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瘦身”后的国产剧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吗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0-4-8 16:55:39
17732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近期,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一些电视剧、网络剧在创作生产过程中过度强调商业属性、经济效益,出现人为拉长集数、故事情节注水的现象,造成叙事节奏拖沓、拉低艺术水准、影响观看审美等问题。的确,虎头蛇尾、情节注水几乎是国产剧的通病。
追逐商业利益,从惊艳开篇走向情节注水
良好的收视率和较长的剧集可以带来可观的收益。为了获取更高的商业利益,不少影视创作者为实现收视率与剧集长度的双丰收“绞尽脑汁”。
许多创作者都迷信一句话,即“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换句话说,一部电视剧如果前三脚踢不开,后面很难翻身。因此,很多创作者都挖空心思、蓄积智慧、铆足力量,争取在剧作开篇讨个头彩。于是,很多剧作都有一个逻辑缜密、情节吸睛、对白精彩的开头。如谍战剧总是把伏笔和暗线预埋在剧作前端,用一场波谲云诡的厮杀或者神秘的接头暗语留下线索和疑云,用强情节、大场面让观众产生好奇心和带入感。古装剧时常把惊天秘密和国族仇恨铺设到剧作开端,将各方势力的阴谋和算计搭建成一个立体的角力场。都市情感剧往往开头信息量巨大,把各种职场纷争、情感纠葛和命运起伏一股脑儿的堆砌给观众。总之,好的开局能够很快把观众带入特定的戏剧情境,产生持续追看的欲望,并由此迅速聚拢人气、形成话题热度、获得良好口碑,然后辅以动态宣发,为收视率的持续走高奠定基础。
在收获一个好的开端之后,很多剧作就开启注水之旅。众所周知,在电视剧制作中,如果镜头无法转化为成片就难以实现盈利。因此,创作者会尽可能地把镜头剪辑进成片当中。而商业采购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按照集数进行交易,注水越多就意味着集数越长,越能够获取商业利益。而前番“惊艳的开篇”已经勾起观众的收视兴趣,锁定了收视基本盘,观众弃剧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此时注水颇为“保险”。于是,叙事节奏开始慢下来,对白当中经常出现“正确的废话”,空镜头和关系镜头重复剪辑,男女主角的深情对视要持续良久,策马奔腾的侠客根本停不下来……某种意义上,网络平台的倍速模式就是对电视剧注水的有力回击。试想,如果剧情紧密扎实、台词金句不断,观众当然不愿错过那些意味隽永、妙趣横生的桥段。还有的创作者擅长“审时度势”、分段注水,即针对原本高密度、强情节的剧情进行有计划的、“低调”的稀释。如在比较出彩的几集里,偷偷掺入几分钟不易察觉的“水分”。或者把上一集比较精彩的桥段以“片头”“闪回”“插叙”的方式剪辑到下一集里等。
还有一些剧作,既缺乏强有力的故事主线来推动剧情向前发展,又缺乏完整的起承转合式的叙事手法以缝合故事链条。主线跑偏、文不对题成为另外一种变相注水方式。有的职场剧基本没有展现行业特征和行业规矩。如在《谈判官》《完美关系》里,通篇也没有几次靠谱的谈判或者令人信服的公关活动,有的只是男女主角扮酷耍靓、挤眉弄眼的情感游戏。有的医疗剧不以医疗诊治、救死扶伤为叙事主线,而是把医生、医患之间的情感纠葛、家庭纷争放在首位。有的谍战剧在隐蔽战线之外配备了太多的情感副线,把情报战变成情敌之间的拉锯战,降解了谍战剧的类型基础和艺术品格。
提供解决思路,刹住创作歪风邪气
近年来,许多国产剧高开低走、结局烂尾,甚至一些艺术质量和口碑皆属上乘的作品也不能幸免。结局烂尾,是指剧中的人物命运没有完整的交代和合理的归宿;或者是在戏剧冲突没有充分释放的前提下草草收场;或者剧作的收尾与剧情的逻辑走向大相径庭等等。如近年来少有的涉案剧佳作《破冰行动》,因其剧作末尾某些强行凑戏、刻意煽情的桥段而令观众不满,以至于主创不得不公开道歉。
虎头蛇尾、情节注水现象为何如此普遍?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抖机灵。如前所述,许多创作者都把“宝”押在了前几集。有的“大编剧”只负责开头或重头戏的写作;或者只负责故事框架的搭建和人物命运的确立;或者仅仅只是挂名,写作交给“小编剧”或者编剧团队来完成。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剧作整体风格不统一、每集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故事不连贯、人物立不住。二是耐力差。电视剧创作犹如田径赛场上的马拉松,需要有长途奔袭的心力、体力和意志力。目前国内许多编剧、导演缺乏足够的文化积淀和艺术修养,耐力不足。有的编剧凭着一点创作天赋和灵光闪现,迅速写下剧本大纲或某些值得期待的桥段,然后就江郎才尽了。三是平台加码。在完成市场交易之后,一些播出平台会根据自身的播出需要对作品进行重新剪辑,主要操作就是尽可能地抻长作品的后半段。于是,经过内容注水、剪辑注水和节奏注水之后,本来就“水”的作品就更“水”了。此外,影视行业整体浮躁,创作动机货币化让批量生产、机械复制成为盛行的行业歪风。
