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群组
›
文化
›
小说
›
书友圈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他竟然说读书不是必需品?
[ 复制链接 ]
『素影迷踪』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31
回帖
121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2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8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2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8 积分
积分
272
主页
发表于:2020-2-16 19:17:23
854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WE领读
“读书,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
“读书,是如何决定着你的生存质量?”
“读书,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一场以“书香砥初心,悦读砺使命”为主题,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使命的“悦读”体验课精彩开讲。 11月29日下午,『We领读』2019“校园行”走进巢湖学院,于学院致知楼报告厅与师生们欢聚一堂。
活动当天,巢湖学院图书馆馆长陈恩虎主持并致辞。致辞中,陈恩虎馆给予本次活动高度评价,用“一高三新”为关键词,形容本次活动:“一高”即活动的立意高远,“三新”即活动的形式、内容和观念的新颖。他希望每一位学子都能做有情怀的领读人。
寒冬虽至,但巢湖学院内书声琅琅,学习氛围热情高涨。『We领读』总策划、中国科大管院校友会教育分会副会长、资深媒体人赵 媚深受感染,在开场演讲时,她真诚感慨:“当你发现,一所高校最高大壮观的建筑是图书馆,并处轴心位置,你会作何反应?”“当你遇见不遗余力勉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多读书、读好书,只要和“读书”有关的事都尤为重视的校领导,你会作何感想?”“阅读既是在读‘有字之书’也是在感悟‘无字之书’。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WE领读』以“同读有益之书、共走有趣之路”为发心,在“线上发声+线下发生”的坐标上砥砺前行,一路遇见的涤荡心灵、引领攀登的良师益友们是宝贵的收获,驰而不息……”
赵媚老师的一番话温暖而坚定,在场的同学们深受鼓舞!本次活动恰逢巢湖学院的读书月,『We领读』特邀领读者、合肥在线总编辑边冠峰老师也有备而来,一场关于读书的讨论就此展开,现在就与We一起回顾现场,一起讨论关于读书那些“我们为什么要知道”的事!▼
我们为什么要知道
领读者:边冠峰
网上段子说:人丑就要多读书。因为认为读书有美容功效,胸有诗书气自华嘛。颜值不够,需要读书来凑。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在座的诸位就都可以不读了。特别是女同学们,完全没有必要。网上的段子当然可以一笑,不当一回事儿。那么下面我们再看看当前读书领域对这个问题的主流答案,国内引领读书风潮的头部IP是樊登读书会,这个读书会曾对这个问题有以下的金句:
“读书不是业余活动,读书是必需品,读书是个要命的事儿”
“书里写的未必都对,但总比你瞎想强”
“如果你觉得在生活中有任何困难,都一定有一本书等着你”
这些话的动机也许是好的,希望人们去读书、多读书。但这三句话本身每一句却都是“错”的。因为读书这件事从它的起源开始,就是一个业余活动,而且还是一个纯业余活动。这个在之后我们还会细说。读书更不是必需品,如果仅仅为了生存,不读书一点问题没有,所以一点都不会要命。大家要知道,1949年,全国5.5亿人口,文盲3.2亿人。由此可以算出,新中国成立初的文盲率是58.2%。但依然建起了一个新中国。唐代的诗人章碣更是在它的诗里直接写出:“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你看,不读书不但不会要命,甚至一点都不会耽误推翻一个帝国。
