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小说是寂寞的事业:作家双翅目的幻想世界
[ 复制链接 ]
蓝薄荷summer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76
回帖
212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4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4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 积分
积分
447
主页
发表于:2021-2-26 08:59:41
1681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我们必须徒步穿越
太阳系,
在找到我红毛衣的第一根线头之前,
我预感到了这一点。
宇宙的某个角落悬挂着我的心,
火从那里迸溅,震动空气,
并向其他狂放的心涌去。
—— 艾迪特·索德格朗
双翅目写得很慢。
有段时间,她在豆瓣阅读更新小说,一年一篇。期间得到若干奖项的肯定,比如:2018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选、银河奖读者提名奖、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近未来科幻故事组·首奖。但在更多人看来,她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家。出了国内科幻圈,问起别人,双翅目是谁?大部分人都会摇摇头,而这是同代写作者的宿命——小说是寂寞的事业。
但回到自己的房屋,鱼沉于水。双翅目就成为瑰丽幻想世界里的漫游者,开始自己的小说游戏。“每天下午一个小时,每小时八百到一千字,写了将近一个月。”她自述在豆瓣阅读的创作过程,“《精神采样》,
投稿
。下一年,《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下一年,《空间围棋》。下一年,《公鸡王子》。写科幻有时是一个人试图通过艺术来求解一个自然命题。”
《公鸡王子》
在沉潜的时日,她默默淬炼自己的小说技艺。她在人大读哲学博士,并非纯文学局内人,对于文学,她视作爱好,但很少为此应酬。她写完小说会发给老师看,老师的建议是,哲学缠绕太多,可再斟酌。她在创作初期注重哲学表达,怎么将形而上更通俗化地呈现,这是对小说家能力的考验,而双翅目的答卷是《公鸡王子》和《猞猁学派》。第一本卖得尚可,第二本没什么人看,豆瓣评分9分,13人评价,在热闹的2020年,这几乎是一本被遗忘的小说。
同辈作家慕明感叹:“双翅目的《猞猁学派》是去年五月份
出版
的。当时我问她,为何没有腰封推荐,并笑言要写个书评,就叫做《没有腰封的故事》。大半年过去,年末各榜单、奖项纷纷公布,不乏熟悉的师友,受鼓舞之余,也为这本书的境遇感叹。写作四五年来,渐渐对行业有了一定了解,其中一个很深的感触是,如今,即使在小说这个对阅读能力预期较高的领域,文字所能到达之处也在不断变化。一条高明文案,一组名人背书,甚至一张晒书照片,可能都比文字本身更能引发阅读的兴趣。”
而双翅目继续耕耘。日常生活中,她还有自己繁重的工作,在社畜式的当代打工者修炼中,小说是困乏肉身在静夜里的温存慰藉,双翅目将其作为承载想象的容器。例如收录进短篇集《公鸡王子》的《空间围棋》,小说的缘起就来自对三维围棋的想象:
“黑白棋子悬浮在立体棋盘,不应受重力约束,最合理的场所便是宇宙空间。棋盘可以旋转,可以变得很大。无重力环境中的棋手甚至须进入棋盘内部,放置棋子。空间围棋因此变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竞技体育,既需脑力,也需优雅的动作。”
那么,想象要抵达何处?双翅目给出的答案是:意识更新。
那些灵光碎片,最终通往的是对固有经验的冲撞。如果小说只是陈旧经验的重复叙事,那么即便故事猎奇、反转,也终会被读者厌倦。双翅目希望借助幻想,让读者从陈旧的经验中逃逸,如果同一件事,用另一种角度打量会怎样?如果技术改变了人类看世界的方式,那么人类的意识、人类社会的道德戒律,是否会因此更新?