针对国产电视剧虎头蛇尾的问题,《通知》指出要增强问题意识,推动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从规模数量扩大向整体质量提升转变,坚决反对注水、拉长集数等行为。《通知》的发布既是规范又是指导,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提出了问题,也给出了解题思路,关键看创作者如何作答。
提升作品品质与职业操守,方能涌现更多精品力作
笔者以为,对于行业来说,首先是要守望初心、回归创作。新时代的电视剧、网络剧创作者,应该守望艺术初心,在作品质量和职业操守方面实现自我提升。用萃取浓缩而不是稀释注水的方式来提取艺术菁华,用高质量而不是大容量来凸显作品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和娱乐价值。让创作回归传递思想、表达情感、提供愉悦的艺术本真,不能让商业逻辑束缚甚至绑架创作思维。观众对好作品永远有刚性需求,而虎头蛇尾的创作套路总是让观众“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要给注水行为敲响一记警钟,用行业契约和行业规则来遏制不良风气。此外,许多编剧时常抱怨制片方随意删改剧本、增减戏份,从而破坏了剧本原有的故事基调和精神气质。因此要提升编剧的话语权,尊重契约精神并加强行业自律。
其次是要全面解读、精准施策。从《通知》的内涵来看,缩减集数不是为了限制创作,而是为了多出精品。如在央视播出的扶贫题材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以36集的体量讲述了我国西部某地的贫困村“焉支村”合并到本县最富裕的“丹霞村”后,两村村民逐步摒弃过往嫌隙共同走上致富道路的故事。湖南卫视率先播出的扶贫剧《绿水青山带笑颜》以44集的体量,讲述了许晗、杜笑语等都市优秀青年在“两山理论”的感召下,积极返乡创业,建设美丽乡村的励志故事。
不过,提倡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不是一刀切的硬性规定,而是遵循艺术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准施策。比如一些涉案剧、都市情感剧,未必需要超长叙事来完成故事结构,压缩集数挤出水分恰好能够提高艺术质量。如果剧集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剧作品牌和大量的固定观众,亦可采取单元剧、系列剧的形式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批拍摄。又如一些名著改编、红色经典,其原著的史诗质感需要由宏大叙事来完成。针对这些剧作类型并不是非要限制其剧集长度。像是重大革命题材剧如《解放》,重大历史题材剧如《大秦帝国》等,其题材和内容所蕴涵的故事容量丰满厚重,需要长篇幅、大体量来完成。
总之,除去必要的篇幅之外,要限制超长电视剧的立项和播出审核,加强平台监管,规避随意变换集数、拉长作品的行为,遏制虎头蛇尾、情节注水的现象。唯有如此,才能烹饪出温养心灵、启迪智慧、快慰人生的文化大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杨洪涛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副教授、博士
#瘦身
#国产剧
#我们
#带来
#惊喜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清扬婉兮:写作让我们找到了自己
0
7471
写手发布
2023-04-26
写作交流
我们为什么会被网络文学中的人物吸引
0
2339
写手发布
2023-04-27
文化新闻
我们为什么会被网络文学中的人物吸引
0
7227
写手发布
2023-05-17
文化新闻
Kindle生错了时代?也许是我们辜负了阅读
0
9063
写手发布
2023-06-06
文化新闻
河北涿州:“书在水里,我们只能向前看,向前走”
0
5851
写手发布
2023-08-03
文化新闻
天瑞说符《我们生活在南京》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0
5121
写手发布
2023-09-21
原创文学
我们的生命本自具足——《面纱》
0
1448
小蓝
2023-10-07
文化新闻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网文都变成短剧了吗?
0
4160
写手发布
2023-11-18
文化新闻
我们网文圈,有属于自己的年终狂欢节
0
3965
写手发布
2023-12-22
文化新闻
《三体》带来的科幻春风,还能吹拂多久
0
3183
写手发布
2024-04-14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原创文学
媒体约稿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诚聘 各科硕博
总奖池超百万!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颁奖在即
4
探索文化出海新范式,阅文在日本举办小说征文大赛
5
《绍宋》原作者:宋穿历史小说为何有一个“强宋梦”
6
【喜马拉雅】第2届悬疑征文大赛,火热征稿中!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