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群组
›
文化
›
小说
›
书友圈
0
0
淘帖
返回列表
职工的读书计划:让未来的旅程有书籍相伴
[ 复制链接 ]
流浪地猪八戒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35
回帖
137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0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0 积分
积分
300
主页
发表于:2020-2-16 22:16:30
1576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中国日报网
让未来的旅程有书籍相伴
书籍是超越时空的,只要您爱书,即使是在漫天飞雪的季节,春天也会留驻在您的心中。图为北京牡丹园的一间书店的内景。本报记者欧阳 摄/文
【编者按】
新年伊始,我们给读者呈现几份职工的读书计划:有自我素养的雕琢,让书·人散发出和煦的阳光;有读书方式方法的探索,让阅读更有效率;也有亲子阅读谋划,让下一代爱上阅读;当然也有职业阅读,对热爱的行业、工作有更多的了解……您在新的一年对读书有规划吗?
汲取阳光 温暖身边人
任蓉华 女,80后,山东省金凤包装有限公司职工
在新年伊始制定全年的读书计划,我已坚持5年了。列一份拟购书单、新建一个电子文件夹、腾空书架上的一行格子,仅仅是准备好这些,心里就有了满满的幸福感。
过去一年,我共阅读书籍25册,多为人文社科类图书,这不仅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还让我成为了身边人眼中的“知心者”。
“妈妈,地球的家在哪儿?古代人穿什么衣服?”我不慌不忙地搬出《给孩子讲宇宙》和《中国服饰史》,给儿子大讲特讲;“华华,我好笨呀,总是干不好工作。”我把《能力是逼出来的》精要部分灌输给同事,鼓励她掌握系统知识体系;“这家没法待啦,一个个的都要气死我!”楼下李阿姨心眼小,与家人相处得格外紧张,我用了好几个周末,讲了大半本的《生活心理学》,才让她摔门而出的频次由一天两次改为两天一次。
书籍,犹如冬日暖阳。我如饥如渴地从一本本书中汲取阳光,再用它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新的一年,我的书单仍以人文社科类图书为主,提升自己,且让自己和他人更幸福。
儿子就要升四年级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父母不再像小时候那么依恋,所以我的书单中必须有“如何与孩子相处”这一类的书。当然,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儿子所在学校开设有家长讲堂,定期邀请家长分享教育经验,等我夯实了知识基础,也就有了底气与更多的家长探讨交流,共同守护好孩子们的成长。
由于组织架构调整,我所在单位的业务范畴发生了很大改变,同事们无不忧虑重重,所以我的书单中必须有“职场心灵鸡汤、业务技能提升”这一类的书。心态,对工作而言尤为重要,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带领自己的小团队顺利走出迷茫期。
我坚持开导李阿姨并获“成功”的事儿,也不知怎地被传到了社区居委会。居委会苗大姐专程登门硬是让我加入她创办的“家长里短调解团”,所以我的书单中必须有“人际沟通技巧”这一类的书。原本为李阿姨疏通心结,主要是受不了她屡爆粗口的大嗓门,但现在骑虎难下的我,只能恶补一番沟通甚至谈判知识,随时准备好冲锋陷阵。
这世上,最不稀见的是阳光,最需要的也是它。只有发自内心地去感受它,读懂它,传播它,才算得上真正拥有它。书籍亦是如此。
知“入”知“出”,拥抱读书
周慧虹 女,70后,中国人民银行长治市中心支行职工
新的一年,我准备“换个姿势”读书。
想想,尽管我热爱读书,可令我甚感郁闷的是,2019年读过的书中有不少与我只不过是“脸熟”: 读完一部书,约略记得书中人物、个别片断,对书的来龙去脉、细微精妙,却终究有些茫然。
南宋陈善曾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细究起来,我的问题大约就出在“不知出入”。我平时读书,只是一路往前赶,读得痛快,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缺的是慎思明辨,结果不解书中三昧。
既然找到了问题症结,那就不妨借鉴他人所长,让自己知“入”知“出”。
去年,我微信好友中多了一位堪称“牛人”的书友,她每天读书、写公众号文字,还
出版
了一本书。她的读书方法是每本书读三遍,第一遍从头到尾初读一遍,将碎片笔记记在书上;第二遍做思维导图笔记,只读在第一遍阅读时做标记的地方;第三遍是写读书文章时,需要写进文章里的部分反复阅读、领会,只读对自己启发最大、自己最看重的部分。“三遍,输出三种类型的笔记,我的一个读书流程走下来,一本书基本就被我吸收得差不多了。”这种办法不乏可操作性,今年再要读书时,我得有意识地试试,没准就能“入”得书去。
“入”得书,还须“出”得来。去年末,单位为每位员工发放了一张某网读书会的会员卡。该读书会创始人曾经认为“读书很苦”,然而如今通过讲书学会了读书、爱上了读书,并且把引导更多人走进书香殿堂做成了事业。通过听其讲书,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书有了较深的了解:再找该书来读,有时确有醍醐灌顶、灵光乍现之效。这位创始人鼓励读者阅读之后,大胆地去讲,“你会发现自己在讲书的过程中需要旁征博引,而这种引证来自你现在的知识库。不断地积累和练习,会让你的知识库越来越丰富,而且所有的知识连接都会逐渐建立起来。”
在我,今年沉浸式读书的同时,也要尝试着找家人、朋友,去微信朋友圈、读书群中,或开口讲一本自己读过的书,或付诸笔端形成文字与人交流。我觉得,以这样的“输出”形式检验自己的读书效果,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和孩子同步阅读
