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发表于:昨天 18:25 51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上海市作家协会与晋江文学城主办的轻侯《草原牧医》作品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上海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毕胜,晋江文学城内容主编息夜,评论家黄发有、房伟、桫椤、禹建湘、李林荣、吴长青、王晶琳、胡哲、温德朝、胡笛、郑慧文、谭露,读者、编辑松雪、欢喜一生、梓苏等20余人参加研讨会。会议由何弘主持。

MAIN17467211154203CWTV1IWLQ.jpg

《草原牧医》以六七十年代知青插队为背景,讲述了林雪君从稚嫩知青成长为牧区兽医专家,用专业知识治疗草原动物、抗击草原灾害的故事,再现了城市青少年在广阔天地中经受历练、实现蜕变的过程。

何弘表示,《草原牧医》将边地书写和年代文相结合,突出表现了边疆建设激情、积极的一面。作者用“穿越”来展开叙事,赋予了作品较强的爽感和代入感,同在充分使用了文学技巧,融合专业知识和文学表达,增强了文学性。《草原牧医》展现了现实题材书写更广阔的空间,希望能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讨,推动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迈上新的台阶。

与会专家认为,《草原牧医》将扎实的写实和动人的抒情融汇在一起,丰富的牧医知识与生态写作的动物视角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作品“爽”的生成也不单纯依赖“开挂”式的情节推进,而正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具象化呈现与情感共鸣的深度编织来实现的。林雪君作为现代兽医向历史穿越,其“金手指”体现为对畜牧医学知识的跨时代运用。例如,她通过直肠检查法诊断牛结石、以拖拉机发动机震动模拟体外冲击波碎石,还冒险为动物治疗肠套叠和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等。这些情节既符合网络文学“主角解决问题能力超群”的爽感逻辑,又因专业细节的真实性而具备现实说服力。作者把大量畜牧业与生态学知识嵌入小说中,将“金手指”转化为一种“技术理性”的成功,避免了一般爽文中“无脑开挂”的悬浮感。

作品中给牛接生、相马的场景描写逼真,画面感强,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这些动物与林雪君在辽阔而苍茫的草原上、在富有层次感的四季轮回中相互依存、共同成长。草原生态系统中,人类与动物构成了命运共同体,她守护的不仅是草原的生命循环,更是文明进程中那些被遗忘的共生智慧。

人物群像塑造方面,作者也未刻意制造复杂矛盾或挖掘人性幽暗,而是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正面人物。比如阿木古楞凭借出色的绘画才能打开了全新的人生大门,塔米尔跟着林雪君学习俄语最终成为译者并获得上大学的机会等等。这种“童话式叙事”虽削弱了戏剧张力,却强化了治愈感,避免了脸谱化与雷同化。

《草原牧医》是以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为背景的故事,轻侯在创作前花了十个月的时间收集资料、阅读书籍、查看文献等,积极做各种调研,为之后的作品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这本书没有大气如虹,也没有叱咤山河,我想写的只是一个充满安全感的温暖故事,可让阅读中的每个人都在剧情中得以充电。” 轻侯坦言,最简单的小人物成长故事得到了肯定,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故事可能是普通人也可以实现的乌托邦。未来她想写出更多这样的故事,以最真诚的情感和最朴实的理念去获得共鸣,传递网络文学的温暖和力量。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虞婧
收藏
送赞
分享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