“书里写的未必都对,但总比你瞎想强”?未必。人类哲学的发端正源于人类的胡思乱想,但这种胡思乱想恰恰成为科学的前瞻,而颠覆性的科学几乎都是从敢于瞎想开始的。爱因斯坦跟初恋女友谈恋爱时,就最喜欢跟女朋友说,假如他和她骑着一束光会经历什么、会看到什么……这种想像真是太浪漫了,让人觉得美极了。但他的女友觉得这个人是不是疯了,不带这么谈恋爱的嘛!我们今天知道,相对论是一个公式,但它却被誉为20世纪最美丽的思想,爱因斯坦是因其瞎想的伟大而伟大,并非因为公式。直到今天,宇宙仍活在爱因斯坦的凝视之下,光速仍是不可突破的屏障。现在据说量子有可能突破。
“如果你觉得在生活中有任何困难,都一定有一本书等着你”?一是,生活永远不会如此简单,二是,这句话在逻辑上本身就莫名其妙。假如真有这样一本书,我不知道它等着你究竟要干什么?帮你渡劫?给你宽慰?你的房子今天要被强拆了,你最爱的女神明天要和别人结婚了,你后天查出了不治之症……克服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许有,但去图书馆肯定不会是首选。
因此,我个人的观点是,读书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不读书也不会要命,不会影响生存,但读书,却决定着你是否拥有高质量的生存。奢侈品也一定不是必需品,就像LV皮包、爱马仕皮带或苹果11手机都不是过日子所必需的。你送一个,女友笑逐颜开,并不是因为她没包装东西或是腰间就缺这根皮带,而是在于它看不见的附加值。但高质量的生存却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完成,它所带来的附加值要远比LV、爱马仕奢侈的多,因为它远远超越了可怜的物质。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漫长的读书史上,读书都曾是一项纯业余的奢侈性活动。在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学生曾问他:老师,读这些几何书有啥好处呢?欧几里得立刻叫来一个奴隶,对他说:赶紧给这个人三块钱,他竟然想从几何中得到好处。在春秋时,孔子的学生樊迟也向老师说,能不能教教我种庄稼,孔子说,这个我不会。那好,能不能教教我种菜,孔子说,这个我也不内行。樊迟只好走人。看着他的背影,孔子说:小人哉,樊迟也!隔着两千多年,我们都能想像得出孔老夫子的确气得不轻。当然孔子常对弟子说气话,这里的小人也并非我们现在所指的道德意义上的批评。多说一句,后来正是这个樊迟真正继承了孔子的私学传统,大办教育。
我们如今见面,论及知识性读书,都会互相问,学得什么专业?中文系?物理系?数学系?等等。在东西方的古典时代,专业是很丢人的事,用其谋生更是出门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无论是唐代的唐诗四杰还是唐宋八大家,写诗写词那都是纯业余爱好,没人是专业搞这个的,更不会想用版税谋生。笛卡尔,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解析几何之父。但这些也全是他的业余爱好。他的真正专业加职业其实只有一个:贵族。据说他和当时瑞典的公主还有过一段爱情。因此,人类文化文明最卓越的积累,并不是由明确功利性、目的性的阅读完成的,而恰恰是由无数基于业余兴趣爱好的阅读完成的。这个结果是不是很意外?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为了什么都行,哪怕你怀着最不可告人的目的走上读书这条路,都不算坏事。例如你只是为了升官发财,为了讨好一下女友,只是为了迎合领导的爱好,或只是为了在朋友的饭局上拥有吹牛的资本。这都没问题,动机虽然庸俗,但手段也算雅致。若真因此而养成读书的爱好,于人于己都算幸事。但对我个人来说,为什么要读书?因为我想知道,想知道更多。
“想知道”是因为我觉得我还不知道,我不知道的东西还太多。为什么非要知道呢?因为我想使自己摆脱狭隘,能拥有更通透的人生。所谓通透,意思就是通彻明白。你只有知道更多才能明白,才能通彻。一个人在所有改变自己的方式中,门槛最低的,大概就是读书了。以我自己为例,我就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战分子,或者也可以说战争狂热分子。在我青少年的时候,天天最盼望的是打仗,恨不得能让我在战场上,一显身手。因为在我们那一代极有限的信息认知中,战争是如此开心,如此英雄主义。所谓敌人,不过都是送人头的。战争是另一种儿戏,是嘹亮的战歌,是胜利的冲锋。何况,还可以不要上课了。但仗总打不起来,让我痛感生不逢时。只好天天弄条军用皮带系在腰上,别几把木头手枪过干瘾。
