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被虚构的阿加莎的真实人生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9-2-1 20:04:25
1580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长期以来和《圣经》、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并列成为全球三大畅销读物,阿加莎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无疑举足轻重,这还没等到她老人家的作品进入公版阶段,影视工作者们已经迫不及待地不断翻拍她的作品。但阿加莎为创作者们提供的素材,可远不只她的虚构作品,她的传奇人生和创作灵感,也不断挑逗着世人的好奇心。
阿加莎·克里斯蒂档案馆的联合创办人约翰·克伦曾经通过整理阿加莎的笔记
出版
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秘密笔记》,为的是让更多人了解阿加莎的创作思路,通过这本书,许多读者了解了阿加莎笔下的诡计如何诞生、人物如何塑造。日本作者霜月苍也出版了《阿加莎·克里斯蒂阅读攻略》,此书获得了第六十八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评论及其他部门类)。法国作者安娜·马丁内蒂的绘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则不同于上述两部作品,若说前两者是基于阿加莎真实素材的非虚构作品,那么安娜的绘本,则是基于阿加莎的人生并结合作者的想象力杜撰出来的“伪传记”。
新星出版社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书封
书名中的“真实”二字,如同许鞍华的《黄金时代》、王家卫的《花样年华》,用颇具反讽意味的标题,来体现作者对主人公的悲悯。在这部描述阿加莎“真实人生”的绘本里,一直陪伴在阿加莎身边的,不是她的家人和爱人,也不是她的编辑和读者,而是她创造的角色大侦探波洛。故事始于1926年轰动一时的阿加莎失踪案,当时阿加莎的写作事业如日中天,却疑似遭遇婚变而自寻短见。对于阿加莎那场长达半个月的失踪究竟真相为何,历史上至今仍无定论,而这段空白,却为安娜提供了创作的切入点。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内页
故事伊始,作者让当时英国犯罪文学界的几位巨擘埃德加·华莱士、阿瑟·柯南道尔、多萝西·L·塞耶斯悉数登场,并让他们为阿加莎的失踪提供推测与猜想,阿加莎当时的丈夫克里斯蒂先生被带到警察局接收盘问,与此同时,阿加莎只身一人来到英国北约克郡的哈罗盖特,在天鹅水疗酒店的公园景观房开始了离群索居的度假生活。这时大侦探波洛突然出现在她的房间里,陪她聊天、开导她,这才让她抑郁的情绪有了抒发的出口。阿加莎与波洛的友情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一开始阿加莎甚至有些嫌弃他。从酒店、公园到女性专用浴池,阿加莎走到哪儿,波洛就跟到哪儿,他简直比大力水手的能量还要充沛,即便不吃菠菜,也有源源不断的精力用来消耗。
在警察对案件束手无策之时,时间切换回1897年阿加莎的童年时期,童年的阿加莎脑力过剩却被母亲以“对脑子不好”为由禁止她在八岁前阅读,想象力无处释放的她,开始自娱自乐地和花园里的小猫小狗进行对话、喝下午茶,无形中练就了她讲故事的能力。十一岁时,阿加莎的父亲病逝,作为家中唯一懂她的人,父亲的离开无疑带给她沉重的打击。父亲去世后,阿加莎在家中少了可以谈心的人,她练就了更加强大的自娱自乐的能力:一个人打牌、编故事,并且开始了她的小说创作之路。
恋爱与婚姻拓宽了她的人际关系,护士的工作则让她对药物和药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些经历,都为她小说创造的杀人手法和角色塑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小说的成功出版为阿加莎带来了财富自由,而丈夫的背叛和母亲的离世又将她从巅峰推落谷底。在酒店的景观房里,波洛和阿加莎发生了激烈的辩论,波洛对颓靡不振的阿加莎发出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质问:“如果我们这些虚构人物不能缓解读者的孤单,那还有什么用呢?”正是这句话,让阿加莎重新振作起来,不久后,她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
随着阿加莎的作品越来越多,她开始创造新的人物,而新角色如马普尔小姐,挑战了波洛在阿加莎心目中的地位,这引起了波洛的争风吃醋。为了巩固他在阿加莎心目中的地位,波洛为阿加莎出谋划策,讨论新的创作计划,在阿加莎小说中几乎是“情感绝缘体”的大侦探波洛,竟难得地流露出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软肋。此后的阿加莎事业上势如破竹,生活上一帆风顺,她遇到了后来成为她第二任丈夫的青年考古学家马克斯,并且在婚后和马克斯环游世界,他们去了开罗、叙利亚、美国、法国,期间阿加莎笔耕不辍,而波洛则始终跟随着阿加莎,随时随地与她讨论作品创作的进度。
由于年事已高,阿加莎的创作力不断下降,这时她必须做出一个残忍的决定:杀死波洛,让他光辉伟岸的形象永远停留在读者的脑海中。不愿意自己被杀死的波洛,像个孩子一样任性地和阿加莎讨价还价,阿加莎则拼尽自己的脑力创作出波洛的最后一案《帷幕》。《帷幕》出版于1975年9月,早在1975年8月,《纽约时报》就郑重其事地为大侦探波洛刊登讣告,公开波洛已死的沉痛消息,而次年1月,阿加莎也与世长辞。
侦探小说黄金时期的侦探们,大都逃脱不开角色扁平的厄运,所幸后来的创作者们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将他们诠释得更加立体,这也是为何卷福会如此被人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中,我们不但看到大侦探波洛人性化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一位作者如何与笔下的角色相爱相杀、同一位作者笔下不同角色勾心斗角的有趣场景,以及阿加莎和波洛究竟是谁成就了谁,这还真不好说。来源:澎湃新闻,作者:阿之
#虚构的
#阿加莎
#真实人生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鲁敏:用虚构的方式传达我对这个世界真实的看法
0
19417
写手发布
2019-10-15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本书<<浙东革命老区史记>>,原为<<侵略与反侵略>>
国家审计署:《中国作家》杂志社,违规刊文和评奖,向企业收费65
全新的征文大赛了,来了
4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7月主题征稿
5
专门的短剧投稿频道,已安排!
6
星耀计划|聚焦潜力佳作,现金奖励重磅加持,每月最高奖励5万元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