所以,双翅目会在《空间围棋》里推想人类意识的新可能性。她相信一种深层的计算逻辑,设想人的意识可能来自无序世界的秩序,是一种熵减。“潜意识里的直觉或许也是经年累月形成的算法,一种烙印在物质结构上的智慧的存在模式。”
这一想法固然是未经证明的推想,但在小说之中,它已经是一个足够有启发力的念头,而类似的脑洞见诸于《公鸡王子》《猞猁学派》这两部小说集,在书中,作者试图找到一种轻与重结合的推想小说叙事腔调。
可以说,双翅目把小说作为自己推想世界的方式。她沿用了科幻小说的一些类型元素,《空间围棋》《公鸡王子》乃至《猞猁学派》都不乏宏大的未来构思,例如对算法、脑神经科学、3D打印等问题的思索,但细读双翅目的小说,我们会发现她自觉地在挑战愈发固化的类型叙事,她的作品叙事时间不局限在未来,叙事语言也古典雕琢,在文字的讲究上,双翅目丝毫不逊于在纯文学期刊发表的同辈作家。
在作家已经出版的两部小说《公鸡王子》和《猞猁学派》中,每一篇小说都可以理解为对一种情境的推演,比如《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对3D打印技术的演绎、《公鸡王子》借人工智能对道德命题的起源和局限进行探讨、《精神采样》里的脑神经科学、《空间围棋》里的计算主义,以及《猞猁学派》和《我们必须徒步穿越太阳系》对日心说和地心说宇宙观的深刻回应。双翅目的小说是以思辨作为核心,但这份思辨不是凌空虚蹈,而是对人类本质命题的追问和对人类社会可能性的玄思。
在《猞猁学派》的自序中,双翅目坦诚:“假设一套世界观,做出一种叙事,颠覆读者的既有认知模式,最完美的情况,让读者获得从日心说到地心说,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终极快乐。这种具有认知意义的快乐与人类如何超越自己的物种相关,一直以来长存于文学。它一直孕育在科学的美学当中,是伟大科学家的特权和沉重命运的来源,也是科幻作者一直追寻的目标。”
《猞猁学派》
在《猞猁学派》中,她虚构了一个由自然哲学家组成的重要团体,名为“猞猁”。“学派成员相信,猞猁目光锐利,象征了洞察自然的视角。”双翅目用一种非虚构叙事的口吻介绍了猞猁学派的历史,从它的发展到消亡,从教皇禁止伽利略宣传日心说,到莱布尼茨和牛顿的捍卫者克拉克激烈论战。以《猞猁学派》为标志,双翅目开始打破了时间的局限,尝试把幻想与中古、近代故事结合,用非虚构的口吻来虚构,在奇思妙想中演绎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这个阅读思路下,双翅目的《猞猁学派》底色更像是翁贝托·艾柯的《玫瑰之名》,尽管在叙事和知识体量上,青年小说家还无法和艾柯的信手捏来相提并论,但双翅目已经展现出自己思考的深入,当同时代的多数作家满足于量产成功经验时,双翅目在走向一条更艰险的道路,并为之长途跋涉。在她面前,既可能是壮烈的失败,也可能是一次文体的创新。以《猞猁学派》为标志,她走向的其实是推想小说的宽阔世界。
《猞猁学派》不仅是一个玄妙的故事,也内含了双翅目的小说观念。叙事者经由人物之口,阐述猞猁学派的特点,其中有一段写道:“于是布莱肖说‘猞猁的目光能洞穿事物内在的因果与自然变迁,它们不仅能发现显见的东西,更能看到隐藏的万物。”猞猁的目光正是理想小说家的特质,只有具备看到“隐藏的万物”的能力,小说家才能不停留在喧哗的表层,而是探下身去,勘探地表之下幽微的缝隙。
沿着《猞猁学派》,我们来到日心说与地心说的争论,这背后是两种对世界的不同认知。《猞猁学派》像是一篇没有写尽的断章,它的余音由小说《我们必须徒步穿越太阳系》接过。在这篇小说里,双翅目虚构了一种名为塔罗斯的生命形态,它们生活在木星的卫星系统里,对世界的理解不是阴与阳、黑与白、是与非,他们的生命节律源自木星系统潮汐引力的复杂拉扯。小说中虚构了“卡”与“塔罗斯”这两种不同生命形态的接触,以“在太阳系行走”作为小说核,演绎出一种执拗而浪漫的小说质感。而这两种不同思维系统对世界的理解,延续的正是当初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布鲁诺不惜被烧死也要捍卫真理的光芒。如今我们知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也不是,但前代人对真理的追索、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莽撞与气魄,仍然是打动人心的力量,而这也是《我们必须徒步穿越太阳系》的魅力所在。
