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浮生六记》为什么火了?连出版方自己都搞不清楚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0-10-20 16:35:29
15553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提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这是一个颇为流行的一个心理学理论,把人的各种需求分成了五个层次,最底层的是生理需求,依次往上是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最高层的是自我实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细分层次或许有一定的问题,但是理论逻辑仍然非常有参考价值。
因为长期观察
出版
业、观察读者,所以某次在看到读者抱怨某某名著又被出版社糟蹋了的时候,我便决定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聊聊公版书需求这个话题,顺便研究一下为什么《浮生六记》这样的公版书近几年会火得一塌糊涂。
公版书需求层次理论,就是我仿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而“自造”的一个理论。
公版书的需求层次分为:拒绝需求、强制需求、跟风需求、自主需求、进阶需求。
第五层:
拒绝需求——我就是不看书,你能拿我怎么办
处在拒绝需求层次的读者极少会看公版书。他们有的拒书于千里,只愿意偶尔在网络平台上看看免费电子书,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有的人什么书也不看。
另一类读者则有着强烈的阅读喜好。他们有的嫌弃公版书内容过时,有的觉得公版书读之无味。无论是出于什么私人原因,公版书经典读物都不会成为他们的阅读选择。
第四层:
强制需求——说你要你就要,不要也得要
处在强制需求层次的读者具备一定的阅读公版经典的能力,也勉强能感受公版名著的“好”,而这往往是义务教育的功劳。
在上学的时候,公版名著被收纳进语文课本里。出于求学的需要,成为学生的必读之物。你不想读,但是你能不上学吗?
譬如提到鲁迅,我们难免会想到“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那句玩笑。因为鲁迅的公版书数量不仅庞大,选入各个年级课本里的作品也多。
在这个需求层次的读者,因为长期被“强制阅读”折磨,没有感受到阅读的趣味,形成了叛逆心理。在学业结束之后,他们往往会把公版名著抛到脑后。他们有一定的机会转化成公版书读者,但是比例较低。
第三层:
跟风需求——大家都在看,那我也看看吧
跟风需求即自己内心其实并不想读经典名著,但是别人(尤其是喜欢或尊敬的人)都在读,为了能跟他们有共同话题,又或者为了融入某一群体,于是强迫自己去读。
这个需求层次的人,一定程度上认可知识的自我提升作用——哪怕只是装点门面。公众人物的宣传无疑会大幅度推动书籍的销售。无论是因为汪涵在节目中推荐《浮生六记》,还是很多明星对毛姆的偏爱,都推动了《浮生六记》和《月亮和六便士》长期霸占畅销榜。公众人物拉动了粉丝的购买力,进而影响他们身边的人,引发更多的人去跟风阅读。
(知乎关于《浮生六记》为何畅销的一个回答)
在这个层次的读者,选择阅读主要是为了获得一种存在感和融入感,他们往往数量庞大且活跃。当然,每个类型的读物都可能遇到这种现象,毕竟,很多时候,跟风阅读具有一定偶然性,并不是总在出版方的预料之内。
第二层:
自主需求——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看什么我做主
自主需求即具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且拥有较高分析水平的读者。这些读者肯定公版书的价值,面对那些没有被历史淘汰反而久经考验的精品,他们会根据自己明确的需求去选书,更会根据自己特定的品味去精挑细选不同版本。
这个需求层次的读者,数量相对较少,但仍足以支撑一定的公版书销售体量。当决定是否购买一本公版书时,他们更看重出版方的包装水平,以及书本身的内容质量。所以,这个需求层次的读者,可以接受定价较高的公版书。
第一层:
进阶需求——一般的公版书岂能入我法眼?
