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每日签到
好友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4
淘帖
0
返回列表
网文写作、文笔的提高,小技巧
[ 复制链接 ]
x_____范二青年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68
回帖
157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 积分
积分
358
主页
发表于:2020-6-14 16:21:24
8069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书荒慌
一、文笔
“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一个
写手
想要成神,坚持,创意,练习是支柱,文笔就是支柱下的基石。
根基不牢固,哪怕运气逆天,真的一书封神。那也是大厦之将倾,岌岌而可危。
这里我们先从文笔意义,一直讲到最基础的‘准确表达’,表面上好像是由繁入简,实际上则是将蒙娜丽莎的面罩摘取,一直简简简,让你明白文笔如何提升。
在具体讲什么是文笔之前,我们先要想明白一件事情,文笔为谁服务?
由于开篇先谈文笔,并未讲到读者的需求,我们这里先直接给出答案,文笔的核心是为读者的情绪服务,我们所有的技巧和手段,目的都是调动读者的情绪。
在后续漫长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慢慢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本章将先定义文笔,讲文笔的基础事项,沿着这个向上,一直说到笔者所理解的最高境界文笔。
1.
什么是文笔?如何提升文笔?
本想从百度找一段关于文笔的标准解释,可惜看了半天,都未能准确定义出我们网络写手对于文笔的认知状态。
如今,笔者只能斗胆,自己给它下一个定义。
文笔,即作者用文字向读者呈现场景或情感的真实程度。而文笔的好坏,则决定了场景或情感对于读者的情绪触动强度。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抽象,如果暂时没有看懂,也不必着急,随着后续知识点铺开,你可以返回来重新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文字是如何将情绪传递给读者的?
闭上眼想象一下人类对于文字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
信息(现象、画面、场景等一切信息载体)→分析信息→(根据经验)验证信息→得出结论。
信息本身是不会让人产生感情的,只有经过后续的分析,验证,得出结论,人才会产生感情。
直接讲出来也许有些抽象,我们这里可以类比一个例子。
婚介所给你介绍对象,只简单告诉你一个名字。这时候,由于双方没有交集,也没获得有效的信息用来做分析,你对这个人是不会产生任何情绪。这就是信息最基础时候的状态。
之后,媒人会给你提供照片,对方的家庭环境,身份背景,你会通过分析这些信息,而对这个人产生最初的情绪。
信息在被你简单验证之后,出现了你的第一个结论,你的情绪随之发生。假设双方信息都是对方想要的,那媒人会安排你们见面。
见面吃饭,再次验证对方的身材样貌,品性,家境等等,你们互相之间的情绪较之前再有加深。
如果中间再发生什么插曲,比如对方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向着服务员怒吼,或者对方当着你的面放屁甚至抠鼻孔,这些事情都会加深你对对方的情绪。
当你相亲结束,回到家里,开始细细验证对方和你想象中的那个她有多大差距,更好或者更坏,决定了你是否愿意再次和对方见面。
注:喜欢或者讨厌,爱或者憎恨,甚至于平淡,都属于一种感情。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除了第一部分信息,后续的分析,验证,结论都会让人产生感情。
沿着这个理论再进一步分析,长篇的故事是如何让读者欲罢不能的?
作者通过一些写作手法,不断地给读者提供他们喜欢的信息,读者不断的验证,然后不断的得出结论,进而对整个故事产生越来越强烈的情绪。
如果可以,牢记上面这句话,因为本章文笔的理论支撑其实就是这句话。
回到我们的文笔部分,将这一认知过程放在
网文
写作里,作者该做的事情就是婚姻介绍所的工作,将信息交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验证和得出结论。
如果作者越俎代庖,直接帮读者得出结论,那读者对于文字所感受到的感情,将会大大降低。
写几段话举例,感受下文字和文字的区别。
例子1:
a. 唐乐很兴奋,一口气吹了整瓶的白酒。
——直接告诉读者唐乐吹了整瓶白酒的结论。
b. 唐乐看着小花微笑,目光里满是期待,一时兴奋,拿起酒瓶吹了整瓶的白酒。
——帮助读者分析唐乐吹整瓶白酒的原因,并告知读者结论。
c. 小花嘴角带起浅浅的微笑,眼睛眯成漂亮的月牙儿,眼里满是小星星。似感受到了那注视的目光,酒瓶才举起,唐乐的心却已经醉了。咕嘟,咕嘟,喉结蠕动,白酒激荡着灌进了唐乐的胸腔。
待到众人反应过来,向下的瓶口已经滴酒不剩。
——告诉读者场景中的细节信息,捕捉角色的动作,神态等进行描述,让读者自己分析和得出结论。
看到此处,想必你已经能简单感受到文字所传递的画面真实程度,还有对于你情绪的触动强度。如果体会不够明显,先多读几遍,感受一下区别。
为了更直观感受这种区别,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例2:
a. 唐乐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也就失业,最近整天奔波在繁华忙碌的龙城,却一直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兜里的钱越来越少,房东的电话越打越急,唐乐无奈只能放下自己的骄傲,跑去饭店做一个普通的小服务员。
