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弃“文”归“朴”的写作历程——访王安忆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9-1-18 13:43:45
1638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记 者:《考工记》被认为是《长恨歌》的姊妹篇。虽然同样是以一个人物的命运勾勒一段上海历史,但是,《长恨歌》中浓烈的抒情色彩在您此后的作品中再少见到,到《考工记》时已经接近于白描;《长恨歌》里王琦瑶的命运某种程度上是被几个男人所改变的,而在《考工记》里,陈书玉孑然一身,他的命运更多是被裹挟在历史的漩涡中。两部作品相隔20余年,于您个人而言,这中间最大的改变是什么?两部作品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王安忆:评论作品的事,还是交给评论者,自己只能说写作时候的具体处境。《长恨歌》写于1994年,距《考工记》写成的2018年整整相隔24年时间,无论叙事还是语言,都有很大的变化。倘若24年前写《考工记》,篇幅一定不会在15万字结束,《长恨歌》在今天写,也不会写到27万字。然而,换一换的话,当年不会写《考工记》,现在也不会写《长恨歌》,这就叫机缘吧。写《长恨歌》的时候,文字追求旖丽繁复,所以才能写“弄堂”“流言”等等那么多字,还不进入故事,之后文字不断精简,精简到《考工记》,恨不能一个字当一句话用,弃“文”归“朴”,对汉语言的认识在加深,我想,这大约是两者的最大不同吧。
记 者:《匿名》推出之后,陈思和说“王安忆的小说越来越抽象,几乎摆脱了文学故事的元素,与其说是讲述故事还不如说是在议论故事”。而《考工记》又回到了之前那种比较写实的、以人物带故事的叙事方式。小说读起来有一种举重若轻、化繁为简的力量,我甚至觉得,这样的人物和故事对于您的写作和生命体验来说,简直是信手拈来。这部小说的写作过程,也像它看起来一样轻松吗?
王安忆:多年以来,“具象”和“抽象”似乎交替上演,比如,《流水三十章》以后写了《米尼》,《纪实与虚构》之后写了《长恨歌》。记得那时候,陈思和谈到《纪实与虚构》,也说到“抽象”的问题,我说,具象的小说我也会写,正在写,那就是《长恨歌》。然后是《富萍》等一串叙事性小说,终至写到《启蒙时代》,野心又来了,企图为时代画像。接下来,《天香》再回到具象。然后《匿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了陈思和的激励,他让我放弃阅读性,不要怕写得难看,举托马斯·曼《魔山》的例子,意思是有一些小说就不是为大众阅读写的。我觉得这样的激将是很有好处的,它扩充了小说这种文类,让我尝试叙事的边界,我和陈思和可以说是作者和批评者最良性的关系,也是上世纪80年代流传下来的遗韵,对于一个作者的写作生涯足够用了。
记 者:我注意到,您在《长恨歌》《匿名》《天香》等作品中反复提到“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事实上,这似乎也是您小说写作的一个特点。从细微之处着手进入,牵扯出庞然大物般的思想或情感表达。这是不是代表了您的一种文学观?
王安忆:“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可能是对事物的看法,至于叙事,倒不尽然,毕竟是有预期和设计的,工作在于怎样入径,直至达到目的。入径的方式各有不同,《长恨歌》其实是大处着手,从全景推到细部;《天香》也是从背景到前景;《匿名》不同些,从断裂处起头;《考工记》是沿着人物一路写去,比较老实规矩,但自觉得沉着大方。情况就是这样。
记 者:沪语对您的写作来说有特殊的意义,它是您小说时刻存在的背景、依托,事实上,不仅是上海话,《红豆生南国》曾涉及广东话、《乡关处处》涉及绍兴话……很明显,您是对方言特别敏感的作家。在今天,普通话的通行,让方言变成了某种语言“化石”。在您看来,方言的存在除了语言层面的意义,还有什么其他的价值?
王安忆:我从来不用沪语写作,一方面是我们必须服从书面语的规定,另一方面也是我对沪语的评价不高,我也不觉得《繁花》是用沪语写作的,方言是个博大精深的词库,可惜我们不得不接受书面语的现实,但是,方言可以将普通话的格式破局打开一个新天地。语言即来自看世界的方式,又反过来创造看世界的方式,方言可提供资源,但如何与现代汉语变通,是费思量的事情。
记 者:因为对上海以及上海人生活的深入书写,您被认为是当代“海派作家”的代表。不过,与以新感觉派为代表的海派作家相比,除了对世俗生活的细致摹写,您的小说其实更追求的是精神性与思想性的表达,用张新颖的话说就是“世俗人生中的庄严”。您怎么看当下的“海派文学”?
