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视角] "大女主"戏缘何热播不断 粉丝效应强迎合受众需求

[复制链接]
萧盛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官方 发表于 2017-3-9 17: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几年,“大女主”戏格外火,2017年讲述女将军、女首富的“大女主”故事也将被搬上荧屏。这类电视剧通常以女主角为核心人物,以女性成长为叙事主体,以女性视角提出对历史、社会的追寻和思考。剧中的女性形象也往往不是传统的“自古红颜多薄命”式,而是有着出众容貌、刚毅性格、曲折经历的女性,伴随着多个男性角色的助力不断成长,最终抵达权力、事业、情感之巅峰,让人刮目相看。
timg (6).jpg
  从《甄嬛传》《陆贞传奇》《羋月传》到最近刚刚播完的《孤芳不自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还有未播出就已经备受关注的《如懿传》《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剧,“大女主”戏这个概念越炒越火。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赵晖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大女主戏之所以受到年轻观众的喜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类电视剧是用偶像剧的方式包装了古装剧,凭借不拘一格的想象和女性化小桥流水的细腻叙事受到观众热捧。这些“大女主”的遭遇既是艺术想象的创作,也是当下年轻人在处理类似情感、社会问题时隐秘的真实心理表征,“大女主”戏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现代女性的精神和情感抚慰。

  特征:

  女性化叙事 偶像化包装

  “大女主”戏这个概念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套路,尤其以古装剧更为集中,比如武则天、杨玉环等历史人物和由大IP而来的大量女主角,在以女主角为核心人物的剧集中,伴随着多位爱恋女主角的男性角色的助力,女主角不断成长,最后让人刮目相看。

  “大女主”戏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长期以来都颇受观众欢迎,不仅受到妈妈级别的观众的关注,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年轻女观众,而且多部“大女主”戏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

  “从古装剧的角度来说,以女主角为主的叙事方式并不罕见。”赵晖举例,从尤小刚的《孝庄秘史》,到后来的《杨贵妃秘史》《西施秘史》等剧,都是以女性为主体去展开的,只不过那些剧没有像现在的古装剧这么火。“以前的一些戏说历史剧多多少少都会尊重史实,在历史的框架之内想象虚构。而现在很多古装剧是属于一个新的偶像剧类型,只是借了古装戏的背景,其实对故事和人物都进行了历史架空,与其说这类剧是历史剧,不如说是神话剧,就如同《山海经》。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是在架空的历史中,创作了新的人物和情节,本质上是偶像化的古装剧的表述方式。”
timg (4).jpg
  剧评人“袖手”的想法与赵晖不谋而合,她也认为从商业角度看,“大女主”戏是很常规的类型。“袖手”跟记者说:“目前已经播出的或者已经进入项目实操阶段的剧目中,没有看到‘大女主’戏有明显突破的迹象。但如果在人物设定、核心桥段上能有所创新,每年还都能有几部精良制作留在观众的心里。”

  原因:

  粉丝效应强 迎合受众需求

  “大女主”戏为什么这么火?从电视剧自身叙事特点来分析,赵晖觉得这里面有传播学的因素。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剧的传播不再依赖于传统电视台的传播,还通过iPad、手机端等新媒体进行传播,这就更容易吸引年轻受众。

  “年轻受众关注演员的高颜值、华服美景和游戏感,像《孤芳不自赏》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创作上二次元的因素就比较多,很多桥段的设置是游戏化的,具有很强的网感,迎合了年轻受众的欣赏品味。另外,女性化的叙事在这类电视剧中也表现得很明显,追求细腻情感的极致表现,通过细节来展现女性微妙的心理变化,润物细无声,水到渠成地与受众达成了情感共鸣,因此也就造就了‘大女主’戏的大火。”赵晖说。

  周迅、范冰冰等人主演的剧集,是“大女主”戏的典型代表,杨幂、杨颖、唐嫣、刘诗诗、景甜、郑爽等小花旦,也是“大女主”戏的大热人选。对于明星效应带来的话题度,赵晖认为是“大女主”戏成功的原因之一,“这一类戏通常都是通过大投入、大卡司、大导演、大编剧和大营销赢得了大的传播平台。很多戏都是从大IP网络小说改编而来,这类小说之前已经培育了很多粉丝,粉丝经济也拉动了电视剧的关注度,让收视率有保障。再加上制片商和媒体的炒作,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病毒式的传播,让受众在追剧的同时也在紧跟各种与剧目有关的热点话题,这就从戏里戏外将‘大女主’戏推上了热点平台。”
timg (5).jpg
  所有男人都爱我,所有女人都害我……网友总结的几个“大女主”戏的主角特点颇有意思。赵晖从电视剧本体叙事当中的人物分析上来看,也认为这些女主角都是架空历史的虚构人物,比如白莲花类型的卫子夫、傻白甜的花千骨、玛丽苏类型的甄嬛,这类人物的性格特点本身在现实生活中是很罕见的,但是,这类女性往往是男人心中神往的类型。很多年轻的女性受众甚至也希望自己成为历尽艰辛终成大事的“大女主”,引发“大女主”共鸣现象。

  问题:

  个性化不足 容易审美疲劳

  虽然“大女主”戏容易成为爆款雄霸荧屏,但是创新乏力、审美疲劳、过度依赖IP、人物设定遇瓶颈、古装限额难播出、情节设定雷同、宴请泛滥宫斗成灾等问题也在不断暴露,因此将“大女主”戏的套路称之为“双刃剑”并不为过。网友“@热宫黛”觉得一拥而上的“大女主”戏类型都差不多,她在微博上形容“大女主”戏“权谋争斗,宫廷夺嫡,上战场打仗,男主角不是皇帝皇子就是王爷世子”。

  “现在的古装剧里越来越难找到历史痕迹,很多剧刻意追求戏说,甚至在创作中颜值成为一部戏是否有保障的关键。而如果我们在创作中忽略了故事性和戏剧性,甚至忽略了对人物性格的深层次开掘,那我们的创作就会成为历史虚无主义,偏离现实主义创作的道路,这样我们的创作就会脱离生活,脚底发飘。中国电视剧经常出现跟风的现象,当某一类型的电视剧创作泛滥成灾之时也就是该类型走进死胡同的时候。因此,如果想要让‘大女主’戏继续有更好的发展,我觉得还需要在故事性、戏剧性和历史性,尤其是人物性格的开掘上多下功夫,不断推陈出新。”赵晖认为,傻白甜属性的女性形象本来就缺乏个性化叙事,如果不能将角色深层次的人物特点和人物性格开发出来,这个人物就不容易立得住,“大女主”电视剧就容易衰弱下去。

  “袖手”觉得“大女主”戏虽然收视率不错,但从整体来看,今年的古装戏中,像《九州·海上牧云记》这样的大男主群戏更有可能出现新的亮点,《军师联盟》等大男主戏也有可能冒头成为年度精品。“自媒体时代,口碑带来的价值和盘活的资源更大,像《琅琊榜》这样有质感有诚意有创新的作品,后续的影响力便可见一二。个人意见,2017年至2018年,影响力执牛耳者不一定是‘大女主’戏。”“袖手”说。(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袁舒婕)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关注

125粉丝

2523帖子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