——阐述,解释唐乐的生存状态和心情等等,告诉读者唐乐要去做服务员
b. “唐乐,明天再不交房租,就给老娘拿着东西滚蛋!还他妈的大学生那……”
饭店门口,唐乐放下手里的老式诺基亚手机,再次看看饭店门口的招聘广告,使劲的抓挠下自己的头发,狠狠抽了自己两个巴掌。
半晌,终于冷静下来。
将扰乱的鸡窝撸平,整整自己散乱的衣衫,揉揉自己通红的脸颊,换上一副人畜无害的笑脸,抬脚艰难向着饭店前台走去。
——直接描写发生的事件,剩下地让读者自己感受。
从这两个例子也可以发现,帮助读者验证信息,得出结论,好处是传递出的信息非常准确,也恰恰是因为信息准确,读者缺失了对于信息处理的过程,很大程度降低了读者对于文字所产生的感情。
在这里,我们把帮助读者验证信息,得出结论的写作方式叫做
陈述
。
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陈述意为陈述,叙述,指有条有理地表达事物、事实或者说话人的观念、观点。”
陈述
的好处在于准确,条理,放在网文写作,这种技巧一般用在作者要告诉读者他们必须准确知道的信息上。好的陈述,可以用简介的话语,支撑起故事所需要的足够信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内心的欲望,故事的背景,故事情节的衔接等等。
在一些快节奏的小说中,陈述的作用通常极其明显。作者通常会利用陈述,提供海量的支撑信息,用以加快剧情的节奏。
再次品读例子1的c和例子2的b可以发现,直接告诉读者信息,让读者自己去分析和得出结论,读者从文字中所感受到的情感,较前者要强烈的多。
这里,我们先将这种只提供信息,不去验证和得出结论的方式,定义为
描述
。
还是先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
描述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形象化的阐述。包括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双关、排比等,可以描述人,也可以描述物,通过描述可以让人或物形象更生动具体,给人明了的感受。”
放在网文中,好的
描述
会让读者对文字产生强烈的情绪,而描述的弊端,则是陈述的优势,因为描述的画面抽象,信息传递过程中就比较容易不准确。
拿例子2来简单说明下,a相对于b,信息表达得更为准确,b因为信息不够准确,反而给读者脑海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假如将这句话放进一本长篇幅的小说,读者自然会带着疑问,去印证这句想象空间中的信息和作者要表达的信息是否一致。
在这种不断的验证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读者即对小说产生强烈的感情。
网文写作的大部分时候,作者需要的是写出信息,而不是分析过程或者写出结论。无论陈述还是描述,都是在提供信息,掌握两种叙述方式的特性,在写作时合理的使用。
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高深的,也许我们一生都在向着更准确的方向进步。
现在,回到我们刚才对于文笔的定义,重新感受下这句话的意思:“
文笔,即作者用文字向读者呈现场景或情感的真实程度。而文笔的好坏,则决定了场景或情感对于读者的情绪触动强度。
”
2.
写作中关于文笔的基础注意事项。
明白了文字是如何将情绪传递给读者的,已经完成了对于文笔最难理解的地方。下面我们来讲讲如何提升文笔,也就是提升文字呈现场景或情感对于读者情绪的触动强度。
继续用我们刚才举的例子来讲,作者是婚介所,读者是甲方,那想要促成一段好的婚姻,光是介绍甲乙双方见面自然不够。
假设乙方是咱家嫁不出去的姑娘,也就是我们作者所创造的文字。作者在安排她和甲方见面之前,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将这姑娘好好的梳洗打扮一番,再各种告诫她见面后的注意事项。
梳洗打扮,也就是传说中的“化妆术”,这种活死人,肉白骨的神技,由于作用太过逆天,我们先卖个关子往后放。
先说说网文写作中,关于文笔最基本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基础?
在龙空论坛里有一句话总结得非常到位:“基础存在的意义在于,读者会认为这个作者是个牛逼的人,还是个S…的人。”
做一个牛逼的人很难,但避免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做一个不S…的人还是比较简单的。
这一小节里,我们就简单地阐述下在文笔部分一些常识性的问题。
(1)
错字
理论上来说,
错误率越低越好
,但人力终有穷尽时。
网文写作和
出版
图书不同,读者对于量的要求远远大于质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作者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剧情节奏和文字传递的信息量上。
一般来说,一次写完,剧情上没有大的偏差,自己再检查一次修改即可。写作速度够快,时间宽裕的作者可多检查一次,但切记不要因小失大,这也是很多完美主义容易犯的错误。
(2)
标点符号
①
标点符号应用要规范,但如果有把握,却要有灵性。
抛开小学老师讲的基本规则,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连续出现太多的逗号,就个人经验而言,3个已经极限,4个开始显多,5个或以上,作者的脑子可能有泡。此处不再举例,自己写一个连续4个甚至5个连续逗号的句子,看看是什么感觉。
有灵性和规范是件比较矛盾的事情。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宁可规范写作,也不要弄那些花里胡哨。
规范比较好理解,这里的灵性是什么意思?
