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简析“表现主义”——以《变形记》主题为例
[ 复制链接 ]
抹茶
初级写手
0
好友
0
回帖
32
银子
初级写手
初级写手, 积分 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初级写手, 积分 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积分
36
主页
发表于:2020-8-22 10:11:47
编辑话语
6052
来自手机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第一次写书评,快进来看看吧!给我提点意见呀!谢谢了(^~^)
简析“表现主义”——以《变形记》主题为例
[摘要]战争的惨烈,民族的苦难,为一些作家写作奠定了悲剧的色彩。卡夫卡就是其中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变形记》用象征、寓言化的手法,批判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腐败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冷漠,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与人"恶"的真实性和预见性,这可以从《变形记》两个主题:"异化"、"语言的焦虑",分析出来。
[关键词] 《变形记》,变异,对语言的担忧;
两次世界大战,人们饱受战争的苦难的同时,随着工业革命浪潮迅速席卷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劳动工具方面,大机器生产迅速发展,手工劳动逐步衰弱,最终被机器取代了人的生产主导地位;相应地,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忽视精神文化,导致物质取代了精神的统领权。卡夫卡的《变形记》就在这个"畸形的、变形的"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并且受到了读者广泛的关注。
首先,《变形记》中,它的核心主题是"异化"。马克思曾经给"异化"做过这样的定义:"'异化'是物质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①在书中,"异化"主要包括三各方面:人与他所从事的劳动之间的异化,自我的异化,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主要体现在:一、劳动本来是人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和意愿,主动的利用机器进行生产,但是"劳动异化②"使劳动活动与人的关系颠倒了,人不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为,反而被迫地成为机器的奴隶,麻木不停的进行劳动,并且使得人失去了劳动过程中感受到的快乐、智慧等美好的东西,使劳动仅仅成为创造物质利益的唯一目的。主人公萨姆沙原本可以喜爱旅行推销员的工作,把他的工作当成是一次次舒服的"旅行",可以去不同的地方,领略不同的美景,放松心灵,生活的轻松、自在、美好;相反地是,他特别厌恶这份工作,讨厌"长年累月地到处奔波、出门的麻烦、担心火车倒班,不定时并且低劣的饮食、没有时间交朋友……"他仅仅把这份工作看成是不得不做的谋生的手段,创造物质利益的唯一工具,本来是人主导劳动,结果"异化"成——劳动主导人,这是"劳动的异化"。二、"自我的异化"。主人公萨姆沙由于挣钱还债、养家,他逐渐地失去了自我,变成了"家庭的共我",他的一切思想都是为了自己的家庭,想要让父母亲过一个安静、祥和的晚年,想要赚更多的钱供妹妹上音乐学院,想要帮自己的家庭还清债务等等。因为这些累赘、负担,他"自我"的追求与个性逐渐被淹没,自己的"本性"被隐藏,个人价值的丢失。另外,"灵与肉"的冲突也反映了"自我的异化"。萨姆沙的身体虽然变成了丑陋的甲壳虫,但是他保留了人性美;而他的家人,虽然有着美丽的人性躯体,但是却有丑陋的心灵——通过美丑对照的对比,身体与心灵的不契合,表现了自我的异化。三、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疏离、冷漠,反映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观念。当主人公萨姆沙身体健康,是家里经济来源的时候,父母亲和妹妹都对他很亲近,也很看中他。但是,他突然变成了一只甲壳虫之后,父亲"恶狠狠的瞪他、用手杖把他打回房间,用苹果轰炸他";母亲不敢看到他,躲避他,消极地对待他;妹妹原先还会关心他吃什么食物,给他打扫房间,陪他说说话,但是,在看到哥哥不可能痊愈时,她慢慢地开始忽略他,随便对萨姆沙发脾气,乱动他的家具,也不再给他打扫屋子,"房间里灰尘积的老厚,稍稍一动就会飞扬起来"③,甚至,妹妹骂他"怪物",并且坚定地要求:"赶走他,我们对他已经仁至义尽了,他会拖垮家庭的④",对于葛蕾特无理的要求,父母亲却是默默地赞同了,家人的冷漠无情是导致萨姆沙在孤独、绝望中饿死的重要的导火线。从主人公萨姆沙由家庭经济的负担者变成没有收入来源的家庭负担时,家人对他的态度一落千丈,不再当他是"家人"了,认为他是一个异类,是"非人类",所以,冷酷甚至是无情的驱赶他,亲情的淡化与消逝,体现了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通过对《变形记》中"异化"主题的这三方面分析,可以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关于"异化"的含义。
