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每日签到
好友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90年代登场的一代作家们,是否还有为自己重新命名的勇气?
[ 复制链接 ]
忧郁的叉叉兵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72
回帖
178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 积分
积分
352
主页
发表于:2020-12-10 09:19:57
15048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国文学研究中有划分代际的传统:以十年为界限,划分一代作家,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50后”、“60后”至“90后”、“00后”作家的说法,这样的划分也许看似有“一刀切”的嫌疑,却也因其实用性、合理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但在当下,文学呈现更为复杂的面貌之际,是否有必要对代际划分做一次重新定义?又是否该为一代作家重新命名?
12月5日,以“‘ 不惑’ "和 ‘知天命’之间:一代人的精神图谱和文学经典化”为主题的2020年花城文学论坛在浙江德清莫干山举行。
活动现场图
参与会议的作家中最年长的是生于1966年的艾伟,最年轻的是生于1983年的孙频,其余作家如弋舟、路内、付秀莹、张楚、阿乙、石一枫都是“70后”。之所以将这群作家聚在一起,评论家也是本次会议主持人何平表示,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些作家或在1990年代出场,或在1990年代发表成名作,特别是以1992、1993年为起点,他们和以1980年代为起点显露头角的作家群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解题时,针对“不惑”和“知天命”之间,何平提出文学代际不是指生理年龄的划分,虽然本次会议以“70后”作家为主,但他不认为这是一场“70后”的会议,“从写作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我认为的‘代际’与1990年代关系更大。”由此,他提出:上至艾伟、李洱、东西等作家,下至孙频、双雪涛、笛安等作家,这两头及中间的作家或许可构成一个“文学代际”。“他们可能是共享时代社会背景,有可能辨识出精神图谱,归纳出共同的审美经验的一代人。”何平说道。
参与本次会议的“70后”作家
文学代际,是思想的、审美的、
精神的范畴考量
艾伟在发言中表示,“我们的40年,相当于西方的几百年,从发展角度看,因为中国变化太过迅捷,每一代人的生命经验各不相同,另一方面,从更大的历史层面来看,我们又处于同样的历史体验中。”如他这样的“60后”作家,经历了“革命”和“经济”两个不同的年代,但它们背后的逻辑又是相似的。“一个是理想主义的,一个是物欲发展的,但这几十年,我们在共同的时代意志影响下写作,大家又可以视为同一代际的作家。”但需承认的是,在中国,代际问题是实际存在的。
他补充何平关于“文学代际”的表述时说道,1980年代的文学是被及时命名的,历史的方向是清晰的,内在的文学逻辑是启蒙。但1990年代的文学至今似乎只有一个命名——文学的碎片化。“我曾和李洱讨论过这个话题,文学界也许需要对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进行重新命名、阐释和评价。这一代的文学无论文本还是技术,都很自觉地和中国经验进行了结合。”
莫干山景色
以出生年代为标准划分作家群落,在一些作家眼中,虽有局限性和时效性,但仍然具备参考价值。弋舟表示一开始不大喜欢“70后”作家这样的称呼,后来也渐渐接受了。他说:“要直视中国文学的特殊性吧,至少我们这代作家相对完整地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使得尽管在文学立场和审美上有差异,但我们彼此能互相交流,也就从潜意识中接受了这样的划分。”
“在这个经济、科学、文化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年代都快速发展变迁的时代,十年或许能够体现出一个时代横切面的纹理和特性,这在中国作家的身上可能体现的更为明显。”张楚从主题、小说技巧等角度说明“代际”在一代作家身上的影响。
比如“50后”作家身上往往能窥探出他们对历史的反思和考量,这在他们的长篇创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他们对历史纵深处旋涡的关注可能超过了对小说自身技术的关注。“60后”在本文上有着更明确的追求。在苏童、格非等作家身上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乡土与城市、谎言和真相等更感兴趣,运用复调、多声部、开放式的叙事策略,拓展小说发展的可能性。
而他自己,也就是“70后”作家们,他称为“野生野长”的一代,受先锋文学影响更深,“在座的弋舟、阿乙、路内和我,在写作初期基本上都受到过先锋文学的影响。我们这代作家似乎对历史和宏大叙事普遍缺乏热忱和好奇,更为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且偏爱乡土叙事和城镇叙事。”到了“80后”作家则对城市文学有着一种本能的亲近,而且这一代大多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写作初期,就具备了基本的小说叙述素养和经典阅读熏陶,可以说,这一代有着先天的技术优势。
莫干山“法国山居”
路内赞同在座的“70后”作家接受的文学熏陶来自先锋文学的说法,“那时候,我凭着少年的直觉,就爱看《收获》和《花城》,它们深深地影响了我日后文学观念的构成。”他还特别提到了1990年代,互联网兴起与技术发展在代际划分中的体现,比如出生于1973年的他和一批“80后”作家几乎同时开始接触互联网,所以也有共同语言。此外,他能从一些摇滚歌手和电视剧身上清晰地辨识出“我们是一代人”,这份感觉在一些同龄写作者那里反而是没有的。“在泛文化层面上,我们前面说到的同一代人就已经有了‘我者’和‘他者’。”
