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网文改编观察丨种田文改编,为何总要掺杂宅斗?
[ 复制链接 ]
西湖四海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64
回帖
161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 积分
积分
352
主页
发表于:2023-11-1 21:17:49
5109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编者按】
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些
网文
被改编成影视剧,网文改编的是非一直不少。每月的网文改编观察,提取当月网文改编中存在的某个共性问题,与大家一起透过现象看本质。10月的网文改编观察将经由《田耕纪》,聚焦种田文改编现象。
改编自弱颜小说《重生小地主》,由曾舜晞、田曦薇主演的“种田剧”《田耕纪》播出后,不少观众将其与《卿卿日常》对标,不免对剧集的播出效果感到失望,毕竟《卿卿日常》是热度破万的作品,《田耕纪》并未达到这样的成绩。事实上,在第三方平台的有效播放数据来看,《田耕纪》的播放效果一直维持在S+。从投资体量来看,这样的播出数据已经达到平台预期。
《田耕纪》海报
《田耕纪》打出类似“首部种田流小说改编的古装剧”或“业内首部种田剧”等宣传旗号,不免令观众以为这剧主打轻松愉快的田园生活展示,但剧集聚焦田园生活的内容其实有限,大部分篇幅都在讲述令人心梗的“宅斗”。不少观众认为:如果没有乱七八糟的宅斗,也许《田耕纪》就能爆了。
这其实牵涉到种田文、种田剧的一个核心争议:种田与宅斗,为何难解难分?回顾以往那些改编自种田文的作品,不少均离不开宅斗,比如长尾效应非常显著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下文简称《知否》)。“种田文”“种田剧”这样的称呼,难免叫人误解作品书写的是恬静的田园风情,但其实,种田文创作中,宅斗与种田非常亲密。“宅斗”非负面资产,正面内容的“无趣”更致命。
种田文:穿越/重生、宅斗与女性成长
何为种田文?早期的解释更多偏向于男频向的定义,强调其出自策略类网游,主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经营过程;故事主要发生在架空、玄幻、异世等背景下,主人公在自己的地盘上一步步发展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过程。比如《唐砖》。
改编同名小说的《唐砖》剧照,小说是男频文
如今有影响力的种田文,更多偏向于女频,主要讲述女性主人公在某个架空背景或古代朝代中,稳扎稳打地经营自己的事业、建设自己的生活。女性的事业要么是回归田园,要么是经营商业,如果是身在深宅大院中,“宅斗”就是女性的事业。
读者为什么爱细水流长、家长里短的种田文?最显性的原因是,种田文中诗意化、唯美化、浪漫化的田园生活,能够满足身心疲惫的现代读者的逃逸想象。中国有渊远流长的田园诗创作传统,遭遇挫败的文人墨客,都会在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中排遣不平与压抑。当然,唯美化的田园生活,与真实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很大的差别,文人墨客对于田园多少也是叶公好龙,诗文里说那是“向往的生活”,但像陶渊明那样的人总归是极少数。
《田耕纪》剧照,连蔓儿(田曦薇 饰)在田野中奔跑
更关键的是,种田文中有着网文中难得的平民视角。如同以往很多观众感慨,在国产剧里看不到穷人的生活;在网文领域,我们有时也很难看到古代普通人的生活。
种田文里的主人公,穿越/重生后经常是平民百姓的身份。比如《重生小地主》,主人公重生后为农民,《屠户家的小娘子》,女主人公重生后为屠夫女儿(后改编为剧集《玉面桃花总相逢》)。如果穿越/重生后来到深宅大院,女主角的身份也是庶女,比如《庶女攻略》(后改编为《锦心似玉》)或《知否》。
连蔓儿在游戏世界中,是个农家女
虽然市面上有影响力的种田文不少,但一些知名的网文平台并无“种田文”的分类,基本上是与“架空历史”“市井人家”“布衣生活”等标签结合在一起。这在侧面上也验证了:种田文是一个很开放的类型,它是多种类型文交集与杂糅的产物。
首先,种田与穿越/重生的结合。