但后来我在王小波的书里知道,我没完成的理想,有人是完成了的。他当年在云南插队,他的同学就跑到缅甸参加游击队,要去解放那里受苦受难的人民。他思考了一夜要不要去,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不能去,理由是:我不认识这些受苦的人,不知道他们在受各种苦,所以就不知道他们是否需要我的解救。尤为重要的是,人家并没有要求我去解放,这样贸然过去,未免自作多情。这样一来,理智就站胜了感情,没干这件傻事。至于到缅甸打仗的女同学,她最不愿提起这件事,一说到缅甸,她就说:不说这个好吗?看来她在缅甸也没解放了谁。看来,不切实际的救世情结对别人毫无益处,但对自己还有点用——有消愁解闷之用。
因为好战,对战争兴趣浓厚,所以我看了大量关于战争的书,这些书没有把我变成一个军迷,却让我从一个好战分子变成了一个厌战的人。哪怕是世界上最正义的战争也意味着毫无尊严的死亡,意味着妻离子散,意味着这世界上美好的东西的消亡。所以每当看到现在网络上出现喊打喊杀,犯我大汉,虽远必诛,我就忍不住会很怀疑。回望自己的岁月,我曾想,如果让我的15到18岁生活在1933年的德国,我是不是会跟着希特勒走?我觉毫无悬念,我毫不怀疑我会成为一个狂热纳粹分子。但如果换成40岁的我,我却一定会是一个坚定的反纳粹主义者。这就是书藉对一个人的改变。所以我刚才说,一个人在所有改变自己的方式中,门槛最低的,大概就是读书了。因为在我15岁到40岁间,我并没有经历过战争,读书让我不需要付出断掉一条腿或丢掉半条命的代价后,才能明白一些这世界上简单的道理。
如果说年少的无知可以得到岁月的谅解,那么成年后的无知就是一场不幸了。无知最大的坏处就是没有抵抗力,任何荒谬邪恶的思想甚至谎言只要加个简陋的包装灌进来,你就会信,你就会成为被摆布的傀儡。因为你没有自己的东西。所以必须学会阅读,以此来激活自身的想象力,去培养我们自己的意识和信仰。我们之所以需要知道更多,是因为需要保卫自己和维护自己的思想不受侵害,能够与侵入作抗衡。我们看过些邪教和传销的案例,人们会很惊,如此明显的忽悠,如此毫无技术含量的骗局和蛊惑怎么竟还会有人相信?你们知道邪教和传销最重要的共同手段是什么吗?那就是将你与世界隔绝,只能接受到他们给你的信息。只让你知道他们想让你知道的,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让你知道。这种洗脑手段最简单粗暴,但很不幸,实践证明它也最有效。而放弃阅读其实就是你与世界的另一种自我隔绝。因此,为什么要知道?在我个人看来就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现在的自己的机会,保留一个跳出自己原有格局的可能。因为我相信,在读书这件事上花的每一秒,都会沉淀为将来更好的那个人。这个更好有具体的指向吗?对于我个人来说,是有的,那就是通过拓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让自己尽可能地摆脱狭隘,让我能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在回看中国的历史时,我也曾经对中国自古的重农抑商传统无比痛恨,觉得老祖宗太蠢,耽误了我们提前发财,弄得我们现在还在“补课”。但更多的阅读却让我们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知道商业能发财,在《战国策》中,就明确记载了“稼穑十倍利,经商百倍利”,就是做生意要比种田更能发十倍的财。那为什么还要重农抑商,是数学不好吗?是因为只能这样干。
古中国在地理上是隔绝状态,东面是浩翰的太平洋,西面是帕米尔高原,向南是喜马拉雅山脉,这些自然屏障古人都无法愈越,向北则是游牧民族。这意味着经商换来的钱,进口不了粮食和农产品。如果重商抑农,会出现生存问题。而古希腊文明重商,一是因为耕地不足,这一点和徽商相似,徽州地区多山少地,最后被逼出了徽商;二是因为古希腊当时就可以通过便利的交通与环地中海地区进行贸易,以商获利,以利进口各种农产品。所以,当阅读赋予我们更广阔的视野时,我们看人看事就不会狭隘,就会有陈寅恪所说的“理解之同情”。不偏执不狭隘对人的高质量生存非常重要,很多的人生困境,其实都可以从中找到出路。顺便说一句,在今年夏天,我也有幸和赵媚老师一起,穿行过帕米尔高原,即使以现在交通条件,开着霸道的越野车,在那条高海拔的险峻公路上行进都非常艰难。大家知道唐僧取经去的印度,明明在中国的南方,为什么却是“西游记”呢?因为玄奘当年无法翻越喜马拉雅山,只能沿古丝绸之路穿帕米尔高原(唐朝时叫葱岭),经中亚南下,才能抵达印度,所以叫西游。跟我和赵媚老师同行的一位经济日报女记者就曾在她的文章中感叹:一想到,同样在这条路上,当年的玄奘大师也曾走过;一想到同样的风景,当年的玄奘大师也曾用他的目光触及,我就有点小激动。你看,读书可以让旅行不仅只停留在视觉感官的享受,而且能带来精神的享受。因为只有你通过阅读所了解,那些风光就会具有一种延展性的魅力。