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每日签到
好友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郑渊洁:我有点儿小成就感
[ 复制链接 ]
睡无止尽
初级作家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91
回帖
262
银子
初级作家
初级作家, 积分 5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9 积分
初级作家, 积分 5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9 积分
积分
511
主页
发表于:2020-7-15 11:27:22
16450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北青网
郑亚旗
推开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的门,两位同样光头造型、同样劲健挺拔的男士一起站了起来,这便是郑渊洁和郑亚旗父子了。不过,此次接受采访的主角不是名声响亮的“童话大王”郑渊洁,而是初次当导演的小郑同学。
郑亚旗称父亲为“老郑”,老郑幽默风趣,小郑举止大方,两人的相处模式自由而平等。老郑亲自调教出来的孩子自然不会差,但是,郑渊洁还是没想到儿子一出手就让自己到达了“不淡定”的程度。
小郑虽然尊重老郑,却并不是事事都向父亲汇报,所以,自己“悄悄地”成为了动画片《舒克贝塔》的导演,作品播出后口碑不俗,这让老郑惊喜之余,也有了衣钵传承的成就感。
老郑写童话,小郑拍父亲的童话,听起来是挺完美的组合搭档,但事情却不那么简单。老郑对于影视改编普遍存有那么一点“偏见”,认为必定会伤害原著的精髓,而小郑顶着父亲的不信任,自己埋头研究,硬是一步步自学当了导演,焦虑得掉了很多头发。
接受采访时,郑渊洁也是第一次听到儿子诉说这种创作过程的压力,望向儿子的目光透着心疼:“咱们平时留光头,你要不说,我真看不出来。”
也许,如果没有老郑随时准备兜头泼下的凉水,郑亚旗也不会拿出这么招人喜欢的《舒克贝塔》,不仅没有“毁童年”,反而让很多人重温童年,让现在的小朋友们有了新的陪伴。
而在这部动画片中,可以看到很多的小细节都在向郑渊洁的作品致以敬意,这份儿子对于父亲深沉的爱,这种在岁月中形成的默契与守护,也是《舒克贝塔》成功的真正原因。
帮儿子找自行车 发现家中失窃
郑渊洁现在还记得自己知道郑亚旗在导演《舒克贝塔》时,忍不住的小恼火,而这个过程中,还穿插了一个非常有戏剧性的“盗窃案”。
去年的8月14日,郑亚旗给父亲打电话,说需要用一下存在家中的折叠自行车。郑渊洁有一个房子是专门存放名人字画和自己绝版书的,那辆自行车就在那儿放着,那个房子,郑渊洁一年也去不了一两趟,8月16日,为了取自行车,郑渊洁就去了,结果发现开不了锁,“我就问亚旗,他要自行车干吗,亚旗说要去参加美国的火人节,这个活动在内华达州沙漠中举行,所有人都要自备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而他正在拍《舒克贝塔》的动画片,里面有一个去外星的场面,他觉得火人节有那种外星的气氛,就想去拍些照片感受一下。”
郑渊洁一听就着急了:“‘你当导演?你又没学过,你不但没学过导演,你连学都没上过,’我跟他说不行,不能干导演,‘播了以后你会被骂死,而且拍得不好,别的导演是5分,你因为是我儿子,会被给3分。’我就让他发我粗剪片段给我看看。”
第二天,郑亚旗给郑渊洁发了粗剪片段,郑渊洁看完一拍桌子:“成了。”儿子的水准让郑渊洁挺高兴,于是决定奖励一下儿子,他带着钥匙又给儿子取自行车去了,结果还是开不了门,再仔细看是被换锁了,家中的10万本藏书都被偷了,小偷用车搬运了三天,郑渊洁马上报案,“盗窃就是这几天的事儿,小区的监控录像都还在,23个小时就破案了。”
