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莫言《生死疲劳》新版发布,和余华爆笑直播讲“脱口秀”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2-1-10 10:22:16
13443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1月7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携余华、西川两位文坛老友,举行了新版《生死疲劳》线上发布会。当晚直播间人气爆棚,抖音、哔哩哔哩(B站)两个平台的观看高达300万人次,抖音话题“莫言余华是来说相声的吧”登上实时热点榜,B站热搜更是直接冲到第3名。众多年轻面孔涌入直播间,引发弹幕互动狂潮。网友大呼“这三个文学顶流聚在一起,堪比德云社开会”“这么大规模的文坛盛事,真是活久见”“本来关注莫言想学点文学,现在只想听脱口秀”……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余华在发布会上坦言,读完《生死疲劳》感觉太嫉妒了,写得太牛了!莫言表示,“诺贝尔奖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诺贝尔奖颁给了我”。据悉,新版《生死疲劳》由读客文化打造,新增莫言再版序、原创插画、原创人物关系图,还特别收录了莫言的书法打油诗和莫言漫像。新版《生死疲劳》上市一周便荣登当当新书总榜第一、抖音上架两天销量破万,
出版
方连夜加印10万册。
莫言余华回忆同窗室友情,互爆创作趣事
在大众的心中,莫言和余华可谓是中国文学的两座高峰,但极少有人知道,这两座高峰竟然曾经是同住数年的室友。莫言和余华是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的同学,还是“睡在上下铺的兄弟”。为了支持自己的多年好友,余华特地赶来参加新版《生死疲劳》发布会。两人现场回忆当年的爆笑往事,余华笑称,得知被学校分到跟莫言一个宿舍的时候就“特别高兴”,因为“慕名已久”。
网友问及二人当年的校园生活,余华直接爆料二人同寝室时曾共用一只牙膏,引发围观网友一阵爆笑欢呼。莫言则回忆二人更多有趣的细节,同住一屋时,莫言正在创作《酒国》,余华正写着自己的处女作《在细雨中呼喊》。二人中间只隔一个柜子,“能听到笔尖摩擦稿纸的沙沙声”“甚至能够听到彼此喘气的声音”。柜子中间有一条缝,写累了,往后一靠,两个人眼神交汇,“然后灵感突然没了,他也写不下去了,我也写不下去了”。最后的解决办法是莫言挂了一个挂历,把这条缝给挡住了,这才“顺利地完成了各自的小说”。
两位中国文学顶尖作者之间的“神仙友情”让网友惊叹,这种友谊不仅仅是生活中的,也反映在精神交流上。在写完《生死疲劳》后莫言立即送给了余华一本,当时就让余华如痴如醉。为了参加新版《生死疲劳》发布会,余华特地重读了这本书,“每个段落都紧紧地抓住了我”“既看得热泪盈眶”“又不断地在笑”。诚如封面文案所言,“在极度痛苦时笑出声来,获得内心深处的解脱”。但余华话锋一转,又不忘调侃起自己的老友:“虽然我看哭了,不过莫言更容易哭,他看个电视剧都哭。”
整场发布会期间,网友互动热烈,纷纷表示被两位大师笑得“面膜都裂开了”。有网友留言表示,“本来想来学文学的,现在只想听脱口秀”。还有网友说:“他们几个聚在一起都可以开个德云社了”。有位网友总结得很精辟:“两位老师的作品悲伤,日常又这么幽默,真是把悲伤带给读者,把欢乐留给自己。”
余华谈《生死疲劳》:读完第一感觉是嫉妒
谈及第一次阅读《生死疲劳》的感受,余华坦言:第一个感觉是很嫉妒,写得太牛了!“但第二次读的时候是高兴,我为莫言高兴,也为我们中国的文学感到高兴。”
《生死疲劳》用六道轮回的形式,讲述了西门闹先后投胎成驴、牛、猪、狗、猴,最后投胎成一个有缺陷的大头婴儿的故事。余华盛赞《生死疲劳》这种写法,中国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来。即便长达43万字依然能让人很快入戏,读起来可以说是一泻千里。情到深处,余华也分享了自己对书中的“猪”的喜爱:“只是描写猪打架,我都感觉有《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辉煌,《生死疲劳》里的猪绝对是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过去的文学和未来的文学里最厉害的一只猪。”
对于莫言本人,余华也是抑制不住自己的赞赏,在发布会上频繁表示自己对莫言的喜爱:“通过七个或人或动物的形象,来完成一个主人公的形象,这在世界文学史上是没有的,以后也不会有了。即便是有也是只有莫言才能写,别人写不了。”他批评当今的评论家们寻找伟大的小说总在翻译小说里找,在历史里找,总不认为身边有伟大的小说。但在他看来《生死疲劳》就是一本堪称伟大的小说。
同为伟大的中国文学家,余华不禁拿《生死疲劳》和自己的代表作《活着》进行联系,他说“我觉得假如要用我们中国文学里面的某一本书来解释《活着》写的什么,用《生死疲劳》是最好的。反过来也一样,如果你要解释《生死疲劳》讲的是什么,那就是《活着》。”网友弹幕留言,“这下把《活着》和《生死疲劳》锁了,这对CP我磕定了!”