在合理的范围内,却能利用标点符号表现出更丰沛的情感或者画面。
如今比较常见且成熟的应应用,就是在直播,游戏等类型小说中,描绘弹幕,网友回复,或者利用符号组成表情,连续三个叹号或者其他一些标点符号不规范的使用等。
个人感觉,这种技巧不值得花费太多时间学习,任由自己在写作时候灵光一现,妙手天成即可。
②
根据文字的情绪,合理使用连续问号、感叹号等。
有一些作者总是喜欢在句尾出现连续的感叹号,问号等,以期增强文字的情感。这件事情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可由于没有注意句子所要表达的情感程度,使得读者对于文字情绪感知混乱。
例子:
a. 唐乐喝了一口井水,凉爽的感觉沁入心脾!!!
b. 小花喏喏向着唐乐开口:“你爹大明就是在这口井里淹死的……”
“爹!!!爹!!!爹你死的好惨啊!!!”
水好喝和爹死了,哪个需要表达的情感程度更深?
③
尽量减少甚至最好不出现补充性文字。
例子:
a. 唐乐一掌打死了大明(唐乐的父亲)。
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我们最后再次强调一下,朴实无华远比花里胡哨要强得多。大部分时候,没有十足的把握,
宁可规范写作,也不要花里胡哨
。
(3)
长句,大段
如果可以,尽量地减少长句,大段。
考虑大部分读者是在手机上阅读。一段话最好不要超过五行,一行20多个,一段话尽量保持在100字内;一句话最短可以一个字,最长最好不要超过100,保持在20-50为最佳;一个逗号内的文字10个左右或者更短为佳,超过20个字读者就会喘不过气。
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并不是一个量化精确的指标,而是需要作者在行文中酌情处理。
一段话超过五行,在感官上就会觉得文字极其密集,哪怕作者精雕玉琢,读者也会因为本能的密集恐惧而一扫而过。
一句话过长,哪怕有逗号间隔,读者也会因为密集的文字而产生憋闷感。标点符号本就是为了防止出现歧义和误解,过长的句子很容易因为逻辑过多而产生这种问题。
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作者需要不断的衡量信息的完整性和读者的阅读体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幸运的是,这种需要衡量的情况并非必须,大部分时候,作者只需要巧妙的安排文字顺序,即可避免这种鱼与熊掌的两难选择。
(4)
说话形式的使用
说话,用语言传递信息,当两个或更多人语言交流,被称作对话。在网文写作中,对话常常会占据很大一部分篇幅,用来推进故事的进程。
写作中主要的说话形式有四种,这里我们简单说下每种说话方式的使用技巧。
a. 甲:“……”
这种是最常见的说话方式,也是最通用的。如果对于说话方式存有疑虑,使用这种一般没有问题。
例:唐乐妈妈笑呵呵向着唐乐询问:“今天中午吃什么?”
b. “……”甲。
这种说话方式一般用在说话的内容比较重要、紧急或说话内容传递的情绪比较强烈也会采用。
重要型例子:
“你奶奶病重,我今天没空给你做饭,你回来了自己解决。”唐乐妈妈一口气说完,直接挂断了电话。
紧急型例子:
“马上就要迟到了,早饭你自己解决。”唐乐妈妈丢下一句话,转身直接离开。
情绪强烈型例:
“滚!快给老娘去厨房做饭!”唐乐妈妈恶狠狠瞪着唐乐。
c. “……”甲:“……”
这种说话一般是前半句内容比较重要、紧急或说话内容传递的情绪比较强烈,而后半句则是对前半句话信息的补全。
例:“帮我打瓶酱油!”唐乐妈妈飞快从兜里拿出五毛,向着唐乐交代道:“我这边油都烧开了,马上菜就要下锅,你快去快回。”
d. “……”
这种说话方式一般是用在具有特殊含义的句子中,如引用名言,象声词,非词语本身意思。在网文写作中,除开以上三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作者故意安排一句话,读者可以自行脑补出说话人的信息或状态,使得信息空间更大。
名言例子:
“一口气不能吃个胖子。”
象声词例子:
“汪汪汪!”
非词语本身意思的例子:
“大猪蹄子。”
信息空间更大的例子:
“这位大哥,绝对是社会人啊!”
这种说话方式,一般需要前后文有其他信息支撑,才能更好地让读者一目了然。所以在使用这种说话方式前,一定要确认读者能够看懂。读者明白了,这叫留白,让文字更具有张力。可读者要是不明白,那就会感觉作者水平太低。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对话的形式太过单调,尤其是连续使用同一种对话形式,会让读者感觉极其难受。
在几种对话方式交叉使用的过程中,穿插上角色的神态,动作,场景或者其他一些细节描写,可以有效地提高读者阅读的感受,增强读者对于角色情绪的感知。
3.
如何让文字具有张力?