就这样阴差阳错的,关于《舒克贝塔》生出这么一段故事。郑亚旗拍动画的水准不错,还帮家里避免了损失,也算是“双喜临门”。
《舒克贝塔》去年9月首播,在央视、腾讯视频、小企鹅乐园、极光TV、腾讯儿童频道等多个平台同时开播,目前在央视已经重播了三四次,腾讯播放量达到八亿,豆瓣评分8.7,在疫情期间,成为最受欢迎的国产动画片。
有上海美影厂30年前拍摄的《舒克和贝塔》珠玉在前,新版《舒克贝塔》能有如此高的口碑,实属难得。郑渊洁也舒了一口气,为儿子感到骄傲,“以前亚旗做了什么,我都让他低调,不要接受媒体采访,但这次我觉得可以,我也有点小成就感。”
做导演是“赶鸭子上架”
对于郑亚旗来说,自己做导演实属意外,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味。
作为皮皮鲁公司的CEO,郑亚旗毫不掩饰自己的工作就是“挣钱”。十几年来,他帮助郑渊洁的收入翻了20多倍,仅去年,郑渊洁的书就卖了一个多亿的码洋。
既然有利润在手,为何不直接把IP卖掉挣版权费?为何非要自己做动画,费力又不容易讨好?这是郑渊洁经常问郑亚旗的问题。
郑亚旗坦承以前的确是这样操作的,但事实证明并不很成功,有的是对人家做的内容不是很满意,有的是完成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播出,这让郑亚旗意识到,需要亲自去把控IP内容,“只有自己才会对自己的作品珍惜和善待。”
郑亚旗透露,他们和腾讯签约拍摄《舒克贝塔》,从签约到播出只有一年半的时间,而对于26集的片长来说,好莱坞的制作时间通常是两年半到三年:“除了对老郑原著的故事熟悉是优势之外,我们别的操作都是从零开始,全部重新搭建。制片管理部门带我见了各种团队,试图找到合适的导演、编剧、美术等等,我见了很多,但是始终无法确定人选。国内的动画片通常是单元剧,一集一个故事,像《舒克贝塔》这种连续性故事的很少,这类动画片的好导演也不多。”
从“小白”开始的郑亚旗就这样跟不同团队接触,慢慢地制定各种决策,被推到了“没人定你定”的境地,最终成为了导演:“虽然老郑的教育一向是通过鼓励,把白痴变天才,但是,我做导演还是责任重大,不仅关系到一部作品本身的成败,还牵涉到公司的融资等等,虽然我是个很有自信的人,但依然有很大压力,我们团队都焦虑得掉头发,虽然我这个发型也看不出有什么头发。”
《舒克贝塔》中藏彩蛋 看弹幕挺欣慰
让郑亚旗骄傲的是,整部《舒克贝塔》的制作团队最终由“全华班”完成,“开始我们也找了国外编剧,找了好莱坞、欧洲团队,有一个好莱坞的编剧说,现在好莱坞的双男主戏,一般要配两个甚至三个女主,我说加角色可以,但是不能加成主角;还有一个欧洲编剧建议,把舒克和贝塔改成一男一女,这些我都绝对不能同意,改编老郑的作品,他就四个字:‘遵从原著’,所以,不管我们怎样改编,核心不能脱离这四个字。”
舒克和贝塔的卡通形象是郑亚旗当导演后遇到的一个挑战,因为制作时间紧张,若形象不能早点定下来,其他制作也无从谈起,“韩国、日本、欧洲的设计公司都找了,做了七八百张形象,最终还是我们自己人制作的形象被团队认可。”
虽然当导演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对于进军动画市场,郑亚旗却是筹谋了5年之久,一直在等“天时地利人和”:“之前动画片在中国缺乏商业模式,难以制作高质量的动画片,我拒绝了无数高额授权费诱惑,我不想毁了大家心目中的舒克贝塔,我不能毁了大家的童年,也不能毁了老郑的青春。如果IP毁了,对文化创意型公司来讲,是毁灭性的打击。而现在,国内的动画片市场已经走上正轨,时机已经成熟。”
《舒克贝塔》中有着郑亚旗对父亲的敬爱与致意,例如在舒克房间的天花板上面,贴的是郑渊洁年轻时当空军的照片;舒克假装学习时,拿着的那本课外书,是郑渊洁著的《鼠王做寿》,这本书里记录了“真假舒克”的故事。
这些小细节蕴含着父子间的一种独特情感,但有趣的是,郑亚旗在弹幕中发现很多观众也能够火眼金睛地认出这些“宝藏”。