在猞猁学派成员的叙述里,“上帝创造了无数可能的世界,他或许选择了最好的一个,视之为天堂,但那不是我们的宇宙。我们的地心宇宙恰好是他较为失败的例子,我们这批人类,恰好是他较为失败的子民。而在以太阳为中心,或以其他事物为中心的宇宙中,人类一直向外追求着更好的世界,从未被狭隘的恒星天困住。”在这里,猞猁学派对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讨论已经不再是“何为世界的真相”,而是“我们该如何看待世界”,是一个人类是否要以自己为中心的问题。于是,它成了一个关于思维本身的问题,拷问的是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认可地心说,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很可能通向自大乃至自欺的叙事,而认可日心说,或者以其他事物为中心的宇宙,就是承认人类狭隘、向外追求更好世界的第一步。
纵观已出版的作品,双翅目小说的长处在于精妙的哲学思辨、细密如齿轮咬合的结构和对语言的讲究。在国内科幻作家中,双翅目小说的问题意识非常鲜明,她的每一部小说都具备对一个问题的强烈好奇心,而她擅于用一个巧妙的故事,把哲学思考传递给观众。如果要说进步空间,我自己在通读后会觉得,作者可以尝试把哲学缠绕的句式,用更生活化的方式表达。对人物的塑造,或可更多样一些,比如在人物说话的腔调上,更有辨识度,加入一些更有生活气息的细节,在细密的文字之间,留下几处闲笔,这样,小说的质地会更松弛、自如,小说人物对读者来说也会更亲切可感。就像契诃夫笔下的万卡、纳博科夫笔下的亨伯特,无论是写知识分子,还是写其他群体,都可以在语言、动作、人与人的互动,乃至对他们所处的情境上更下功夫,抓住人物在生活中的惊鸿一瞥,于细微处见真章,一个杰出的小说家,就算是写平常事、平常人,也能写出令人细思极恐的感觉,就算是说大道理,他也能不动声色,在小人物看似有一搭没一搭的互动中,就把世道人情娓娓道来。一位聪明的作家,懂得把小说的智慧藏起来,而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兼顾构思和人物,说到底,是世界观的考量,成熟的作品依靠的是成熟的、足够复杂的世界观,在这个世界观的带动下,人性的体现自然会更加丰富。
本文讨论双翅目的小说,也在借此重提“推想小说”。推想小说是比科幻小说、推理小说涵盖更广的概念,但在国内还缺乏深入研究。长久以来,科幻小说囿于题材,容易被圈定为基于科学和未来想象的作品,这一方面削减了写作者的叙述题材,另一方面容易使小说的表达局限化,纠结在对未来的想象、对科学定理的推敲,在对人性的挖掘上却有所不同,对回应读者在现实世界的困惑,也难免有一种隔靴挠痒的感觉。科幻在发展中面临类型化的困境,始终被作为文学的分支存在,被主流吸纳,但无法成为真正的主流,当人们想获取有意思的点子、对未来的宏大想象,人们会去读科幻,但是当人们渴望深邃的沉思、希望作者对“我是谁”、“我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这样的元问题做出回应,文学读者的第一选择仍会是鲁迅、曹雪芹、契诃夫、卡夫卡、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直面生活本质的作家,而不是科幻小说。
所以,推想小说被重新提出其实是在应对科幻小说,乃至推理小说、悬疑小说等问题的类型化危机。推想小说是能够兼顾想象与现实感的文体,作者的想象力不再被圈禁在浩瀚星辰,而是可以像卡夫卡一样,设想一个活生生的人有一天变成甲虫。推想小说注重作者推理、演绎的过程,它鼓励作者提供自己的世界观,在文本中创造一个逻辑自洽的虚拟世界,也通过虚构和想象,直面那些现实生活中显而易见、但不能被议论言说的东西。文学史想象力的方舟,也是记忆的避难所,推想小说重视的是思维实验和现实议题的结合,从而解决科幻小说等文体在回应现实议题上的局限。