很多种田文的女主角,都是从现代社会穿越而来,或者是现代人、在古代社会里重生。《重生小地主》《屠户家的小娘子》《庶女攻略》《知否》《清穿日常》(后改编为《卿卿日常》)均是如此。
之所以加入穿越或重生的设定,为的是确保爽感。爽感是大多数读者阅读网文的第一追求。一旦主人公是穿越或重生,就意味着她掌握着比同时代人更多的知识与信息,她比同时代的人更开放、更聪明、更自由,“搞事业”时也就能事半功倍。读者虽然厌倦了那种一路开挂的女主人公,但毫无“金手指”助力、被古代社会困住却毫无办法的平凡女性,也不是读者所乐见的,看网文不是为了添堵来着。
《田耕纪》中,连蔓儿做葡萄酒
其次,种田文大量出现宅斗元素。宅斗可以体现为妻妾争斗、嫡庶争斗、妯娌争斗、婆媳争斗等多个维度。
种田文中出现宅斗,并不叫人感到意外。一方面,如果主人公是庶女或妾室,在封建社会牢不可破的等级秩序下,她得斗争求生存;哪怕主人公重生后成为普通的农民,在乡土社会中,婆媳关系、邻里关系、妯娌关系等也足以让人头疼。
另一方面,种田文如果几十万字上百万字都是家长里短的琐碎记录,很难吸引读者。必要的宅斗内容,可以提升作品的戏剧性和可看性,继而提高作品的点阅率。
所以,《重生小地主》中,普通农户家里鸡飞狗跳的“斗争”没完没了,有些桥段令读者恨得牙痒痒,但也让人一边看一边骂;《庶女攻略》《知否》等作品中关于宅斗的描写,也是文采飞扬、妙趣横生、爽感十足。
《知否》中宅斗的内容不少
特别值得留意的是,种田文中女性意识的别开生面。
种田文中,女性搞事业是第一位的。由于不少女主人公是从现代社会穿越而来,她们秉持着现代女性观念,并不寄望于经由男性来拯救自我。相反,由于认清了封建社会男权意识的根深蒂固,很多女主人公对男主角从一开始都是一种利用或合作的心态,她们很识时务,脑子很是清醒,不沉浸于某种爱情幻梦中。
《卿卿日常》中,女性角色都很清醒
比如《庶女攻略》《知否》中,女主角都是将男主人公作为“东家”;《清穿日常》中,女主人公对皇权的冷酷无情始终有警惕之心,她为了自保的自我阉割也令人哀叹;《重生小地主》中,男主角到了80多章才正式出场,之前的危机基本靠女主自个解决……
概言之,种田文的魅力在于,它为女性读者提供了一种“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的设想。被现实所困的女性读者,幻想着在一个异域空间中,过上高于现实生活、却也并不虚无缥缈的“普通生活”。这本不应是一种奢望。
种田剧改编:宅斗非负资产,女性视角很关键
2017年,经由《方大厨》改编而来的《花间提壶方大厨》,虽是小成本制作,男女主角都没什么流量,但剧集播出后收获不少观众喜爱,创下了当时分账剧的票房纪录。《花间提壶方大厨》无穿越、无宅斗、也无真正的种田,但菜香人甜,轻松下饭。
《花间提壶方大厨》中有大量美食内容
《花间提壶方大厨》播得不错,但之后走这一路径的剧集很少。主要在于这类剧集的吸引力比较单一,也很容易走向同质化,一两部也许会成功,多几部观众很容易腻了。
2022年的《卿卿日常》,形态上与《花间提壶方大厨》悬殊,但二者的属性是一致的,主打的都是轻松下饭。《卿卿日常》与原作《清穿日常》已经几乎是两个不同的作品,《卿卿日常》以“反雌竞”的设定提供了一种理想生活想象。剧中也有宅斗元素,只不过女性斗争对象并非女性,而是被异化的男性权势者,斗争带来的爽感甚至更为解气。《卿卿日常》的可模仿性依然很弱——标新立异的设定用一次是新颖,经不起反复使用。
轻松下饭型的种田剧,不太容易复制生产。反而是2018年播出的《知否》,鲜明确立了种田剧的一种改编范式。
其一,穿越/重生的设定不论在否,爽感都不能丢。
《田耕纪》将设定更改为游戏穿越,女主人公所经历的一切虽是游戏内容,但她可以凭借现代人的经验在游戏中的古代社会轻易赚到钱。
《田耕纪》将种田设定为游戏内容
《知否》《锦心似玉》等改编作品中,女主角就是她所处时代中的人,“金手指”不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爽感消失了。女主角的见识、能力与判断力,仍然高于同时代女性,主人公在宅斗中依然可以凭借聪慧占据上风。
其二,宅斗成为戏剧性的主要由来。
很多种田文动辄几百万字,巨细靡遗地描述一道美食、一项技能、一种传统风情,如果作者的文字感足够好,读者很容易沉浸在这类描写中。但在影视化过程中,描述性的文字一定会被大篇幅砍删。固然一些世情的描写,可以转化为影视剧中精致的服化道和历史人文的还原,比如《知否》就用不少篇幅去体现宋人的生活、娱乐和交往(点茶、插花、焚香、挂画、投壶、纳征、聘礼、摔瓦之类的),提升了剧作的格调,但它们本身无法创造戏剧性。