按说少儿类动画片很少有弹幕互动,因为大部分观看的孩子还无法打字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舒克贝塔》中,平均每集过千的弹幕量却让人感觉这不是个少儿动画片。不仅如此,弹幕中隐身着很多“超龄儿童”,“30岁来打卡、80后也在看、这里还有70后”等等内容完全“暴露”了他们的年龄,而这也证明舒克贝塔这两只小老鼠的影响力之大、覆盖面之广。
郑亚旗笑说自己很喜欢看《舒克贝塔》的弹幕,因为会有种“你的用心被别人感受到”的幸福感,“看弹幕挺欣慰的,舒克和贝塔第一次碰面认识,有句台词是‘我是第一次坐飞机,但我感觉自己已经坐了30年了’,这句怀旧的台词让很多观众泪奔。郑亚旗说,为了这样一句贯穿岁月的台词,制作团队想了半个月之久,就是想在这种细微处见情怀。”
郑亚旗透露,目前他们已经与腾讯签了《舒克贝塔》四季的合约,他正在忙着第三季的故事。此外,《舒克贝塔》也计划在合适的时候拍成电影搬上银幕,现在正在做前期准备。
6岁开始看《异形》《终结者》
《舒克贝塔》的成功与郑亚旗强大的自学能力有关,这就要归功于老郑独特的教育方式了。
郑亚旗的成长方式堪称传奇,老郑如何教育小郑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郑亚旗8岁时,郑渊洁就跟他说:“18岁前,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18岁之后,我就不管你了,而是我要什么你给我什么。”郑亚旗小学毕业后,就不再上学,郑渊洁为他编写了10套教材。最终,只有小学毕业证的郑亚旗,成功地将父亲的知识产权经营成一个收入过亿的文化品牌。
如今,很多人找郑亚旗请教做导演的“成功经验”,郑亚旗笑说可能是自己在散养状态下,看了太多的漫画、电影、动画片,耳濡目染地有了很好的审美,“就内容上而言,导演和写作一样,内容创作是非常个人化的,成就有多大,与这个人的天赋以及对人性的判断有很大关系,其实所有艺术创作都是个人化,都需要有足够高的情商以及对人性的认知。我从小看了大量东西,技术性的东西对我来说不是太难。”
郑亚旗的童年令无数人羡慕,他爱打游戏就打,老郑不管;爱看电影,老郑就陪着他去租录像带,“我6岁时,老郑带我去租录像带,我还没有店里的柜台高,都看不见里面摆着什么,我说我看《异形》,店主就跟老郑说觉得我看不适合,老郑说:‘害怕是吗,没事儿,他想看就看吧’,我看《异形》《终结者》他都不反对,还买了两个录像机,给我录下来,让我有时间反复看。老郑给我很大的自由空间,我有一张小时候的照片,就是玩第一款游戏机时拍的,18岁前,我要什么,他都不约束,甚至我整天打游戏,他也不会拦着说对眼睛不好,而是陪着我玩,他说反正大不了就戴眼镜呗。”
郑亚旗说那时候老郑对他的期待就是18岁能自立,“他从没有给我强加过什么预期,我那时候也没对自己长大做什么有想法,小时候爱打游戏就想过长大后卖游戏也不错,因为自己还可以玩。”
有趣的是,或许是郑渊洁给儿子灌输的“自立”的想法太早,郑亚旗有了“危机”意识,他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就是商业经营性的。而其实老郑也是“用心良苦”的,他通过陪孩子玩游戏的方式让儿子觉得家人的陪伴更重要,孩子反而不会过于上瘾,沉迷于其中。
孩子教育成功源于家长“身教”
除了考驾照和潜水证,必须有专业老师教授之外,兴趣广泛的郑亚旗学习其他的技能都是靠自学。比如,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他读了大量有关时间管理的书籍,发现睡眠时间少是时间管理的一大优势,于是又对睡眠进行了“全方位研究”。而他结实健康的好身材也是“自学成果”:“大家见了我爱问我健身多久,请的什么私教,其实就是我自己看视频学的,我总是觉得,自己能学会的,为什么要花钱找别人学?”
