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返回列表
《中国古代的王朝和国家》:疏勒国(西域古国)
[ 复制链接 ]
420855200
初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11
回帖
0
银子
初级写手
初级写手,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初级写手,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积分
12
主页
发表于:2016-12-19 07:54:22
10683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疏勒国(梵Kha^sa,藏Shu-lig、Shu-lik) 为西域古国,著名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相当于今新疆之喀什噶尔。位居西域南、北两道的交会点,古来即为东西交通的主要进出口。
1、名称由来
关于疏勒的名称,《大唐西域记》卷十二云(大正51•942c)︰‘旧谓疏勒者,乃称其城号也。正音宜云室利讫栗多底,疏勒之言犹为讹也。’《慧苑音义》卷中注疏勒国︰‘正云佉路数怛勒,古来此方存略呼为疏勒,人又讹数音为疏。然此名乃是彼国一山之号,因立其称。又或翻为恶性国,以其国人性多犷戾故也。’
此中,关于‘室利讫栗多底’一名,有谓其梵音为s/r^kr^tati,然迄今尚无定论。《大孔雀咒王经》卷中及《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曾载有‘疏勒’之名。而与此相当之梵本《圣大孔雀明王经》所载‘疏勒’一词,则作kha^sa,故我国史书又称疏勒为佉沙、伽沙、迦舍、竭叉等。此外,《慧琳音义》作迦师佶黎,《元史》则称之为可失哈耳或可失哈里。
2、国家规模
龟兹的西邻是疏勒。疏勒地处嵚岭东坡和塔里木盆地西缘(即现在的喀什地区),汉时与于阗、龟兹、楼兰、车师等均为西域大国。据《汉书》〈西域传〉记载︰
‘疏勒国,王治疏勒城,去长安九千三百五十里,户千五百一十,口万八千六百四十七,胜兵二千人。疏勒侯、击胡侯、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左右译长各一人。东至都护治所二千二百一十里,南至莎车五百六十里。有市列。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也。
3、历史演变
(1)东汉时期
东汉•永平十六年(73),龟兹王建倚恃匈奴,攻破疏勒,杀其王,立龟兹人兜题为疏勒王。第二年,军司马班超派人到盘稿城劫持兜题,并召集疏勒将吏,‘说以龟兹无道之状,因立其故王兄子忠为王,国人大悦。’此后班超一直驻守在疏勒。
永平十八年(75),焉耆趁中原帝丧,攻没都护陈睦。班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班超与疏勒王忠共守盘稿城,虽士卒单少,拒守岁余。班超受诏还京时,疏勒举国忧恐,其都尉黎弇自刭。当班超还至于阗,‘王侯以下皆号泣曰︰“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脚不得行。’班超不忍离去,更还疏勒,捕斩反者、击破尉头,疏勒复安。此后班超一直坚守在疏勒。建初三年(78),率领疏勒、康居、于阗、扜弥兵一万人,击败姑墨。建初五年(80),平定了疏勒都尉番辰的叛乱。建初八年(83),班超任将兵长史,以后数年先后平定莎车、龟兹、焉耆。永元三年班超任都护乃迁居龟兹它干城,由军司马徐干屯疏勒。
在延光四年(125)班勇发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平定车师后部叛乱时,鄯善、疏勒等都遣兵来助。永建二年(127),疏勒王臣盘受封为汉大都尉,以后也曾随汉使平定叛乱。从以上这些记载,可以知道疏勒当时与中原的密切关系。
(2)隋朝时期
疏勒国,都白山南百余里,汉时旧国也。其王字阿弥厥。手足皆六指。产子非六指者,即不育。都城方五里。国内有大城十二,小城数十,胜兵者二千人。王戴金师子冠。土多稻、粟、麻、麦、铜、铁、锦、雌黄,每岁常供送于突厥。南有黄河,西带葱岭,东去龟兹千五百里,西去汗国千里,南去朱俱波八九百里,东北去突厥牙千余里,东南去瓜州四千六百里。大业中,遣使贡方物。
