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笛安: 现实不好写, 但我要求自己不断突破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9-1-15 12:49:42
16527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日前,2018年度人民文学奖揭晓,作家笛安凭借新作《景恒街》摘下长篇小说奖,成为首位问鼎这一奖项的80后作家。笛安并不是第一次登上人民文学榜,2015年她曾荣获第三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新人奖”。三年后,她再度获得人民文学奖肯定。
《景恒街》是笛安创作《南方有令秧》后,时隔四年的转型之作。在《景恒街》中,笛安选择告别青春,走进成年人的世界,讲述北京CBD附近繁华的“景恒街”的城市爱情故事,以及爱欲纠缠的名利场里起起伏伏的逐梦人生。近日,笛安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就《景恒街》的创作,谈现今文学创作的变化以及相关看法。
现实题材创作比历史题材难
羊城晚报:新作《景恒街》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开始创作的?
笛安:大概是2015年的时候,有一天我深夜开车从机场高速回家,当时电台正放着一首苏见信的歌,其中有一句歌词“敬这无言以对的时刻”让我特受触动,一下有了很强烈的画面感——一个稍微有点阅历的人在为情所困,其中有很多不好说也不用说了的故事。当时,我脑袋里涌上来的念头就是,我要写一个两个成年人的爱情故事。
真正开始动笔是一年多以后的2016年了。动笔时觉得写爱情故事不能只有爱情,需要找到两个人感情的土壤。对作品来说,这个土壤就是感情线旁边的一条线,我觉得里边应该有一些独属于当下生活的内容,所以就有了后来的这部小说。
羊城晚报:这次您选择了“当下”作为“土壤”,以前为何比较少使用这样的背景?
笛安:因为现实不好写。这次我写两个当下的人,也是想渗透一些此时此刻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爱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人类世世代代都绕不过去,不管外壳怎么变,两个人之间的那种两情相悦是不变的、一直存在的。小说选择互联网创业来叙事,其实只是想写年轻人的奋斗。两个小学老师也是生活在当下的人,他们也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我觉得互联网这个行业里有很多神话和传奇,有的一夜成功,有的一夜之间一无所有,戏剧化的人生起落比其他领域要多,我自己这些年在北京也见过,觉得写这个会很有意思,因为这种个体的命运动荡永远是一个小说创作者最关心的。
羊城晚报:您也说过现实题材的故事其实比历史题材的更难写,在这次的创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笛安:我觉得困难还不少,写每一章都很困难。最大的难度在于,当下题材的内容与所有人都离得很近,想把每天离大家很近的东西文学化并不容易。第二个方面是,现实题材等于敞开了大门给所有读者发入场券,所有的读者都会凭借自己的现实经验判断故事可不可信。如果是写一个历史题材,读者并没有那么在乎那个朝代的人到底怎么想。现实的东西,因离得近,反而比较难产生情感上的共振。所以说当下题材确实不好操作,好在我已经操作过了。
羊城晚报:有读者觉得《景恒街》在人物设计和主题表现上有点像《了不起的盖茨比》,您怎么看?
笛安:读者有这样的观感我非常感谢。《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住在我内心深处的一部非常重要的小说,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人生履历上,我认为它算是真正影响过我的一部作品。
不是巨大转变,没有转换跑道
羊城晚报:您凭借新作《景恒街》获得了2018年度“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是首位获得“人民文学奖”的80后作家,您怎么看待这次获奖?
笛安:获得人民文学奖,其实挺意外的。这个奖对我来说很珍贵。《人民文学》编辑拿走书稿时,我还跟编辑说,要是觉得不合适,可以及时还给我,拿去出书。结果,去年12月份就告诉我获了奖,当时挺惊喜的,没想到这个作品能获得评委的肯定。我原本觉得,这样一个爱情故事读者们看得高兴就很好了,没想到评委们也看得很高兴。
羊城晚报:80后作家现在写作是不是存在一种偏向“经典化”的倾向?您有受这样的趋势和追求影响吗?
笛安:我并不能代表其他80后同龄作家,但就我而言,我肯定希望自己进步,写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厉害。不过,我觉得这称不上是“经典化”。
首先,题材方面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渡,而不是因为我希望成为一个经典作家,就一定要写什么题材。其次,我除了是作者,也是读者。在我看来,了不起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单纯的题材好、情节好、感动人、思想深刻,这些其实是浮在最表面的一层,真正了不起的文学作品,还有深层的东西,可能是关于人物逻辑,可能是与故事本身无关的一种节奏,像音乐里的一个个旋律一样,本质就是带有音乐性的。我现在只想慢慢地沿着这条路往下走。
羊城晚报:创作之初您的作品被认为是青春文学,这些年您在往严肃文学写作方面走,您自己怎么理解这样的转变?