戏剧性的来源,主要还是靠搞事业。怎样的事业?由于女主角已经没有现代意识,无论是务农还是经商,她都没有办法开挂,要由此提供有吸引力的剧情很难。哪怕如《田耕纪》,连蔓儿以现代人的意识在古代做生意,但无论是蒜香花生事业、葡萄酒事业还是开酒店事业,都是匆匆带过,因为确实很难延伸出丰富的情节。
所以,种田剧中最常见的“搞事业”形态,就是宅斗。观众很容易将“宅斗”联想为一个负面的词汇,但宅斗不会像宫斗如此极端冷酷,深宅大院可能是女性生存处境的浓缩或夸张式体现;女主人公处于弱势的地位中,要凭借智慧和果决,在斗争中一步步突破障碍,尽可能争取更好的生存资源。
《田耕纪》的宅斗部分没有《知否》那种复杂细腻的人际关系呈现,它依靠的是各种极品的人设、极品的情节、极品的冲突,大撒狗血。但极品背后,也有着女性的血泪史,比如奶奶周氏(艾丽娅 饰)看似最可恶,实际上爷爷连老爷子(王建国 饰)所代表的男权制才是罪魁祸首。
连老爷子总是让妻子周氏做坏人,自己美美隐身当老好人、当大家长。
其三,必须凸显女性视角。
《知否》是一部长播不衰的剧集。比如在第三方平台的有效播放榜单上,它是暑期档播放量唯一一部跻身前20的老剧(其余均是2023年播出)。《知否》的可看性是多方面的,但很关键的一点是,女主角的“搞事业=宅斗”,剧情的视点始终围绕女主角展开。主线的高度集中,既有助于主题的深入挖掘,比如《知否》对于女性的时代处境都有深刻的呈现;从观众角度来看,主线的高度集中有助于投入剧情,尤其是在观众注意力资源有限的情境下,视点集中才有助于提升追剧黏性,并增强对人物的共情感。
《田耕纪》的问题,不在于种田剧中有大量宅斗的内容,坦白讲,没有那些令人心梗的桥段,该剧的话题性一定还会弱几分。《田耕纪》的问题,与此前的《锦心似玉》一样。两部女性向的小说改编后,都变成男演员是一番,为了增加一番男演员的戏份,剧情变成男女主角事业齐头并进,男性的事业线横生枝节,不可避免弱化了种田剧的女性视角,让女性事业线失焦,也让剧情偏离宅斗后反而索然无味。
比如《锦心似玉》中,庶女罗十一娘(谭松韵 饰)宅斗的情节虽然不无幼稚之处,但戏剧性是完全足够的;反而是为了凸显徐令宜(钟汉良 饰)的一番地位,大量增加了徐令宜朝堂斗争的戏份,更显无趣。
《锦心似玉》剧照
《田耕纪》中,沈诺(曾舜晞 饰)比小说出场早得多,小说中很多女主角单独解决的问题,都变成了有男主的助力。并且,剧集的中后段大量穿插男主角的事业线,他的真实身份是当朝武德司副使,要调查一个什么贪腐案子,牵扯出各种人与事。这部分权斗浮光掠影,连狗血都没有,无聊得很。
沈诺(曾舜晞 饰)
另一个令观众无法接受的改动是,大结局的强行团圆,坏人一个个得到善终,“正确”得让人无语。这样的无趣才是最致命的。
这个大团圆备受观众诟病
种田文的改编或成为一个趋势。可以走轻松下饭路径,没有添堵的宅斗,有的只是养眼舒心的情节;亦可以充分发挥宅斗的戏剧吸引力,但实在不必强行拉一个一番男主加戏、或者追求什么女性宽容了一切,削弱种田剧的女性视角。
说到底,女性向的种田文与种田剧,满足的是女性观众对于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普通生活”的想象,女主人公凭借对事业的苦心“经营”拥有了它。荧屏外的观众,希望从中获得勇气,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到。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李国庆:当当是互联网的最大耻辱,夺公章是让小股东分享成果
丧失《鬼吹灯》著作权,为他人作嫁衣裳,天下霸唱究竟有多冤?
《云南虫谷》有信了!潘粤明发文预热,摸金特工队正在逼近
辰东暂排第二:第四届橙瓜网络文学奖20年十佳玄幻大神
因《盗墓笔记》版权纠纷,欢瑞向南派三叔索赔100万
掌握网文“大粮仓”的阅文,打造出中国“钢铁侠”了吗?
网易人气IP《交换吧,运气》改编同名都市爱情剧启动筹拍
新片观察 | 郭敬明还能凭《阴阳师》翻身吗?
推荐几本最近不错的网文,全是大神之作,越看越过瘾
大热的宋朝古装剧是如何“锻造”出来的?
话题
诚求小红书种草文案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诚聘 各科硕博
4
总奖池超百万!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颁奖在即
5
探索文化出海新范式,阅文在日本举办小说征文大赛
6
《绍宋》原作者:宋穿历史小说为何有一个“强宋梦”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