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好吧,就算你知道了二十四史,知道了海子或爱伦坡的诗,知道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道那些事情好像和你现实生活没有任何关系。也的确是这样,而且很多时候,你看过的书并不能都记得住,因为会忘掉,到我这个年龄忘得更快。那我们为什么还要阅读?我觉得知乎上有一个回答特别好: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了很多的食物,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被我忘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是的,阅读一定能在甚至连你自己都不知觉时,构建出你的文化基因,生长出你独立的文化人格。可以让你从一只必须和人亲近的狗,成长为一只可以适当孤独的猫。从狗到猫,就意味着你的人格不再依赖于关系,而且还有了自己的领地。一个人的书房,一个人的藏书,可以构建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并且这个世界可以提升你的审美和认知上的丰富内涵,它决定不了你的贫富。但能够让你在富足时,不至于太恶俗;在贫困时,不至于太猥琐。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一些起初看来丝毫没用的阅读,有时恰恰会为你提供更广阔的可能。
文化自信。自信一定要建立在对传统真正自知的基础上,当年西方的文艺复兴是如此,现在的中国也是如此。否则会变成自大。例如近年来,很多人读《山海经》这本古书,就读出了美洲是中国人先到的,以及北极和南极同样如此。甚至有论文力证金字塔也是大禹建的,因为《山海经》中出现了“溪泽”这个词(相柳之所抵,厥为溪泽)就说溪泽和吉萨同音,金字塔在吉萨,相柳就是法老,所以大禹建了金字塔。一些人真敢说,一些人也真敢信!而且觉得这样就能找到文化自信!
其实,山海经真正给予我们的文化自信是我们的祖先。在那么远古的时代,就试图努力地把零星的世界知识拼凑出来,不计生死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经历着我们今天不可想象的艰辛和风险。而我们现在要建立的文化自信,是要把这些再找回来的自信。
读书方法。这是当代阅读才会碰上的问题。因为越往古典书藉越少,而到如今,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怎么读,方法就显得很重要。钱钟书认为“读书首先要博”,人的天性不同,兴趣各异,如果挑肥拣瘦,久而久之,会造成心胸偏狭,识见不广。熊十力则认为“大凡读书,吾以为还是先求精,后求博”。
这两位都是大师,而且还是真大师。说的好像都有道理,听谁的?其实二老做学问一个是广博的路子,一个精进的路子。任何一条路走到底、走好,都了不起,而且走到最后也一定会是殊途同归的。但对一般人来说,最容易的路可能还是先从自己的兴趣入手。把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列出来,然后找那个领域公认最顶尖的作者,或最经典的书藉来读。例如,你喜欢探案,那么看《福尔摩斯探案》《白夜行》,可能就比看《唐人街探案》《神探卫斯理》是更好的选择。为什么要选择?是因为你要尊重你的智力效率,尊重你的时间。
那么也有人说,我喜欢《史记》,喜欢《战国策》,喜欢《论语》,但看古文太难了。我也看不懂那些高深的学术著作。这不是一种错误,更不丢人。看不懂《史记》原文,看看它的故事版也行;看不懂《论语》,听听于丹的解读并不坏。
那些在读很浅、很通俗书的人,我并不觉得他们就是鄙俗的,他们只是不具备更强的阅读能力。即便不具备,也要鼓励他们读下去;读下去,就有具备的可能。例如我自己,读三国是从连环画开始的,然后是袁阔成的三国评书,然后读《三国演义》,然后是《三国志》,然后是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如果一上来就让我读吕思勉先生的书,可能我也读不下去。在此,还想说的是,要读懂我们心目中所谓的经典名著,可能要有一点儿运气。例如碰巧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引导,或良师的带领。因为很多经典实在并不容易读。哪怕对一些文学编辑都是如此,下面我例举几封退稿评语。
“要么我脑袋进水了,但是我真的无法理解,一个先生居然花费30页的篇幅去描写入睡前在床上的辗转反侧。”——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似水年华》
