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剧情注水”:国产电视剧的阿喀琉斯之踵

不悔 楼主
实际上,这种刚到100的文字/电视剧总时长比值,并不仅是《人民的名义》独有的现象,对于国产电视剧而言,不要说实现剧情的精粹,在文字/时长比上达到《权力的游戏》那样上千的比值,即使达到200左右的比值,都是件极其困难的事。
P7URI7jYE7Bu1mB8.jpg zZ1g56FTtTAGx1G1.jpg E80I7ekJCD00oC58.jpg
《我的团长我的团》(比值约380)、《琅琊榜》(比值约300)是少有的小说原著字数/影视剧总时长比能超过200的国产电视剧,即使是《亮剑》这样的口碑之作,其字数/时长比也无法达到200
2017-4-29 09:36:55 回复
不悔 楼主
相较于电视剧平均质量更为出色的美国、英国和日本,国产电视剧除了平均口碑要糟的多外,最大的特点,莫过于电视剧的总时长奇长无比。
以刚过去的2016年为例,“2016年达到40集/部,‘电视剧越拍越长’成为近十年行业发展的普遍现象。” 与平均每季只有10集的日剧或23集左右的美剧相比,平均接近40集的集数、总时长接近1800分钟的国剧简直称得上是“漫长”。但与此同时,作为大部分影视剧“母亲”的原著小说,其情节、内容及相应的字数却没有同样的上涨,这种“母”与“子”在“体格”上的不协调,必然会对改编的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的质量造成消极的影响。在电视剧动辄要求编出1800分钟的内容的情况下,不对剧情进行“注水”,这一硬性的要求该如何完成?
那么,问题也就由此产生——既然原著小说本来就提供不了那么多用来改编的内容,那何苦还要费神费力地编出四十多、五十多集的电视剧来,以至于不断在剧情上注水,影响电视剧质量?如果主创手头没有《大明王朝1566》那样气势宏大内容丰富的本子,又何苦要知其不能为而为之,把好好的绣花缎扯成老太太的裹脚布?按照原著本子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像日剧那样拍十集不行吗?
2017-4-29 09:38:38 回复
不悔 楼主
@沛锋村长
2017-4-29 09:48:53 回复
亮剑有三十六集?别逗我
2017-4-29 09:51:21 回复
小编一定没看到小鲜肉们演的连续剧,那剧情你都可以跳的看
2017-4-29 09:53:23 回复
笑死了。用周总理的话说,人民喜欢看那个还用跟你汇报?
2017-4-29 09:55:38 回复
毕竟郑快进,与剧情基本关系不大的人占用如此多的时长,不知道那编剧咋想的
2017-4-29 09:58:02 回复
把黄毛去掉就可以了,他的部分我都是快进
2017-4-29 09:59:14 回复
黄毛的戏份哪怕全部删掉也不影响我的观看体验
2017-4-29 10:01:50 回复
这小便跟是暴漫人员写的吧 三句不离权游 呵呵 不好意思 大部分中国观众就喜欢看家长里短,不喜欢不看谢谢。你这样比的话,我还要吐槽外国诗歌一堆废话注水那,你看我们的古诗,四句能表达他们一章的意思
2017-4-29 10:04: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