还是说回我们最开始的例子,作者是婚介所,读者是甲方,乙方是我们嫁不出去的姑娘。在上文中,我们对自家姑娘耳提面命,见到甲方时候要遵守的各种基本规矩。如今咱家姑娘马上就要出门,那这就到了女孩出门前必做之事。
“脱胎换骨神技:化妆术!”
在讲什么是文笔的时候,我们已经明白了描述和陈述的区别。显而易见的是,想要让文字更具有张力,或者说想象空间,所用必然是描写的手法。
按照我们之前分析人类认知文字的过程,描述即只提供信息,不去验证和得出结论。
什么是信息?这里的信息,泛指事物的表层现象,未经验证和得出结论。读者通过阅读信息,验证和得出结论,进而对文字产生情绪。
信息可以是描述也可以陈述,但在网文写作中,为了获得更大的文字张力,我们会尽量多的选择描述而非陈述。
然而,一旦处于实际的写作中,我们却非常容易陷入陈述的模式。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性的使用较为抽象的陈述方式去描绘事件,这样的好处是能快速精准的传递信息。
为了让文字更具有张力,让自家的丑姑娘能够嫁一个好人家。我们必须克服自身的习惯,将过去讲故事时陈述的方式改变为描述。
例:
a. 唐乐被疾驰的汽车撞断了腿,一时间感觉痛苦至极。
b. 家乡的田野让人感觉格外舒畅。
上面是两句我们常见的陈述句,现在用描述的手法,重新组织语言:
A. 冷风呼啸,汽车扬长而去,唐乐抱着自己已经对折的腿倒在了路边。
右脚失去知觉,全身的血液在向下涌,断裂的骨头撕扯断了经脉,骨刺划拉在血肉里,肌肉不知道怎么拉扯着膝盖。钻心的痛顺着大腿向上,所过之处青筋暴起,肌肉垄扎感觉像要爆炸,一路向上,传进大脑。
大脑反馈更加剧烈,双眼翻白,浑身抽搐,引动的伤口处传来更加剧烈的痛楚。
B. 清风拂面,唐乐仰头栽进草堆里,任由春日那暖烘烘的阳光洒在身上。
空气里传来的气息,是泥土夹杂着青草的味道,唐乐没忍住狠狠地吸了两口,接着满足的侧身向东,连续地打了好几个滚儿。
好的故事,讲述者不会分析事件过程或者帮助读者得出结论,而是通过还原场景细节,捕捉角色动作神态,让读者自行感受故事中所传递的情绪。
明白了描述可以让文字更具有张力,我们继续向下深挖,研究有关描述具体的技巧,以便能更好地运用这一手法。
回顾一下关于描写的定义,还是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描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形象化的阐述。包括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双关、排比等,可以描述人,也可以描述物,通过描述可以让人或物形象更生动具体,给人明了的感受。”
按照这句话的意思,我们把它分解成两个大知识点:“修辞手法”和“描述角度。”
(1)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8小类。”这里大部分是小学的基础知识,所以我们不讲它的定义,不讲结构。只通过常用的几种修辞,透过例子,去感受它在文字中所起到的作用。
还是拿刚才的陈述句修改,然后体会区别:
a. 家乡的田野让人感觉格外舒畅。
① 比喻:躺在家乡的田野里,就好像泡在最温暖舒适的温泉。
② 拟人:这哪里是家乡的青草地?这根本就是情人的温柔乡,舒适,恬静,雅致。
③ 夸张:躺在家乡的田野里,天地变得更加广阔起来,遥远的星星也逐渐开始清晰。
④ 反问:你难道感觉不到家乡田野那畅快欢愉的感觉?
⑤ 衬托:我爬过高山,穿过幽谷,也曾行走在茫茫无际的草原,然而,这一切都不及家乡的田野更让我感觉畅快。
类似的例子,只要翻找到对应的修辞手法,可以举的数不胜数。实际的写作中,单一的修辞手法会显得有些乏味,现在,我们将多种修辞手法组合一起:
⑥ 我爬上高山,穿过幽谷,越过茫茫的草原,只为了回到家乡那无垠的旷野,再次体会家乡田野如同情人的拥抱,溺死在那无尽的温柔乡里。
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在实际的运用中,作者要学会举一反三。百度上翻一翻各种修辞手法,每种都试着组几个句子,或者组一个故事,可以有效地提高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修辞手法只是工具,目的还是写出能够感染读者的作品。
(2)
描述的角度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修辞手法绝对可以信手拈来,真正所欠缺的,是对于描述角度的盲目,使得自己在写作中无从下手。
使用合理而准确地描述角度,可以使画面感自然呈现,极大地增强文字感染力。
从人类认知世界的角度来说,我们所有关于外部世界的描述,都是从人自身的感觉开始。百度百科中,感觉得定义为“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详细的感觉分类很多,我们这里只讲常见的几种,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即五感。
也就是说,在描写人或物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从这几种感官的角度去描写,而其中又以视觉角度描写最多。
