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历史] 秦朝到清朝古今官职大对比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6-12-29 07:57:08
 
  曹魏章
  三国中,魏国地处中原,官制比较完备,调整变化也较多。所以先介绍魏国

  大司马/ 太尉 武官 一品  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长、总参谋长  职责与汉朝相同,曹丕即位后任贾诩为太尉。

  大将军 武官 一品 上将 中央军委副主席 职责与汉朝相同,不过比大司马级别略低,大将军可升迁至大司马。例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又诏使曹仁讨斩叛将郑甘,移屯临颍,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于合肥。

  大都督  武官 一品  军委委员、上将  职责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

  一品的还有丞相、司空、御史大夫等均与汉朝相同。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HY709394 发表于 2016-12-29 07: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录尚书事   文官 二品  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委委员 职责比汉朝领尚书事更进一步,曹魏时,尚书台从少府独立出来,向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的方向发展,尚书台长官的地位也随之得以提升,被视为宰相。然而,由于其品秩不高,不具备统领百官的权力,所以官员要想真正总揽大权,必加上录尚书事的称号。有了这一称号,就有了宰相之实,就能保证事权的高度集中。如曹魏晚期,出现了曹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的权力角逐,而对录尚书事这一职官的争夺则成了两派斗争的关键。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曹爽以“假黄钺大将军、录尚书事”的职衔同以“太尉、侍中、录尚书事”的司马懿共同辅政。在当时,大将军地位在三公之上,太尉虽为三公之首,但不掌实权,只是皇帝的高级顾问。不过有录尚书事这一头衔,权力颇大,加上司马懿战功卓著,威望极高,不可等闲视之。曹爽不甘心两录并置,为图一己之私,达专权之目的,排挤司马懿,独领尚书台事务。

  四征将军、四镇将军 武官 二品 职责中国四大战区司令部司令,四镇将军略低于四征将军。虽然四征略大于四镇,但事实上职权相同,只是镇X将军干得好了,会进号为征X将军作为奖励。注:如果征、镇将军名号中不是东、西、南、北的话,那么只是杂号将军而已

  大司农 文官 二品 中央后勤部部长、中央国库司司长  职责曹魏时设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年(221年)改称大司农,蜀、吴亦各有大司农。由于权力的分散则只能负责保管物资的工作了。如钱,盐,铁等,不管财政。

  大鸿胪 文官 二品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职责曹魏时大鸿胪在掌一般殿廷礼仪的同时﹐仅负责夺爵削地事务﹐其余权力分归尚书省吏部﹑礼部﹑刑部。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6-12-29 07:56:41
 
  太仆 文官 二品 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  职责曹魏时以转为专管官府畜牧事务,原来皇帝车辆、马匹之事,则移于他官。

  其余二品的还有卫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光禄大夫、卫尉等九卿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电蚊拍 发表于 2016-12-29 07: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秘书令\中书令 文官 三品 中央档案局局长、国务院办公室主任  职责曹操为魏王时曾设秘书令、丞,管理图书秘籍,并负责尚书奏事。文帝时候改秘书令为中书令,

  中书监   文官 三品 中央国家保密局局长、国务院研究室主任  职责可以讨论政策掌机密。曹魏文帝曹丕始置,与中书令职务相等而位次略高,分尚书台之权,魏明帝时,中书监(令)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令  文官 三品 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中央办公厅主任 职责主持选官,总典纪纲。副职为左、右仆射。下设五曹尚书。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夏自慰。 发表于 2016-12-29 07: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回一个二品
  司隶校尉  武官 二品  北京警备区司令部司令 、北京军区司令部司令 职责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魏国京师所在地称司州,辖河南、河东、河内、弘农、平阳五郡。曹魏政权建立后,司隶校尉权势进一步扩大。按照级别,司隶校尉排在各部门首长之后,但在朝会的时候,大臣们坐在宫殿的正南门外,这时司隶校尉坐在各部门首长的上首,一个人单坐,比东汉时的“三独坐”更为显要。进入宫殿后,再按职务高低,司隶校尉坐在各部门首长的下首,即回到了自己应该坐的位子上,也不单独坐了。东汉司隶校尉的属官有从事史12人、假佐25人,共37人,而曹魏时司隶校尉属官有从事史、假佐等100人,人数远远超过前代。

