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王蒙:文学依然是所有文艺样式的“硬通货”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9-4-9 16:49:36
1629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85岁作家王蒙,笑称自己是“耄耋腹肌男”,常年坚持游泳、快走,过去几年微信步数日均九千步,笑傲朋友圈。亲朋好友担心他的膝盖受损,“如今我把标准降到每天七千步左右了”。
步数少了,但创作依然高产。今年以来,《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北京文学》等纯文学刊物上分别发表了他的中短篇小说《生死恋》 《地中海幻想曲》 《邮事》,他还和两位学者合著出了两本书分别谈睡眠与传统文化,超50卷的《王蒙文集》预计年底由人民文学
出版
社推出。
王蒙有自己的“任性”与笃定,任性在于,他在新写的中短篇里试图给小说种种既定技巧“松绑”,乐此不疲地拆除形式的篱笆,“散养”自己的小说。但他也明白适可而止,正如王蒙所说——再充实忙碌,也得把握节奏,把握心态,只能耄耋,不能饕餮,乐天知命。
生活处处有余音,文学恰是对过往的命名与沉淀
文汇报:您最新发表的中篇小说《邮事》讲述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鸿雁传书”,穿草绿色职业装、骑着自行车、斜挎敞口帆布袋的邮递员意象十分鲜活,接近于“回忆录”式写作。您把《邮事》定义为“非虚构小说”,这个文体概念很新。小说向来以“虚构”见长,为何把“非虚构”与“小说”嫁接?
王蒙:有研究报告文学的朋友不接受“非虚构小说”这一说法,但我这篇作品又决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邮事》就是要充分发掘对于非虚构的人与事的小说化可能,使非虚构的一切生活化、故事化、趣味化与细节化。
时代日新月异,生活飞速前进,如今人们很少手写寄信了。手机通话、语音、视频十分方便,大量新事物涌现,通信方式的变迁折射中国巨变。但就在几十年前,许多美好都是通过邮政传布的,“邮政邮件,比火车更能奔跑与拓新,不声不响,它们永远是激流,是风驰电掣,是与时间赛跑……”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往事不时浮出水面。我记叙生活的变化,定格日常瞬间,有怀旧,有欢呼,有新鲜感,有沧桑感。
出于一种强烈的冲动,我要把生活中每份职业、人与人关系中值得留恋珍惜的部分,赶紧记录下来。我们每天都迎接新变化,同时与过去的东西告别,但不是告别了就结束了,任何事物不是天生如此,生活处处有余音。写下来,就体现出文学恰到好处的“细心”与“沉淀”。
全世界都用逝水象征时间,而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有所命名与纪念,这就是文学。文学激活了回忆、过往、昔日、历史;文学是对时光的挽留、对记忆的珍惜、对日子的储存。文学是人类的复活节日——复活,更加确认了也战胜了失去,使得没有对应办法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生成了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动。
文汇报:这种“以实对虚”的笔法,在您上一部中篇《女神》中,已觅得踪迹——由现在时牵动过去时,飘逸的、关联或不关联的意象,如彼此追赶的舞伴,翩翩生姿。有评论认为,《女神》有意剥除了情节严格的因果逻辑,打碎线性时间,在史实中掺入梦境,将个体史拼贴成了波普艺术。您怎么看?
王蒙: 《女神》中,我以 “王某”“王蒙”的第一人称直接上阵,其间穿插了自己在新疆、瑞士日内瓦、北京等多地的生活瞬间。这些真实素材星罗棋布地嵌入小说,对人生的感悟与文学理念则游走于意识流情节里,就像做了绵延几十年的梦。“女神”陈布文有真实原型,艺术家张仃的夫人,年长我十几岁,曾写小说,擅京剧,一生高洁。我没见过陈大姐本人,与她仅一信之缘,零散读了她的作品、她与子女亲朋的通信,其才华、修养、品格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于是,便琢磨出了这虚实交错、真实与想象交织的写法。
小说里,想象也可以有所区分,非虚构的想象,货真价实的想象,与虚构的、作态的想象,前者当然比后者感人。说到底,文学填补了人生的某些失落与失意,使一切俗人们认为是白干了白费了白过了的经历得到纪念与反刍,使一切的蹉跎与遗憾变成智慧与心得,使沃土与非沃土上都长成了奇葩……
一切方法、流派、对风格的追求都为我所用
文汇报:中短篇小说一直是您尝试叙事艺术创新的“试验田”,青年批评家贾想有个比喻——“《生死恋》不是流水线上供给市场的热销品,是王蒙建造给自己的舞池、游乐园和希腊小庙。小说在此还原为心灵的游戏,还原为无目的性的审美。”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您尝试将各种流派强行给小说的既定范式“松绑”?