为了更好地引导你感受这种描写角度,先举两个例子。
①
视觉,即作者脑海画面是什么,就写出什么:
少年一身干净利落的灰色休闲装,脚下的耐克沾着些油污,却衬的那双白鞋更加的醒目。
②
听觉:
躺在地上闭着眼睛,唐乐觉得自己的耳朵好像变得格外敏锐,清风摩挲草皮的声音,大雁高空求偶的长鸣,喜鹊叽叽喳喳的聊天声,还有知了生命中最后的独响……
③
触觉,即通过身体的接触,进而产生感受:
身下柔软而舒适,整个人好像陷进了什么温暖的地方,面颊上有清风婆娑,说不出的畅快和自在。
④
嗅觉:
下水道被翻开,恶酸,腥臊,腐臭等各种恶心的味道混合着冲进众人的鼻孔,让围观的人皆是转身干呕。
唐乐用手使劲的扇着鼻子,似想要驱逐这股难闻的味道。好一阵后,恶臭略有消散,鼻腔里只剩下浓烈的血腥气。
⑤
味觉:
龙城有一特色小吃,名“灌肠”。
入口绵软却有嚼劲,最开始是芝麻香,接着是卤的那种浑厚,伴着略有嚼劲的“灌肠”,阵阵莜面的面香涌现,几种味道来回,荡满了口齿之间。
这里为了举例,强行将五感角度的描述分类,所以显得略有些生硬。在实际的运用中,往往是多种感官角度混合搭配一些陈述,详细而有层次的介绍某些人或者物。
⑥
混合搭配例子:
下水道被翻开,恶酸,腥臊,腐臭等各种恶心的味道混合着冲进鼻孔,让围观的人皆是转身干呕。
有微风吹过,好像是夹杂了这腥臭气味中的某些东西,扫在人的脸上感觉阵阵的刺痛。
好一阵子,恶臭略有消散,下水道里传出一声尖锐刺耳的金属摩擦声音,然后是渗人的惨叫和求救声。
血腥之气更甚,众人皆是变了面色。
这下水道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描述的几种角度,只要经过正确合理的搭配,加上细致的描述,所谓的画面感自会跃然纸上。在大部分写作环境中,从视觉的角度描写所占比例较大,所呈现的画面也较为真实强烈。
在描绘某件事物的时候,作者可以先闭上眼睛,让故事的情景在脑海中浮现,捕捉画面可以触动人情绪的细节,然后将整个画面通过感觉描述出来。
(3)
写意
好的文笔,自然不仅仅是通过描述展现场景,更是要透过场景,感染甚至影响读者的情绪。在这一小节里,我们将要通过前面说的陈述和修辞手法,利用合适的描述角度,让文字传递更强烈的情绪或者意境。
写意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写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词汇,力求文字直击角色的情绪。第二个阶段是第一个阶段的升华,即通过写景来表现情,要求做到情和景的相互交融,让故事意味无穷。
①
先说下情绪。
什么是情绪,我们常说的有七种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在当今的医学研究中,情绪多达数百种,每种情绪之间还有些许细微的差别和混合变化。因为情绪的种类太多,我们只通过几个典型例子来进行理解,读者自己举一反三。
这种描述角色情绪的手法放在网文中,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写意。
我归纳的写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表达,一种是以景托情,这里有些类似陈述和描述。且因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两种方式基本上都在混合使用,所以这里不再分开举例。
a. 以悲这个情绪,举一个例子:
这一刻,无尽的悲伤涌进了唐乐的胸膛。唐乐抱着小花的尸体,淅淅沥沥的雨骤然变得狂暴,雨点打在路上,墙上,瓦上……似要把整个世界都掀翻过去。
一直以硬汉自居的唐乐,此刻的声音沙哑如同破锣,呜咽声好似丢了母亲的孩子。
这句话的第一部分是直接表达,后半部分则是通过雨来衬托,再加上些许的夸张,使得文字展现的画面自然呈现,画面中角色的情绪直击读者的脑海。
b. 同是悲这个情绪,我们举个情绪略有差别的例子:
雨淅淅沥沥,豆大的泪水顺着雨水滑落,小花努力让自己保持着微笑的样子。
她心里这样告诉自己:“他一定看不出我哭了,此次既然是永别,那我要把我最美的样子放进他的心里……”
c. 我们再次喜欢这个情绪,举个例子。
雪花纷纷扬扬,小花在操场的那头,唐乐在操场的这头。
两道目光交汇,风为他们伴奏,雪为他们跳舞,操场上打雪仗的小朋友便是庆贺的亲朋。唐乐再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飞奔向着小花的方向,而小花那犹如万年寒冰的俏脸上,也终绽放出了雪莲般的笑容。
按照上面的例子,随手写一段文字。读者可以用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融汇在自己描写的画面中,感受和原来的不同。
②
说完情绪,我们再说意境。
什么是意境?就是作品描绘的画面和角色的情感相互交融,产生一种升华的体验。
这个事情说起来好像很玄学,可举几个例子对比感受,写作中多去注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a. 唐乐很骄傲。
b. 这一刻,唐乐感觉天地都是为自己生的!
a. 唐乐很伤心。
b. 他的魂儿丢了,去哪里又能找的回来?