杨伟 男,70后,秦川机床集团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职工
今年我纳入阅读计划的有三本书。一本是石黑一雄的《长日留痕》,一本是《毛姆短篇小说选》,还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想再次领受一下路遥的浑厚质朴。另一因素是上初中二年级从来不读大部头著作的女儿,在我的鼓动下,终于答应要在寒假期间读一读《平凡的世界》。趁她有兴致,我在网上又买了一套,并许诺要和她同步阅读,以便更好地交流。毕竟,书中的艰苦环境对女儿来说是陌生的。一旦读进去,相信她会入迷。因为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对我来说,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围炉读书,是极好的享受,会觉得格外温暖。
三国时有个学者叫董遇,他谈到读书,有“三余”之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相对于生计读书自然是闲事,用“零余”时间来打发,再合适不过。
如今生活水平好了,但仅有温饱是不够的,冬天的阴霾,需要心灵的阳光去驱散。想起曾经的冬日,暖阳和煦,我坐到楼顶上,边晒太阳边看书。更多的时候,我会泡一杯茶,围炉读书,斗室虽小,却可畅游日月乾坤。如果是雪花飘飘的夜晚,靠在床上拥被读书,也是很美的享受。万籁俱寂,一点荧光,而户外的北风呼啸,更衬托了家的温暖与安宁。
我希望从这个新年开始,让孩子拿起“大部头”,她有寒假,可以集中精力阅读三卷本的《平凡的世界》——然后,逐渐地爱上“大部头”,爱上读书。我要上班,自然只能抽空读,回家后和女儿围炉共读。如此这般,不仅自有一番乐趣,而且,盼望,也相信这个“短期”的初始计划,可以照亮未来之路:即是孩子的,也是我的。
在我看来,读书就是旅行。即便是重读,我也会用心去读,倾听女儿的感受。
读好铁路人的书
孟庆庆 男,70后,哈尔滨工务段职工
新年伊始,整理书柜时发现了两本报告文学:《青藏铁路》《守望天路》。这两本书早先粗略地翻过,前者是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之际付梓发行的,后者是2016年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十周年的时候,几位铁路作家在重走青藏线实地采风后的合力之作。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需要乘坐火车奔波在路上,我喜欢在火车上阅读,旅途枯燥难捱,正好用读书来消磨时光。读书累了,可以欣赏车窗外的景色。一望无际的草原、莽莽苍苍的林海,夕阳染红的山峦,朝霞映衬的湿地……都是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路上的阅读,会让人更多几分思考和感悟。时空流转,铁路已经步入到高铁时代,车上的读书时间少了,多了“幸福的烦恼”。
虽然如此,然而铁路厚重的历史、沿线美好的风景以及铁路人的精神风貌,无不是宏篇巨制。正因为这样,作为“铁路人”,当再次看到这两本书的时候,心中涌起了对那些人、那些事的心绪。
所以,今年,我给自己订的阅读计划是好好读一读反映铁路和铁路人的书,首先就从读完这两本讲述青藏铁路的书籍开始,这不仅是“职业阅读”,也有传统精神的学习和承继。如今,我离开了一个工作过9年的工程建设单位,开始了相对固定的工作和生活。在过往9年的那些个日子里,我走过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铁路的历史遗迹,也对背后的人文历史和沧桑往事有所了解,我曾在滨洲铁路穿越大兴安岭的百年隧道中徒步走过,在博林铁道线旁的侵华日军飞机场的遗址上流连过……
作为一名阅读者,看到反映铁路和铁路人的书籍,我总想着自己对之能够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行业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往事。因之,在新的一年里,深入、有计划地了解铁路,讲好铁路故事,对我来说,也是很好的阅读选择。
来源:工人日报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
(1)
…missyou
转发了
2020-2-16 22:17:23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作者推荐
网文写作:如何引导读者,聚焦你要表达的重点?
2019最新网络小说排行榜(上)
这六本网络小说堪称网文界的良心之作,每一本起码刷了三遍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网文,本本回味无穷,你还记得哪几本?
12月网文书单|看了网剧《庆余年》,不妨看下原著
15岁开始写网络小说,17岁正式签约,他最终成了大神级作家
茅盾文学奖加速网文内容精品化,网文下半场除了资本更要靠生态
网络小说榜单顶部作品,开头前几章的写法,这4个技巧一定要知道
第16个分享:那些小说里的各种线
电视剧推荐:13部高分网文改编电视剧,奇幻/悬疑/古装/爱情,快来看
话题
乡土·野马渡2025年最新栏目设置及稿约
InWonYik创作的新小短文《小姐脾气,丫鬟命!》
月更10万字才能勉强糊口?90%网文作者月入不过万,头部却靠“反
4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5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6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