“美国根本是卖不动关于动物故事的书。”——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
“这个小说里面的确包含了一些优美的章节, 但是过于令人作呕,即使是对于最开明的佛洛依德的学者来讲也是如此, 我认为我们应该想办法把这本书埋葬1000年。”——纳博科夫的《洛丽塔》。
所以,珍惜你已有的阅读能力,培养你还没有的阅读能力。在养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和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后,你就可以拓展你的阅读,只有当你的阅读开始不局限于你的口味爱好时,你才真正进入了严格意义上的阅读,你会发现,有些书是读不懂的,很难接近、很难进入。你读完一本很困难的书,你不能说自己都懂了,但是你的深度被拓展了,仿佛经过了一场漫长的斗争,这样的斗争就像做了一种很剧烈的体育运动——精神上的体育操练,使得你这个人被转化了。警惕自己的阅读范围随着自己年龄增长走向定向,那很容易成为“功能性文盲”,即越读越无法接受跟自己不同的立场的东西。
最后要说的是三句:
一是,读书不能改变命运,因为能被改变的就不叫命运。
二是,不是让你静下来读书,而是读书让你静下来。
三是,读书的成本很大,但无知的代价一定更高。
*以上内容节选自现场演讲内容,由领读者授权发布
短短一小时的分享金句连连,激发了同学们对阅读的思考与兴趣,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提出了很多意义深刻、引人深思的问题。边冠峰老师从专业的角度,为他们一一解答,以其独到的见解获得了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将现场氛围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校园行”活动开场前,巢湖学院党委书记朱灿平,党委委员、副院长朱定秀等院领导与『We领读』总策划赵媚一行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充分肯定『We领读』2019“校园行”这样的倡导阅读的公益文化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文明风尚引领的社会意义和贡献。
朱灿平 巢湖学院党委书记 (右三)
朱定秀 巢湖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左二)
张连福 巢湖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 (右一)
『We领读』特邀嘉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出版
社副编审 杨振宁(右二)
本次活动,有新朋友更有老友,芜湖方特旅游区携欢乐来到现场。他们不仅带来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快板表演,还带来了充满欢乐的精美互动礼品,为本次活动增添了活力与温馨。
『We领读』2019“校园行”已连续成功举办了5场,巢湖学院为本年度“校园行”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未来『We领读』将继续这场意义深刻的“悦读之旅”,期待与更多同行者产生精神共鸣,传递积极的阅读品质与信念。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作者推荐
39岁网文大神家中意外离世,十天后才被发现,他曾和韩寒一起摘得首届新概念一等奖
44位白金作家代表作,网文圈24年经典作品盘点,你看过多少?
曾霸占各大榜单的三本网文小说,完结多年仍热度不减
《自媒体写作指南》:学会这几个技巧,轻松写好观点文
作文指导:掌握5点写作技巧,轻松容易得满分
网文写作要略
刘慈欣:人类是宇宙的孤儿,要好自为之
1万2000字,全方位细剖网文大纲写作技巧及各类型小说大纲范本
小说写作必备,18个写作技巧,快速成为网络作家
5本超好看的宫斗文,强推《谢家皇后》,剧情超精彩,口碑爆棚
话题
乡土·野马渡2025年最新栏目设置及稿约
InWonYik创作的新小短文《小姐脾气,丫鬟命!》
月更10万字才能勉强糊口?90%网文作者月入不过万,头部却靠“反
4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5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6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