a. 唐乐想去北大上学,做梦都想。
b. 每个魂牵梦绕的夜晚,北大的校门就会浮现在唐乐的眼前。
这里只是随便举几个例子,笔者的境界还低,读者可以去看看古代那些已经托情的诗文,可能收获更加巨大。
将写意放在网文写作中,作者需要注意故事角色当时的情感波动,尽量通过描述,让读者自己去验证故事中的情绪,进而影响读者。
关于文字呈现画面,进而触动读者情绪的整个过程已经讲完,这里需要再次归纳和强调几个点。
当描述处于整个行文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当前的故事,着重刻画事物的某些特征,而放弃部分细节。这样描述出的画面才能远近交替,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作者要善于调动读者的感官细节,才能让文笔产生强而有力的代入感。
在具体的写作中,出情的地方要具有层次感,亲人的死亡肯定要比喝水呛到的情感要激烈。一般来说,描写越细致,暗喻越形象,夸张越夸张,所传递的情感越发强烈。
考虑人对事物认知的过程是先抽象,再具体。在写作中,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者画面放在句子前面,越简短,越抽象,越有力。句子的后半部分越详细,越层次,越真实而强烈。
(4)
主题思想的升华
网络小说故事的主题通常分两个,一个是通篇故事的主题,一个是阶段性剧情的主题。主题是故事背后的逻辑,是创作这个故事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即作者想要让读者明白什么道理。
主题思想的升华本算是写意的一种,可又隐隐的高于写意这种境界,其作用依旧算是引动读者情绪,不过是更为高级的共情,也可以说是代入感。
这种方法通常是透过文字本身传递完整的道理,此道理通常会让读者产生和作者思想上的共鸣,这种共鸣可以让读者对作者产生极度的认可心理。
主题思想一般通过作者的旁白或者是利用剧情中符合这个道理的角色进行阐述,以陈述句居多,话语简洁有力,却都能直击故事背后的主题思想。
如某个以治病救人为主线的小说,详细的刻画了一个蛮不讲理的病人,可医生却依旧为他治好了病痛。当病人和医生的误会解除,病人满脸愧疚地想要道歉,那医生却很平淡地回答一句:“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
在表达故事主题思想时,作者必须避免表现的刻意,许多时候如果没有把握,宁可只是描写剧情也不要强加进某些道理。东施效颦不仅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反而容易让读者感觉作者太过矫情。
4.
准确表达
准确表达,即是基础,也是最高境界的文笔。
这里的准确,是对应剧情的准确,剧情要表达什么,文字便要呈现什么画面,剧情要突出什么,文字便引导读者的情绪向什么方向。
我们认知,或者看事物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只要沿着这个感受去写,视觉上基本没问题。但艺术肯定是需要加工的。画面在脑海回荡时候,我们必须抓到重点。剧情有主次,不可能将所有细节都展现出来。抓什么地方,怎么表现,怎么精简,是剧情上需要下功夫的,且这种功夫也许无止境。开始,我写小明拉屎,写写写的偏离了,重点变成了小明脱裤子放屁。时间久了,功夫到了,我写小明拉屎,能抓住事件的重点了。在不断练习后,我发现,故事的核心不在事件,而在事件传达的人物情感。于是,在写准事件的基础,我开始琢磨,以什么样的手法,让这个事件所要展现或触动的情绪更加强烈。
再举个例子:“唐乐开车不小心撞死了小花,唐乐情绪几近崩溃。”
那么作者在梳理剧情的时候就要明白,核心是要展示唐乐情绪崩溃,进而让读者共鸣。抛开这些,如唐乐开车,小花出门等都是次要剧情。
也就是说,唐乐开车不小心撞死小花的瞬间,要详细的,全面的,透彻的描写,写出画面感。而后唐乐看到小花死而情绪崩溃,是整个故事出情感的地方,要更加详细的捕捉唐乐当时细微的情感变化,极度细节的进行描写。
抛开这两个地方,其他能对剧情有支撑作用的,读者不太喜欢的,作者要尽量地精简,必要时甚至可以直接忽略。如唐乐开车,小花出门,可以直接省略,如时间地点和必要故事环境可以精简。一般来说,用陈述的方式,即能让文字量减少,又能准确地提供支撑故事需要的信息。
总结出来的结论便是,支撑故事的关键信息要简洁有力,快速推动剧情发展。故事的核心,重大转折点,要着重描写。而最重要的则是整个故事出感情的地方,要细致入微的刻画,把作者吃奶的力气都使在这里。
准确表达是一个没有上限的东西,就像同样打乒乓球,大家都学基础知识和动作。哪怕都懂了,学会了,可后面打起来还是各有特色,水平高低各不相同。
准确表达这里还需要补充两点基础,一个是表达顺序,一个是逻辑。
(1)
表达的顺序
我们之前说过描述的角度,而这里说的则是整个故事的切入角度。
为什么同一个故事,有的人写出来就井井有条,有的人写出来却感觉杂乱无章?