其次,《变形记》的另一主题是:对语言的担忧。对语言的担心与作者的经历有关,作者卡夫卡是一个讲德语的犹太人,这种"似鸟非鸟,似兽非兽"的特殊身份,让他被其他的犹太人排挤,再加上他一直生活在强大的父亲的阴影之中,使得他更加没有"归属感",对自己生活的世界中充满了孤独感和陌生感。在小说中,主人公萨姆沙变成了甲壳虫后,他不能再讲"人语",只能讲"虫语"——像动物一样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即使他自己能够听懂自己和其他人说的话,但是人类听不懂他说的话,这就中断了萨姆沙与人之间的交流。例如:萨姆沙想要主任秘书为自己向上司说好话时,主任秘书完全听不懂并且急忙逃走;萨姆沙不想要妹妹搬他房间的画像时,只能用甲壳虫宽大的身躯挡住相片,阻止妹妹葛蕾特拿走它;当家人在厅室里聊天、谈话时,萨姆沙只能窝在阴暗处,静静地看着、默默地听着,插不上一句话……自从萨姆沙变成了甲壳虫的那一刻起,他就再也没有说过一句人语;被关在小屋里,没有再和外界有过一丝的联系。《变形记》体现了语言对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性,折射在当下社会之中,随着科技的革新,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低头族",只知默默地低头玩手机,很少有言语的交流,随之,感情逐渐淡化,矛盾因不能及时疏通而越来越大,社会关系岌岌可危。语言的缺失是作者对人们发出的警告!
卡夫卡的《变形记》是西方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荒诞不经、扭曲变形的笔调,用平凡质朴的语言、冷静客观的风格,从"变异"、"语言的焦虑"主题这两方面,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败与黑暗,以及真实再现了当时社会中人的痛苦与迷茫、自私自利的本性,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冰冷。
参考文献
注:①引自《资本论》第六章,马克思,1863年;
②引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③引自《变形记》著者[奥地利]卡夫卡,译者[李少俊],第75页;
④引自《变形记》著者[奥地利]卡夫卡,译者[李少俊],第78页;
#表现主义
#变形记
#主题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媒体约稿
读者原创版」杂志5月主题征稿
0
2296
快乐小蜗牛
2024-05-09
媒体约稿
首奖15000元 | 「书旗小说网」月主题征稿
0
1705
难追难回味丶a
2024-05-21
媒体约稿
「看天下」杂志6月毕业季主题征稿
0
2212
东方朋友
2024-06-04
媒体约稿
「读者原创版」杂志6月主题征稿
0
1849
1二货
2024-06-05
媒体约稿
首奖10000元 | 「菠萝包轻小说」主题征文大赛
0
1869
写手发布
2024-06-21
媒体约稿
400元/篇 | 「圆明园」公众号主题诗歌征稿
0
1985
三尺微命
2024-06-23
媒体约稿
500元起/篇 | 「传记文学」杂志主题征稿
0
1537
野爹
2024-07-01
媒体约稿
《零杂志》6月份主题征文:唯一最优解
0
1585
婷心随衣动
2024-07-02
媒体约稿
100-500元/篇 | 「旅游」报刊主题征稿
0
1502
lang183029372
2024-07-08
媒体约稿
「传记文学」杂志主题征稿
0
1395
胡小高`
2024-07-14
回复
出去走走看看吧!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不一样的人生。不要堕落在安乐的泥潭里,泥足 ...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文化新闻
作者推荐
议论文写作的小技巧
新手
话题
【喜马拉雅】第2届悬疑征文大赛,火热征稿中!
《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网文作者规模首次突破300
对话新时代青年先锋获奖者疯丢子:重拾正能量题材创作
4
800元/篇 | 「零杂志」杂志5月主题征稿
5
机器人瓦力:成为作家只有一条路——写!
6
给短剧设计爽点的人,已经入账百万!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