笛安:当年所谓的青春文学,对我来讲,它是一个题材的标签。这些年的创作我肯定是在发生变化的,不然也不可能进步,但我不认为我发生了多么巨大的转变,它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距离的问题,我以前走了一段路,这次再接着走,而不是完全转换跑道。
城市文学的内核是城市里的人情
羊城晚报:您曾说过,“我没能成为当初以为自己必将成为的那种作家”,您是想成为怎样的作家?
笛安:我觉得这句话有点被过度解读了,我当时的意思是说,十年前我曾认为自己十年后会写得更好,但实际上没有那么容易,我是希望自己不断突破。从一个初学者成为一个有基本水准的作家是相对容易的,但再往下走的第二步、第三步并没有我以前认为的那么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惯性思维方式,想要去突破其实非常难,但我一直要求自己要突破。这次的新书,我自认为是有变化的,至少我觉得在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进行改变。
羊城晚报:您的父母也是著名作家,他们对您的新作有什么样的评价?
笛安:我爸爸看完《景恒街》说还不错,我妈妈则说她不太能接受,她对最后女主角从八楼的阳台上翻过去不认同。但其实我认为那是一个关键性的兴奋点,小说的故事到了最后的三分之一,我觉得女主角应该表现成那样,如果说让我删掉是不可能的。
羊城晚报:与父母那一代的作家相比,您认为您与他们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笛安:我觉得小说写作的方法论是相同的。小说写作有一套方法论。无论你承不承认,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会发现,创作技术上会有相似的结论。不同的可能是我们对写小说这件事本身的理解。当然,不同的人学习技法的快慢不一样,但我们要尊重技法这个东西,然后再去谈其他。
羊城晚报:那么,您觉得作家是可以培养的吗?
笛安:一定程度上,我认为是可以培养的。像菲茨杰拉德那种天才型的作家,或者说非常杰出的、优秀的作家肯定无法培养,但是要培养一个人写作符合很多
杂志
或者书刊要求的作品,我认为是可以的。当然这其中也涉及一个成本问题,不同的人时间和投入的成本不一样。简单点说,我觉得作家还是能训练出来的,只是有些人可能训练起来非常困难。
羊城晚报:现在很多作家的城市生活经验远比乡村生活经验丰富,写作也越来越多新的东西介入,您怎么看这种写作背景,以及这种写作题材上的变化?
笛安: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不断吸纳着新的人口进入城市的过程。城市文学,不只是一个从出生到长大都在城市的人的写作和阅读,它是一个不断扩张的动态过程。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长大后到城市里打工,城市文学对他也是有意义的。现在的读者开始本能地去寻求一个能代替他作表达的城市文学作品,我认为是非常正常的事。我们所说的城市文学、都市文学,其实内核是在讲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的情感。
另外,城市的生活景观与农村完全不一样,生活景观的改变最终会作用于人的情感。我们说一个个体在一个大城市可能有更大的自由度,但同时你也要承担孤独和责任,这是城市生活景观作用于每个个体身上的。所以,新的科技、新的城市空间等必然会变成文学作品描述的对象。我认为,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是必然的。
其实,青春文学的基因本身是城市的,不管写得好不好、深不深刻,青春文学都是从个体出发,然后在表达个体记忆中掺杂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转变,并不是多么艰难的飞跃。
#笛安
#现实
#不好
#要求
#自己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扑街六年的肺腑之言,浅聊一下自己的感悟
0
2498
野爹
2024-01-05
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创作的“真实”与“现实”之辩
0
3049
写手发布
2024-01-08
原创文学
第二十五章 重回自己的时代
0
1959
侯德川
2024-01-09
媒体约稿
「起点中文网」现实频道春季征文
0
1989
心语心元
2024-01-25
写作交流
提笔写不出自己想象中的世界、情节、人物,如何提升文笔?
0
2110
魔法少女是僵尸
2024-03-06
文化新闻
周国平:我写作是为了安顿自己
0
3273
写手发布
2024-04-23
休闲分享
关于我想要一间自己的房
0
1413
想要一间房
2024-05-06
媒体约稿
美剧要求电视剧解说文案
0
2469
一城
2024-06-17
休闲分享
看自己的临摹画作!
0
1547
Wo~
2024-07-17
媒体约稿
首奖30万元 | 第5届「七猫小说网」现实题材征文大赛
0
2711
写手发布
2024-07-23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诚聘 各科硕博
总奖池超百万!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颁奖在即
4
探索文化出海新范式,阅文在日本举办小说征文大赛
5
《绍宋》原作者:宋穿历史小说为何有一个“强宋梦”
6
【喜马拉雅】第2届悬疑征文大赛,火热征稿中!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