作者脑海中构建了画面,心中那强烈的表达欲望即将抑制不住,如果任由洪水滔天,表现出来的自然是杂乱无章。但作者如果能在此刻停下,让情绪在胸腹间稍一酝酿,找到合适的角度切入,文章自然变得井井有条。
一般的表达顺序,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或者沿着一个脉络一直讲。这种讲故事方式条理有序,所呈现的画面感会随着故事的深入而逐渐清晰。
将上述的表达顺序反转,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或者插叙、倒叙。这些表达顺序比较少见,但在描绘特殊场景,或者作者想利用这种叙述方式制造悬念或其他,会有极佳的效果。
(2)
逻辑
无论文笔还是剧情,都离不开逻辑。放在网文中,逻辑便是读者和作者的共识,是过去经验对于当前故事合理性的判断。
当作者和读者对于某些事物认知出现差异,即非常容易出现所谓逻辑上的错误。
举个例子,比如作者认为所有的猪都应该在天上飞,而且感觉自己这个创意逆天,必然大火。然而读者以过去常识去判断,说猪只能在地上跑,这时候读者往往会大骂作者狗屁不通。
创意这种东西,在当前网文市场可以算一个支柱,好的创意可以吸引大批量的读者。然而,好的创意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逻辑几乎都是完全相悖。
猪能飞上天不对吗?
按照生活常识判断,这个逻辑自然是不对的。但把它放在网文中,经过作者合理有力的解释,那它就是正确的,优秀的创意。
这里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合理有力的解释!
还是说猪在天上飞,我们铺垫前文这是一个斗气的世界,这里的猪天生就有斗气,因为斗气可以让猪身轻如燕,猪为了躲避地面天敌的捕杀,一般都生活在天上。
作者要靠文字的力量,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说它是啥就是啥。
一般来说,解释的越是详细,越是透彻,这种设定的可信度也就越高。
作者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谎言需要另一个谎言来圆,要尽量地把这种谎言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避免因为弥补一个逻辑问题,而出现更多的逻辑问题。
还是上面这个例子,真正放进行文中,也许我们只会顺嘴提一句,那些猪天生拥有斗气,斗气可以让生物身轻如燕。剩下的部分让读者自己去脑补,读者自己脑补的东西,绝对不会怀疑是出现了逻辑失误。
①
逻辑差异尽量避免
抛开作者特意设定的不符合常识性逻辑的事件,我们行文时最需要注意是常识性逻辑的错误。
常识性错误我们主要说前后矛盾,认知上的重大差异我们只简单举个例子抛砖引玉。
先说下认知上的重大差异。
北方人喝咸豆腐脑,南方人喝甜豆腐脑,当一个北方人或一个南方人第一次喝另一种豆腐脑会出现什么情况?
“老板!你是不是盐和糖放混了?”
这里的例子讲得比较客气,真正放到网文中,读者估计心里会直接大骂作者:“这个作者真S……连豆腐脑的甜和咸都分不清。”
认知上的差异很难一下子纠正,作者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和完善自己的常识,明白各种地方的文化差异,尽量地减少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认知差异是无法避免的,那前后矛盾就是我们作者努力就能够做好的地方。
②
什么是前后矛盾?
最简单的前后矛盾,作者在前面的剧情说山是圆的,后面的剧情说山却是方的。
放在网文中,作者最容易出现的事情则是,前面主角表现和交代的是一种性格,后面描写同类事件则变成完全相反的性格。
a. 例:
唐乐牙关紧咬,恶狠狠瞪着灭霸:“放下你那些可笑的伎俩,今天就是战死,我也绝对不会皱一下眉头。”
……
唐乐忍着剧痛,露出一脸谄媚的笑容:“感谢大人不杀之恩,小人这就滚,滚的远远地……”
b. 除了角色性格,还有剧情上的,例:
嘭!
剧烈的爆炸让整个广场瞬间灰飞烟灭,刚才还整齐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伴着爆炸直接血肉横飞。
爆炸的余波结束,小花带着她的舞团随便找了块空地,音响里传出振奋人心的歌声:“燃烧我的卡路里……”
这个例子的逻辑错误,是小花等人的行为不符合人之常情,为了举例,逻辑上的错误较大。在真正行文中,由于篇幅大,剧情繁琐,这些常识性错误往往比较隐蔽,需要作者耐心地找出来修正。
在这里需要补充一下,在特定的时候,作者会利用常识性逻辑制造悬念,这种方式不算是逻辑错误,因为作者会在后续行文中给出合理的解释。
5.