王蒙:我试着用一种反小说的方法来写,人们一般认为小说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物、故事、环境,有时再加上时间、地点,但我偏偏不这样写。我把内心里最深处的那些情感、记忆、印象、感受堆积成反应堆,并点燃。
我一贯主张的是:我对任何写作的手法或方法都不承担义务。也就是说,一切方法、一切流派、一切对风格的追求都为我所用。我并不是为了创造一种风格而写作,而是用什么风格或手法能更好地表达,追求一种与众不同。至于意义,有一般的意义,典型的意义,也有有待发现的意义,给人以陌生感的意义。
文汇报: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您提出 “文学失去轰动效应”的话题。眼下“纯文学的黄金期已过”“小说不占据C位了”等声音此起彼伏;一些经典文学也被冷落或简单标签化。您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王蒙:随着新媒体发展,信息的碎片化、视听艺术崛起,文学阅读的确受到冲击甚至冷落,人们逐渐不满足于只有文字的世界。但文学的力量和重要性无可取代,是所有文艺样式中的“硬通货”。影视剧、舞台剧、音乐剧等都需要文学的脚本和源头,所有的欣赏与理解,都需要文字的解说至少是传达。
毕竟,语言文字是人类思维的符号与依托,使想象力、逻辑思辨能力、记忆力、表述与传授能力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耳目也激发驱动思维,但思维离不开语言的符号,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思维的艺术,是头脑与心灵智慧上的极致,而不仅仅是感官刺激。
如今传播环境有个趋势,以趣味与海量抹平受众大脑的皱褶。不大读书的人、人云亦云的人,成为段子手,这不仅表现在当代人际交往里,也会向着古今中外的经典发射,“喷子式吐槽”多过理性批评。随着书香中国的发展,情况会越来越好的。
在还没到“明年”的时候,我仍然朝气蓬勃
文汇报:2019开年时您吐露“恰恰是今年,感觉到自己开始衰老,听力、视力、牙口、安排日程能力,都在下行”。您觉得自己在创作上是更“随心所欲”了,还是也存在“写作焦虑”?
王蒙:我加入中国共产党71年了,写小说66年了。曾孙过了一岁生日,今年在
杂志
上接连发了好几个中短篇,合著出了两本书。但这也没啥骄傲的,你想老友徐怀中90岁了还写出新长篇《牵风记》,比我小8岁的冯骥才大个子出了长篇新作《单筒望远镜》。我那骄傲自满的情绪被压得结结实实,我会以徐怀中为榜样,继续收起尾巴,只要还活着,希望也写到90岁。
2019年肯定是充实忙碌的,当然也得把握节奏和心态,只能耄耋,不能饕餮。不管状态怎样,写起小说来,每一粒细胞都会跳跃,每一根神经都在抖擞。近几年,我还喜欢用一个说法——“明年我将衰老”,在还没到“明年”的时候,我仍然朝气蓬勃。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对于传统文化的阅读与评析,也在如火如荼进行。我只能用干活出活来迎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啊!
#王蒙
#文学
#依然
#所有
#文艺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媒体约稿
《传记文学》杂志,全国征稿
0
1476
niggalife
2024-06-27
媒体约稿
「十月少年文学」杂志2024年最新约稿函
0
1619
2072
2024-06-30
媒体约稿
500元起/篇 | 「传记文学」杂志主题征稿
0
1531
野爹
2024-07-01
文化新闻
我国网络文学行业广告收入首次超过订阅收入
0
2565
写手发布
2024-07-13
媒体约稿
「传记文学」杂志主题征稿
0
1395
胡小高`
2024-07-14
媒体约稿
《中国校园文学》专刊征稿
0
1820
qq814509843
2024-07-15
文化新闻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5亿,一半的网民都在“追文”
0
2619
写手发布
2024-07-16
媒体约稿
50-80元/千字 | 「瞳日文学网」最新约稿
0
1672
李大康
2024-07-24
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的“流量玩法”与“免费逻辑”
0
3896
写手发布
2024-07-29
媒体约稿
100-500元/篇 | 「少年文艺」杂志长期征稿
0
1657
咔琪哇
2024-08-01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科幻动画《爱,死亡和机器人》5月15日回归,官方唯一授权原著小
当直播带货也在走衰,图书行业能往何处去
喜马拉雅“卖身”传闻背后,有声书能否迎来市场终局?
4
复制的写作——迟子建创作局限论
5
番茄短故事三重暴击「千字炼金」激励计划上线
6
《淮水竹亭》热播,中式美学又赢了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