(3)唐朝时期
疏勒国也是西域传播佛教的一个中心,佛事兴盛较早。疏勒王臣盘,原为前王安国之舅,因罪徙月氏为质子,月氏王甚喜爱,为他在三地住处建伽蓝,冬夏迁居。玄奘曾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述此事︰
‘闻诸先志曰︰昔健驮逻国迦腻色迦王,威被邻国,化洽远方,治兵广地。至嵚岭东,河西蕃维畏威送质。迦腻色迦王既得质子,特加礼命,寒暑改馆。冬居印度诸国,夏还迦毕试国,春、秋止健驮逻国。故质子三时住处各建伽蓝。今此迦蓝即夏居之所建也。故诸屋壁图画质子,容貌服饰颇同中夏。其后得还本国,心存故居,虽阻山川,不替供养。’
从这段记述可以知道臣盘留月氏已崇信佛教,回疏勒为王,‘虽阻山川,不替供养’。可能成为疏勒开始推行佛法的主力,因之疏勒之佛教当由此而逐渐流行。
西元400年,法显行经疏勒时也曾记述当地五年佛教大会,四方沙门云集,王及群臣供养布施的盛况。说到‘其国中人为佛齿起塔。有千余僧,尽小乘学’。而到玄奘行经疏勒,伽蓝已达数百所,‘僧徒万余人,习小乘教说一切有部,不究其理,多讽其文,故诵通三藏及毗婆沙者多矣’。到八世纪初期,佛教仍流行,慧超记述其情况说︰‘有寺有僧,行小乘法,吃肉及■等。’
4、文献记载
关于疏勒的名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说:过去称其为“疏勒”,是以其都城称其国。疏勒国号的正音应该是“室利讫栗多底”,“疏勒”这个名称是以讹传讹。《慧苑音义》则注说:疏勒的正确叫法是“?(qū)路数怛(da)勒”,简称疏勒,又被称为恶性国,因为疏勒人性格粗犷暴戾。
玄奘所说的“室利讫栗多底”这种称呼,尚无定论。佛经汉译本《大孔雀咒王经》卷中及《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曾载有“疏勒”之名,而梵本的《圣大孔雀明王经》所载“疏勒”一词则写作“kha sa”。所以,我国史书又称疏勒为?沙、伽沙、迦舍、竭叉等,《慧琳音义》称之为“迦师佶黎”,《元史》则称之为“可失哈耳”或“可失哈里”。
5、佛教文化
(1)地域便利
该国占地利之便,与佛教接触甚早。依《后汉书》〈西域传〉所载,东汉安帝元初年间(114~119),臣盘(疏勒国王安国之舅)尝被遣送至大月氏作人质,迦腻色迦王为之建伽蓝。又,《西域记》卷一〈迦毕试国〉条下载有其于当时所住伽蓝与习定的遗迹,文云(大正51•873c)︰‘大城东三四里北山下有大伽蓝,(中略)迦腻色迦王既得质子,特加礼命,寒暑改馆,冬居印度诸国,夏还迦毕试国,春秋止健驮逻国,故质子三时住处各建伽蓝。今此伽蓝,即夏居之所建也。(中略)其后得还本国,心存故居,虽阻山川,不替供养。’
(2)佛教传入
依此推知,此国最迟于二世纪初期已有佛教传入。后秦•鸠摩罗什尝至此国顶礼佛钵,并于此国止住一年。潜心诵习阿毗昙、六足诸论与《增一》、《阿含》诸经。其后,僧人智猛亦至此瞻拜佛迹与石造之佛唾壶等。
(3)历代佛教
东晋•法显时,此国尝举行‘般遮越师’(即五年大会)。《高僧法显传》记述此会情形谓(大正51•857c)︰‘会时,请四方沙门皆来云集,集已庄严,众僧座处,悬缯幡盖,作金银莲华,着僧座后铺净坐具。王及群臣,如法供养,或一月二月,或三月,多在春时。王作会已,复劝诸群臣,设供供养,或一日、二日、三日、五日,乃至七日。’
隋代,南天竺僧达摩笈多于来华途中,路经此国,为该国僧众讲《说破论》(一作《念破论》)与《如实论》各二千偈。唐•玄奘入竺,亦行经此土,谓该国淳信佛法,勤营福利,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不究其理,多讽其文,故多诵通三藏及毗婆沙者。中唐以后,回教徒入侵,佛教殆绝,现仅存喀什噶尔北约十六公里处O|ch-Merwan佛寺的废址,及东北约四十八公里处Mauri T^m的废塔。
(4)记载
佛典中,关于此国之记载颇多。新译《华严经》卷四十五〈菩萨住处品〉谓此国之牛头山为菩萨住处。《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等则以此国为达摩波罗(Dharmapa^la)神之住处。《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卷五十六谓佛尝以此国付嘱发色天子、毕宿;《申日经》则说此国为经法隆盛的边国之一。此外,近代学者彼得罗夫斯基(Petrovski)尝于此地掘得古梵本《法华经》残卷。该残卷对克恩(H. Kern)之刊行梵文《法华经》一事颇多助益。