这种强大的学习能力可谓是支撑郑亚旗“仗剑走天涯”的勇气与力量,“这可能跟我没上学有关,没人教只能自己学,修电脑、写攻略、做网页,学习的过程让我特别快乐。”
而对于儿子的自学过程,郑渊洁很认可:“1993年的时候,一个朋友跟我说,以后写作可以不用纸笔,改为在电脑上写了。我就带着亚旗,花了一万五买了一台486,那时的电脑爱出毛病,每次都要抱着沉重的电脑去修,去了三次之后,亚旗自己就能修了,也没人教,都是他自己琢磨的,那时候上网费一个月5000元,他上着网,我在旁边心里就为流失的网费哆嗦着。他玩一个叫阿猫阿狗的游戏,然后写了篇《阿猫阿狗全攻略》登在了《中国电脑报》上,挣了100多元稿费,我问他什么时候去投的稿,他说就在家里,通过邮件发送的,我听了就觉得很新鲜。”
谈起教育孩子的经验,郑渊洁强调了“身教”,他说自己对孩子没有什么要求,但是在家里时,孩子看到的他总是在写作或者看书:“我自己也是这样,从小在家里我就看父亲总是在看书,所以受父亲的影响,我也爱看书,现在我们见面时,互相之间也是互相推荐最近看了什么好书。”听及此,郑亚旗表示认可:“阅读很重要,阅读真的可以改变人生,参加活动有人让我题词,我写的都是‘阅读改变人生’。”
郑渊洁认为另外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留住好奇心,有想象力,这对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郑亚旗就很佩服父亲的想象力:“他写作从来不体验生活,平时也不怎么出门,就坐那儿写,写了三十多年,总有灵感。”
郑亚旗说自己第一次真心觉得老郑写东西好是自己三四岁时,“我得了水痘,特别痒又不能挠,痒得睡不着觉,老郑就给我讲故事,讲他编的皮皮鲁的故事,我听着就不痒了,那时觉得他写得是真的好。”
在郑渊洁的“资深粉丝”郑亚旗看来,郑渊洁的作品永远不会过时,完全可以做成像漫威那样的品牌,而对于郑渊洁来说,他的写作灵感还多着呢:“我以前是早上四点多起来写作,现在疫情期间,晚上再也没人相约,我就八点睡觉,两点半起床写作。”
郑渊洁平日不会干涉郑亚旗如何去运营公司,只是在需要签约的时候来公司签字,而郑亚旗则利用签约的时机“激励”父亲一定要健康长寿,这样授权才能长久,而老郑也很听话地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锻炼身体,成功地控制了血压和体重。
就是这样,父子之间表达爱意的方式,也同他们的作品一样,从不说教,却在不经意间见了真情。
文/本报记者 张嘉
供图/郑渊洁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TA的其他文章
好书推荐|想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这里有5本简单实用的书
书荒了吗,看一下网络作家封神之作,总有你没看过的?(二)
双雪涛:《刺杀小说家》灵感来源于“被退稿”经历丨人物
郑渊洁:我有点儿小成就感
精选美女图片:牛奶肌肤性感养眼美女
300-1000元/篇|「她晚」公众号长期征稿
赶超《极品家丁》,力压《唐砖》,这本历史小说太带感,评分9.2
美女写真图鉴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网络小说作者受欢迎程度,最受欢迎的依然是这个勤奋的男子
2018,原来这些网络小说惊艳了时光!
2019中国网络作家影响力榜乌贼排第一,烽火第二十,让人不解
网文新力量丨六界三道:十年写作十年探索,网络文学充实了自己
赶超《极品家丁》,力压《唐砖》,这本历史小说太带感,评分9.2
双雪涛:《刺杀小说家》灵感来源于“被退稿”经历丨人物
改编自畅销网文,《惹上冷殿下》直击“饭圈”
3本“后宫流”网络小说,书荒了不容错过
没有网络文学,就没有现在的流行热剧?
《庆余年》《赘婿》……网文出海作品已达万余部
话题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100-300元/千字 | 「中国青年作家报」征稿函
4
300元/千字 | 「博爱」杂志约稿函
5
七猫女频创新征文2025第2期「古言新作」
6
写手之家站内推广位最新报价(下调后的报价)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