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返回列表
从127位中国新锐作家的性别观看中国的女性写作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9-3-13 09:53:43
3745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2019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下午,贺桂梅、张莉、鲁敏、杨庆祥等学者和作家做客大众书坊,讨论针对127位中国当代新锐作家“我们时代的性别观”的问卷调查结果。北青报记者罗皓菱主持了本次讨论,四位嘉宾在思想交锋中,为文学作品中如何建构性别意识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为了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女性写作的成就,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张莉发起了“我们时代的性别观”问卷调查。起先她只期待收回20位女作家样本,可发出去的问卷得到了意料之外地积极反馈。在葛亮老师的启发下,张莉又将男性作家加入了样本,最后共得到了67位女作家,60位男作家,共127份回复。
贺桂梅:如果创作者本身对性别问题没有自觉,作品难有深度
贺桂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理论研究,也有长期的性别研究经验。1994、1995年,中国出现了女性文学热,各界经常讨论性别问题。研究生在读的贺桂梅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女性性别研究。贺桂梅关心的问题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女性主义中“个人的政治”的问题,她认为如果性别问题不能落实到个人层面,那么性别的讨论便无法深入。二是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20世纪中国进行的女性解放运动中,性别问题一直和阶级问题结合在一起。但1990年代的人们认为,只有西方的女性主义才是女性主义,从而忽略了这段历史。
中国文学界中存在一个有意思的落差,即批评界和创作界的落差。批评界始终比较前沿和激进,而创作者普遍不愿意谈论女性问题。为什么作家会拒绝谈论女权问题?贺桂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女权主义的妖魔化,她觉得今天我们应该要辨明女性主义,将其从妖魔化拉回中性状态。只要认为女性在性别关系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承认并努力改变这点,以追求更和谐的未来的人,都是女性主义者;二是有些作家认为女性主义是西方的,中国有中国特色。但贺桂梅认为,女性主义是最具全球特色的运动,不能因为“中国特色”而否定女性主义的普遍解放意义。
随着近四五年来,人们自觉关注女性问题的热潮,贺桂梅肯定了“我们时代的性别观”研究的现实意义。作家是创造文学世界的人,如果创造者本身对性别问题没有自觉,作品难有深度。她认为尽管60位男作家的回答总体让人舒服,没有特别男权和沙文主义的话语,但他们关注性别问题的自觉度不高,并未形成对女性生存处境明确的认识。
首先需要反思的是“性问题”和“性别问题”的差异。大部分男作家用性问题取代性别问题,而不了解其背后的社会身份建构。对于女性主义或者性别批判而言,两性关系关键的差别不在于生理,而是建构在生理差别之上的文化和社会身份差异,其中包含着权力关系。很多女性婚后不太爱谈论性别问题,但贺桂梅表示:“只要生育还和女性有关,谈女性主义就是必要的。”从社会里脱离出来成为母亲,生育不再停留在生理层面,而是一种身份的转变。在性别问题上更要关注女人的一生,生育后的一系列问题,如养孩子、做家务、养老人等才是性别问题最主要的地方。作家在文学创作时,想到一个人的时候,性别面孔总是明确的,这就是谈论性别观的重要。所以她建议我们要将性问题和性别问题分开,看到更多和性别身份有关的内容。
在文学创作领域,文学创作和性别立场的问题也需要反思。作家不大愿意强调自己的立场,无论是性别立场或者政治立场。贺桂梅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处理得更细致。一方面,她也反对立场先行。文学的魅力在于复杂性,立场太明确的作品,可能并不是好文学。但另一方面,不能因为反对立场先行,就否认或忽略性别问题。贺桂梅表示,自己年轻时写得老气横秋,别人都以为她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等到风格稳定后,她不再害怕别人说自己是一个女学者,而这背后是权力关系在作祟。因此我们要有性别意识,意识到性别身份带来的限制。尽管人的身份多样,性别不是唯一,但是不可或缺。没有深刻的理解、同情,很难成为一个有悲悯情怀的作家。
贺桂梅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否认立场先行,又不忽略性别问题”状态。黑格尔认为人们认识问题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感性,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有感性的经验,最后转变为文学创作。第二个阶段是知性,这是理论的认知过程,贺桂梅认为女性主义理论相当于这个层次的问题。第三个阶段是理性,这也是她期待作家在文学创作时达到的层次。既不抛开复杂,即对个人性别关系的感性认知,和对性别问题的自觉和理论的探讨,但又可以超越这二者,写出有无穷的复杂性的故事。最后,贺桂梅也表示,大部分作家在性别问题上是躲闪的,这种躲闪使得人们无法判断他们作品的位置。
鲁敏:“女作家”的称呼是宣传,是自降水平,又或是一种励志?