“对于‘80后’作家而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作家个体差异很大,这也导致写作更多元也更个性化,共同经验相对少了些。”孙频表示,在这一代人身上,作家的光环已经减弱了,“我们的写作变成了非常个人化的行为,但核心的文学精神不会因为代际而消失,它一代一代传承着。”
可以说,进入到1990年代后,文学的时空和边界不断在改变,也许目前的现状正如何平曾在本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样:事实上,在一个信息交通过于发达的时代,以文学为例子,网络新媒体助推全民写作成为可能的结果,反而是越来越圈层化和部落化,这种圈层化和部落化包括文学生产和消费的所有环节。因此他在现场表示“暧昧模糊出生时间,谈文学代际,不是说抹平差异,而是尊重每一个文学空间里的复杂性,将它作为思想的、审美的、精神的范畴考量。”
写作者往往不知道作品驶向何方,
文学经典化依赖各方合力
对于批评家而言,如果要为一代作家命名,在梳理文学史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的一个话题是文学经典化。而对作家而言,这个话题就显得不那么迫切了。路内表示,文学经典化是一个常谈的话题,却也极其难谈:“如果从标准来看,文学经典化是指获得了文学奖,还是年销一百万册,还是成为‘作家中的作家’?而这三个标准也不在一个维度上。”
会议举办场地:莫干山居图
标准的难以界定外,付秀莹也提出“谁来确定经典化”的问题?她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典化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化的概念,也是一个当代化的动态过程,需要当代读者的积极参与和认真实践。“我们的读者包括评论界、
出版
社还有期刊编辑等对作品的不断筛选、淘洗和逐渐确认,是当代文学经典化过程的一部分。任何一个普通的无名的读者,都拥有为作品指认和命名的权利。”
在她看来,从终极意义来讲,作家本人对“文学代际”的感觉可能是模糊掉的,更重要的是谁最后写出了经典化的作品。“写作于我——在人生的狭窄处、幽暗时刻去写作,代际就不那么重要。我目前短篇写得比较多,人到中年,经验在变,需要大体量的东西来吞吐,从这个意义来说,长篇小说更具备这一功能。希望能写出具有经典化气质的作品吧。”
“每一代都会出现经典作品与作家。但我想,能不能成为经典,这不只是人力的问题,还有天命。”孙频如此说道。阿乙也表示,写作者往往不知道自己的作品会驶向何方,依赖于批评家、编辑等给作品塑形。他特别提到了期刊在经典化中的作用,“经典化中,我觉得文学期刊就像在迷雾中掌舵的人,等雾散去,才能知道谁到了湖的中央。”他指出有一些年轻有为的写作者,有佳作一二,后劲却不足,一部分原因跟缺乏有耐心的编辑和评论家的持续关注有关,他说:“近来,比如‘花城关注’栏目,在推介青年作家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莫干山风景
石一枫则认为写作的人没有必要考虑经典化,他提到了历史大事件影响代际划分的同时也对文学经典化产生影响。比如 1978 年改革开放、2008 年奥运会、2020 年新冠肺炎,都会成为影响文学进程的大事件分隔点。从这个层面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在他看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经典,而这一点在西方经典作品中同样存在。张楚同样认为作品的经典化,与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作品的经典化,我们从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主义的命名就能得知,在与时代共进的过程中,他们已经成为一个年代的标识符和注解。”
本次活动由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花城出版社、湖州市作家协会主办,《花城》
杂志
与德清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
新媒体编辑:袁欢
配图:主办方供图(徐鸣 摄)、本报记者 摄 、摄图网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TA的其他文章
被全世界催更的《庆余年》,或将创造古装类型剧的新可能
网文作家手握寸关尺:网文写作里的新时代梦想
网文改编成影视行业「头号甜心」,工业化标准将如何被照亮?
总局公示11月电视剧备案:古装剧回暖 IP改编依旧热门
甲骨文显示,周文王被商纣王开膛刨腹摆上了祭坛
网文行情差,网络小说作者该如何坚守?做到这3点能活下去
创作小说如何入门?全网最详写作技巧强势来袭,拒绝扑街
阅读的力量|郭姜燕:找回被时光带走的想象力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交易招聘
写作交流
休闲分享
媒体约稿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网文行情差,网络小说作者该如何坚守?做到这3点能活下去
被全世界催更的《庆余年》,或将创造古装类型剧的新可能
散文写作是整个文学写作的基础,而小说与散文是趋近求同的
甲骨文显示,周文王被商纣王开膛刨腹摆上了祭坛
阅读的力量|郭姜燕:找回被时光带走的想象力
总局公示11月电视剧备案:古装剧回暖 IP改编依旧热门
网文作家收入冰火两重天?中文在线四月天探索作家快速收入新路径
怎么写小说,就大体步骤等等,求前辈指点指点!
网文改编成影视行业「头号甜心」,工业化标准将如何被照亮?
这10部小说堪称网文里程碑,你看过几部?看过8部以上都是老书虫
话题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版权属于本人InWonYik自己的
100-300元/千字 | 「中国青年作家报」征稿函
4
300元/千字 | 「博爱」杂志约稿函
5
七猫女频创新征文2025第2期「古言新作」
6
写手之家站内推广位最新报价(下调后的报价)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