愣写,其实不会这么写的。而且《诡秘地海》就是因为框架弄得很好,还算是一个完整的小说。如果单纯我自己写,这本书应该会崩掉。
邵燕君:把你的世界观完善了,提升了层次。
狐尾的笔:是。哪怕我写到后面已经有点写崩了,但是因为完结得好,所以读者评价还不错。这个功劳很大一部分是读者的。
吉云飞:有时读者一句话就改变了整个故事的走向。
狐尾的笔: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读者可能会给你提醒,或者给你启发。
在《诡秘地海》学会了写内核和情绪
吉云飞:我对你一直有一个特别好奇的点。《诡秘地海》相比你前面在起点写的两本书《艾泽拉斯变形大师》和《太吾传人响当当》,真是脱胎换骨,感觉不是一个人写的。我们以前总觉得厉害的作家好像都是很有天分的,往往一开始就出手不凡。但就算是学徒期,《诡秘地海》以前写得也真挺平庸的,为什么一下子就脱胎换骨了?
狐尾的笔:《诡秘地海》之前的作品更多是模仿。就是看最近什么火,我就学着写。写《诡秘地海》,也是看了《诡秘之主》。但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写得有情绪,很感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和“克系”(指克苏鲁风格)小说比较契合。其次,我发现一本小说还是要有内核,不管内核是什么,多么可笑,多么荒诞。有内核在,整本书就有个“定”的东西,才会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是意识到写作技巧的问题。我以前写书完全没有技巧,愣写,《诡秘地海》开始边写边学。我看了詹姆斯·N·弗雷的“写作三部曲”,给我帮助很大。《诡秘地海》其实写到后面一半已经开始崩了,但是你意识到崩了后,尝试用不同的办法往回拉。慢慢就有了经验,知道怎么往回拉了。
吉云飞:之前你也没有完整地写过超长篇,都是几十万字就草草收尾。《诡秘地海》刚开始更新的时候我就看了,感觉就蛮好。你以前的作品给人呆板的感觉,但看《诡秘地海》我觉得这有灵气,有神韵。
狐尾的笔:《诡秘地海》第10章的时候,不是安娜出场吗?
吉云飞:对,安娜出场。
狐尾的笔:我写了之后才意识到小说是以故事为王。当时我写完了,其实节奏的起承转合很差,但它有故事了。
吉云飞:你就不再是模仿某种套路,而是写自己的故事。
狐尾的笔:其实也是尝试不同的风格。我感觉每个人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得一个个试。比如说我之前写过武侠,没有那个味道,但我写《诡秘地海》就特别有味道。我觉得一个有写作天赋的人,不是说在所有领域都有天赋,而是在其中一条路上才有天赋。
《道诡异仙》先有丹阳子,后有李火旺
邵燕君:《道诡异仙》是一个什么故事?
狐尾的笔:它是讲一种迷惘的状态,一种认知的碰撞。我写《道诡异仙》的缘起很简单。当时我奶奶做手术,我陪护,在医院的病房里,听到旁边的老爷爷说他好像碰到了奇怪的东西。但在我跟他聊的时候,发现他也不知道什么,他其实是单纯地怕某种难以名状的东西。然后我又想,他的认知和别的不同认知如果碰撞起来会发生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把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装到一个身体里呢?整本书的内核更像是一种迷惘,一种不可知。我以病房里的老爷爷为原型创作了丹阳子,又根据丹阳子来创作了李火旺这个主角,再扩展成一整本书。
吉云飞:先确定丹阳子。
狐尾的笔:是的。他不认字,但是很执拗,有很强的执念。他跟其他人的认知不一样,在他的认知里面,他活得很精彩、很自强。而且在那个真的有鬼有神的世界,他还是一个迷信的人。我觉得这特别有故事感,蛮有意思。
吉云飞:李火旺则是两种认知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狐尾的笔:嗯,李火旺就是精神病。
邵燕君:我是看了你的小说才理解什么叫精神病。他在自己的内里是那么的有逻辑,对吧?
狐尾的笔:对。不过我开始写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就想让主角更有矛盾感,因为只有这样,故事才更有冲突。而且当时想写“克系”小说,我就想如果主角需要什么金手指,需要什么身份,然后想到了精神病。对此,我查了一些资料,而且我从小认识这么一个人。如果你站在他的视角,会发现他其实不是疯子,也不是傻子,他只是认知方面出现错误。跟手和脚生病是一样的,他只是脑子生病了。如果要你把自己代入进去,能不能代入?能不能想他所想,再代入到主角里面?我就是这样创作了李火旺这个角色。
吉云飞:先有丹阳子,后有李火旺,这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吗?
狐尾的笔:有了丹阳子这个角色,我就想应该把他放在什么位置?我想了很多可能,最后决定把他放在师傅这个位置,而主角是他的弟子。再想什么样的弟子跟这样的师傅会有戏,什么样的世界会有这么疯的师傅并且能够承载他们之后的剧情。
吉云飞:丹阳子做主角,就一定会变成一个黑暗向的故事。
狐尾的笔:肯定是黑暗向的。而且大家也未必喜欢。
吉云飞:虽然他是引发你整部书的起点,但不能成为故事的主角。
“克味”是世界的非理性和真理的不可知
邵燕君:李火旺这个人物是怎么构想出来的?