作家鲁敏是受访者之一。作为被研究对象,她首先承认了作答时“躲闪”现象的存在。比如在选择问题时,很少人回答Metoo问题。鲁敏认为没有回答的问题恰恰反映了潜在的性别观,“作家在发表公开的自传、对话或者演讲的时候,其实是可疑的,他有面对传播的自我的规训,和某种意义上的自我的包装和修正,因为他觉得这个观点可以安全表达出来。”
剖析自己“躲闪”的原因,鲁敏表示这源于所答问题的复杂性,无法简单粗暴地分类为喜欢或厌恶。女权发展有一个长期的历史问题,但我们回到文学领域重新考虑性别问题,作家很难将其讲清楚。除此以外,作家在传递时会有自我保护欲望。鲁敏建议读者应该把作家的回答和他们的写作文本结合起来看。比如作家张洁,她的文本和本人对女性写作的排斥,是两个维度的问题。作为写作者时,作家的文本是对时代的一个折射,跟所处的时代、国度、意识形态领域、经济程度、口音、家庭教育等都密切相关。
随后鲁敏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下这个时代,我们的平权点在哪里?”鲁敏将其分为身体和精神,社会外部和社会内部。从身体上而言,现代女性尚未完全脱离裹脚意识,自我对身体的接受程度还是不够。虽然整体的状况已经很文明,但在细节上仍然有愚昧的因子。鲁敏用广告中人物形象的使用来说明社会外部的问题。和家庭有关的产品广告倾向于使用女性形象,而摩托车、汽车公司广告则相反。又如“女王节”“女生节”,定义女生为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的角色扮演者,被消费的男性娱乐明星,走的是纤细化的、偏女性化的审美。社会的点点滴滴都在提醒我们性别问题的存在。
最后鲁敏总结道,“躲闪”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作家的思维模式首先是想做一个优秀的有自我意识的人。人们先想要成为个好作家,而不是好女作家。一个“女”字在前到底是什么定位?当提到“女作家”时,这是宣传点?还是自降水平?又或是一种励志呢?
而无论承不承认自己是“女作家”,最终都要回归文本。文本中所看出的这个时代下作家的性别捆绑,自我的说服和解释,都将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作家只是提供了一个田野生长的样态。
杨庆祥:中国需要一个女权主义宣言式的作品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杨庆祥老师是本次论坛唯一一名男作家,他从男性视角对问卷提出了犀利的见解。杨庆祥开场即表明,“一个人的所言和他的所行差距是非常大的,而且作家是一个特别善于表演的人,特别知道自己的语言将指向何方,他会非常聪明把所有重要的问题、核心的问题都回避掉。”接着又从语言学角度,讨论文字本身的欺骗性。他觉得问卷可以作为研究资料,但却很难洞察人性。而问题则出在人们的思考方式上,高度去性别化的语言,很难触及到性、性别,内在化和高度紧张化的对峙。就好像作家的创作谈没有其作品本身真诚,这也是这些问卷回答里所缺少的东西。
对于“性别和性”的问题,杨庆祥表示自己首先是一个男人。他用自身的成长经历说明,两性关系呈现的是一个复杂的状貌。杨庆祥在一个男权家庭长大,父亲禁止他进入厨房,但他的姑姑们却很喜欢将他打扮成女孩,且初中前还和她们睡在一起。所以他认为自己最早的性启蒙和性别启蒙是同构的。这样的性别意识是三十多年来历史积累的结果,而人类历史更加漫长。杨庆祥承认自己渐渐有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严重倾向。他表示,男性作为一个社会文化主导者的身份,可能是在很偶然的历史选择里胜出了的结果。
在长期的教育里,杨庆祥刻意地屏蔽掉自己的女性气质,力图营造出一个稳定的形象。即使在写作中他想要呈现放荡,妖艳,迷狂的东西,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杨庆祥认为,两性问题是政治经济和美学结构的问题。他坚信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在微观的政治实践里面是完全的权力控制问题,身体只是权力争夺的具体场域。而男性的霸权结构是以爱之名与女性合谋出来的。这个结构的稳定来源于享受不平等结构带来的优越感的男性,不可能随便放弃自己的利益。
最后杨庆祥表明,在两性问题上,不该有“好的文学”的概念。“我们需要特别激烈的,比如说我就是女权主义宣言式的作品出来。”
张莉:如果今后作家可以用尖锐代替隐忍来处理女性形象,就达到了调查目的
