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写手之家 首页 写作营 写作课 查看内容
0

她的写作秘诀,够普通人实践一辈子的

根据刘庆邦《王安忆的写作秘诀》整理简化。

网文写作资料库" data-alias="wwxiezuo" data-signature="在码字成神的路上,跑起来!" data-from="0" data-is_biz_ban="0">

至少在两个笔记本的第一页,我都工工整整抄下了王安忆的同一段话,作为对自己写作生活的鞭策和激励。


如果一个作家的写作真有什么秘诀的话,我愿把这段话视为王安忆写作的秘诀。



王安忆是这么说的:“写小说就是这样,一桩东西存在不存在,似乎就取决于是不是能够坐下来,拿起笔,在空白的笔记本上写下一行一行字,然后第二天,第三天,再接着上一日所写的,继续一行一行写下去,日以继日。要是有一点动摇和犹疑,一切将不复存在。现在,我终于坚持到底,使它从悬虚中显现,肯定,它存在了。”


王安忆说:“我写作的秘诀只有一个,就是勤奋的劳动。”


她所说的秘诀并不是我所抄录的一段话,但我固执地认为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不过前者是详细版,后者是简化版而已。


很多作家否认自己有什么写作的秘诀,好像一提秘诀就有些可笑似的。王安忆不但承认自己有写作的秘诀,还把秘诀公开说了出来。


在她看来,这没什么好保密的,谁愿意要,只管拿去就是了。


的确,这样的秘诀够人实践一辈子的。

2006年底,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第七次作代会期间,我和王安忆住在同一个饭店,她住楼下,我住楼上。


我到她住的房间找她说话,告辞时,她问我晚上回家不回,要是回家的话,给她捎点稿纸来。她说现在很多人都不用手写东西了,找点稿纸挺难的。


我说会上人来人往的这么乱,你难道还要写东西吗?她说给报纸写一点短稿。又说晚上没什么事,电视又没什么可看的,不写点东西干什么呢!


我说正好我带来的有稿纸。我当即跑到楼上,把一本稿纸拿下来,分给她一多半。一本稿纸是一百页,一页有三百个方格,我分给她六七十页,足够她在会议期间写东西了。



有人说写作所需要的条件最简单,有笔有纸就行了。


笔和纸当然需要,但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往往被人们忽略了,这个条件就是时间。据说任何商品的价值都是时间的价值,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


时间是写作生活的最大依赖,写作的过程就是时间不断积累的过程,时间的成本是每一个写作者不得不投入的最昂贵的成本。


王安忆认为写作是诉诸内心的,她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她看待内心的生活胜于外部的生活。王安忆几乎每天都在写作,一天都不停止。


她写了长的写短的,写了小说写散文、杂文随笔。


她不让自己的手空下来,把每天写东西当成一种训练,不写,她会觉得手硬。


她在家里写,在会议期间写,更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她说她在乘坐飞机时照样写东西。对一般旅客来说,在飞机上那么一个悬空的地方,那么一个狭小的空间,能看看报看看书就算不错了,可王安忆在天上飞时竟然也能写东西,足见她对时间的缰绳抓得有多么紧,足见她对写作有多么的痴迷。



但有些事情我不能明白,安忆她凭什么那么能吃苦?


如果说我能吃点苦,这比较容易理解。我生在贫苦家庭,从小缺吃少穿,三年困难时期饿成了大头细脖子。


长大成人后又种过地,打过石头,挖过煤,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我打下了受苦的底子,写作之苦对我来说不算什么苦。


如果我为写作的事叫苦,知道我底细的人一定会骂我烧包。


而安忆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父母都是国家干部,家里连保姆都有。应该说安忆从小的生活是优裕的,她至少不愁吃,不愁穿,还有书看。就算她到安徽农村插过一段时间队,她母亲给她带的还有钱,那也算不上吃苦吧。


可安忆后来表现出来的吃苦精神不能不让我佩服。



1993年春天,她要到北京写作,让我帮她租一间房子。


那房子不算旧,居住所需的东西却缺东少西。


没有椅子,我从我的办公室给她搬去一把椅子。窗子上没有窗帘,我把办公室的窗帘取下来,给她的窗子挂上。房间里有一只暖瓶,却没有瓶塞。


我和她去商店问了好几个营业员,都没有买到瓶塞。她只好另买了一只暖瓶。


我和妻子给她送去了锅碗瓢盆勺,还有大米和香油,她自己买了一些方便面,她的写作生活就开始了。


屋里没有电视机,写作之余,她只能看看书,或到街上买一张隔天的《新民晚报》看看。


屋里没有电话,那时移动电话尚未普及,她几乎中断了与外界的联系。


安忆在北京有不少作家朋友,为了减少聚会,专心写作,她没有主动和朋友联系。


她像是在“自讨苦吃”,或者说有意考验一下自己吃苦的能力。


她说她就是想尝试一下独处的写作方式,看看这种写作方式的效果如何。

她写啊写啊,有时连饭都忘了吃。


中午,我偶尔给她送去一盒盒饭,她很快就把饭吃完了,吃完饭再接着写。她过的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我觉得她有些对不住自己。


就这样,从四月中旬到六月初,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写完了两部中篇小说。


她之所以如此能吃苦,我还是从她的文章里找到了答案。


安忆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喜欢写作的人。


有评论家把她与别的作家比,她说她没有什么,她就是比别人对写作更喜欢一些。有人不是真正喜欢,也有人一开始喜欢,后来不喜欢了,而她,始终如一地喜欢。



王安忆,1954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当代作家、文学家。


1972年,王安忆考入徐州文工团工作。1976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1981年初与李章结婚。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1996年发表个人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王安忆现为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2017年12月,凭借作品《向西,向西,向南》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中篇小说奖。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遍地枭雄》《逃之夭夭》《天香》《考工记》《启蒙时代》《匿名》《一把刀,千个字》等,中短篇小说《小鲍庄》《荒山之恋》《小城之恋》《三恋》等,中短篇文集若干,散文随笔集若干。


END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24-1-27 18:46
  • 粉丝
  • 3255
    阅读
  • 0
    回复

关注写手之家

扫描关注,了解精选信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