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王蒙:在手机时代,文学依然是“硬通货”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1-1-9 10:36:42
16349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前不久,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应邀来到广州黄埔书院进行主题分享。“我想告诉大家,任何时候我们都离不开文学。”王蒙表示,在手机时代,文学依然是“硬通货”,正因为如此,所以尽管自己已经86岁了仍笔耕不辍,依然是“一线劳力”。去年疫情期间,王蒙一直想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虽然岁数大了,但他还是不愿意让时间虚度,为此专门写了一篇《2020年的春天》,记录自己在疫情中的感受。
疫情期间“苦中作乐”
虽然已86岁,但王蒙依旧精神矍铄。2019年9月,王蒙获得“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前夕,记者当时曾在北京见过他,与那时相比,如今白头发似乎又略微多了一些。王蒙透露,自己现在每天都会坚持到楼下散步,此外还坚持半冷水洗澡,并且喜欢游泳,这就是他的“长寿秘诀”。
王蒙坦言,去年疫情期间他一直想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但岁数大了,也不可能去到抗疫一线,但他还是觉得要做点什么,不让时间虚度。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2020年的春天》,记录自己在疫情中的感受。除此以外,由于疫情期间要减少外出,王蒙和家人也学会“苦中作乐”,很多个晚上,一家人都会在家庭微信群里进行“歌咏比赛”,他的3个子女都一起参与进来,其乐融融。“我把所有会唱的红歌都唱了一遍,还有一些世界名曲我也会唱。孩子们都说爸爸你可真厉害,但他们有他们的优势,他们用手机软件能调出伴奏音乐来,比我的技术高,唱完了我们还要互相打分。”王蒙笑着说。
而当王蒙在台上演讲时,记者就坐在观众席上他妻子的座位后面,演讲前,台下的妻子向他挥挥手,王蒙眼中含着笑意点了点头。这位八旬老艺术家依然享受着自己甜蜜的爱情。
“文学是艺术的硬通货”
在王蒙看来,文学是不会灭亡的,文学仍然在一切艺术形式中居于特别重要的部分,文学不但是文字的艺术,也是思维的艺术。在讲学现场,王蒙旁征博引,展示了自己文学大家的功底和风范。
王蒙表示,尽管现在很多人看手机,但文学是艺术的硬通货,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他认为文学也创造着生活,比如懂文学可以教人谈恋爱、写情书。“如果没有文学,爱情还能剩下什么呢?只剩下动物的本能。”他幽默地说,“通过文学的阅读,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智商、情商,各个方面的知识,改善我们的品德,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作用太大了,你怎么估计他的作用都不为过。”
“我不懂粤语也爱看粤剧”
王蒙语重心长地表示,在今天,我们要创作出人人都懂的、点击率和票房高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但更要有尖端的、能代表我们时代巅峰的高级作品,不能永远停留在文化快餐的水平上。“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个水平上,上无法对祖宗,下无法见儿孙。”说到这里,王蒙提高了音调。
王蒙说,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依旧要追求最伟大、最天才、最经典的作品。他举例说,自己来广州很多次了,每次来都有全新的感受。受到岭南文化的滋养,广州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学土壤,也诞生出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尽管王蒙听不懂粤语,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粤剧的喜爱,尤其对红线女一生的戏剧艺术追求充满敬意。
王蒙告诉记者,每次来广州,都能感受到广州的新变化,这次来广州,他专程到珠江边走了走,更加深切感受到广州醇厚的人居环境。“晚上的时候,吹着江风,有跑步的小伙子,也有唱歌的大妈和下棋的老者,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似乎都徜徉在珠江的臂弯里。”而说起广州美食,王蒙也顿时来了兴致。他说,以前来广州时,感觉大街小巷都飘着美食的香味。“广州的美食实在太多了,吃上几天几夜也不重样。谁能抵挡住广州美食的诱惑?”他笑着说。
要把阅读当“硬仗”
这次来广州,王蒙也和公众交流了自己的阅读心得。他说,不能光“悦读”,还要有苦读和攻读。在读书过程中要下功夫,费牛劲,就像打仗攻陷堡垒一样。“我们要看有点看不懂的内容,要读点能让我们长学问、长见识,获得新经验的书。”
王蒙以自身为例,他说自己英语很差,但却读过大本的英语书,秘诀就是苦读。“一本英语书如果词汇能看懂40%,我就敢看。我一边看一边查字典,一边查字典一边猜,这也是一种乐趣。”到后来,他还翻译过众多国外的文学名著。他觉得读这些书是极大的享受,读完以后真的感觉到自己有所提高。所以他建议,读书要啃点硬骨头,要读一些自己不能够完全掌握的书,或是一些跟自己的本行距离比较远的书。阅读不单有量,还要有质,要把阅读当成一场又一场的硬仗来打。
在60多年的创作历程中,王蒙写了1800多万字作品,但直到今天,他依然笔耕不辍,基本上每年都有新作问世,他笑言,自己到现在依然是“一线劳力”,因为是兴趣所在,所以不觉得累。“有时写作的兴致来了,我能一整天都把自己关在书斋里面。”他笑着说,要趁着自己精神头还挺足,继续保持着这种劳动力。
#王蒙
#手机
#时代
#文学
#依然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媒体约稿
公众号【黄滩酱油】长期征集文学作品
0
1534
骗子xz徐
2024-06-24
媒体约稿
《传记文学》杂志,全国征稿
0
1476
niggalife
2024-06-27
媒体约稿
「十月少年文学」杂志2024年最新约稿函
0
1619
2072
2024-06-30
媒体约稿
500元起/篇 | 「传记文学」杂志主题征稿
0
1531
野爹
2024-07-01
文化新闻
我国网络文学行业广告收入首次超过订阅收入
0
2565
写手发布
2024-07-13
媒体约稿
「传记文学」杂志主题征稿
0
1395
胡小高`
2024-07-14
媒体约稿
《中国校园文学》专刊征稿
0
1820
qq814509843
2024-07-15
文化新闻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5亿,一半的网民都在“追文”
0
2619
写手发布
2024-07-16
媒体约稿
50-80元/千字 | 「瞳日文学网」最新约稿
0
1672
李大康
2024-07-24
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的“流量玩法”与“免费逻辑”
0
3896
写手发布
2024-07-2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科幻动画《爱,死亡和机器人》5月15日回归,官方唯一授权原著小
当直播带货也在走衰,图书行业能往何处去
喜马拉雅“卖身”传闻背后,有声书能否迎来市场终局?
4
复制的写作——迟子建创作局限论
5
番茄短故事三重暴击「千字炼金」激励计划上线
6
《淮水竹亭》热播,中式美学又赢了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