处在这个需求层次的读者,对公版书的要求更高。面对多个版本的公版书,他们会要求出版方体现出更多的价值,这种对公版书价值体现的苛求,就是进阶需求的表现。
有的读者偏好专家审定、专家评点的版本,他们会留意经国家级重点出版社出版或聘请大量专家审定的书。比如面对同一种书,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周汝昌评点版《红楼梦》、国家专家组审校的《鲁迅全集》、党校或党组织审定的《毛泽东全集》。
另一种情况,则表现在对于装帧设计上的高要求。进入到进阶需求的读者很可能会追求更有价值的装帧,比如精装加函套,烫金加绒面等精密的包装,既是为了提高阅读价值,更是为了增强收藏价值,以及隐形的炫耀价值。
这五种需求层次,一方面是依据阅读习惯和阅读喜好来划分,另一方面和收入水平也有一定的关系。毕竟,收入水平越高的人,越有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
讲完这五种需求层次的划分,我再讲一下这五种需求层次对应的特定出版单位。
拒绝需求层次面向所有出版单位,无论你出版的是什么类型的公版书,不管是好看还是难看,不管是贵还是便宜,他们一概不买,一视同仁。
强制需求层次面向的主要是各家教育出版社,尤其是教材教辅,部分涉及出版“新课标”图书的公司。
跟风需求层次最有特色的对应就是读客和大星文化。这两家公司和拼多多有点类似,他们发现了这个数量庞大的需求群体——自己对公版经典并没有刚性需求,面对教材型和经典型的包装望而却步——将公版经典通俗化、娱乐化、快销化,以满足这个层次的读者需求。
有趣的是,这种现象会引起部分高阶读者的反感,读客和大星文化的书也就成为他们讨厌的对象。在一些人眼中,这两家公司就是在糟蹋名著。但换一种角度来看,所谓的糟蹋名著,会不会又是一种优越感在作祟——即认为很多人不配读名著,跟风读名著有罪。
(读客的“三个圈”系列)
自主需求层次对应的主要是能把公版书做出一定格调,定价略高仍不会影响销售的出版机构。比如,果麦就精准地对应了这个层次需求的读者,尤其是他们的外版书,打着“用最好的翻译”的名义,做出了高逼格,卖出了高价钱,还赢得了高忠诚度的具有高消费水平的读者群。
当然,果麦的读者中也不乏“跟风需求”驱动者,自主需求和跟风需求之间有时并不能严格分离,所以果麦的意见领袖推荐策略也很凑效(如上文提到的《浮生六记》)。
进阶需求层次主要对应人民文学、商务印书馆等具有明确出版方向的出版社,偶尔也会对应如博集等实力雄厚的出版公司的精品公版书。
除了第一个需求层次——其实是“反需求”——其他需求层次都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强制需求层次的读者最稳定,却只有特定的出版单位才能稳吃这碗饭。
大众市场最大的两碗饭就是跟风需求和进阶需求。这两个需求层次中,读客、大星文化、果麦等都取得了各自的成功,收获了一批认准品牌的拥趸。
分析公版图书的需求层次,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出版领域时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有针对性地分析目标群体与潜在对手竞争;另一方面,这种分析方法也可应用到其他类型的图书中,实现一个方法多种应用的效果。
#浮生六记
#为什么
#火了
#出版
#自己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休闲分享
关于我想要一间自己的房
0
1819
想要一间房
2024-05-06
文化新闻
网文影视化为什么都偏爱古装题材?
0
3810
写手发布
2024-05-08
文化新闻
上海、北京56家出版社突然宣布:集体抵制!
0
3063
aaa685433
2024-05-22
交易招聘
长篇都市小说寻纸书出版和影视改编!
0
2918
吴海波123
2024-06-21
媒体约稿
央企出版社,少儿类杂志长期约稿
0
1869
羽隹
2024-07-09
媒体约稿
央企出版社,少儿科普、教辅类杂志长期约稿
0
2111
羽隹
2024-07-09
休闲分享
看自己的临摹画作!
0
1786
Wo~
2024-07-17
文化新闻
霸总小说火了10年,为什么还在闷声发财?
0
6640
写手发布
2024-07-25
写作交流
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网友:写了一百万,才挣了三万多
0
3189
写手发布
2024-07-2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本书<<浙东革命老区史记>>,原为<<侵略与反侵略>>
国家审计署:《中国作家》杂志社,违规刊文和评奖,向企业收费65
全新的征文大赛了,来了
4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7月主题征稿
5
专门的短剧投稿频道,已安排!
6
星耀计划|聚焦潜力佳作,现金奖励重磅加持,每月最高奖励5万元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