狐尾的笔:是为了保持“克味”。我当时想写一本克苏鲁小说。我的上一本也是克系,虽然现在拿不出手,但也是一本精品,一个月收入能有一万多。然后我想写一本不一样的克系。那什么样的主角能把克系的味道一直维持住呢?我想到精神病,还有两个世界、两种认知的冲撞。这种拉扯我觉得很有克味。
吉云飞:这种拉扯怎么体现克味呢?
狐尾的笔:创造一种SAN值(理智值)降低的感觉,然后把这种感觉维持住。
吉云飞:你说的SAN值降低就是所谓的“理智度”降低,发现没有办法再相信自己可以维持理性,也没有办法相信自己可以找出真相。
狐尾的笔:对。其实我不单单想让主角有SAN值降低的感觉,更想通过主角来让读者感受到。只有让读者亲身感受到了,才是一本合格的克系小说。
吉云飞:你是看了《诡秘之主》之后,才去看作家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吗?
狐尾的笔:不,之前就看了很多,不过我一般是看相关视频。《诡秘之主》后看的。看了后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诡秘之主》其实克味很轻,只是套了个皮。而它克味这么轻,都写得这么好,有这么多人看,那我能不能写重一点?然后才有《道诡异仙》。我就想把克味写得更重一点。
吉云飞:所以一开始其实是那个克味先吸引你。在哪里看的相关视频?
狐尾的笔:我是先看了B站的一个克系的外神、古神和旧日支配者排名的视频。我觉得他们的各种能力、性格等人设或者说怪设,特别有味道。看了这个之后,才去看《七诅咒》《墙中之鼠》等小说。
邵燕君:小说是看电子版吗?
狐尾的笔:是看实体书。但是看了之后发现不好看。毕竟是100年前的书,现在看有点怪怪的,但里面的味道还是很吸引我。
吉云飞:不好看,但是那个味道是怎么传递出来的?你又觉得有味道,又不好看。
狐尾的笔:它的人设我不喜欢,故事我也不喜欢。但它能传递给你细思极恐的感觉。
吉云飞:就是人设不行,故事也不行,但它的世界设定行?
狐尾的笔:对。用在《道诡异仙》,不单是李火旺,大傩也是疯的。主角是疯的,世界也是疯的。
创造世界会有规划,但更像三生万物
吉云飞:有了李火旺,再继续推衍后面的人物和世界。其实我们写论文的思维习惯于先有问题,再搭建一个清晰、有逻辑的框架。但对你来说,是先建立某一个基点,这个点可以是人物、情节、行动,然后你围绕它把整个的世界构建起来。
狐尾的笔:我写作是这样的。先有一个想法,然后把它变成情节、人设或别的东西,然后根据这一点确定整个框架,再给小说找个内核。找到内核之后,才开始铺骨架和肉皮。
吉云飞:挺想听你讲构思的过程,这一点是不写小说的人特别欠缺的。《道诡异仙》的缘起是引起你想到丹阳子的老爷爷,你感受到的有意思的地方是迷惘。
狐尾的笔:我通过他想到的是,如果在一个有鬼神的世界,他的迷信是不是一种错误?在我们这个没有鬼神的世界,当然是一种错误,但如果是在一个有鬼有神的世界呢?就创造了丹阳子。我觉得,哪怕在有鬼神的世界,他的迷信还是一种错误。
邵燕君:什么叫迷信是一种错误?
狐尾的笔:就是愚信,他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具体是什么,但只要能给自己一种寄托,就把它当成信仰。
吉云飞:因为不可避免的迷惘和恐惧,而选择去相信自己并不真正理解的东西。
狐尾的笔:是。
邵燕君:那什么不是错误?
狐尾的笔:我倒没分辨那么多,就是首先你得弄清楚你信仰的到底是什么吧。
邵燕君:还是要理解这个世界的构成和运转的逻辑。
狐尾的笔:对。这个世界它是活的,它有意识。但哪怕在一个疯掉的世界,我觉得也不应该愚信,而是应该为自己的认知认真努力,或者说为自己的理想拼尽全力。
吉云飞:世界是疯的这个设定是一开始就有的吗?
狐尾的笔:对,这是一开始就有的。
吉云飞:你觉得有了哪些东西之后,这本书就可以写了?
狐尾的笔:先有丹阳子和李火旺,然后李火旺通过牦之门确认世界是疯的,就可以开始写了。其实写网络小说,虽说可能准备了很多,但大部分还是边写边想的。
邵燕君:就开了文再想。
狐尾的笔:不,你前面大纲先写好,部分情节也先写好,但很多过渡和剧情点是边写边想的。尤其你一天要写4000字,你甚至只能被人物推着走。
吉云飞:被推着走。就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访谈文字由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成员刘鑫、吉云飞整理)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影视剧照
来源:文学报
#狐尾的笔新书
#狐尾的笔作品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2025年上半年文学出版市场观察:文学书销量下降,生活类书增长较
邓紫棋跨界写科幻小说,首日狂销20万册!销售额破4000万元
首奖20000元 | 第8届「儿童文学」 短篇童话大赛征稿启事
4
100-1000元/篇丨公众号「选择自己」征稿
5
首奖5000元 | 「鲤的故事鲤的城」短篇小说主题征稿
6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话题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