  州刺史  文官/武官 三品  省长、省军区司令、省委书记  职责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一州最高长官,地诸州刺史不加将军号、无节,第三品,俗称单车刺史(带假节、持节、使持节衔的刺史出巡另备一车以载皇帝赐予的节)。边地诸州刺史根据本地区军事重要性和刺史本人的身份,分别授予假节、持节、使持节、督某州诸军事、曹魏对于蜀汉控制的益州、梁州(自益州析置)与东吴控制的扬州、荆州、交州也分别任命刺史,史称遥领。遥领的制度蜀汉、东吴也存在。

  散骑常侍/中常侍 文官 三品 中央办公厅秘书长 职责魏文帝并散骑与中常侍为一官,如称散骑常侍,以士人任职。入则规谏过失,备皇帝顾问,出则骑马散从。资深者称祭酒散骑常侍。魏末增加员额,新增者为员外散骑常侍。

  西域长史 武官 三品  中国驻西方大使馆大使、中国维和部队司令  职责由于永初元年东汉政府罢西域都护,导致对西域控制力。后来东汉政府设置西域长史,史学世家出身的班勇经略西域,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控制有所恢复,但已调低了西域的管理级别。关于西域,《三国志》并没有单独立传,记述也很分散。从《晋书》和三国志中分析,曹魏在西域设有西域戊己校尉、西域长史、西域都尉和宜禾校尉。戊己校尉屯守高昌,西域长史屯守楼兰(对此貌似有一些争议,然而主流还是认同楼兰为长史治所的),西域校尉和宜禾伊吾校尉据推测应当为西域长史的下级官吏(由中央任命,并非长史府属官)。因为西域长史府所处地区为胡人地区,胡人由胡王统领,这些小国向曹魏进贡,依附于曹魏,但并不代表曹魏政府对西域有实际治权,只能说西域长史府会对这些小国有一定的影响力。目标主要以屯驻为主。主要军粮应当是自给自足,或各国进贡。
  。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ibin0919 发表于 2016-12-29 07: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余三品的还有各种杂号大将军、河南尹、京兆郡太守、冯翊郡太守和扶风郡太守、射声校尉等等均与汉朝相同。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6-12-29 07:54:06
 
  杂号中郎将、五官中郎将 武官 四品 大校 职责因为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不过此后出现的东南西北等中郎将,其地位认为高于一般杂号将军。还有所谓的发丘中郎将在正史也不明确,正史只记载在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时设立过发丘中郎将一职,由建安王休仁担任。

  四安将军、四平将军 武官 四品 四大战区司令部各师师长 职责是四征将军和四镇将军的辅佐。四安将军地位略高与四平将军,魏、晋之际四安将军征战日久,或以资深者充任,则加“大”字,于是出现四安大将军名号,不常置。

  以下是尚书台五曹尚书。
  五兵尚书 武官 四品  国防副部长、副参谋长、中央统战部部长  职责五兵是指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曹魏开始设置五兵尚书。

  度支尚书 文官 四品 中央财政部部长、中央税务局局长 职责三国魏文帝置,因掌贡赋和税租,量入为出,故名度支。另外曹魏军屯的编制,以营为生产单位,为度中郞将支,度支都尉、度支校尉,分别为五六七品,级别较低。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叶子有约 发表于 2016-12-29 07: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吏曹尚书 文官 四品 中央人力资源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 职责曹魏专掌选职,选官右于诸曹尚书。

  左民曹尚书 文官 四品 中央建设部部长 职责主管缮修功作、苑池等事。

  客曹尚书  文官 四品  中央外交部部长 职责主管外国使臣朝贺等事。

  其余四品还有四方将军、丞相长史、各州长史、御史中丞、领军将军、护军将军、骁骑、越骑、奋武等高级杂号将军等等。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anboy 发表于 2016-12-29 07: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回两汉官职示意图
  西汉

   ku6qKg779IR2BQ19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nsi 发表于 2016-12-29 07: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汉

   k4J1my6j2yYY2jj9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1粉丝

2帖子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