文笔的层次梳理。
明白了文笔的理论知识,谈所谓的层次,其实意义不大。不过按照一个标准去划分等级,似能满足人的某些天性。
这里我按照自己的理解,简单说下我对于文笔的划分,博君一笑。
文笔第一层,准确表达,写作时候能对应剧情节奏,准确描写事件,流畅而没有重大的逻辑失误。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便有了写书的基础。在不断练习后,基本不会将小明拉屎的剧情,信马由缰的写成小明脱了裤子放屁。
第二个层次的文笔,是在第一层的基础上,让文字呈现相应的画面感,画面感呈现,读者情绪自然会被带动。这一层次的文笔已然能写出人物的情绪,在一定程度对读者情绪具有感染力。
第三个层次的文笔,不仅要让文字有画面感,更是剧情节奏和强而有力的文笔互相印证。几乎可以做到想让读者哭就哭,想让读者笑就笑。若能做到这个程度,单靠文笔成神不在话下。
第四层次的文笔,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强化了故事的主题,能让读者产生情绪的极致体验。【很少见,部分神书只在部分片段,短暂出现。】
第五层文笔,准确表达。不过是结合前三层次的准确表达。真能做到,笔落惊风雨,真不是夸大,我将这一境界算作理想境界。
6.
小练习:
关于文笔的所有知识点已经讲完。这里我们将文笔的核心知识点串联起来,简单说说它在网文中的应用。
文笔的基础是准确,在保证信息准确,对应剧情节奏的情况下,文笔要有精有简。核心故事,重大转折点等详细刻画,出情感的地方深入刻画。详细刻画的地方一般用描述,精简的地方一般用陈述,尽量杜绝出现逻辑上的错误。
在关于文笔的最后,我们布置几个小的练习,以便强化自己对于文笔的理解。
(1) 检查自己最近写的文字,将它放在手机上看,对照2小节关于文笔基础事项,看看自己犯了哪些基础的错误。
(2) 对照3小节“如何让文字具有张力”,找一些陈述句,脑补剧情,通过描写展现画面,甚至传递出情感,对比两者之间的不同。
举个例子。
陈述:“两个孩子青梅竹马。”
我脑补的剧情是星空下的村庄,青梅竹马的两个孩子仰望星空。
描述:
有一道光不知从哪里开始,也不知去哪里结束,短暂的划破黑夜。
桥头村上,知了一声声的打破宁静。
桥头老树的枝丫上,四只小脚丫随着风摇摆。脚下的世界好似被披着一身银装,麦浪翻滚,竟有碧波荡漾的感觉。
小女孩的脑袋不知道什么时候靠在了小男孩的肩膀。
男孩下意识的转头,却见女孩水汪汪的眸子里,有无尽的星空汇聚,有银白的世界翻涌,仿佛凝结着所有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仿照这种方式,练习自己描写的能力。
(3) 按照描述的方法,修改自己过去写作中,某些该出情感却使用陈述的地方,感觉两者的不同。
(4) 合理的使用,重复的使用!
#网文
#写作
#文笔
#提高
收藏
送赞
・
4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从拒稿到热销:网文投稿全攻略,助你一跃成为人气作者月入十万!
0
2972
zyg1146
2024-07-29
文化新闻
AI入侵网文界,失业后写网文这条路也被AI堵死了?
0
4054
写手发布
2024-07-26
媒体约稿
一边写网文,一边签影视:阅文集团女频征稿
0
1780
写手发布
2024-07-23
文化新闻
网文20年十大都市小说排行榜 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20个...
0
2873
据善于思考
2024-07-21
文化新闻
重庆女娃儿坚守11年成为全职网文作家
0
2323
写手发布
2024-07-19
写作交流
速通流程攻略,新人如何赚网文的第一桶金
0
2875
neisalaan
2024-07-12
文化新闻
网文热潮下,大学生写作真能实现文学梦?
0
2553
写手发布
2024-07-12
写作交流
适合新人的小说大纲写作思路
0
1755
iiMessi
2024-07-07
休闲分享
想要快速通过写作变现的看过来
1
1839
弄墨
2024-07-06
写作交流
网文的爽点有哪些?怎么写才能更爽?
0
1364
静静的守护life
2024-07-05
回复
TA的其他文章
中国“网文”红到今天,下一步该怎么走?
这些作家也可比肩金庸?江南、天下霸唱上榜
网络小说流派大全
全球美女大收集,有都认识的小伙伴吗?
大道致远踏层峰——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
8本好书推荐,每一天都是读书的日子
盘点网文二十年那些登顶的一哥:十位最具代表的网文作者
你选书 我买单丨100本好书任你选,助力你的2020读书flag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作者推荐
史上最全网络小说流派总结
这些作家也可比肩金庸?江南、天下霸唱上榜
中国“网文”红到今天,下一步该怎么走?
阅文推选优秀网文,叶非夜获“年度最佳作家”,天下霸唱有两部“改编期待作品”
网络小说流派大全
普通小白该如何开始学习写作?这亮眼的写作公式,你该用起来了
万读女频主编小白:新媒体小说怎么写?
100句经典名著最精华的句子,值得收藏给孩子
博士4年,我读完了1000本书,我把书单整理成了一张大图送给你
萌系列:软萌文艺美女私房极品写真图片
话题
100-300元/千字 | 「中国青年作家报」征稿函
300元/千字 | 「博爱」杂志约稿函
七猫女频创新征文2025第2期「古言新作」
4
写手之家站内推广位最新报价(下调后的报价)
5
给我们的公众号写国示新闻评论文章
6
网络作家红刺北:如何让读者难忘故事情节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4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