针对杨庆祥对问卷合理性和作家真诚度的质疑,张莉做出了回应。她承认有些作家的躲闪中包含着中庸和油腻的问题,但不能以偏概全。世界上有各类的作家,每个人的性别观都和他的为人处事相关。很多男作家曾正式地在邮件中肯定此次问卷调查的意义,通过答题,他们深刻认识到了性别意识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在作答前,受访者都知道自己的回答将会见刊发表,所以他们会负责任地回答这些问题。而作为读者,也可以判断哪些回答是真诚的,哪些回答在躲闪。比如男女作家在表态时的政治正确问题,这些说法背后的动机也是性别观调查所要呈现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作家的回答本身。
问卷设计也是精心的。前四个个问题其实都是一个问题——你心目中的好作家是什么?受访的女作家即使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女性写作或者是女性意识,但在“双性同体”或者是“渴望成为的女作家”问题里,很多人提到了奥斯汀。张莉表示,“她虽然不愿意直接面对,但是她有心向往之的目标。”第五个问题是Metoo问题,有三位女作家和三位男作家直接面对这个问题,他们并不畏惧。
尽管性别观和写作本身是有距离的,但一百多年前的作家已经给了我们一个示范。鲁迅,胡适很多的言论和看法,直接引领了这一百多年来的女性性别观,代表了那个时代最先锋的内容。谈到这项研究的初心,张莉表示自己只想普及一个常识——这个时代每个人的性别观都很重要。她想了解当下作家性别意识的发展,从而搞清当今中国的性别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每个人的性别观都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而性别观调查只是一个起点。张莉希望受访的作家在写作时,处理人物命运时,哪怕有十分钟、二十分钟的改变,也是好的。对于中国很多隐忍的女作家,有一天在处理一个女性形象时,如果她们可以用尖锐代替隐忍,就达到了调查想达到的目标。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
#性别
#女性写作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媒体约稿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主题展开幕
0
2181
莲开的美
2024-01-30
媒体约稿
「故事会」杂志“中国少年科幻杯”主题征稿
0
2813
过界自己
2024-03-06
文化新闻
中国现代文学馆“梁羽生文库”开放查询
0
3533
写手发布
2024-04-01
媒体约稿
80-300元/千字 |「美丽中国」杂志长期征稿
0
2728
lotanikita
2024-04-07
文化新闻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发布2023年度最受欢迎十大作家和十大作品
0
4541
choleliao
2024-04-17
文化新闻
《十日终焉》让我看到中国网文的新趋势
0
3720
写手发布
2024-04-25
文化新闻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发布 我国网络文学用户已超5亿
0
3838
写手发布
2024-04-29
文化新闻
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发布
0
3660
西米斯
2024-05-03
媒体约稿
《中国校园文学》专刊征稿
0
2247
qq814509843
2024-07-15
文化新闻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5亿,一半的网民都在“追文”
0
3112
写手发布
2024-07-1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1)
莉颖随行
写作无关性别,只是角度和方向不同
2019-3-13 14:36:31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本书<<浙东革命老区史记>>,原为<<侵略与反侵略>>
国家审计署:《中国作家》杂志社,违规刊文和评奖,向企业收费65
全新的征文大赛了,来了
4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7月主题征稿
5
专门的短剧投稿频道,已安排!
6
星耀计划|聚焦潜力佳作,现金奖励重磅加持,每月最高奖励5万元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