6、现存遗迹
疏勒境内遗存的佛教遗迹,已发现的有两处。一处是脱库孜萨来古城佛寺,一处是小阿图什的石窟。
脱库孜萨来古城在巴楚县城东北七十五公里的山上。山南北成行,中断为二,成为古今往来的交通孔道。古城在大道以北的山坡间。城南山岩下约一公里处,有一座很大的寺院废墟,佛殿、僧舍的布局规模仍清晰可辨。1959年在古城内考古发掘时,发现北朝和盛唐的佛寺遗址各一处。北朝寺院仅残存两间僧房和一个夹道的墙基部分。房后天井有一个废弃的窖穴,出土有许多龟兹文木简和成堆的五铢、剪轮五铢钱,地面有许多泥塑佛像残块和小佛头。其中两个较完整的小佛头为土红泥质,是在木杆上裹泥,然后模印制成,高九厘米,面宽五点五厘米。头顶有小型发髻,发作波纹,额宽、颚窄,形如鸡卵,细眉、高鼻、闭目、合口。与新疆其它遗址出土佛像比较,形态古朴庄严,是当地早期的佛教艺术品。另有童子头型石灰质范模一个,圆脸短发,发齐耳根,是制作佛教造像所用模具。
盛唐的寺院残存后殿和与之比连的几间僧房。后殿作方形,中有刹心。绕殿墙右旋原立有等身高的泥塑佛像,但都已遭破坏,只存脚下的少许痕迹。墙壁原似有粗线条的彩绘壁画及彩绘背光,都遭到破坏而模糊不清。出土遗物有汉文等文书、泥佛残块、泥灯盏、磐锤以及丝毛织物残片。
脱库孜萨来古城大道以南,有一古寺遗址。由山腰至山麓成南北行,中间有一台式废塔,台阶三层,两旁均有房舍的倾圮痕迹。近人曾在废塔东南的山麓发掘出僧坟一座。出土婆罗谜文书和完整的彩绘陶罐(舍利盒)。陶罐中有装满骨灰的丝织袋。舍利罐绘有精美的彩色图案,别具艺术特色,其时代都属于唐。
小阿图什石窟在疏附县西北三十余里的峭壁间,共有三个洞窟。左窟开凿后,未塑绘装修;中窟仅残存佛像石胎;右窟壁画已漫漶,尚约略可见其布局及壁画风格,属于唐代中期遗物。
古疏勒国遗址,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市区东南10余公里处的阿扎克乡,又名“罕诺依故城和莫尔佛 塔”。一些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的古迹、风光等景点,如盖孜驿站、喀拉库里湖、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等著名景点也在遗址附近。
7、著名僧人
前一部书曾提到龟兹有一位著名僧人鸠摩罗什,他当年就曾在疏勒国修行。
公元400年(东晋隆安四年),高僧法显远赴印度时曾途经疏勒,记述了当地五年佛教大会。当时四方僧侣云集,疏勒王及群臣按佛法供养布施。而到玄奘行经疏勒时,疏勒已经有僧院达数百所,“僧徒万余人,习小乘教说一切有部,不究其理,多讽其文,故诵通三藏及毗婆沙者多矣”。到八世纪初期,佛教仍流行,慧超记述其情况说:“有寺有僧,行小乘法……”中唐以后,回教徒入侵,疏勒佛教遭到毁灭性打击。
8、耿恭守疏勒
(1)综述
在汉代,有许多著名人物,至今仍被人们不时凭吊,传颂,苏武就是其中一个。“苏武牧羊”的故事是《汉书》中的经典篇章,几乎家喻户晓。其实,《汉书》中耿恭守疏勒的事迹更为感人,《水经注》和《资治通鉴》都曾提到此事,而耿恭的影响力远远不如苏武,实在是是历史的悲哀。
(2)耿恭简介
耿恭,字伯宗,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他这个人慷慨大略,有将帅之才,与班超几乎是同一时代的人。
公元74(年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东汉进军车师,其中一支大军由刘张率领。刘张请耿恭做他的司马,在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耿秉一道收复失地后,耿恭被任命为戊己校尉,驻屯金满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
(3)耿恭生平
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三月),匈奴北单于派左鹿蠡王率领2万骑兵进攻车师。耿恭立即派他的司马带300人去增援。匈奴兵多,援兵在半道上被全歼。
匈奴攻下车师王庭,杀了车师国王安得后,便掉转马头围攻金满城。匈奴将多兵众,耿恭知道在金满城不能旧守,于是他命手下在箭头上抹上毒药,然后传话给匈奴说:“我们的箭都是神箭,中了箭的人不久就会死的。”说着,射出一箭,中箭的匈奴兵中箭后,伤口四周很快溃烂。其余的士兵见了惊恐万分。
