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人才招聘] 【千字100~1000元】:乐视影业诚征非虚构故事

[复制链接]
王耀武 发表于 2016-12-4 18: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什么是非虚构文学
“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这一概念是西方提出来的。在美国,它也只是从广义上说,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均可称之为“非虚构文学”(写作)。这种文学形式因其特殊的叙事特征被誉为新的文学可能性。“非虚构文学”这个“舶来品”,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成为定义的概念。有人认为,“非虚构文学”(写作)与中国学界惯常认为的“纪实文学”有着类同属性,也有本质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更强调支持作者以个人视角进行完全独立的写作行为,这一写作行为不应依附或服从于任何写作以外的因素。如果按照这种说法,中国“纪实文学”的创作在本质上是没有或失去独立性的,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有关“非虚构”的争论,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我认为,首先必须搞清“非虚构”到底是什么。
从概念上来说,“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文学体裁,而是一种从作品题材、内容和创作技巧上来区分的文学形态,它既可以理解为文学的创作方法手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学创作的类型或文学样式。
从逻辑上来说,与“非虚构”相对应的只能是“虚构”,它们之间不会有第三者的关系。如果一定要把“非虚构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那么文学体裁只有两种,即“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
从现代汉语词性上来说,“虚构”既可以是一个名词,也可以是一个形容词,有时还可以作为动词。同样,“非虚构”既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或动词。如果把“非虚构”作为形容词的话,它就属于形容词附类的属性词(形容词的另一附类叫状态词),那么“非虚构”的“非”,可以进行两种解释:一是“异乎寻常的、特殊的”之意,二是“不”“不属于”之意。如果把“非虚构”作为名词的话,它就有点类似于“非金属”“非晶体”“非卖品”的意思。作为一个概念,“非虚构”中的“虚构”是形容词;但作为创作方法,“非虚构”中的“虚构”则是名词。同理,在“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中的“非虚构”,作为一个概念,它就是形容词,是一个定语;而作为创作方法,它则是名词。由此可见,“非虚构文学”或者“非虚构写作”应该是一个名词,因为它说明的是文学写作的内容、题材或创作方式。而作为一种分类形式或方法,如果以“非虚构”来划分文学或写作类别的话,与“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相对应的就只能是“虚构文学”和“虚构写作”了。
在认知了“虚构”这个词语之后,还有必要再来分析一下“非虚构”中的“非”字。“非”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有九种解释。而在“非虚构”一词中,它的合理解释应该是:“属于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当“虚构”和“非”这两个词语结合在一起时,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中有没有“虚构”?“非虚构”就等于“真实”吗?
显然,就像文学写作从来就没有绝对真实一样,“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从来就离不开“虚构”。也就是说,“非虚构”绝对不等于“真实”。“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中的“非”在“虚构”的面前,它的含义暧昧又含糊不确定,它的态度“骑墙”且模棱两可,完全没有“不”的完全否定的意义,而处于否定与不否定之间,似是而非。比如:理性、非理性、不理性,可以从这三个词汇中看到虚构、非虚构、不虚构的价值取向。因此,所谓的“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其实是一种微观写作,是个性化甚至个人化的写作,即某些评论家强调的“独立性”。
“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写作形式或者模式是可以存在的,它对鼓励作家打破文学创作理论、体裁、题材、创作方法和技巧的限制,创造性地完成作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从文学体裁上来说,“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文学体裁,只是一种创作形态、类型;从文学创作方法上来讲,恰如“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所形容的那样,无技巧不是没有技巧,而是打破传统陈规,吸收一切文学技巧,并灵活地为我所用,“非虚构写作”正是这样的一种写作模式,它吸收和借鉴任何文学体裁的方法和技巧,达到作家所需要的一种自由的、独立性的表达

2.如何写作非虚构故事
判断故事的第一个标准——有意义

就是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主题,这个主题不是无聊的,虚无的。比如说,扑通扑通那个文章,就是通过一条狗,来显示父母和子女的疏离,以及留守老人的孤独。

意义,就是能触碰到人的某种情感。其实很多人写非虚构都会选择从自己身边人开始,比如父母,但是现在这种稿子的问题就是只是很平实地叙述了自己亲人的零零碎碎的事,难以写透某个点进而触碰到读者的神经,让人产生唏嘘之感。对于这种价值模糊的稿子,我们作为编辑要做的,就是提炼出其中的故事点,跟作者联系,希望他把这个主题深化下去。

判断故事的第二条标准——一种价值的较量

从黑暗写到光明,从善良写到邪恶,从被动写到主动,从负面写到正面。这其中,都是对比,都是截然相反的侧面。这就反映了一种落差。这种落差决定了故事的张力,故事是否精彩。这种价值的变化在一个故事中,不仅体现在一个人身上,也能在多人身上试用。比如说,笑傲江湖之中,林平之一夜长大就是故事,岳不群是好故事,田伯光是好故事,他们身上都有严重的价值转变,强烈的对峙感。

判断故事的第三个标准——细节的精致

这种细节有着超乎寻常的表现,需要作者高度的敏感。这种细节,一定是有意义指向的细节,这样才能意涵丰富。细节的具体功用 ,可以在文章中构建出来,一些原本平凡的细节,在特定的书写环境中,就会变得意味深长。

判断故事的第四个标准——故事中能看见人

这一点比较悬乎,故事的第一个层面是事情本身,但是高阶的故事都能塑造人物形象。

判断故事的第五个标准——新的体验

常人不常经历,但又确实存在的。能把常人所未知,而且感到惊奇的事情讲出来,肯定是个好故事。

从这几个维度可以去判断故事好不好,有没有救,如果全然不具备,就不要轻易动笔

注意事项:1.只收原创首发稿件,退稿、二次稿、在任何平台或者纸媒发布过的一律不得投递
                2.来稿请写清真实姓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3.来稿文责自负,如有抄袭、剽窃行为,且稿酬已发放的,我们有权追回稿酬                4.因为来稿较多,投稿两个月后如无回应则另作他用,在此期间它投导致版权纠纷的由作者承担
                5.投稿一律以Word形式发送到投稿邮箱,字号为5号字,宋体
                6.过稿后两周之内发放稿酬,请写清自己的支付方式
投稿邮箱:3576481436@qq.com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8930385 发表于 2016-12-5 16: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人妻出轨,关于约炮,是现实社会很普遍的现象了。不知能否创作这样的题材?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