打动诺奖评委的神作,不看不知道,莫言真幽默
在莫言作品的序列里,《生死疲劳》的确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莫言本人也曾多次表达过自己对《生死疲劳》的喜爱。他说这本书是自己遗憾最少的作品,还坦言如果自己只有两部作品可以传世,那么一定有一本是《生死疲劳》。在《生死疲劳》的发布会现场,莫言也透露,“诺奖评委主要是看了《生死疲劳》才决定把奖给我的。”
发布会上,莫言的好友,同为作家的余华等人对莫言创作《生死疲劳》的过程表达了羡慕,甚至是“嫉妒”。莫言谈及自己的创作过程时也异常兴奋,多次提到自己当时“兴奋得不得了”“一边写一边哆嗦、抖腿”,把这个构思了43年的故事用43天一气呵成写成。怪不得连余华都说,“小说家都想自己进入一种疯狂、癫狂的,一种完全不知道自己存在的一种状态,莫言最让人羡慕的就是很容易进,他进得特别快。”
这样的写作状态也造就了莫言作品中一脉相承的语言风格。西川评价莫言的语言是“莎士比亚”和“李白”的结合,有“浑然的创造力”“足以让干涸的河流奔腾成亚马逊”。
探究这种语言风格的形成,莫言谈起了自己的童年。莫言小学5年级时就因为话太多而辍学,过早地进入了成人世界。离开了群体的莫言一头扎进大自然,于是他开始和牛羊为友,同猪狗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思考人眼看到的说不定和驴、牛、羊眼中看到的不一样,也许每个动物的内心都藏着一个人的灵魂。以此为蓝本,莫言写下了这本《生死疲劳》,完成了这本在余华口中堪称伟大的小说。
莫言为我们解题《生死疲劳》时,也提到了这本书对读者更深层次的价值。当痛苦不可排解之时,跳脱出来看到六道轮回、六道虚空,看到这个无穷的宇宙,我们在宇宙一粒微尘之上的功名利禄、我们的得失成败,又有什么价值呢?这也是书封上写的,无论多么苦闷都能笑出声来的原因。莫言将自己的个人生活经验融入到文化记忆中,用自己的幽默阐述了生活中存在着无可避免的痛苦,但同时向我们证明了,在极度痛苦时笑出声来,获得内心深处的解脱。
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编辑 李洁
#莫言
#生死
#生死疲劳
#新版
#发布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莫言新作《鳄鱼》正式上市,预售开启后已紧急加印
0
9144
写手发布
2023-06-19
文化新闻
莫言余华等北师大畅谈青年写作能力如何养成
0
6713
写手发布
2023-06-27
文化新闻
莫言余华苏童在北师大培养出了什么样的写作者
0
9228
写手发布
2023-06-29
文化新闻
阅文发布行业首个网文大模型“阅文妙笔”
0
6354
写手发布
2023-07-20
写作交流
作品发布11小时没阅读量,我是这样判断和处理,结果救活了!
15
16307
oulei
2023-08-04
文化新闻
莫言:文学只有反映人类的本质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0
4930
写手发布
2023-10-10
文化新闻
莫言:《晚熟的人》的创作背景及其人物塑造
0
4198
写手发布
2023-11-18
文化新闻
莫言与于和伟的第一次见面,撞出了什么样的火花?
0
3703
写手发布
2023-11-21
媒体约稿
「ONE一个」APP新版块征稿启事
0
2129
安奈纯寻
2024-01-24
文化新闻
阅文发布全球华语IP榜单,32部作品获推荐近七成已出海
0
3058
写手发布
2024-02-0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乐感文化基因与网络小说“爽”之发生
吕铮和他的《三叉戟》:一位警察作家的二十年积淀
古代有没有近视眼?
4
阅文集团陷危机:盈转亏,月活用户减少近四千万
5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
6
科幻动画《爱,死亡和机器人》5月15日回归,官方唯一授权原著小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