王安忆:我觉得“海派文学”是个伪命题,从根源上说,“海派”相对于“京派”是以批评的方式提出,“新感觉派”则是一个极狭义的概念,到今天则变成了时尚,从哪一点论我都不属于其中,似乎也看不到“海派”有什么切实的内容,所以,我既不承认我是“海派作家”,也不认为有“海派文学”这一门类。
记 者:当代女作家中您是对理论、逻辑和思想性有明确追求的。实际上,就您的作品来说,大众读者与文学界更接受的还是《长恨歌》这样具有世情小说特点的作品,而像《匿名》《纪实与虚构》《启蒙时代》这样偏重思想和抽象的作品,反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您觉得,女性写作是不是有短板的?
王安忆:不能以性别论吧,还是个体的特质,有许多女性在理论研究领域获得重要位置,并且辨析都很严谨,风格也锐利。谈到小说,因是叙事的艺术,受众更倾向具象的生动性质。但也有意料之外的情形,在我
出版
的书里,《匿名》的销售颇不错,大约和读者受教育程度提高有关,也见出小说的读者在更新换代。
记 者:很多作家的写作凭借的是才情和感受力,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有自觉、明确的美学追求,并且能够完整阐释自己文学观的其实并不多。上世纪90年代,您曾提出小说的“四不”原则,今天,对于小说写作有什么新的想法?
王安忆:相反,我的兴趣更在传统,即小说的起源,这其实是我们所以要读小说写小说的动因,也是小说安身立命所在。“四不”原则是方法,至今不变。新东西的产生需要几代人的实践,不是那么快就下一个蛋,有句俗话:60年风水轮流转,运势的周期至少要60年,莫说是艺术这种虚无的存在,文艺复兴多少年?14世纪到16世纪,还没算上前因和后果。
记 者:在文学界,您是出了名的拥有巨大阅读量的作家。对于当下文学创作的第一现场、青年作家的写作,您也保持着跟踪式的阅读和关注。可否请您谈谈对于当下中国文学的整体看法?
王安忆:我只是喜欢读书,所以才会写小说,我读书并不求有用,纯出于兴趣,这是自小养成的习惯,似乎有两种现实,一是正在其中度过的现实,另一个是虚拟的文字的世界。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看法只能是一己之见,我觉得上世纪90年代直至2000年是黄金周期,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完全不输给世界文学,事实上,世界文学已经在走下坡路,中国文学主要是小说,因为有特殊的个人经验,生机勃勃,但2000年以后有了变化,原因很多,现在大家习惯归罪“市场”,我倒不这么看,“市场”本来是个好东西,它一定程度反映了写作和阅读的关系,将象牙塔里的思想劳动引入活跃的生活领域。问题在于是不是真正的成熟的市场,而不被计划经济干预,也不要被国际奖项干预,总之,不要被外在因素干预,这些因素都在分解写作的力量。来源:文艺报 | 行超
#写作
#历程
#——
#王安忆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交易招聘
诚聘兼职写作老师,全职写手,硕士,博士,优先!长期有效!
0
3040
akhr
2024-05-31
写作交流
近期拆书心得,以及一些写作技巧总结
0
2038
nana831025
2024-06-12
写作交流
写作干货:终于有人把言情小说的爽点说清楚了
0
2597
heneica
2024-06-23
写作交流
写作素材:暗恋的10种表现,言情小说必备
0
2018
玲儿1234
2024-06-26
交易招聘
不限专业,本、硕写作老师,可长期合作+q397377934
0
2883
林皇
2024-07-01
交易招聘
不限专业,本、硕写作老师,可长期合作+q397377934
0
2783
林皇
2024-07-01
休闲分享
想要快速通过写作变现的看过来
1
2155
弄墨
2024-07-06
写作交流
适合新人的小说大纲写作思路
0
2146
iiMessi
2024-07-07
文化新闻
这本小说回答了“什么是网感”——评大山头《低俗!订阅了》
0
4816
写手发布
2024-07-24
休闲分享
“春日守护者——飞絮无踪”实践团奔赴社区调研春季杨柳絮生活影响问题
0
1580
惊风
2024-07-24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本书<<浙东革命老区史记>>,原为<<侵略与反侵略>>
国家审计署:《中国作家》杂志社,违规刊文和评奖,向企业收费65
全新的征文大赛了,来了
4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7月主题征稿
5
专门的短剧投稿频道,已安排!
6
星耀计划|聚焦潜力佳作,现金奖励重磅加持,每月最高奖励5万元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