当时正好下暴雨,耿恭率将士就着雨势杀伤了许多匈奴。匈奴更加恐慌,四散奔逃。
耿恭知道匈奴不会善罢甘休,便带着部下移到城池坚固的疏勒城。
七月,匈奴果然来攻疏勒城。乘匈奴尚未在城前形成阵势之际,耿恭带着将士出城痛击,打得匈奴抱头鼠窜。
待到匈奴人好不容易摆好阵势,耿恭却撤回城里,紧闭城门,坚守不出。匈奴猛攻不下,便断绝流向城里的涧水,希望用这个办法迫使汉军投降。耿恭命人在城里挖井,可井挖到15丈深仍不见有水。当时,士兵们渴得没办法,甚至榨马粪汁来解渴。耿恭并不气馁,坚信一定能挖出水来,命人继续挖,不久果真见到泉水涌出。耿恭立即命士兵把水扬洒向城外,告诉匈奴城里有水。匈奴见城里有水,强攻又攻不下来,只好撤退了。
在匈奴围攻疏勒的同时,焉耆和龟兹在匈奴的煽动下也反叛汉朝,杀死了新上任不久的都护陈睦;驻屯在车师前部柳中城(今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的戊己校尉关宠也受到匈奴的围攻。关宠派人回朝搬救兵,没想到汉皇刚刚去世,中原正在大丧,哪里有时间讨论出兵事宜?救兵迟迟不来,车师很快就投降匈奴,和匈奴一道进攻耿恭。耿恭激励部下团结一心,全力拼杀。他们一次又一次击溃了来犯之敌,坚守着汉朝在西域最后的营垒。
车师国王的夫人本是汉人。虽然车师王反了,这位夫人还是心向汉朝。她经常把敌情悄悄地传递给耿恭,使耿恭能在开战前了解对手的一举一动。这位夫人还不断偷运一些粮草给耿恭,使得汉军能够继续坚守下去。
靠着将士团结和外部援助,耿恭又在疏勒坚守了好几个月。当粮食吃光、消费品用尽时,汉军的日子变得越发非常艰难,士兵们已经不得不吃自己的战袍铠弩。在最艰难的时候,耿恭始终和部下推心置腹,同生死共患难,全军将士没有一个有二心的,全都服从耿恭的命令。
匈奴单于围困耿恭许久,知道疏勒城里物资匮乏,以为耿恭应该有投降的念头了,就派使者前来劝降。使者对耿恭说:“只要你投降匈奴,打单于就封你为白屋王,还给你漂亮的女人。” 耿恭假装同意,引诱劝降使者进城,亲手将其杀死,挂在城墙上示众。使者的从人见了,哭着回去报告。匈奴单于闻讯大怒,加派兵马围攻疏勒城,要将耿恭碎尸万段。可是,尽管兵马越聚越多,疏勒城仍然没能攻下。
这时,汉朝新君汉章帝已经继位,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进驻酒泉,救援耿恭。
公元76年(东汉章帝建初元年正月),耿秉派酒泉太守段彭、谒者王蒙、皇甫援领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一共是7000余人,在柳中会合,攻打车师的交河城。北匈奴被吓跑了,车师重又归汉。
在王蒙的队伍里有一个叫范羌的军吏,他是耿恭的部下。在这场拉锯战开始前,耿恭派他到敦煌去取士兵的冬装。范羌请求派兵去救耿恭,王蒙却要退兵,部将没有人愿去送死,王蒙勉强挑出2000人马,交给范羌带领。
范羌带大军一路疾驰,抵达疏勒城,见到耿恭。两人抱头痛哭,第二天便撤离了疏勒城。匈奴知道后就派兵追击,耿恭他们边撤边打,终于回到了玉门关。
从疏勒城撤离时,耿恭手下仅剩26人,由于常久的饥饿困苦,他们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有一半的人死在归途。
回到洛阳后,范羌等人因功受到提拔,而耿恭后来却被部下陷害坐牢,出狱后死在家乡。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1)
乾坤
新疆是汉宣帝刘病已设立西域都护府首先管辖的,而不是弘历屠灭准噶尔汗国后首先并入中国的
2016-12-19 08:54:23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浏览过的版块
文化新闻
作者推荐
话题
【喜马拉雅】第2届悬疑征文大赛,火热征稿中!
《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网文作者规模首次突破300
对话新时代青年先锋获奖者疯丢子:重拾正能量题材创作
4
800元/篇 | 「零杂志」杂志5月主题征稿
5
机器人瓦力:成为作家只有一条路——写!
6
给短剧设计爽点的人,已经入账百万!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