推想小说既可以是阿西莫夫、特德·姜这样设定在未来的科幻小说,也可以是卡夫卡的《变形记》、艾柯的《玫瑰之名》,乃至卡尔维诺笔下《看不见的城市》、博尔赫斯被人反复议论的《小径分叉的花园》,在这一文体上尤其具有启发的是乔治·奥威尔的《1984》,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具有严肃政治观和生活逻辑的虚拟世界,又在幻想中直抵生活的部分真相,令读者读罢头冒冷汗,不觉其实虚构,而是冷冰冰的现实推演。
推想小说不只是讲故事的艺术,也是对我们的思维方式、知识边界的开拓,思想的开拓。今天的读者对很多小说缺乏兴趣,不能单纯的归咎于读者水平不行,其实,有很多高水平的读者潜伏着,只是大部分小说激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沉默。大部分小说都很努力,但都没有拓宽边界,只是在前人的传统里打转。文学界说要回归现实主义,我也是不以为然的,关键不是什么主义,而是革命性的探索边界。
在这方面,具有典型意义、也被我们熟知的是特德·姜的小说创作。特德·姜认为:“所有我作品中的那些对思维实验的展开和对哲学问题的探究,这些都正是科幻所要做的。” 他的小说是典型的推想小说,是以创意作为小说基点,而不是纯粹的故事。现如今,他的实践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那么以故事为核心的小说叙事一定是颠倒不破的法则吗?恐怕没有一成不变的唯一真理。
更进一步说,科幻属于类型、纯文学属于严肃这种分野本就值得怀疑,诺奖得主石黑一雄的小说《别让我走》写了克隆人,那他究竟是类型文学,还是严肃文学?小说中运用悬疑、科幻的手法,增加小说的创意,这本就是小说界常见的玩法,但为什么有的人就被先天归纳为严肃文学,有的作家会被以类型化、通俗化为名,放逐到权力话语的边缘?
当笔者借助双翅目的小说思考“推想文学”,笔者希望打破的,也是一种未经反思的严肃—类型二分法,以及由此对小说家的成见。就像菲利普·迪克写科幻,但不妨碍他是一位思考严肃问题的作家,人人都爱卡夫卡,但《变形计》何尝不是一部巧妙的推想作品?双翅目是当下中国文学领域的一位后起之秀,在她及同辈新人中,包括陈春成、沈大成、慕明、金特、Dome、昼温等作家,都在幻想的深海里静谧沉潜,偶尔探出海面,给人惊喜,他们打破了主流评论家对新声代作家“叙事同质化、沉溺个人经验”的论断,他们的小说技艺并未大成,但在他们身上,我们至少能看到渊野中洞见的火花。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网文届的神话!十大“一书封神”的作家和他们的神作(上)
韩国网文市场观察:规模超33亿元,有这些用户在付费
古天乐发文缅怀《寻秦记》作家黄易,他的精神已存心中
天下霸唱IP改编新作《牧野诡事之观山太保》开机
茅奖作家梁晓声:因为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魔幻、悬疑、恐怖的武侠小说,一场绝美的文字盛宴——《血鹦鹉》
《网络文学作家职业道德公约》发布:追求德艺双馨、反对歪曲史实
2020年5月网络文学报告:都市、玄幻、女频言情领跑各大畅销榜
封神作合集:十本网文大神的经典代表作,好看不过时,收藏不书荒
小说网文爽点构成的4种基本类型,及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话题
邓紫棋跨界写科幻小说,首日狂销20万册!销售额破4000万元
首奖20000元 | 第8届「儿童文学」 短篇童话大赛征稿启事
100-1000元/篇丨公众号「选择自己」征稿
4
首奖5000元 | 「鲤的故事鲤的城」短篇小说主题征稿
5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话题征稿
6
“IP+作家转型”成爆款制造机,网文大神:微短剧需要“期待感”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